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頭痛動動手,輕鬆按摩,一學就會

  頭痛是臨床較常見的症狀之一。頭痛常常由於過度勞累、緊張、受涼、睡眠少等原因引起。經過休息、充足的睡眠即會消失,不大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某些疾病引起的頭痛是一種信號,經過休息也不能恢復,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頭痛產生的原因十分複雜,有顱內的、顱外的;有頭顱局部的,也有全身性的;也有許多至今仍找不到病因的頭痛。目前,在感染髮熱性疾病、高血壓、鼻炎、三叉神經痛、顱內疾患、神經官能症、腦震盪和偏頭痛等病中皆可見到頭痛的症狀。究其原因,多為感受外邪、情志不和,久病體虛及飲食不節,影響頭部絡脈或腦髓失養。

  選用穴位


頭痛動動手,輕鬆按摩,一學就會


頭痛動動手,輕鬆按摩,一學就會


頭痛動動手,輕鬆按摩,一學就會


  按摩手法

  1.開天門

  仰臥,按摩者用兩手扶頭部兩側,兩拇指指腹從印堂穴交替向上推入髮際,力量稍重但不影響推動,時間1分鐘。

  2.分推前額

  仰臥,按摩者先用兩拇指指腹交錯在前額橫向做往返推抹,力量同上,時間1分鐘;再用兩拇指指腹點揉兩側太陽穴,以有酸脹感為度,時間各1分鐘。

  3.點按頭頂

  仰臥,按摩者雙手拇指自前髮際向後,交替按壓頭部正中線即督脈3~5遍,然後點按百會穴、四神聰穴各半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度;然後雙手同時點按督脈旁的膀胱經和膽經各3~5遍。以受術者的耐受程度大小,適當調整力度的大小。

  4.搓摩顳部

  仰臥,按摩者雙手五指微張開,用指腹同時搓摩雙側顳部,以有溫熱感為宜。

  5.點揉風池穴

  正坐,按摩者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同時點揉雙側風池穴及後枕部,點揉風池穴時,手指向對側眼睛方向用力,以有酸脹感為度,時間各1分鐘。

  6.拿揉頸部兩側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一手拇指和其他四指相對用力,自上而下拿揉頸部兩側肌肉,反覆施術3~5遍,手法要柔和、連貫,以受術者略感舒適為宜。

  專家點評

  按摩頭部時,依照頭部按摩程序進行操作,以頭痛的部位為重點,如巔頂部疼痛者,則該處施術力量應稍大;偏頭痛者,重點點按頭頂稍外側的區域,以患者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按摩療法除對顱內佔位性病變引起之頭痛不適用外,對其他疾病引起的頭痛,均能緩解症狀,其中尤以對偏頭痛、肌收縮性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感冒頭痛以及高血壓頭痛療效更為顯著。

  貼心提示

  1.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若按摩一段時間後頭痛不減輕者,應到醫院做正規檢查,以明確頭痛原因,排除器質性疾病,配合中西醫其他療法治療,以防病情惡化,貽誤時機。

  2.反覆發作的慢性頭痛,經常與生活不規律有關係,應調整好休息時間,並儘量緩解精神壓力,從而減少頭痛發作。

  3.長期頭痛患者,要樹立信心,堅持治療,保持情緒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4.姜有助於預防頭痛,同時也能緩解頭痛的某些伴隨症狀,如疼痛、噁心等。患者可以用姜來煮菜或製成薑茶。薑茶的每天飲量,以1~2杯為好;若每天服用姜膠囊,則需按照醫生的醫囑使用。如今不只可從超級市場及雜貨店買到新鮮的姜,也可在藥房、藥行購得用姜製成的飲料、保健膠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