03.08 《新喜劇之王》才用愛奇藝看了聽了很多解讀說如夢死了,這張海報圖可以代表什麼嗎?

ZsZr


我覺得這個片子不是爛片!我真不知道現在的觀眾拿什麼來衡量呢?票房?難道票房不高就爛嗎?這個片子幾千萬成本拿幾個億票房從利潤來講難道不行嗎?再說情懷!有一些老梗看著不挺好嘛!難道什麼電影不都是所謂的致敬這個致敬那個!然後炒冷飯嗎?不很正常嘛 不能有一些寬容的心好好審視一下這個片子嗎?

我覺得星爺很用心了!片子中的一些點不是對現實社會的一些諷刺嘛?如夢得室友因為漂亮就當了明星!和現在一些摳圖演員!123456小姐不是一樣嗎?還有就是王寶強的角色童星出身沒什麼演技!還老倚老賣老的說教別人!啥也不是了 還擺排場!但是最後因為小視頻的重新火了!這些不都是對這個社會的抨擊和諷刺嘛!演的入木三分!

再說說如夢的奇遇!小人物的逆襲 雖然有點童話了!但是也是如夢努力得到的。小人物的命運雖然不可能那麼簡單的成功但是最起碼給人們傳達了滿滿的正能量!雖然如夢一根筋而且給人一種傻傻的感覺 但是不覺得很可愛嗎!讓人心裡有一些觸動!

總之我個人覺得星爺這個片子非常用心!雖然不是無厘頭的搞笑沒有那麼的搞笑但是我覺得細細品味很有味道!有點阿甘正傳的感覺!我非常喜歡不喜勿噴!


楊洪慶989


好久沒答題了,年末到來之際,又讓我想起這部年初第一部觀看的電影《新喜劇之王》,特來答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如夢到底死了還是沒死?

如夢死了的結局,毫無疑問是一個壞結局。而結局一般都是用於揭示電影主題的,那這樣一個壞結局可以揭示出什麼樣的主題呢?

答案只有一個:努力無用的,在你最低落時除了在夢中笑著死去,你毫無辦法。

這樣的主題簡直是超級“喪”,有點“反心靈雞湯”的黑色幽默意味,如果這部電影叫《黑色喜劇之王》,那搭配這個結局就剛好了。

但電影既然叫《新喜劇之王》,而且電影的整體風格都是以無厘頭喜劇為主,再從海報中可以斷定,電影的主題思想是正面的並不“喪”。

所以,結尾有沒有可能為了整一把黑色幽默而故意和影片整體風格背離,甚至要強行改變主題思想,傳遞負能量呢?

我認為是不可能的,所以如夢不會像某些解讀說的那樣死在夢中。

但為何有這麼多解說偏要找各種證據去證明這樣一個“假結局”的存在呢?

原因其實有兩點,其一是為了幫“星爺”正名。雖然本人作為周星馳粉絲也很難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但《新喜劇之王》的質量的確比不上1999年的《喜劇之王》。

在對角色的詮釋上,對於定位雷同的尹天仇和如夢,周星馳將前者演繹成一個為了夢想不斷努力奮鬥的傻子,鄂靜文則將後者演繹成一個有夢想的傻子。

在劇情的推進上,《喜劇之王》把感情線和龍套奮鬥線結合得相當完美,即使最後臥底線跳出反轉劇情,也無法將前面的邏輯打碎,只會讓人感覺是無厘頭設定。

《新喜劇之王》的感情線和龍套奮鬥線則非常割裂,張全蛋似乎就是為了在最後給如夢當頭棒喝的存在,如果回想一下柳飄飄之於尹天仇的感情,再想想張全蛋和如夢的感情,你就會發現他們的感情實在難以讓人動容。

儘管《新喜劇之王》比不上《喜劇之王》是意料之中的事,但很多人還是不願意相信周星馳會執導出一部並不算成功的喜劇。所以紛紛開啟腦洞,為《新喜劇之王》補充了一個匪夷所思的但卻引人入勝的結局,以此來為周星馳“正名”

其二是因為99年《喜劇之王》存在隱藏結局的可能,讓人會聯想到《新喜劇之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喜劇之王》的隱藏結局是尹天仇被黑幫所殺,臥底行動失敗,之後的雷雨劇場只是一個幻想。

但有別與《新喜劇之王》和主題截然相反的“另類”結局,《喜劇之王》的隱藏結局其實是與主題吻合的。從達叔口中得知,臥底才是演技巔峰的證明,出色的臥底捧走奧斯卡影帝也不奇怪。

尹天仇一生追求無非就是讓自己演技得到認可,那麼他被達叔選為臥底時,其實夢想就實現了。

儘管劇情上符合電影的風格,但《喜劇之王》的隱藏結局用意和電影的主旨依然是相反的,所以其實也不是電影想要表達出來的結局,最多算是另類的彩蛋。

所以根據這樣一個彩蛋去聯想《新喜劇之王》必然也有別的結局,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圖中海報可以代表什麼?

至於圖中這張海報,根據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就是一張點題的小道具,可以算是彩蛋,但是並不能作為另類結局的依據或者提示。

《新喜劇之王》雖然比不上《喜劇之王》,但算不上是爛片,完成度很高,主題也正向,只是小人物崛起的故事讓現在的觀眾感到審美疲勞而已。

但即使如此,我建議大家還是把《新喜劇之王》的結局看得簡單點就好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何必要變成悲劇收場呢?

我是一木支危樓,說說電影電視劇,聊聊明星那些事那些情,歡迎關注。


一木支危樓


我覺得這部電影很精彩,但精彩的不是電影,而是電影背後的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是奔著星爺去看了電影,相信這些人應該也看過了原版的《喜劇之王》,其實在原版的《喜劇之王》中,星爺所扮演的尹天仇在最後並沒有成功,他被換掉了角色,隨後他去幫吳孟達做了臥底。星爺正是通過最後一段臥底的橋段說明尹天仇的演技其實不行,雖然他說的頭頭是道,可他的演技就是不行。

所以原版的《喜劇之王》結局是尹天仇回到了小舞臺,因為他的實力就只能夠在小舞臺。“加油,努力,但是不一定成功!”這才是《喜劇之王》的核心精神。

可是在《新喜劇之王》中,電影的主題卻完全和原版相反,,為什麼?因為這是春節檔,大家都是來看喜劇,沒人願意看悲劇,所以現在“努力就會成功”,為了實現這一點,故事甚至可以不用講究邏輯!努力的無數個,可是影后只有一個,如果努力就能成功,憑什麼你是影后?

這大概就是電影最精彩的地方,時隔多年,尹天仇突然明白怎麼演戲了,死了就趴下,痛就哭,開心就笑,這就是演技,所以尹天仇終於拍出了《新喜劇之王》!

圈內人,圈內事,我是“青竹樂娛”,關注我,這裡有娛樂圈最全資訊!碼字不易,記得點贊哦,比心


許青竹觀娛


很慶幸為您回答該問題

額..這部電影沒那多說道,就是一部簡單勵志,追求夢想的故事

《新喜劇之王》

和《喜劇之王》的比較

等等,我要先澄清一下,作為一個資深影評創作者來說...我對這部電影剛開始是真的很不買賬的..這是啥玩意兒呀,一點高度都沒有,有啥好看的呀,星爺你也太讓我失望了吧。

注意,我說對星爺“失望”。這是問題所在的關鍵,網上太多的罵這部片子,不值得看,也有非常看好的,所以之前呈現出了兩極分化,我想幫大家分析一下,到底為什麼出現這種狀況呢?


1:不買賬的觀眾


首先,自己在內心問一下自己,看這部片子之前是不是腦子裡刷的一下就能想到星爺?

如果能的話,那隻能說明,我們犯的病情是一樣的,可能大多都是從小看著星爺的電影長大的,而對他的電影也是百看不厭,並且有時候還依賴上了它,所以,導致我們現在的朋友,哭爹喊孃的讓星爺再次回答熒屏上面。


我只能說,大家也體諒一下星爺,他的人生,和經歷,非常的痛苦,再者說,用到他年輕時候的電影太多的精力,所以,頭髮已經變白了。

當然啦,星爺本人到底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

原因:我們過多的依賴星爺了,所以才導致,這部電影稍微有一點點不行,就會罵聲一片,我想星爺也是很難過吧。



2.感覺電影不錯的觀眾:


摘掉星爺的光環,把他當作一個普普通通的導演,一個普普通通的演員。

可能,心裡是不是會好受一些,罵聲起碼也不會那麼多,星爺就是想表達一下追夢路。

他心裡可能想的就是簡簡單單。

可想而知,他壓力是多麼大呀,我都替他發抖...

但是星爺呀,你怪誰呀?誰讓你曾經是那麼的優秀,就算你現在不拍電影,拍的沒有以前那麼優秀,想必大家心裡也不會恨你。


就像你的《國產凌凌漆》裡面那個妓女說的:

誰讓你那麼優秀。天吶~優秀也有罪嘛?星爺,在這裡,我祝願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開開心心,不管你拍啥電影,我能接受,但是,還是期待你的再次演繹~!



(該圖片的名字為:無奈的周星馳)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在這裡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同時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在這裡,我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還有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還有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貓眼下的魚


想想我在片場,我給副導演說,民國戲保溫杯在桌子上穿幫了…

人家都不理我,這個大概都是初做演員的經歷。

經歷的多了就和《喜劇之王》,《新喜劇之王》的男女主人公一樣看明白了,

在片場,你只是個演員(跑龍套)的,沒有任何發言權。

讓你哭你就大聲哭,讓你笑你就要笑出聲音來。

演員就得聽導演的,就得按劇本來。

你是演員,你做不了主。

所以說《新喜劇之王》這成功就在於女主學會了跟隨導演的意思來。

所以和《喜劇之王》中的周星馳不一樣,他最後成功了。

畢竟是賀歲片兒,要有成功的典範。

雖然這是一個夢,但是追夢的人太多。

不想戳破這個夢,但是你要做個演員你就知道,所以我現在不在娛樂圈。

要不然可真沒有下面這幾個人的事兒了。





國寶會說話


《新喜劇之王》是一部女孩追夢的故事,最終經歷了人生的錘鍊,獲得了成功。這和周星馳導演的電影風格一樣,草根立志,千辛萬苦,最後成功了。

女主角如夢,在影視城裡拍戲,由於過於認真不被重用,多年奮鬥,依然是草根,為了男友,不惜代價,日夜打工,到頭來被男友騙的一無所有,同為草根的追夢者,由於家族管理,最後離開,″想幫″如夢,被拒絕,過氣名明星馬可,因為其最終又成為紅星,想放棄的如夢,被馬可"喚醒″,成為最佳女主角。

故事平淡,看似無奇,平淡至極,乃為神奇,女主角如夢的故事,不就是生活中,普通大眾的一員,無背景的普通追夢者的寫照,無任何矯作,造作之情,反映出了,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堅強不屈的性格,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

海報背景色調稍暗,表達了現實的″灰暗″,偏偏起舞的女子,象徵永不服輸的精神,很多評論說如夢己死,其實是過度解讀了。

還是那句話,二十年前看《喜劇之王》,尹天仇與柳飄飄故事,二十年後看《新喜劇之王》如夢的故事,人生如夢,夢如人生,"如夢"最終如夢一樣成功了,笑中帶淚平無愧喜劇王,根植於大眾的文化,生命力是頑強的。




俠隱世界


自打《新喜劇之王》播出後,針對周星馳“江郎才盡”的負面消息,可謂是席捲而來。有人說,該劇從頭到尾,沒有真實感,情節感,也沒有所謂的笑點,整部電影看完後,既沒有突出星爺的無厘頭喜劇風格,也沒有彰顯出第一部《喜劇之王》深意,那麼,這部電影,究竟屬於什麼類型的?

其實,每個人觀看每一部影視劇,都會從中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在《新喜劇之王》中,看似四不像的電影,但改電影所折射出來的含義,又有幾人能去細細品味?有的人,追劇是為了劇中的男女主角顏值高,有的追劇是因為劇中的某個點吸引了她,有的追劇,只是為了打發時間!

那麼,我們把看完劇後觀眾會有什麼收穫,分為三種類別。

第一種是因劇迷上了男女主角的顏值,這種劇迷,一般不分該劇質量,好壞,只要天天能在劇中看見愛豆就好。

第二種是隻關注劇情是否精彩,是否狗血,是否搞笑。這一類的劇迷,一般很少會解讀劇情,因為他們只注重當時該劇給到的感受!

第三種是,在觀看該劇的時候,根據劇中的某些故事情節,去解讀故事背後的意義,而這種意義,能在很大程度上去讓自己收穫什麼,或許學到什麼?

針對看完《新喜劇之王》後,認為該劇是爛劇的,一二兩種,請對號入座,然後請離開,因為後面的故事,只會根據第三種劇迷,所深度展開。

該名提問者,有提到該張海報圖可以代表什麼?想必指的是海報中的這句:“奇蹟在這裡發生,好,去現場,演員到現場”這句話中深意,相信每個人所悟到的都不會一樣,但我想說的是,在《新喜劇之王》以及這句話中,我能悟到的是,什麼是奇蹟?

奇蹟就是:任憑風吹雨打,任憑別人怎樣嘲笑、譏諷,你始終站在原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堅守著自己的初心,而在你不放棄,不捨棄的堅守下,風雨過後終見到的彩虹!

在《新喜劇之王》中的女主,難道不是如此嗎?在自己造夢的初始階段,好的,不好的,悲傷的、感動的都經歷了一遍,有時,當我們還未踏出社會的時候,我們總有那般血氣方剛,以及傲視群雄的夢想,那時候的我們,總想著,日後我一定是一個不可一世的大人物。

但在成就夢想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要去經歷很多磨難?有多少人在這些磨難中,膽怯?退縮?忘了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自己?而在《新喜劇之王》中,所折射出來的寓意,不就是讓這些懷揣夢想,正在造夢的少年們,一個全面的解讀,以及真實寫照嗎?

針對:好,去現場,演員到現場”想要完成當初自己定下的目標,那好,那你就要站在離你目標最近的地方。因為,那個地方有你追逐的夢想,那是你成就夢想的戰場,只有站在那個地方,你才有成功的可能,或許這個地方,會讓你跌倒以及失敗無數次,但只要能在失敗中善於解決問題,無論最後能走到哪一步?也無論成敗,你依然是那條街最靚的仔!

那麼,通過以上的解讀,希望大家能夠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決定《新喜劇之王》是否是爛片的不是自己,也不是別人,而是人的思維!


老肖娛樂


我覺得很一般很一般。如果導演不是周星馳,估計很多人會罵街。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看不懂,這麼簡單的勵志劇情誰看不懂?小人物的心酸誰沒感觸?劇情啥的我就不提了,關於角色,我只說兩點點,第一王寶強的角色需要發力需要瘋癲,這換成哪個阿貓阿狗去演都可以,王寶強的角色體現不出演員本身的特質,這角色你要換成徐崢黃渤或沈騰可能反差更大,畢竟王寶強裝瘋賣傻我們都習以為常,第二點大雨中與渣男友攤牌那場對手戲,女主角色感覺完全被張全蛋帶著戲走,張全蛋的渣男友演繹得很自然,這特麼就這的很尷尬!在後期女主一人分飾兩角的時候,演繹起來又覺得力度不夠,倒是演她爸的的演員讓人動容,這特麼又尷尬一次。我是個小老百姓,我懂什麼演技啊?我看電影就是圖個新鮮,但我就覺得女主角的選角不太搭整部戲節奏控制也不太好,開頭平,中間悶,結尾急,這是我的感受,不到之處別黑我!



果果爸154210472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如果說如夢死了,那是我們的夢想死了,夢想死了,人生也就和一條鹹魚沒有區別了。

電影的立意本身就是:夢想不死!

周星馳拍這部電影,是想表達一個人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應該草率的放棄。追求夢想的路上可能荊棘遍佈,陷阱叢生,稍不留神就會迷失在這茫茫的世界中。夢想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實現的,許多人終其一生碌碌無為,能說沒有夢想嗎?可能只是倒在了追尋夢想的路上。能夠堅持下來的,都是勇士。

如夢就是這樣一個追求夢想的人,她喜歡演戲,執著的相信自己會成為明星。即使她不夠美麗,即使她不夠天才,可只要有機會,她就會出現在劇組裡面,不在乎角色,只要有需要,死人,捱打,被吊都無所謂。要是有句臺詞,那就更完美了。為了演好一個角色,如夢頂著把菜刀回到了家裡,把老爸氣得半死。可是她依然沒有放棄,頂著菜刀出去了。

對於一個在夢想中拼搏的人來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一份難得的精神食糧。有了這份食糧,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遇到挫折,也不會那麼容易屈服,會覺得自己有依靠,就會有繼續下去的動力。可是如夢沒有,或者說她有,但是父親沒有直白的表現出來。

如夢依然沒有放棄,她繼續到處蹭機會,連送外賣時看到導演也不放過,她的前閨蜜也嫌棄她,覺得她丟人,沒天分。如夢不在乎,別人說你不行你就不行嗎?並不是!

最終讓如夢倒下的,是她那經常鼓勵她讓她奮鬥的假男友。失戀讓如夢放棄了一段時間的夢想,想要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幸好,命運垂青了她,曾經被如夢幫助過的馬可,否極泰來,迎來翻紅。他告訴如夢,有試鏡的機會,不能放棄。

如夢的老爸最終邊罵邊把錢給了她,讓如夢坐飛機去北京面試。而如夢通過自己對生活提煉感悟,飾演騙子渣男和自己,獲得了機會。從此青雲直上,在第二年的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女主角。

縱觀整部電影,除了家庭的溫馨,奮鬥的不易,主要還是在講夢想的可貴,可以讓人脫胎換骨,變得卓越。

就電影本身而言,很難要求一部只拍了2個多月的電影,有多麼精緻的細節和嚴密的邏輯。各位觀眾更不用去過度解讀,如夢是達成 了自己的夢想,並沒有死。

近年來,很多影片都關注到了小人物。王寶強和黃渤都是演小人物出的名。過多的演繹,使得小人物的艱辛和逆襲,似乎也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味道。這些都是造成票房和口碑不高的原因。

希望星爺的下一部電影,能精雕細刻,像對待夢想一樣對待電影。


艾莎的城堡


應該不會的,我記得周星馳說過,老的喜劇之王結局不美好,新的結局就讓它美好吧,而且可能是年齡原因,我感覺這新的比老的好,很簡單的一條線,只是一個小人物為了理想奮鬥,沒有什麼臥底,槍戰之類的額外元素。選的女主角也很好,長相扔人堆裡找不到,這樣的龍套角色更真實,不會讓人想到班花校花什麼的,想出頭在這娛樂圈對於女人來說更是難上難,難倒最後自己都想放棄了。電影中女主角受鄙視程度比尹天愁更強,而且男女不一樣,她為了理想硬生生把自己弄成了大齡剩女,這對於一個追逐夢想卻看不到希望的女人來說讓觀眾真的很心酸,而王寶強這個角色也非常好,曾經一個很紅的明星,因為自己的原因過氣了,還要打腫臉充胖子,耍大牌,可是內心又很自卑,放不下身段,也是很多現實藝人的寫照,有了機會不珍惜和為了一個機會受盡白眼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如果女主角對應的是尹天愁,那麼王寶強我覺得就是他倆成功後忘了初心的下場,不過還好他懸崖勒馬,然後主角感化了,又重回巔峰,這兩個角色都非常好。至於她的室友和張全蛋這角色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她室友是我們經常能遇到的那種表面朋友,有事立刻賣你,翻臉不認人那種,張全蛋是個典型的騙子,沒有底線,沒有道德約束,沒必要批評他,怪就怪自己傻被騙,因為他們不會有任何心理自責的,說什麼都沒用。總之這電影我看的沒怎麼笑,但是感覺上真的挺有共鳴的,覺得真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