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農村俗語“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有道理嗎?什麼時候栽種比較好?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有道理嗎?道理肯定有,不然不會形成俗語,但是這句話還不是很全面,要想紅薯高產,還要注意多個方面,下面簡單說說這個問題,和大家簡單交流一下吧!



一,紅薯為何要插秧早?

我們知道,紅薯要想高產,依靠的是地下的塊根,儲存大量的澱粉,澱粉儲存的多了,產量就上來了,當我們恰當提前種植時間的時候,紅薯的累計生長時間要長,累計日照時間也比較充足,這樣會有利於光合作用,也有利於紅薯製造更多的澱粉,可以有效的提高產量。

在我們這裡,不但要儘可能提前種植時間,而且收穫時間還要恰當推遲,一般來說不到下霜,是不會收紅薯的,有經驗的老手告訴大家,恰當晚收,深秋的溫差比較大,更加有利於糖分的積累,這樣自家的紅薯會更甜,口感更棒。

所以早種紅薯,特別是春種的,每畝甚至要比夏種的高產五百到一千公斤。


二,早插秧紅薯要注意什麼?什麼時候栽種最為適合?

由於栽種紅薯,強調早種的必要性,所以選擇時間段還是比較關鍵的,在栽培時,我們北方是選擇在霜降結束之後,民諺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要想避免霜打的可能性,一般要在穀雨之後,這時地溫還比較低,我們這裡的操作是先噴灑除草劑,然後覆蓋薄膜後 再進行扦插。

而且,使用薄膜扦插還有很多的優點,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地溫三到五度,而且有利於紅薯的紮根,還可以防止乾旱,總而言之,好處多多,可以有效的提高紅薯的產量。

當然要是沒有閒地的話,可以趁早在收麥後插秧,這時強調的更是一個快字,“春爭日、夏爭時”搶的就是時間,搶的就是產量。



三,紅薯要想高產,還要注意什麼?

早種晚收,春播使用薄膜,只是紅薯高產的一個方面,我們要想切實提高紅薯的產量,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施足底肥,每畝要儘量多用腐熟的糞肥,混合一袋硫酸鉀複合肥,有條件也可以撒施一些草木灰,這樣可以讓紅薯表面更加光滑,減少蟲害,提高產量。

第二,要及時控旺,我們要想紅薯產量高,要注意控上保下,注意提蔓,而不是翻秧,接著噴灑多效唑,控制秧苗的長度。

第三膨大期要注意使用鉀肥,提高品質和產量,澆水時混入草木灰,或者噴灑磷酸二氫鉀等等,都可以有效解決問題。


四,總結

要想產量高,多賣錢,品種的選擇更重要,大家可以諮詢農技部門,靈活選好適合本地的品種,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嗎!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會有不當,敬請大家批評指正,並留言交流,謝謝大家!


愛花草的農人


對於題主的第一問,我們老家就是紅薯之鄉,本人表示沒有聽說過,至於有沒有這種說法我真不知道。

二,紅薯是薯秧扦插種植的,因各地氣溫不同,種植期也不同。

在我們老家栽植紅薯一般在四月~五月之間,當地氣溫在15℃以上,淺土層地溫在17~18℃比較適宜。


栽植方法

當地地表溫度升上來以後,在我們老家就可以耕地了,然後撒上肥。大約在四月中旬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採購紅薯苗了。

我還記得小時候,家裡大人先把地裡用鎬勾出勾來,或者刨坑也可以,由於那時地理乾旱,我們每次種植紅薯都要澆水。


兄弟姐妹是親人


紅薯依據品種不同,其全生育期也是不同的,只有滿足其生育時間,才能使其完成“紮根緩苗期、分枝結薯期、盛葉期、薯塊膨大和莖葉衰退期”這一整套過程。所以,“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是有道理的。



一般來說,春季紅薯的生長週期大約為160~200天,而夏季紅薯的生長期間一般只有110天~120天。生長期間越長,越有利於紅薯養分的積累,也越有利於薯塊的膨大。依照經驗來說,在北方地區,過罷穀雨四、五天後就該栽種春紅薯了。

當然,品種不同,其對生育期間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應該依據不同紅薯品種對生育期間的要求進行科學栽種。


下面,我們看看常栽紅薯品種對生育期間的基本要求。

一、商薯19號

商薯19號適宜春栽,其全生育期為160天左右,畝產可達5000公斤以上。如果進行夏栽,由於生長期間較短,畝產只有3000公斤左右。

二、濟薯26號

這個品種不宜夏栽,只適宜春栽。因為它對生育期間有比較高的要求,如果夏栽就無法滿足它的生育期間。春栽的話,它的產量可以達到3500公斤以上。



三、濟薯25號

屬於澱粉含量比較高的品種,也需要比較長的生育期間,一般要求150天以上。如果滿足生育期間的要求,畝產可達2500公斤以上,否則,產量會降低。


四、煙薯25號

煙薯25號是“食味最佳”的紅薯品種,其對生育期間的要求比較高,一般生育期要保持在145~155天左右,只有滿足這個生育期間的條件,味道才最佳。一般產量可達3500~4000公斤。

五、徐薯32號

為鮮食紅薯品種,薯皮紫紅色,薯肉黃色,也適宜春栽。全生育期間為140天以上。如果夏栽,會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



以上就是幾個常栽紅薯品種對生育期間的要求。通過這種“要求”我們會知道:要想紅薯產量高,早栽紅薯很重要。

當然,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如果實在沒有條件早栽種,晚一些也不是不可以,畢竟,紅薯對於生育期間的要求是有“彈性”的。


綜上所述,“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是有道理的。具體栽種時間在過了穀雨四、五天後為好。


老胡說三農


“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這句農村諺語,是農民長期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在當代農業生產經營中仍然有指導作用。

紅薯栽插在農曆5月初,也就是端午節前後,紅薯生長週期約180天,每年清明節前後育秧,如果栽插遲了,會對紅薯產量有一定影響。我們當地有些農民用“二茬苗”栽插,紅薯個頭小,而且結紅薯不多,產量明顯下降。所謂“二茬苗”就是人家栽插後,紅薯秧田新長出的秧苗,比“頭茬苗”推遲栽插10天以上。

紅薯栽植農曆5月上旬最合適,遲了就沒高產了。栽插前,要平整土地,每畝追施農家有機肥2000公斤,餅肥5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或每畝追施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5公斤。起高壠,擇機扦插。

我們當地大多利用陰雨天氣扦插,晴天扦插我們當地叫“插火苗”,需要澆水,老人們講,“插火苗”雖然有緩苗期,且要連續澆水7天——10天,但紅薯產量高些。近些年來,我們當地採用“埋蔓法”種植紅薯,就是乘下雨之前,在地壠上開條形淺溝,深8cm左右,寬10cm,將整條紅薯藤蔓埋入淺溝,用細少土薄薄覆蓋一下,最好把芽尖露出來。

紅薯成活後,可用50公斤水加入250克尿素澆施一遍,也可以用沼液、人糞尿25公斤兌水25公斤加入250克尿素澆施提苗肥,及時中耕除草,鬆軟土壤。紅薯藤蔓鋪滿地壠後,要及時提蔓,防止藤蔓滋生寄生根,要摘除藤蔓,保留一根主蔓,兩條側蔓,掐掉藤蔓頂芯。

農曆七月底要對紅薯追施一遍肥,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餅肥5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在兩株紅薯之間穴施蓋土。也可用過磷酸鈣15公斤加氯化鉀5公斤,穴施蓋土。紅薯生長後期,可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98%磷酸二氫鉀300克,兌水30公斤葉面噴霧。紅薯是喜鉀作物,施肥上,應該側重鉀肥。

紅薯開挖應該在“立冬”節氣前,立冬後,遭遇霜冬天氣或連陰雨天氣,紅薯在土壤中會變質,我們當地有一年遭遇連陰雨天氣,紅薯立冬後十幾天開始挖掘,結果紅薯不能鮮食了,散發著酒精味道,而且煮不爛,只能全部加工成紅薯澱粉了。所以,紅薯應該在“立冬”節氣之前,利用晴好天氣及時挖出來窖藏。

【以上是長江老農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


長江三農


農村俗語“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有道理嗎?什麼時候栽種比較好?栽種紅薯是有技巧的,沒有技巧,是說不過去的。栽種“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一定全對。如果紅薯只栽種早,不注重土壤墒情、肥料、田間管理、除草中耕,紅薯栽得早又怎麼樣,不如人家晚栽精心管理,產量高品質好。因此,栽種紅薯,除了早栽外,還要施好肥,管理好水分,除好草,搞好田間管理,產量高品質好。


第一,紅薯栽種時間。紅薯一般情況下露地育苗是春分前後開始,到立夏後就可以栽種。農村有些偏北地區立夏節,氣溫還不是很高,露天育苗,生長緩慢,薯藤比較少,需要到小滿節、芒種節大批量栽種。農村栽種紅薯最遲不能超過夏至。夏至節後,到立秋時間太短,紅薯生長期太短,紅薯產量和品質,當然沒有早栽種的紅薯產量高品質好。農村有句農諺,“千犂萬翻,不如早插一天”。因此紅薯的產量與生長期有非常大的關係。所以,農村人種紅薯,只要有薯秧,有空出的薯地,就會立即栽種,絕不會無顧推遲栽種。


第二,紅薯要施好肥。紅薯除了適時栽種外,還要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注重葉面肥。農村種植紅薯,一般採取三肥制。①底肥。底肥一般是以有機肥為主,如通過發酵腐爛熟透的豬糞肥、牛羊糞肥、草雜肥等等有機肥,結合耕地深施,一般每畝2~3噸。②追肥。紅薯苗期追肥一般情況下,紅薯栽插後20~40天之間是非常合適的。一般追肥,a有機肥,如餅肥加草木灰,每畝300~400斤,發酵腐爛雞糞肥加草木灰,400~500斤/畝。b化肥,使用氮磷鉀三元復混肥,每畝100~140斤,或碳酸氫銨50斤,過磷酸鈣50斤,硫酸鉀25斤,硼肥1斤,混合穴施。③葉面肥。在薯塊開始形成期。使用0.2~0.4%磷酸二氫鉀,0.1硼肥葉面噴霧,即彌補了生長過程中磷鉀肥的不足,又防止了紅薯塊莖澎漲過程中發裂,提高了品質。


第三,紅薯田間要管好。紅薯種植過程中,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在雨季注意防止洪澇災害,進行田間排水;乾旱時要注意保墒抗旱。在紅薯秧栽扦後一個月左右,必須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鬆土和除草一次。在藤蔓期,要進行1~2次翻藤,避免藤蔓節節生根,影響紅薯產量。

總之,紅薯除了栽種早以外,還要注意結紅薯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注意葉面噴肥,紅薯喜歡氮肥和鉀肥,氮肥長藤,鉀肥長薯,在雨季,要防止洪澇災害,要即時排水排漬,在乾旱時,要即時澆水抗旱。紅薯栽插秧苗後,要即時中耕鬆土,要即時除草。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

鄂東三農


在我們北方地區每年都會種植紅薯,因此在我們當地一般分為春天種植的紅薯和收過麥子以後種植的紅薯,這兩種不同的種植時間也決定了紅薯後期的生長週期的長短,當然現在這個季節是不會有人在露地上種植紅薯的,畢竟現在這個溫度已經不適合紅薯的生長,當然除非是在溫室大棚裡反季節種植只要溫度能夠有所保障同樣還是可以進行種植的。

至於問題中提到“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這句話我個人認為在現在科學種植來講的話其道理並不大,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現在種植任何農作物都提倡科學管理和科學種植,當然以前的人們只是為了讓紅薯秧生長的快,也就是像問題中說的種植紅薯秧要早一點,就拿我們當地種植紅薯來看首先要對土壤進行深耕管理,然後在選擇紅薯秧苗進行種植。

還有就是在種植的時候了惡意事先把紅薯秧埋到土裡的一頭,用營養液以及消毒殺菌進行浸泡,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紅薯秧初期的快速生長,那麼問題中又問“什麼時候種植紅薯比較好”其實這個月都會就像剛才咱們講到的種植“春紅薯”和“麥茬紅薯”也就是說春紅薯是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進行種植,到了10月份左右就可以進行收穫。


而麥茬紅薯一般都是在每年收過麥子以後得六月中旬進行種植,當然不同的地方種植的時間也有所相差,因此在種植的時候也要根據自己所在的地區情況比如溫度等而決定種植的時間。


紀錄鄉土


農村俗語: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有道理嗎?什麼視頻栽種比較好?

這是一句關於指導農業種植的農村諺語。他的大體意思其說,種植紅薯沒有多少技巧與捷徑可走,要想有個好的收成,只要插秧時間早就可以。雖然這句話對於紅薯栽植來說有一定的道理,但很顯然它並不全面。


農作物要想獲得很高的收成,保證它們走充足的生長時間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紅薯從插秧到生根再到根莖膨大再到收穫時間,歷經了從春天到夏天再到中秋時節,這個過程十分得關鍵。


一般來說,紅薯的起壟插秧在四月中旬左右開始,最遲不要超過五月下旬,再晚的話,天氣太熱了,不利於紅薯的生根返青。不利於其成活率,由於生長時間不夠導致了紅薯果實的品質大大受到影響。



所以,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這句農村諺語其實說的是栽種紅薯一定要遵守時令,寧可早栽幾天,也不能栽的太遲了,不然會直接影響農民一季的收成的。


蘇北申哥


農村俗語“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有道理嗎?什麼時候栽種好?

農村的老話俗語,都是以前農民在生產生活的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是農民智慧的結晶。其中有許多農諺之類的俗語,在農民從事傳統農業生產時,仍然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說,絕大部分的農諺都是有很深的道理的。

農村俗語“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就是以前流傳下來的農諺之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農民在栽植紅薯的時候,沒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只要注意栽秧時間要早,就可達到豐產增收的目的。其實,這句話的意思雖然不太全面,但是卻很有道理。


我國農村有五大紅薯栽培區域,每個地區的栽種時間也有很大差異。不管是南方溫暖地區還是北方寒冷地區,在保證秧苗成活的前提下,越早種植越有利於紅薯的高產穩產。

我們大家都知道,紅薯的主要經濟價值除了供人們食用以外,就是通過粗加工來獲取紅薯澱粉。所以栽培紅薯的時間不僅要早,而且收穫的時間越晚越好。因為早栽種、晚收穫的目的就是儘量延長紅薯的生長期,而紅薯的生長期越長,越有利於紅薯根莖的膨大和紅薯澱粉的生成。



通常情況下,由於氣候和土質方面的關係,我國北方地區出產的紅薯無論是鮮食還是加工成紅薯粉條,在口感上都要優於其他地方。因為北方主要是栽培春薯,因此以北方紅薯產區為例,栽培時間大約在四月中旬即可移植栽秧,但最晚不應該超過五月下旬。而南方溫暖地區甚至更早。


雷子三農新視角


紅薯是一種比較受人喜愛的農作物,基本上紅薯在我國南北各地都可以種植,它比較耐寒抗旱,而且對於土壤的適應性也比較強。隨著我國對於紅薯的種植技術逐漸成熟,紅薯畝產也逐年提高。基本上現在種植紅薯管理到位,畝產可以實現5000斤到8000斤,一些高產地區甚至能達到10000斤。

那麼人們都說:“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是什麼意思呢?紅薯插秧種植有什麼技巧?



我們種植紅薯一年中有兩個階段,即春天和秋季種植。由於我國南北時候條件不一樣,因此種植時間也有所差異,但是基本上大致都一樣。對於春季種植的紅薯都是在4~5月這個時間段進行,而由於氣溫關係,我們插秧種植的時候也是宜早不宜遲的,這樣能夠提高紅薯秧苗的成活率。

如果栽種的太晚,那麼就會造成紅薯的生長期縮短。比如在秋季種植時,我們最後到收穫的時間要在霜降來臨之前要進行採收。要不然就會遭受霜凍影響,紅薯就會腐爛。因此秋季種植紅薯的時候一般都是六月份這樣就進行育苗了,然後到了八月份這樣就可以栽種秧苗了。



對於插秧紅薯苗來說,一般採用水平插秧法,這種插秧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紅薯苗的成活率。這樣的插秧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紅薯結薯率,但是缺點就是不太耐旱和耐洪澇。因此我們在種植紅薯過程中還要時刻做好紅薯田間的排水和抗旱管理,保證紅薯生長環境不受影響。

基本上插秧苗以後我們都要即使澆水,以對它進行緩苗,而且插秧時間最好在早上進行,特別是陰雨天氣更加有利於紅薯苗的生長。



紅薯新品種這幾年也培育出了很多,比如人們比較愛吃的煙薯25號,濟薯1號,以及紫薯等等。各種口味和口感的紅薯都實現了大量的增產。紅薯適宜疏鬆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質土壤。而且在生長過程中我們還要對它進行追肥和澆水。期間如果紅薯藤生長旺盛,那麼就要採取提蔓提藤的做法,抑制藤葉或許旺盛的生長,保證紅薯根快膨大,實現高產。

更多三農資訊,歡迎關注鄉村波比,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三農知識。

鄉村波比


鄉居小菜自己就種紅薯,用紅薯埋土裡長苗種過,也用紅薯藤插條種植過,現在地裡長的紅薯藤有些是用紅薯埋地裡長出苗來繼續生長的,有些是後面摘的紅薯藤插條長的,紅薯種得早,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紅薯是比較好種植的,但紅薯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可能有些人種紅薯就等到氣候特別符合的那個時間段才種的,那樣的話可能稍微有些晚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很多人種植紅薯一般都是插條種植的,而拿來插條種的紅薯藤,根系是特別少的,種下去之後要先適應土壤,然後開始長芽紮根,紮根穩了才容易吸取養分,而紅薯枝葉的生長、地下結薯數量多少、個頭大小跟根系吸收有很大的關係,根系越發達、吸肥能力越強。

此外光照對紅薯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充足的光照(每天日照時間8小時這樣比較合適)不僅可以促進紅薯藤開花、形成根塊,還可以使較多的養分吸收積累到塊根上,促使根塊膨大,本身紅薯從種下到收成一般也就5-6個月這樣子,春種秋收,要是春季看情況早點插秧,等到晚春氣候更好之後,早已紮根生長穩定、根系相對發達的的紅薯藤會進入快速生長的階段,這個階段持續的時間長一些,結的紅薯更多更大個。


要是非等到那個特別合適的氣候之後再插秧種如四月底/五月初,等到紅薯藤長好些,根系比較發達了,一般也要20天這樣子了,而別人比你早種的這個時候已經長得特別好了,等到秋收的時候,因為別人比你早種,在氣候合適的晚春、夏季的時候,都在猛的吸收養分、形成根塊,結的紅薯比你的多、大也是不奇怪了。

像之前我穀雨前插條種的紅薯藤,當時種了之後晚上就下雨了,後面停雨兩天這樣又下雨,都是比較利於紅薯藤紮根的,沒有枯苗,我也不用淋水;而我們這邊的天氣年後都一直挺不錯的,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可以說是比較利於紅薯生長的,之後第五天這樣,我看那紅薯藤長得挺挺的,於是淋些農家肥,想讓它們長得更好些。

然而施肥了之後,沒多大效果,然後到第10天左右我又再淋尿水一次看看,藤葉是長些了,但總體來說速度不夠快;而之前3月初種的幾株,那段時間也一起淋農家肥水的,長藤長葉特別的快,很茂盛,10天后我就摘薯葉來吃了;而我有挖開土看過薯藤的根系,插條種10天這樣,根系還不是特別多、長的,根系少、短,吸取的營養少,就算氣候再合適,生長也是慢的。

而之前埋在土裡的紅薯,長苗出來時是在冬季,因為天氣稍冷些,雖然沒有冷壞掉,但是生長特別特別的慢,之後立春了天氣更暖和了才明顯的長好些了,而到三月份之後開枝散葉特別的明顯了;所以農村俗語“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要說什麼時候栽種紅薯比較好?其實也是看地方氣候的,畢竟不同地方氣候差別很大的;日平均氣溫在15℃以上是可以扦插種植了,像有些地方驚蟄節氣(三月初)後氣溫上升了,是可以看情況種了,還有春分時節那段時間也是挺適合種植的;種了之後,薯藤紮根長芽,根系變得更發達,等到清明之後氣溫明顯的升高了,紅薯藤就可以迅速的生長了。

當然了,“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像比較寒冷的一些北方地區,穀雨時節後天氣才明顯的轉熱、穩定,其實可以看情況在清明後種紅薯藤了,讓紅薯藤有時間紮根、長根系,這樣到穀雨時節後氣候更合適了,紅薯藤生長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