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屬於70、80後記憶的故事,你還記得多少?

明陽話春秋


◇那些專屬於70、80後的記憶故事,我已近記不得多少了,只記得想起了一些,不知道這些在你們的記憶中是否存在!

殭屍道長林正英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林正英主演的殭屍片,英叔主演的殭屍片的好看程度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相信不少人都覺得林正英是一個殭屍片專業戶。

如今也不能在看到英叔新的抓殭屍鏡頭了。

武俠宗師——金庸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的大名,我想在60後我估計沒有人不知道。初中,小學痴迷武俠劇的我,幾乎有武俠劇是必看的,我欽佩於喬峰的忠義,尊敬於郭靖的俠義,感動於楊過的情義。可以說金庸大師的小說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如今我依然看著您的小說,卻只能默默懷念著您。

傳說中的BB機

聖誕樹 倒上一種水水就能開花 有印象嘛!

竹蜻蜓

東南西北

小霸王遊戲機(超級瑪麗、魂鬥羅····)

步步高隨身聽

夏天每次放學,都會去河邊摸魚,那是河水很輕,河裡的魚是可以肉眼看見的,可現在。。。

小時候,常和朋友比賽滾鐵圈,大街小巷的跑 。

懷念呀!再也回不去了,只能讓這些留在記憶中,成為寶貴的回憶!


小熙帶你看世界


我是一位80後,確切的說是80後的“領頭羊”,我出生在80年代初,那個時候改革開放沒多久,有很多新生事物出現在生活中,有些事情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如果各位看官對那個年代感興趣,容我娓娓道來。

1、新生的家用電器

記得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家裡就已經有四大件了,當時人們叫它們“三轉一響”,分別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收音機。三轉一響應該是從60年代開始流行的,這陣“流行風”一直刮到80年代初,三轉一響基本代表著富裕、幸福,有條件的家庭都會置辦齊全,當時我們當算是“富裕”家庭了。

到了80年代中期,我們家買了一臺黑白電視機,當時我們住在廠區的宿舍樓,樓內住的都是我父母的同事。當年家裡有臺電視機可是很新鮮的事,整個三層小樓就我們家第一個買電視機,所以,每到晚上,隔壁的大叔大嬸就會搬個小凳子到我們家看電視。

後來更多的人有條件買電視機了,買的還是彩電。除了這些,又開始流行80年代的四大件:彩電、冰箱、錄音機和洗衣機。我記得家裡買了一臺雙喇叭的錄音機,這個能唱又能錄的機器一直陪我長大。

2、單調的電視節目

家裡剛有電視機那會兒,只有一個電視頻道:中央電視臺。而且節目很單調,但沒過多久港臺片傳入了內地。我記得在我們家熱播劇是:霍元甲,再後來又流行看《上海灘》,每次在播放港臺劇的時候,同樓道的大叔大嬸們就會到我們家追劇。後來等大夥都有電視機了,節目也開始慢慢豐富起來,在節目單中已經出現動畫片、神話劇了。我最喜歡看的就是《西遊記》、《黑貓警長》和《葫蘆娃》,這三部劇貫穿了我整個童年。

3、“萬元戶”概念興起

在70到80年代,家家戶戶都不富裕,記得那個時候壓歲錢最大的2元,小的也有幾毛錢的。在我上小學那會兒,經常上街買早飯,當時的油條價格是5毛錢,冰棍、綠豆湯等冷飲也就幾毛錢的概念。所以,當時100元就是鉅款了,更別說是1萬元了。後來,悄悄地在社會上流傳了“萬元戶”的叫法,人們通常把積蓄超過一萬元的家庭稱之為“萬元戶”,可想而知,作為萬元戶,當時是有多“土豪”。

4、簡單家裝成為流行風

80年代還沒有商品房的概念,我住在廠區宿舍樓,當時的住房是分配的,產權歸公家所有。但沒有人能非常清楚的區分公有房和私有房,只是單純的認為:“我住在這裡,這裡就是我的家”,所以每戶人家的房間裡都會進行簡單的裝修。說是裝修,也就是在地板和牆壁上刷層油漆而已,當時我家刷的是綠色油漆,等地面乾透了,就開始脫鞋入戶了。這陣裝修風吹了好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精裝修的。

5、沒有超市,只有百貨商店

那個年代大家最喜歡逛的地方是百貨商店,當時物資匱乏,有的商品並不多。大多是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臉盆、搪瓷杯子、痰盂、肥皂等等。百貨商店是有人值守的,你要什麼東西,付了款後,由營業員到背後的貨架上拿給你,顧客是不能走進櫃檯的,營業員如果看哪個顧客不順眼,完全可以愛搭不搭的,所以營業員這個職業還是很搶手的。

6、家裡沒有廁所,如廁用痰盂

70、80年代很少有家庭是住在套房裡的,我記得我們住的廠區樓房,大多是20-30平米的單間,家裡擺上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組沙發,基本房間裡就滿了。一家三口就住在擁擠的房間裡,燒飯就在門口的過道上。就這種條件,當時也沒人覺得不適。但我覺得最不方便的是上廁所,樓房旁邊有一個公廁,距離樓道有很長一段路。所以,除了大號之外,小號都在自已家裡解決的。那個時候,人人家裡會備一個痰盂,痰盂不是用來吐痰的,用來存小便。每天晚上,如果有人起夜了,就會聽到刺耳的聲音,這個聲音到現在還是餘音繞樑的。

以上是小編親身經歷的事情,我相信許多70、80後也有相同的經歷,也許經歷比我豐富。所以,也請各位小夥伴積極留言,分享屬於你們的往事吧。


大喵史節


我是80後,我對那個時代記憶有很多,但記得最深刻也最難忘的有這幾個畫面:

第一個場景就是兒時家裡收莊稼的場景,我們是皖北地帶,家裡一年種兩樣,冬小麥與夏大豆,當我小的時候,家裡還沒有什麼機械化,全靠人力,人收人運人打,最好的幫手是家裡的牛馬,如果家裡沒有這些牲畜的,那就會更累,就拿收麥子來說,一戶約十來畝地,最少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把地裡收完,那個辛苦勁相信我不說,同齡人都有很深的體會。可以說一袋子小麥半袋子汗,一個季節就靠雙手撐起來了,那個時候,小學也會放麥收假,幫著家裡做些送水送飯,下地拾麥,翻場打垛的事,這些大家肯定印象深刻。

第二個場景那就是上學,我們那時候上學的學校已經是紅磚房了,但冬冷夏熱,但對於我們來說很開心,只要是上學,那非常積極,母親用碎布做的書包,父親用藥瓶做的煤油燈,放學打紙片,上課勤學習,上學下學都是自己,哪有什麼家長送不送之說,感覺那真是個美好的時代,雖然條件不怎麼樣,大家都很珍惜,現在同學一聚會,說的都是這些時候的故事。

記得第三個場景是家裡用電的時候,那時候應該是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從來沒見過電是什麼的我第一次看到電線杆拉到了村口,第一次有人到我家裝電線,第一次拉開開關,看到白熾燈裡面的鎢絲髮出了神奇的光芒,用電第一天晚上,幾乎所有的家裡的電燈都是開著的,雖然電壓不夠,不是很亮,但這個神奇的光徹底把我們的好奇心打開了,往後就有了電視,那時候一個村裡沒幾個電視, 為了看電視,在全村到處竄門,有電視的人家都不在屋內放,直接放到院子裡,人很多,熱鬧地很,《西遊記》《渴望》,《人在旅途》等就在在那個時候看的,記憶非常深刻。

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說了,不知道我說的這些大家有沒有很深的印象?


聞雞曉讀


每一個年代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我是八零後,我來分享一下小時候去江裡抓魚的故事。

我出生在農村,記得小時候我們那有一條江,江裡的魚特別多,有柳根的、鯰魚、鯉魚、鯽瓜的、紅鈴的魚等等。那時候我們幾乎天天在江邊,用一個罐頭瓶子,瓶口再用塑料弄個漏斗形狀,裡面再放些炒過的苞米麵,然後把瓶子放到江的支流裡。

也就一個小時左右,當從水裡拿出來的時候,瓶子裡面密密麻麻都是魚,特別過癮。等到再大一些的時候,我們就用魚網去抓魚,魚網有兩種。第一種是抬網:需要四五個壯漢在下游抬著一張大網,然後上游兩個人用一條上面綁滿了顏色各異塑料的繩子拉到水底,然後把魚往下游趕。

魚看到水裡的繩子就會往下游跑,最後大網一抬起來全是魚,蹦蹦跳跳的,而且魚還不小,那種興奮勁真的是這輩子都難忘。

還有一種網就是找到一塊相對水流不是特別急得地方,一片一片把網下到水裡,大概等個四五十分鐘去收網,好的時候每一片上都掛滿了魚,不過往下摘魚是個技術活,弄不好會把網給弄個窟窿。

再有就是下趟鉤,就是把一條繩子上掛滿了釣魚的魚鉤,然後兩岸插入兩個木頭棒子,把帶有魚鉤的繩子拴上去,在水流湍急且水不深的地方下溝,這個很有意思,魚一會就會釣一個。最有意思的是那時候鉤上有魚再動,也不知道是誰家的鴨子去咬魚,直接掛在了魚鉤上。

小時候真的江裡魚特別多,每次抓魚都會滿載而歸。回家曬魚乾,燉著吃,或者熬湯喝,那時候調料也沒現在這麼全,但是那種味道是現在多麼高級的大廚也做不出來的。也許那就叫做童年的味道,年代的味道吧。

謹以此文向我們回不去的時光致敬。








江湖丶笑


我是70年代初,

出生在偏遠貧窮的小山村(當時整個村子不足四十戶,)是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那時候還是大集體,每天早上吃過早飯,村裡的鐘就被隊長敲響了,幾乎整個村都能聽到,(所謂的鐘就是一塊壞了不能用的鐵犁鏵,用繩子穿上吊起來,)鍾一響社員們就陸續的到生產隊集合,再由隊長分派任務!那時候住的是茅草房(能把有炕的屋子牆上糊上報紙或書就很不錯了,),照明是煤油燈(還常常沒有燈油),吃的是大碴粥就鹹菜,小米飯泡著疙瘩湯,(疙瘩少,麵湯多的那種)一套衣裳穿到年頂年,洗的退了色補著別的顏色的補丁,穿的鞋都是自己家做的,穿的都磨的露著腳趾頭了,家用電器連手電筒都沒有……沒有學前班,幼兒園,上學就是一年級,小學是五年制,一到三年級在本村上(我11歲才上小學一年級)那時候上學要交書費,(記得總共就1.5元,家裡都沒有)學雜費,(本子,筆,橡皮,尺子鉛筆旋子……自己買)一所學校三個年級,(三個年級才二十多個學生)都在一所房子裡,兩個學生少的班級在外屋,中間連個門都沒有,只有一個老師只教語文和數學!一下雨陰天的,放學就特別早,屋裡特別黑,字都看不清楚。那時候學校裡連個足球都沒有,冬天凍手凍腳的,連個火爐也沒有,有時候老師就領著大家戴著帽子手套去圍著教室跑一陣,跑熱乎了再回來接著上課!

有時候也上體育課都是自由活動,女生就玩兒,跳格,捯口袋(用六塊大小一樣的布,縫的比拳頭小的小口袋,口袋裡面裝上糧食)踢毽子,欻石子兒……

男生玩兒,打白片(就是薄片能立住的石頭,中間畫條線在線的這邊拿石頭砸線那邊立著的石頭,打倒了才算贏,會進級,難度越來越大,有,一公雞,二公雞,三輪踢,四扶馬五啞巴,六後跟…),打彈弓,撞拐,……。

到了春天,去甸子上挖婆婆丁(蒲公英,)田地裡挖曲麻菜可以蘸醬吃的野菜,山坡上採酸木漿(一種扒皮生吃的植物,特酸)山杏,去小河裡游泳,拿篩糧食的篩子去撈魚……秋天到樹林裡採榛子,採蘑菇(都是純野生的),

當時最好走的路是出了村子,向東走三里路才能到達去往鎮上的鋪著沙子的路,(當時叫縣道)其它的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是一片泥濘,特別不好走!交通工具是牛,馬拉的車,去趟鎮裡,來回8公里,回到家都下午了。

那時候五塊錢能買好多東西。鉛筆7分錢一支,本子7分錢,鐵文具盒(裡面帶乘法口訣的那種)才幾毛錢,很大的水果糖1毛錢十幾塊,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村裡來了放電影的,大家都早早的吃完晚飯,去等著看電影,沒有專門放電影的屋子,都是在露天地下,找個地方把幕布固定住,是放映機的那種,(放電影之前還要起動電鍋的那種,現在只記得放映員把電鍋一啟著,電鍋一響電影就快放映了,)看過,自古英雄出少年、駱駝祥子,七品芝麻官,畫皮……(還記得電影畫皮是有一年的秋天看的,那時候正好出蘑菇,第二天一幫小夥伴,去山上採蘑菇大夥都不敢分開去採,誰也沒采多少早早就回家了,)

過年蒸幾鍋饅頭,吃幾頓肉,買點糖塊,散餅乾都分分,一人幾塊,炒點瓜子,榛子也用茶缸分分,我都十幾歲了,才吃過大米飯,都是過年的前一天,才去鎮上的供銷社買幾斤大米,過年那天的中午吃頓大米飯,剩下的就留著摻小米熬二米粥喝了,那時候的豆腐也特別的好吃,村子裡只有一家做豆腐賣的,還是隻做大豆腐,是用毛驢拉磨的那種,做好了豆腐再用驢車拉著,滿村的叫買,沒有用錢買的,都是用黃豆換豆腐,為了省油,豆腐都是用小蔥拌著吃,或者整塊豆腐抹點自家做的黃豆醬,用筷子挖著吃。

到了十幾歲才通上電,怕費電,平常都用15度的燈泡,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換上60度的燈泡,過了初五就換回原來那15度的,而且還三天兩頭的停電。

有了電以後,有幾家買了電視機,都是十幾寸的黑白電視,我小時候就不愛去熱鬧的場所,所以我只去別人家看過幾次電視,都沒有看過開頭和結尾,只記得看過幾集八仙過海,墨西哥電視連續劇,坎坷,聰明的一休……在我19歲那年我家買了17寸的黑白電視,真是不知道那時候我家咋有那麼多的活,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後來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了!

這些年讓我念念不忘的電視劇就是墨西哥的那部我即沒看著頭也沒看著尾的女主人公叫瑪麗雅娜(現在都回憶不起來瑪麗.雅娜這幾個字到底是不是這樣寫的了)的電視連續劇。那時候覺得八仙過海也非常好看,老是想要是自己家也有電視,要是活計少點,能多看點電視該多好啊,前段時間找出八仙過海看了看,覺得沒意思也看不進去,還是那個人,那部電視劇,就是沒有了當初的心情!


家裡的綠蘿


70、80後的故事,是年代的故事,還是人的故事呢?不論什麼故事都有,有些故事讓你絞盡腦計都回想不起來,恰恰有時是靠偶然的靈感會把故事搬到恰到好處的地方。

那是我在讀二、三年級的時候,老師教我們學打算盤,老師是怎麼教的,我怎麼學的都記不得了。那天放學的時候,從1十36又從36一1我都不會,在放學的路上一個一個的問高年級的同學從1十36結果始終不正確。回到家裡。那時我家是30、40年修建的土木屋。大門口有一塊石頭,我就灰不溜秋的坐在那裡,把算盤放在前面,不停地加,加一遍錯了又加二遍,如此反覆不知加了多少遍,直到最後加正確了,才鬆手。

第二天放學的時候,老師說:從1十36誰先加正確了誰就先回家,加不正確的要留學。"先上陣的幾個同學都被留下來了。輪到我的時候,一股腦兒的就加完了,給果很正確,老師也表揚我手法也不錯。我第一個先放學回家。

第二天到學校,我也沒問過其他同學他們都學得怎麼樣。老師也沒繼續教,對我們這班學生也沒有什麼要求。可是我們這位老師他自己都只讀過小學8冊。

到了下學期,又換了一位老師,教我們打乘除法。也只是把定位講了一下,也沒有教我們怎麼練,更沒有要求要我們熟念掌握,用到生活中去。全班同學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位老師還是讀過初中。

我哥比我們幸運,他們的老師是“文革“的高中生下放來的,他們全班同學沒一個沒學會的。

為什麼在前些年要把成績最好的錄為師範生。

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是自己要有合格的,過硬的專業知識,並且對學生真正要有嚴歷的要求才行。要正確的引導他,也可以說是逼著他去勤學苦練,只有這樣才能學到過硬的知識,取得好的成績。

雖說現在不用這個老辦法,留給我們的遺憾,是這一歷史時期對農村的窮孩子是一個傷心的感嘆號!


用戶92481446533


我是60尾的,70年代我只有幾歲,也就是上小學吧,可我對那個年代的事還真的記得不少呢!

我父母生了哥哥、我、妹妹共兄妹仨人,哥哥大我五歲,我大妹妹三歲,哥哥跟我是60後的,妹妹是70後的,我們是在外婆莊上出生的,離爺爺奶奶家有一百多里路程。

70年代那會出遠門的交通工具是輪船,輪船是有班次和線路的。

一百多里路在現在根本算不了什麼,可在七十年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就是很遠的路程。

因為生活在外婆莊上,所以我們只能在寒暑假才能去爺爺奶奶家。

記得我八歲那年的暑假,學校剛放假,哥哥就迫不及待的要領著我跟妹妹去爺爺奶奶家。輪船碼頭離我家有五里路程,中間隔著一條大河,要過渡船。去爺爺家的那趟輪船班次是中午12:30分,另一個去縣城的班次是13:00整。

從我家到輪船碼頭步行至少要花40分鐘。已經是中午12:10了,哥哥為了早點見到爺爺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著我跟妹妹就往輪船碼頭跑,媽媽在後面喊:時間來不及了,趕不上輪船了,明天再去吧。可哥哥拽著我們頭也不回的往前跑,假裝不聽見,根本不理會媽媽。

到了輪船碼頭,去爺爺奶奶家的那趟輪船早開走了,我們不想回頭,就上了去縣城的輪船,因為哥哥心裡有個小九九,縣城有個叔伯的大爺在供電局食堂工作,我們去他那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好的,第二天大爺也會把我們送上去爺爺奶奶家的那趟輪船。如意算盤,兩全其美。

坐在輪船上靠窗口位置,看著河裡的水被輪船推向兩岸形成波浪,想著快要到嘴的美食,心裡老高興了。

每每想起過去的事,心中不禁佩服小時候我們兄妹仨的主意多。





舊時青笙


七十年代憶苦思甜

七十年代早期我上當地中學。記憶最深的一次憶苦思甜會。

那天會場設在中學大操場上,會場中央搭有主席臺。中心掛著主席畫像,兩邊掛著紅旗。橫幅上大書不忘階級苦,牢記心淚仇!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學黃帥,鬥私批修!

我們中學生按班級分座在主:席臺下,管校幹部及請來貧下中農代表坐在主席臺上。

會議第一項內容是吃憶苦思甜飯。所謂憶苦思甜飯實際上就是學生從野外採取各種野菜加上米糠等製作而成,不加食油鹽。老師先帶頭吃,然後學生吃。師生一邊吃,一邊流淚。會場有人喊口號,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師生齊喊口號。

會議進行第二項由貧下中農代表講過去的苦。第一個上臺發言是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管校幹部介紹了老奶奶的身世。她五歲時父母死於戰亂。七歲到地主家當奴婢。十歲當童養媳。解放前支前受傷,後來當上村婦女幹部。

那位老奶奶講起過去的苦時說到她怎麼到地主家,那地主家老太婆善良信佛。待她她孫女一般好。

講著講著老奶奶說,她人生最苦的是1959一1962年。村裡沒有糧食,野外能吃都挖著吃了。人長期缺營養浮腫。出現餓死人的事。老人說不下去,越哭越傷心。在場的人大多流淚。

接下來幾個農民代表上臺發言他竟然說,想起過去的苦,吃飯有豆腐。想起今日的甜,無米又無鹽。

管校幹部一聽急了,趕忙中止會議。請貧下中農代表下臺回村勞動。

會後老師費盡心機解釋,可能是這些老人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把吃苦的年份說錯了。

從那以後學校憶苦思甜會這才算結束,接下來學黃師鬥私批修活動開始了。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平反,重返工作崗位。地富反壞右摘帽。

農村落實承包責任制,分田地分牲畜。調動農民積極性。農民終於能吃飽飯了。

八十年代初,我村李書記從縣裡開會回來。召集村黨員和村組幹部到我校教師辦公室開會。他首先宣佈今年將落實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實際就是原來劉少奇提出分田地單幹。除極少人不明白外,多數人表示歡迎。村幹部討論如何公平合理分配土地,村集體農業資源。

沒幾天工夫農民代表丈量土地,公佈分配製度。農民們很有智慧看起挺矛盾的事,他們能公平合理地解決!

中國的農民真偉大!



維海805


我不是那個年代的人,但是家在農村,而農村並不像城市那麼容易遺失傳統,所以,小時候還算是經歷過一些。


馬上要到2019年,正好可以說一下過年傳統。我家在中原,小時候記憶中的過年傳統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拜年了。

新年穿新衣,在大孩子的帶領下,一家家一戶戶挨著串門拜年。一般都是晚輩給本家長輩拜年,進門先招呼一聲長輩,正堂屋門口“噗通”一聲跪下,愣頭愣腦的,也不會說什麼吉祥話,就只知道傻傻地磕頭,直到長輩說“好了,好了”,然後發上壓歲錢。壓歲錢一般都給一塊兩塊的嶄新票子,那時候在我們老家農村,可不算少了,一塊錢可以買五盒“摔炮”。

隔壁的鄰居也是要拜的,但是不必下跪,隨便說上一兩句“大伯大媽過年好”之類的,就能混上一塊壓歲錢。


除了大年初一要拜年,除夕晚上,都會守著家裡的黑白電視觀看中央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最期待的就是小品相聲了。

看完春晚就是守歲了,除夕晚上是允許熬夜的。最喜歡做的就是一群小夥伴守著一個火堆,旁邊小桌上放著瓜子花生糖果,還有平常喝不到的“健力寶”。一群小孩子,你一句我一句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反正就是很快樂。不說話的小子最“精”,手上嘴上不停,零食飲料輪番往嘴巴里招呼。




現在許多人都已經不再看春晚了,守歲的傳統也早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被丟掉了。倒是消失多年的“健力寶”,在購物網站上又煥發了第二春,在老家某些超市也能買到。但是,卻再也喝不出當年的味道。


聽老人講,以前大家都很窮,吃沒得吃,穿沒得穿。當時的主食就是紅薯,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一回白麵饅頭。老人嘴上反覆嘟噥一句話:“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


肉類更是奢望,就連食用油也要等到節日時,生產隊分發一些,還要留到過年過節時才捨得用。


說來,這些已經距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雖然現在的生活比之過去好上數十倍,但是也遺忘了太多的傳統。


行問休


哈哈,這個題目很有意思,我也來湊個熱鬧。

我的老家,在豫南的一個丘陵地帶,因為土質和氣候的原因,我們哪裡盛產菸葉。我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種菸葉。所以我的初中,高中的暑假生活都是圍繞著這個進行的。種植菸葉是一件非常繁瑣勞累的事情。從煙苗到菸葉可以成熟到採摘,全都是活兒。非常辛苦。我記得最多的就是打煙叉,煙叉就是菸葉之間發出的小的芽芽,不打掉的時候會影響菸葉的質量,所以要及時的掰掉它。夏天的天氣,又悶又熱 ,我們姊妹三個,媽讓我們一人把一行,那時候菸葉已經很高,我們都躲到菸葉下面,邊做便玩耍 。累了就坐到煙顆下面看小動物。那時候不像現在農藥化肥用的多,土地裡有很多的小動物。千足蟲最多,好多的腿一起動,非常好玩,還有菸葉上的大清蟲,非常噁心,我弟弟逮到它就把它穿到草上來嚇我們。最嚇人的就是土蠍子,地裡靠山的那一面最多,看到它我們都嚇跑了,累了,渴了,就在地裡找野瓜吃。呵呵童年。

記憶中的童年總是那麼的美好,長大的我們,再也沒有那麼快樂的時候了。難忘我們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