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蕩寇志》,為何被稱為最喪心病狂的一版《水滸傳》?

用戶1483710936801


《蕩寇志》為清代俞萬春創作的長篇小說,書中同樣描寫了宋江為首的梁山泊起義,又因是續接金聖嘆評本之七十回水滸傳而來,所以又名《結水滸傳》。明代《水滸傳》之後,出現了《水滸後傳》《後水滸傳》《新水滸》等很多創作續書,《蕩寇志》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個版本。

在眾多的版本中,為什麼人們說《蕩寇志》喪心病狂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梁山好漢行徑醜陋。在《蕩寇志》裡,梁山好漢形象一反常態,被刻畫得醜陋不堪。如宋江傲慢無禮,不懂謙讓,和盧俊義爭位,在石竭墓上刻意將盧俊義排名第二;宋江行為魯莽,在陣前要麼暴躁不安,要麼心驚膽戰,膽小怕事的鼠輩形象躍然紙上。又如,武松在《水滸傳》中因打虎成名,而在《蕩寇志》裡武松全然沒有那樣的威名,而且最後力竭而死。

二是梁山好漢下場悽慘。《蕩寇志》中,梁山好漢幾乎無一善終,其中三十六天罡死法最為慘烈。如宋江被賈忠、賈義兄弟捉住,押赴京師凌遲處死,盧俊義、吳用、公孫勝也都被人所擒,最後凌遲處死。要知道宋江等人都是梁山決策層,其他兄弟的下場更是可想而知了。如大刀關勝傅玉飛錘打傷,回寨後病死;林沖被王進罵後,一蹶不振,最後被活活氣死;霹靂火秦明因中反間計被顏樹德砍死;花和尚魯智深大鬧忠義堂後,直接瘋狂而死;武松與人車輪戰時被活活累死……

三是被逼也不上梁山。水滸中大部分人是被逼上梁山的,《蕩寇志》中某些人的做法,恰恰相反,一旦被逼,就殺梁山賊寇來“贖罪”。如八十萬禁軍教頭陳希真和女兒陳麗卿受到高俅的迫害,逃出京城。陳希真痛恨梁山強盜,拒絕入夥,被招安後,直接協助忠臣大將張叔夜平定了梁山。陳希真犯上的罪名也得以洗刷。

以上種種都有別於《水滸傳》中對梁山好漢的一貫刻畫,甚至完全站到了相反的立場來看待眾好漢們。人們稱其為“喪心病狂”並不為過。

為什麼要這樣塑造水滸英雄呢?這要從作者俞萬春說起。俞萬春出身於浙江地方官吏家庭,曾經致力科舉,無奈最終只中秀才。科舉不成,萬春隨父從軍,參加對農民起義軍的系列行動,後來受到父親囑託,才得以成書《蕩寇志》。俞萬春是小地主階級的代表,而且站到了農民起義的對立面,他創作反常態的水滸續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蕩寇志》的創作過程,俞萬春曾這樣解釋:“感兆於嘉慶之丙寅,草創於道光之丙戌,迄丁未,寒暑凡二十易,始竟其緒。”這裡面有兩個年號特別重要。一是嘉慶,清朝自嘉慶之後,出現了嚴重的內部危機,白蓮教、天理教等地方起義不斷;一是道光,《蕩寇志》創作從道光六年(1826)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前後算來有22年。我們知道,這二十餘年恰是天平天國前夕,民族矛盾和國內階級矛盾膠著並存,盜賊橫行,民不勝其擾,官不勝其亂。在這個背景下,俞萬春看梁山好漢必好不到哪裡去,於是他便在金聖嘆七十回本的基礎上續寫了水滸傳。

儘管俞萬春創作《蕩寇志》的主觀傾向很明顯,民間尤其是學界對《蕩寇志》的評價一直都很有爭議。有人說它思想反動,有人說它技巧相當高明,甚至有人說“抑亦可以不朽矣”。這些都構成了《蕩寇志》評價中的不協調現象。當然,對於《蕩寇志》,我們且不可隨心輕蔑一笑,給予它應有的關注和評價,才是明智的態度。


史趣


《蕩寇志》,又名《結水滸傳》,由清代人俞萬春所著,講述陳希真、陳麗卿等及官軍蕩平梁山,並將梁山泊好漢一一誅滅的故事。這是一本徹頭徹尾反梁山,且對梁山極端仇視的狗尾續貂之書。


這本書續接施耐庵所著《水滸傳》,與原著創作思想背道而馳,全書充斥著對梁山好漢的仇視,完全顛覆我們對《水滸傳》原有的認知,與另外一本續接《水滸傳》的書《殘水滸》,都堪稱是狗尾續貂之作。



《蕩寇志》的作者俞萬春,正好生活在清中後期民變四起時期,當時地方流寇肆虐南方,與清朝持續混戰,已至於南方諸省戰亂頻頻,生靈塗炭,千里無煙炊。俞萬春有感於當時中國受盜賊橫行之苦,因而深惡盜賊,表達出諸如像“既是忠義,必不做強盜;既是強盜,必不算忠義”的個人思想,此書將梁山108好漢歸結為四處虜掠的流寇,因此立場非常鮮明,故書中對宋江等人深惡痛絕,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幾乎都無好下場。



《蕩寇志》的核心思想,是為統治者宣揚愛民如子,而犯上作亂的流寇,則站於統治者和百姓的對立面。此書秉承金聖嘆“驚惡夢”的意願,演化為攻殺剿滅梁山泊諸好漢的情節。這是一本為封建統治階級張揚,溢美的書,其政治宣傳意思非常明顯。梁山好漢在此書裡面成了橫行無忌,惡行累累的流寇。這些好漢的結局遠比《水滸傳》來的悲慘。

梁山大當家宋江,最後被漁民賈忠、賈義抓獲,押赴京師凌遲處死。二當家盧俊義受箭傷被擒獲,同樣被解送京師凌遲處死。軍師吳用,公孫勝皆被抓獲凌遲處死,林沖被活活氣死,呼延灼、秦明、武松、魯智深等梁山驍勇大將,在《蕩寇志》里居然個個都成了草包,而官軍卻個個勇猛無比,力戰梁山好漢絲毫不落下風,在陣前一個個殺死他們。看這本書,結局真是讓人無語,梁山108漢,幾乎全部死於非命。這還是我們小時候看的《水滸傳》嗎?



《蕩寇志》的作者俞萬春,功名不過一秀才,且一生未踏入官場。但年輕的時候,亦曾隨父親在粵東潮汕鎮壓所謂的反對封建階級統治的地方流寇,這本書,據說是尊父願,三易其稿,歷時22年而成書。《蕩寇志》旗幟鮮明,赤裸裸的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反動立場上,蓄意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上的鎮壓,來與封建統治者的暴力鎮壓相配合的。這本書讓人鄙視之處在於已經完全背離了《水滸傳》的思想宗旨,是假借續《水滸傳》之名,為封建專制統治歌功頌德。


俞萬春死後一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蕩寇志》因為其旗幟鮮明的反革命思想,太平天國四處蒐羅予以就地銷燬,而另一邊,清朝的地方官員卻大肆刊印這本書,以作為收買民心之思想武器。這是一本讓人看了索然無味的書,我的童年對梁山好漢的印象,也絕不能被這本書所顛覆。


大國布衣


題目所說的最喪心病狂其實是因為它:與水滸的立意完全相反,宋江並沒有被招安去徵方臘,而是被張叔夜擒拿正法。梁山上的好漢,非死即被誅。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裡評價《蕩寇志》:“採錄景象,亦頗有施羅所未試者,在糾纏舊作之同類小說中,蓋差為佼佼者矣。”意思說的很明白,《蕩寇志》所以思想性不一定顯得很高明,但是藝術性在同類的續書中是佼佼者。

《蕩寇志》的作者叫俞萬春,號忽來道人,晚年又改叫牛頭道人,祖籍在今天的浙江紹興,出生在北京。早年博覽群書,尤其好弓馬和兵書,這大概是他作《蕩寇志》的一個原因。他父親是一個官員,他20歲的時候隨著他父親到了廣東,跟隨著他爸爸一起鎮壓了黎族人在嘉慶年間的起義。

在這個時期,他看到很多人利用《水滸傳》鼓動人起義,之後道光初年又隨他爸去桂陽鎮壓起義。更感受到了《水滸傳》在民間影響之大。道光十二年,他又隨他爸參加針對瑤民起義的鎮壓。這些大概都是他寫《蕩寇志》的原因。

不過據他自己說,十三歲的時候有神仙給他託夢,讓他寫這本書,這當然是他的夫子自道,當不得真。

從他的經歷看的很清楚,他之所以寫《蕩寇志》其實是站在官府的立場上,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託在書裡,所以他顛倒水滸原作的立意也就不能理解了。

再瞭解下《蕩寇志》寫什麼:

這個書的梗概大概是:北宋政和四年以後,宋江等嘯聚山林,幾經發展,已經到了十幾萬之眾,攻定陶,渡魏河,破濮州,並且把沂州,青州,直隸等第各個山頭的土匪全部收編,一時間勢力大盛。

有一個叫陳希真的人,此人是個提轄。生了個女兒叫陳麗卿。武藝高強,箭法一流,人物秀美。被高俅的兒子看上,被逼出走,糾集地主豪強,暫做綠林好漢。創立“猿臂寨”,專與宋江的水滸寨作對。之後發展壯大,與官軍合力,講宋江等108名好漢盡數捉拿,全都給殺掉了。而且做法將梁山一眾人等的鬼魂鎮壓在大石之下,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

事成,這些人都被封官加爵,然後陳希真,陳麗卿父女又入山修道,最後羽化成仙。

再拿《蕩寇志》和《水滸傳》做個簡單的比較

事實上,陳麗卿的遭遇和水滸原來描寫的眾好漢的遭遇類同,而且之後剿滅宋江,又和宋江招安徵方臘類同,不同的是,這些事都讓陳麗卿搶了去。而最大的不同是陳麗卿是站在地主的立場上忠君。而宋江等人就被作者說成是不配“忠君”,只有被絞殺的份。這個是由作者的經歷和陣營決定的。

水滸傳裡的英雄,在忠義倆字之間,更看重義,而對忠不同的人態度也不相同,所以水滸裡的英雄始終面臨忠義之間的取捨。而在《蕩寇志》裡,沒有這個矛盾,去投奔陳麗卿的人,都是“又忠又義”,他們上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招安,然後報效朝廷。

而且更加不同的是結尾,水滸的英雄最後都死的死,傷的傷,在這一點上《蕩寇志》的作者想的比較透徹,功成身退,讓他的主角“羽化登仙”。

更加不同的就是,相對於水滸傳中的女性。《蕩寇志》不但讓女人做了主角,而且對她讚賞有加,《蕩寇志》裡的女性都是美貌與智慧一身,不是紅顏禍水,而是美人英雄。

這個大概和作者的尊重女性的態度有關,也和作者信仰道教文化有關。


最後,真想了解這本書,不如去親自讀一下。


吳公子燎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蕩寇志》為什麼被稱為最喪心病狂的一版《水滸傳》呢?因為這部書的主要人物也是水泊梁山上面的一百零八位好漢,也是以宋江為首,不同的地方再於,在《蕩寇志》裡面,梁山好漢沒有招安,而是被朝廷官員出兵圍剿,最終一百零八位好漢全部陣亡,個別深受大家喜歡的好漢更是死狀屈辱,這大大損害了《水滸傳》中,這些好漢的光輝形象,因此被認為是最喪心病狂的一版《水滸傳》。

那麼,《蕩寇志》是如何“反《水滸傳》”的呢?

小哥詳細分析。



《蕩寇志》創作思路

《蕩寇志》是中國清代小說家俞萬春對明代小說《水滸傳》的續寫,又稱《結水滸全傳》或《結水滸傳》。此書草創於道光六年(1826),寫成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間凡“三易其稿”,首尾歷22年。全書緊接著《水滸傳》第七十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的故事,從第七十一回到第一百四十回,共七十回,末附“結子”一回。

此本接續金聖嘆評本之七十回水滸傳而作,是所有水滸系列作品中唯一立場相對的一本著作。此書創作目的,在於要使“天下後世深明盜賊忠義之辨,絲毫不容假借!”故此書中對宋江等人深惡痛絕,凡梁山泊上一干人等,幾乎都無好下場。

梁山好漢悲慘下場

在《蕩寇志》的結尾,梁山好漢被凌遲處死的三十六個人是: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柴進、朱仝、雷橫、史進、戴宗、劉唐、李逵、李俊、穆洪、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朱武、黃信、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裴宣、歐鵬、燕順、鮑旭、樊瑞、李忠、朱貴、李立、石勇、張青、孫二孃、段景住,初看這三十六人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天罡地煞各十八人。

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除了上面的三十六人外,其他出身朝廷的人,基本上全部戰死沙場,身首異處,而其他土匪山頭頭領,則大部分死於非命。

作者安排這些好漢的最終結果,是遵循《水滸傳》裡面這些人上山之前和上山以後的作為、上山的原因等等,比如上山前作惡的,如孫二孃一類人,最終都會被凌遲,而被逼上梁山的,俞萬春則比較同情。

《蕩寇志》梁山部分好漢奇葩死法

《水滸傳》第一神射手小李廣花榮,遭遇官軍的女神箭手陳麗卿,花榮射箭全無準頭,反而被陳麗卿射死。

《水滸傳》中武松以力氣大著稱,但是作者卻安排官兵,派了三員猛將與武松打車輪戰,累的武松力盡而死。

花和尚魯智深,和張叔夜兩個兒子力戰,結果被打的走火入魔,力盡而死。

入雲龍公孫勝道法高深,受羅真人的秘傳五雷天心正法,豈料官軍也有道家高人,作道法把公孫勝的元神攝走,其過程簡直如《封神演義》一樣玄幻。

《蕩寇志》為了壓住關勝的氣勢,塑造了一個同樣性格穩重、武藝高強、深通兵法的雲天彪,打的關勝中錘受傷而死。

智多星吳用本來算無遺策,結果《蕩寇志》弄出來一個女子劉慧娘,這位號稱“女諸葛”的軍師全面開掛,她精通兵法倒在其次,還開了一雙不知是天眼還是地眼的魔幻之眼,能看三百里遠近,活脫脫一個人肉望遠鏡。她還精通各種機械製造之法,攻城器械、各種兵器,乃至西洋自鳴鐘也會製作,比諸葛亮厲害的多。

沒羽箭張清以飛石百發百中聞名,結果到了本書中,張清百發百失,全無準頭,官軍將領竟然能以臥瓜錘這種笨重的武器擋住飛石,作者這黑哨吹的已是全無節操。作者為了當場幹掉張清,沒有再編出一個會飛石的,而是直接讓官軍將領拿了一把洋火槍,把張清一槍崩死。

豹子頭林沖本來馬上功夫天下無敵,結果作者突然把王進搬了出來,讓這位被高俅逼的遠走延安的禁軍教頭,搖身一變成為官軍的急先鋒。二人廝殺,打的林沖無可奈何。王進又學當年林沖罵王煥,如法炮製地罵了一頓林沖,居然把他罵的一病不起。

轟天雷凌振善使火炮,結果被自己的炸藥炸死。

神醫安道全醫術高超,結果自己染上春瘟卻束手無策,眼睜睜地病死。

神行太保戴宗能日行八百里,《蕩寇志》裡官軍有個能日行一千二百里的,將戴宗擒住。

拼命三郎石秀更是被祝家莊的後人捉住,折磨至死,祝家莊後人也算是給祖上報仇了。

大家看看,這《蕩寇志》是不是喪心病狂?這本書如果給水滸迷讀到,我估計都能氣的幾天吃不下飯,俞萬春如此沒下限的醜化農民起義軍,把朝廷官兵刻畫的無比高尚偉大,一副為朝廷諂媚的嘴角躍然紙上。



俞萬春死後,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忠王李秀成將官方付印的《蕩寇志》刻版予以銷燬。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政府又重新刻印此書。後人對此書行文佈局,造語設景,文字流暢,曾多加讚賞。此書得以流傳頗廣,確也得力於其文學性在近代小說中造詣不低。連魯迅先生也說:“在糾纏同類小說之舊作中,蓋差為佼佼者矣。”先生幼年於三味書屋,亦曾描此書繡像。然而一本書若主旨不正,文學價值越高,其為害越甚,所謂巧言令色,鮮仁矣。



謝謝大家。


古梁鏞


《蕩寇志》是水滸相關小說中最有名的一部,有人也稱它是反水滸,因為書中對梁山好漢極盡打壓謾罵,最後一個個死於非命。

不過看書中人物最後下場,大部分跟水滸其實是一致的,水滸裡面有許多好漢死於非命,跟《蕩寇志》沒有區別,只不過這裡面好漢的死法過於慘烈。而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對梁山好漢之死意義的闡述,水滸裡梁山好漢是為了忠義而死,或者被奸人迫害而死,讓人敬重而憐憫。《蕩寇志》裡好漢是因為反叛作亂而死,是罪有應得。



然而,說回水滸,水滸裡面本來有四大寇,分別是宋江、方臘、王慶、田虎。這四人裡面宋江接受招安,滅了其他三家,在跟方臘決戰中梁山好漢折損大半,後來宋江、盧俊義等首領雖然獲得功名,衣錦還鄉,但終因被高俅等人所忌,沒有享福幾天就被害死,水滸就此完結。

而《蕩寇志》呢,主角成了陳麗卿陳希真父女。這兩人還有個來歷,就是他倆是陳摶老祖的後人,出身了不得,一看就帶著仙氣。

陳希真本來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和林沖一樣,他有個弟弟在跟林沖競爭教頭的時候被林沖用重手點壞,最後不治而亡。這或許就是陳希真痛恨梁山好漢的原因之一。其實比武較藝,技不如人被殺傷很正常,陳希真未免太小氣了。而他的女兒陳麗卿十分厲害,可以說是《蕩寇志》的主角,跟水滸裡的宋江是對等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陳希真父女兩人開始的遭遇跟林沖差不多,也是遭到高俅迫害,後來也是拉人建山頭,然後招安。如果把他們也拉到水滸故事裡面,那麼就不是四大寇而是五大寇了。無非就是他們取代了宋江,進行招安,他們把宋江做的事情再次做了一遍。


然而,跟水滸不一樣,《蕩寇志》有大量的情節描述陳希真父女跟宋江他們鬥法。在水滸裡面,宋江招安以後的情節其實都比較簡單,即便是最難對付的方臘,也沒有幾章篇幅,而且後期的人物刻畫也遠遠不如前面。而到了《蕩寇志》裡,詳細描述了陳宋之間的鬥爭,將宋江等人都寫成了十惡不赦之徒,並且給他們安排了十分慘烈的結局。在水滸裡面,凌遲敵人不過是一句話帶過的事情,在《蕩寇志》裡,可是凌遲處死了大量的梁山好漢,並將前因後果都交代了清楚。那些好漢一個個死相慘烈,甚至十分憋屈,特別是魯智深、武松、林沖等幾人的死法,讓看過水滸原著的書迷們無法接受。

而平叛招安的陳希真父女呢,他們的結局就比水滸中宋江的結局好多了,他們本來就是仙人之後,招安以後追尋大道,位列仙班了。想想看梁山好漢高層的結局,除了公孫勝早早離開,宋江、盧俊義、吳用等皆是死於非命。

實際上,如果拋開結局,把《水滸傳》和《蕩寇志》孤立起來看,比如說《蕩寇志》中所有人物都改個名字,這兩個故事沒有什麼大的差別。都是一夥人被迫落草,然後發展壯大招安,最後幫助朝廷掃平自己同類的故事。如果《蕩寇志》完全架空歷史,不採用水滸中的人物形象,那完全就是一個模仿套路小說。就好像今天的網文一樣,一個經典的打怪升級模式的爆款文出現以後,就會出現大量跟風。

然而,《水滸傳》和《蕩寇志》的本質區別就是在結局上面。有位偉人曾經說過,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也就是說這部作品思想深刻的地方就在於宋江接受招安,原本想著為朝廷立功,就可以功成名就,永享富貴,沒想到的卻是狡兔死走狗烹,宋江招安以後,成為朝廷消滅反抗勢力的棋子,利用價值失去以後,就直接喪命了。這是多麼大的諷刺啊。

而《蕩寇志》裡面,陳希真父女接受招安以後,平叛反抗勢力,自己功成名就,而且還可以全身而退,追求大道,是一個十足美滿的結局。這樣的結局思想性和深刻性都遠遠不足,跟《水滸傳》自然無法相提並論了。

不過《蕩寇志》也有一點先進的地方,就是對女性格外尊重。大家都知道,水滸是極力貶低女性的一部小說,而《蕩寇志》不一樣,主角陳麗卿是女性,還有個主要配角劉慧娘,號稱女諸葛,比吳用強多了。在這裡面,女性無論是文韜武略,都凌駕於男子之上,或許作者俞萬春早就領悟到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道理了。


一覽眾河小


《蕩寇志》是清代小說家俞萬春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從其文本上看,是完全反《水滸傳》的《水滸傳》續書。主要內容寫的是雷部三十六將剿滅梁山,收束貫華堂本《水滸傳》的故事。因為這部著作似乎是站在了梁山好漢的對立立場,完全顛覆了二百餘年以來人們對《水滸傳》的認識而遭到無情的鞭撻,《蕩寇志》被批判為格調低俗的反動小說,俞萬春則被劃入反動文人之列。

但是,事情遠遠不會如此簡單,是非也絕非一言可以判定《蕩寇志》就是一部喪心病狂的反《水滸傳》的壞書。這部總共七十回的長篇小說,內容極為豐富,思想也極為複雜,不是一篇短文所能概述和剖析得清楚的。本回答擷取其中最為主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與大家分享《蕩寇志》的一點讀書心得。

為金聖嘆所欺,立志創作《蕩寇志》以反《水滸》

這部書沒有另起爐灶,而是承接貫華堂七十回書往下寫,第七十一回是它的第一回,大致內容是盧俊義從惡夢中驚醒,梁山泊發生了一場火災,杏黃大旗被大火捲走,公孫勝拼了老命做法也沒能滅掉大火。一開篇,梁山便陷入混亂,命運開始發生逆轉,好漢們的能力開始降級。

這部書也是七十個回目,貫華堂本在回目前有一篇“楔子”寫妖魔是如何出世的,《蕩寇志》則以一回“結子”與《水滸傳》形成首尾照應,講的是江西龍虎山伏魔大殿的妖魔最終被鎮壓在平南府的牛渚山下。很明顯,俞萬春就是按照金聖嘆所評點的貫華堂本架構,創作了這部反《水滸》著作。

金聖嘆因為痛恨宋江招安,腰斬了《水滸傳》,自己寫了一段“梁山泊好漢驚惡夢”,稀裡糊塗的做了結尾。金聖嘆所斬之版本,學界稱之為貫華堂本。俞萬春完全按照這個思路,寫張叔夜等雷部三十六將剿滅梁山,把包括宋江、盧俊義在內的被俘的梁山好漢全部凌遲處死,歸結了金聖嘆所設計的“惡夢”。

對此,張恨水先生非常不滿,稱俞萬春“為金聖嘆所欺,變本加厲”。誠然如此,金聖嘆不過自作聰明以一個惡夢收束全書,但沒有把梁山好漢全部弄得滿面墨汁,在他的批點中,還是有很多讚賞的觀點的。而俞萬春之《蕩寇志》則把惡夢寫成一幅鬼哭狼嚎的黑色慘局,梁山好漢個個如妖魔般無恥與低能,讀之令人心中鬱悶而又無從發洩,讀過一遍真的不堪再讀第二遍。

然而,如果我們從施耐庵創作的《水滸傳》中仔細分析其創作意圖,認真剖析梁山好漢的所作所為,卻又無法反擊俞萬春的“反動創作思想”,不得不承認俞萬春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水滸迷,他似乎真的讀懂了《水滸傳》,比金聖嘆還理解得更深刻。為什麼這麼講呢?

迷戀水滸,受父之託完成《蕩寇志》

俞萬春本人沒有被授予任何官職,早年喪母,長年居住在父親任所,參與過對人民武裝反抗的鎮壓行動,平定了道光年間的兩次瑤民民變。因而,非常反感梁山這種“亂民”造反。尤其認為,這夥人不該被招安,而應當嚴厲佂剿,依照國家法度予以嚴懲。他非常贊同金聖嘆厭惡招安而腰斬水滸的做法,接其七十回書,創作了這部令人無數正讀《水滸傳》的讀者和學界反感的長篇小說。

從這一點講,俞萬春又是反金聖嘆的,張恨水先生大概是出於憤怒,嚴厲譴責俞萬春受金聖嘆之欺,恐怕也不盡然。

據俞萬春的家屬稱,這部書是俞萬春受父親之託,用了二十二年時間寫就。或許是為了完成父親的囑託,在平定民變之後,謝絕了朝廷的敘功授官,回到杭州懸壺濟世。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軍進犯順德,俞萬春獻策順德軍門,詳細的表述了自己對迎戰英軍所需的進攻與防守的器械的看法,此舉,受到浙江浙江知府劉玉坡的讚賞。

從俞萬春的經歷來看,此人淡薄明志,瀟灑倜儻。但是,卻對國事頗為關心,也極有忠義思想。這是因為其深受乃父影響,在追隨父親鎮壓民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對民間反抗統治階級的行為非常不滿的思想傾向。也因為道光年間國家動盪,鴉片戰爭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的苦難而使俞萬春站在了滿清朝廷的立場上,創作了這部著作。這也是《蕩寇志》一出籠便遭到嚴厲抨擊的一大原因。

按他自己的話說,《蕩寇志》的創作動機就是“杜邪說於既作”,以達到“提明真事,破他偽言,使天下後世深明盜賊、忠義之辨”的目的。

格調低下,《蕩寇志》站在了《水滸傳》相反的立場

金聖嘆背離了施耐庵的創作思想,把殺人放火、劫道越貨,以及開黑店、欺行霸市、雞鳴狗盜的人物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褒揚,而對一心想要招安的宋江則進行了無情的譏諷和鞭笞。

俞萬春雖然承接貫華堂本往下寫,但他的觀點卻是反金聖嘆的,金聖嘆痛恨宋江招安,認為梁山應當繼續造反,而俞萬春卻堅決不同意招安,不能讓那些“亂民”通過招安洗白身份。這種觀點並非其獨創,張叔夜的同僚李若水在宋江被收剿,繼而被朝廷招安後,寫了一首《捕盜偶成》,詩中表達了招安宋江即縱容民變的思想。俞萬春與李若水的觀點暗合,或者說是受到了李若水觀點的影響,奠定了《蕩寇志》的創作主旨。

而對於金聖嘆所褒揚的梁山好漢,俞萬春擺明了是反對的,他是要“提明真事,破他偽言”,也就是說要把施耐庵把盜賊寫成英雄好漢這樣的曲筆深意破解出來,還梁山好漢一個本來面目。

假如我們深讀《水滸傳》,會發現一些梁山好漢的所作所為施耐庵是秉筆直書的,比如李逵斧劈四歲的小衙內,李俊、孫二孃開黑店殺人賣人肉饅頭,穆弘、張橫、張順等人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等,都被施耐庵巧妙的寫成好漢作為。俞萬春的“破他偽言”實際上並沒反施耐庵的《水滸傳》。

既然如此,問題又出在哪裡呢?施耐庵在《水滸傳》中,矛頭直指腐朽的朝廷以及腐敗的官府,梁山好漢的很多行為就是與官府作對,或者說是造橫行與朝野的官場黑勢力之反。這樣,即便是梁山好漢採取了以暴抗暴,以黑制黑的極端方式,但因為是弱勢群體而贏得了廣泛的同情與讚賞。

這便是《水滸傳》思想格調遠超《蕩寇志》之處,儘管俞萬春讀懂了《水滸傳》,但因為立場問題而顯得格調低下,遭受“掌摑”式的抨擊也就在所難免了。

情感複雜,《蕩寇志》似乎也是曲筆深意

但是,俞萬春心目中還是比較敬佩梁山好漢的,在他的書中,代表正義的雷部三十六將言行往往自相矛盾,有的則與梁山好漢的言行有異曲同工之處。因而,也有人認為,俞萬春也有施耐庵“曲筆深意”的創作手法,明裡寫雷部諸將與梁山好漢正邪分明,實則正話反說,暗地裡頌揚《水滸傳》。這種觀點固然有點為俞萬春開脫辯解的嫌疑,但從俞萬春本身就是一個“水滸迷”來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細讀文本,也能夠讀到這些暗藏的創作思想。

《水滸傳》所寫的江西龍虎山伏魔大殿中的妖魔,實際上是道家雷部的天罡地煞,九天玄女乃道家最高階神,掌管著雷部及道家上界群仙。而俞萬春則仿照施耐庵的筆法,塑造了道家雷部三十六將,對應梁山三十六天罡。整個故事的結構,還是雷部下界伏魔,恰好與施耐庵形成相反的創作思路。

正本故事的開頭,也以八十萬禁軍教頭為線索,講了另一個版本的高俅陷害忠良的故事。故事的起因,幾乎與林沖的遭遇一模一樣。

當年,花花太歲看上的是林沖的妻子,這回看上的是一個名叫陳麗卿的絕色女子。這個女子,就是後來征討梁山,並看守牛渚峰的書中女主角。陳麗卿可不是林娘子,在遭遇高衙內的流氓調戲後,出手痛打這個惡少。

而她的父親陳希真,則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也是後來征討梁山的主將——清虛雷府先天雨師內相真君。在女兒痛打高衙內時,起初也像林沖那樣制止女兒。但當父女二人以王進、林沖不同的遭遇中得出結論,高俅不會放過他們。於是,父女二人經過精心策劃,逃離了東京。

父女二人面對朝廷黑勢力的陷害,拒絕了梁山的入夥邀請,看起來是義正辭嚴絕不做強盜。但是,陳麗卿與父親出逃後,在風雲莊與打敗過呼延灼卻遭受朝廷不公待遇的雲天彪一起,在猿臂寨嘯聚山林。他們不斷髮展勢力,終於等到了張叔夜奉旨招安,加盟到征討梁山的隊伍之中。

這樣的情節,難道不就是複製了《水滸傳》的造反—招安—討方臘的整體結構嗎?陳麗卿父女作為討伐梁山的主將,與宋江等人的行為又有什麼兩樣呢?

既然是複製了水滸傳的架構,也複製了水滸傳的人物故事。那麼,是不是也複製了施耐庵的曲筆深意呢?

醜化梁山好漢,俞萬春無法達到施耐庵的高度

據俞萬春自己說,他是因為雷部上將陳麗卿託夢而創作了這部《蕩寇志》。這大概是因為俞萬春曾經因病,接受過一個叫陳麗卿的道士的治療的緣故。因而,故事從陳麗卿開始,並以此為主線索,展開了一場道家雷部的大內戰。這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俞萬春完全可以象施耐庵那樣,演義一場雙方都是英雄好漢的大故事。

但是,俞萬春沒有做到這一點,除了鮮明的立場外,就是水平遠遠不及施耐庵。

《水滸傳》中,除了高俅、慕容知府、賀太守、黃文炳等等明顯遭到抨擊的官吏外,凡是與梁山對抗的官府及其戰將,施耐庵都沒有刻意的貶損與醜化。比如梁中書與手下大將李成、聞達,與梁山泊大打出手,但也把他們寫得很人性化,武力、智力都不是很低。即便是祝家莊這樣的誓與梁山為敵的私家武裝,箇中人物也沒有臉譜化,祝氏三傑武功高強,祝家莊防禦體系令梁山暈頭轉向,宋江明顯不是對手。

但是,俞萬春則把梁山好漢寫得很不堪,不僅武藝敵不過雷部諸將,智力也接近弱智,面對陳希真他們的圍剿顯得束手無策,每戰必敗。這是文學能力不夠所造成的,猶如當今的神劇,令人不能接受。更如臉譜化時代的作品,梁山好漢完全與雷部大將們形成了正邪分明的兩股勢力。

但是,不可否認,俞萬春在塑造梁山形象時,卻比雷部諸將要生動得多。這是他長期迷戀水滸傳,心底裡還是存留著對梁山好漢憧憬的一絲善念。

不過,我也不贊同這是俞萬春的曲筆深意,以醜化梁山來正話反說。因為施耐庵所塑造的梁山好漢非常成功,俞萬春無法徹底改變原著中的形象,否則,就達不到醜化原著人物的目的,讀者一看便會產生這不是宋江,這不是盧俊義,這不是林沖的感覺。所以 ,俞萬春必須保持施耐庵對於梁山好漢的固有描寫,然後在他們的臉上抹黑,極盡醜化之能事。

簡短行文,關於雷部諸將的行為矛盾無法敘述,待有機會再另行文章詳述。

結局奇葩般悲慘,俞萬春變本加厲令人不齒

俞萬春承接金聖嘆惡夢,也為梁山好漢設計了全夥戰敗被斬殺的結局。但是,金聖嘆的意圖是梁山好漢因為不願意招安,繼續堅持與朝廷對抗,因為盧俊義被俘,梁山好漢為義氣而與盧俊義一同赴難。這是忠義的表現,很為金聖嘆所讚賞。俞萬春則反其意而用,認為“既為忠義,必不做強盜;既是強盜,必不算忠義”。所以,俞萬春連金聖嘆都一併反掉了,堅決要剿滅梁山反賊並繩之以法,這便是張恨水所說的“變本加厲”。

關於梁山好漢的結局,大致講這麼幾點。

宋江、吳用之死。魯智深戰死後,宋江、吳用悄悄逃走,路過長清縣夜明渡時被漁人賈忠、賈義兄弟所擒,押赴京城凌遲處死。在《蕩寇志》中,吳用屢次設計均被識破,竟然還不如一個叫劉慧孃的雷部神將。

盧俊義在書中卻是依然勇猛,與雷祖座下神將張伯奮、張仲熊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敗,這兩員神將排位僅次於張叔夜,比雷部三十六神將地位還高。盧俊義雖然勇猛,但卻被張叔夜一箭射中肩膀而被二張所擒,然後,被押赴京城凌遲處死。這倒照應了盧俊義被一個拿著長弓的人捉拿的金聖嘆惡夢中的情節。

公孫勝是《水滸傳》中僅次於羅真人的神一般的存在,但在《蕩寇志》中因為生辰八字洩露,被陳希真攝取魂魄而遭擒,同樣押赴京城凌遲處死。

關勝在戰鬥中施祖傳拖刀計,卻被雷部神將傅玉識破,以飛捶打傷,關勝回到寨中傷重而亡。俞萬春不僅醜化了梁山好漢,還順帶滅了關聖人的威風,其絕學拖刀計在雷部神將面前不堪一擊。

林沖死得最冤,在梁山二關之戰中,林沖遇到被高俅逼走的同僚、九紋龍史進的師父王進。這二人在關前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敗。王進見不能取勝,便出言大罵林沖。王進這一場罵簡直太毒舌,真令人為其不齒,完全顛覆了《水滸傳》王進的好漢形象,俞萬春簡直是適得其反(也是曲筆深意?)。林沖遭這樣一頓羞辱,倒顚下馬,一病不起。後來,見著高俅頭顱而被活活氣死。

對於王進的描寫,充分暴露了俞萬春筆力不夠,既為正義一面,痛罵賊人,怎麼能寫得如此下作?王進的形象被俞萬春徹底毀了!

花榮與陳麗卿鬥箭術,被這員女將一箭射死。可憐《水滸傳》無敵神箭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武松被敵方三將圍攻,戰至累到,被活活屈辱而死。魯智深則被張叔夜的兩個兒子折磨,走火入魔,心力交瘁而死。

矮腳虎王英繼續好色,臨陣調戲陳麗卿,被陳麗卿活活夾死。扈三娘為王英報仇,衝出陣來,卻與陳麗卿相撞。沒想到,對方力氣更大,竟然將一丈青活活掐死。

安道全死法更奇葩,因為得病,吳用為他請了個庸醫,給活活治死了。

其他如陳達被風吹死,凌振被自己的炮炸死,孫立被欒廷玉千刀萬剮死。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但凡俞萬春能夠想到的死法,都一一按照梁山好漢的原本故事,讓一百單八將得到了果報。

寫到這裡,就此打住。即便是俞萬春寫此著作有很多糾結之處,他的心目中還是有一絲敬佩梁山好漢的情結。雖然,他也痛恨高俅這類奸賊,也試圖通過陳麗卿父子的經歷,表達官逼民反的思想。但是,因其立場的完全不同,創作水平的有限,他心中的那一點糾結,也因此在《蕩寇志》中走向了極端的反面。說俞萬春“喪心病狂”的反《水滸傳》,卻是沒有冤枉他。


綠野萍蹤01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廣為人知,但還有一本叫《水滸傳》的所謂“神奇”版本,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它是“蕩寇志”。這本書是清代小說家於俞萬春的長篇小說。從文本來看,這是《水滸傳》的延續,完全違背了《水滸傳》。那為什麼這本書被稱為“瘋狂”?

《蕩寇志》是金聖嘆版《水滸傳》的續集。我們都知道金聖嘆,因為他討厭宋江這個人,認為梁山應該繼續造反,這本書寫道,“盧俊義驚噩夢”結束了。

當時,盧俊義做了一個夢,夢見嵇康舉著長弓,一個接一個地處決了108個人,所有的好漢都在乞求憐憫。但是嵇康說了這樣一句話:“萬死枉賊!你等造下彌天大罪,朝廷屢次前來收捕,你等公然拒殺無數官軍!今日卻來搖尾乞憐,希圖逃脫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們時,後日再何法去治天下?”

從夢中醒來後,盧俊義看到一塊印有“天下太平”字樣的匾不知從哪裡飛了出來。所有的故事都到此結束,但梁山英雄的最終目的地卻沒有得到解釋。在金聖嘆看來,梁山的故事是在聚義之後結束的。不要想任何安慰或類似的事情,也不要想任何進一步的戰爭。這樣的結果也保全了梁山所有人和朝廷的面子。

《蕩寇志》是盧俊義從噩夢中醒來後寫的。第一章說盧俊義沒有看到“天下太平”的牌匾。他看到的是忠義堂燃燒的火焰。

即使公孫勝施了魔法,火也無法熄滅。忠義堂和杏黃旗被直接燒成飛灰。宋江不高興,問守夜人發生了什麼事。守夜人說他看見嵇康,然後就著了火。宋江自然不相信,犧牲了32名守夜人。這樣,《蕩寇志》一開始就告訴讀者,我們在《水滸傳》中看到的這個心黑的宋江和宋江完全是兩個人。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蕩寇志》的梁山英雄已經變成了一個惡棍。整本書寫在梁山英雄的反面,徹底顛覆了200多年來人們對《水滸傳》的理解。在作者俞萬春的作品中,梁山英雄的結局可以說不止一個人卑微而苦澀。108名英雄幾乎都會在他們的專長領域裡一個接一個地被殺死。梁山英雄的獨特技能在雷部神將面前將不堪一擊。

這種結局最終歸結為金聖嘆設計的“噩夢”。難怪許多人認為這是“瘋狂的”。《蕩寇志》後來被批評為粗俗的反動小說,因此俞萬春被歸類為反動學者。

既然梁山英雄應該被清除,自然會有能幹的人和不同的人來對付他們。由於梁山是一個魔星,俞萬春設計了36個雷將與十八散仙來對抗這些魔星。書中的趙佶不再愚蠢,開始儘可能地瞭解人們,摒棄壞習慣。此外,所有被徹底變成小偷的梁山好漢都一直困惑不解。他們在書中被俞萬春無休止地詆譭,最終梁山108將全部犧牲。

例如,書中寫道“小李廣花榮”,梁山第一神射手,以他最好的射法而聞名,而朝廷上有一個叫陳麗卿的女神槍手。面對這個男人,花榮被她無情地射殺,沒有任何準確性。老虎英雄武松因其驚人的爆發力而聞名,被朝廷的三員猛將,以車輪戰的方式活活累死,屈辱而亡。

另一個例子是魯智深,他推倒了垂柳,被張叔夜的兩個兒子嚴重消耗,最終筋疲力盡而死。

公孫勝,深藏在道中,處處受到陳希真的約束,最終逃脫了靈魂的俘獲。還有死於瘟疫的神奇醫生安道全。宋江在這一年被處死。吳用被“女諸葛”劉慧娘殺死,戴宗被朝廷抓獲,戴宗一天走800英里。五虎將軍死得更加莫名其妙。

可以說,俞萬春寫的《蕩寇志》把金聖嘆描述的“噩夢”變成了鬼哭狼嚎的黑色悲劇。所有梁山英雄都像惡魔一樣無恥和低能。它讓人感到沮喪,無法發洩。讀一遍又一遍真讓人難以忍受。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施耐庵《水滸傳》的創作意圖和梁山英雄的行動,卻無法反駁俞萬春的“反動創作思想”,我們不得不承認俞萬春是《水滸傳》非常合格的粉絲。他似乎真的懂《水滸傳》,甚至比金聖嘆還懂。你為什麼這麼說?

這從俞萬春本人開始。早年失去母親,長年居住在父親任所,參與鎮壓人民武裝反抗,鎮壓道光時期的兩次瑤族民間起義。因此,俞萬春對梁山的“亂民”叛亂非常反感,尤其認為這些人不應該被招募,而應該根據國家法規受到懲罰。眾所周知,金聖嘆偏離了施耐庵的創作思想,不同程度地讚揚了殺人放火、搶劫偷盜、開黑店、壟斷市場、偷雞的人。然而,俞萬春顯然反對金聖嘆稱讚的梁山英雄。他想“揭露真相,破除謊言”,這意味著破譯施耐庵筆下盜賊英雄的含義,讓梁山英雄迴歸本色。

事實上,在《水滸傳》中,梁山英雄施耐庵的行為都是直截了當的,比如李逵的斧頭劈了四歲的衙內,李俊和孫二孃開了一家黑店殺人饃,穆弘、張衡、張順等人的黑社會組織等等,都被施耐庵巧妙地寫成英雄。

然而,施耐庵的目標是揭露“自上而下”的混亂。梁山雖然造反,但只針對貪官,不針對皇帝。

結果,就連梁山也採取了以暴制暴、以黑制黑的極端方式,但因為是弱勢群體,所以贏得了廣泛的同情和讚賞。然而,俞萬春甚至不能容忍反腐官員,並以如此廉價的手段強行推翻《水滸傳》。這個力量和《水滸傳》很遠。

純手工作答,如果博而化易的回答對大家有幫助, 歡迎大家點贊、轉發分享和關注博而化易來支持我吧!朋友的一評一轉都是對博而化易最大的肯定和支持,感謝夥伴們的支持!


博而化易


邏輯文史姨看過的比較印象深刻的水滸衍生小說有這麼幾本,一是《水滸後傳》,這部書緊接梁山“團滅”後的故事開始說起,並且以靖康之恥和李俊稱帝為兩條戰線,讓梁山的後人們有了一個超級理想化的歸宿。二是《殘水滸》,作者直接將好漢間的矛盾放大,把原著中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問題用自己的思路去解釋了一下,比如清風山慘案、扈家莊慘案、東平府慘案等,最後108將內部矛盾大爆發,各自也有高低不同的歸宿。三是《古本水滸傳》,孫吹出身的梅大爺說這本七十回之後的續書是施公真正想表達的故事,但此書裡面人物設定過於混亂,並且結尾也莫名其妙,看熱鬧還行,不必過於當真;四是《賊三國》。這是一本當代的網絡小說了,講的是梁山好漢穿越到三國時期然後各為其主繼續征戰的故事,這個書對於三國水滸愛好者來講簡直就是福利,但明顯能感覺到作者對水滸不熟,對三國倒是很熟,書中有許多偏離原著的人物設定,這也無所謂了。

最後,就要說說這本讓人看的很“爽”的《蕩寇志》了。《蕩寇志》的第七十一章,也就是全書的第一章,直接改編了一部分金聖嘆砍水滸的最後一章,講的是大聚義之後盧俊義做了個夢,夢見嵇康拿著長弓要把108人紛紛處決。眾好漢紛紛求情,但嵇康說了這麼一句話:

萬死枉賊!你等造下彌天大罪,朝廷屢次前來收捕,你等公然拒殺無數官軍!今日卻來搖尾乞憐,希圖逃脫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們時,後日再何法去治天下?

我們知道在金聖嘆眼裡,梁山的故事在聚義之後就結束了,不要再想著什麼招安,不要再想什麼南征北戰,這樣的結局,已是讓梁山眾人撿了大大的便宜。盧俊義夢醒之後,看到面前不知道從哪飛來一塊印有“天下太平”四個字的牌匾,所有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而《蕩寇志》的作者俞萬春,跟著金聖嘆的步伐,並沒有讓梁山的故事結束,既然盧俊義夢到梁山兄弟要死,那我就真讓他來個全體滅亡。於是《蕩寇志》中的第一章盧俊義並沒有看見天下太平的牌匾,看到的是忠義堂熊熊燃起的大火,這火連公孫勝施法都澆不滅,直接把忠義堂和杏黃旗燒成了飛灰。宋江不爽了,就問守夜人是怎麼回事,守夜人說看見了嵇康,然後就起火了,宋江自然不信,要把這三十二名守夜人血祭了。盧俊義忙和宋江分享分享他的噩夢,宋江自然不會聽,就這樣,《蕩寇志》的一開篇,宋江先拿三十二位本可以不死的守夜人的人頭告訴讀者,《蕩寇志》裡的宋江,和《水滸傳》中的宋江,是兩個人。

既然要把梁山好漢收拾乾淨,自然得有能人異士去對付他們。梁山不是妖星下凡麼,俞萬春就設計了三十六雷將與十八散仙下凡來對抗這些妖星,而書中的趙佶也不再昏庸,開始知人善任,摒除壞習慣,再加上已經徹底淪為賊寇的梁山眾人不斷的使昏招,他們在書中已然已是反派角色,在俞萬春無盡的醜化下,梁山108將全部犧牲。

所以,在開頭就把梁山好漢們的設定完全改變的情況下,《蕩寇志》只能算的上是一部水滸衍生科幻小說,書中從頭至尾夾雜的都是俞萬春的不爽。而說《蕩寇志》喪心病狂,是因為它讓雷將與散仙變的無所不能,讓梁山好漢變成了一幫偷奸取巧的齷齪之輩,甚至許多人都有投靠朝廷的想法,但是,俞萬春不允許。俞萬春始終認為,既然忠義必不做強盜,既是強盜必不算忠義,他不會考慮朝廷中的官員黑心不黑心,他要做的只是把貪官和梁山賊寇剿除,讓更有能力的人上任罷了。

最後,邏輯文史姨來舉幾個梁山好漢在《蕩寇志》中的表現,大家就知道這部書是有多麼偏離原著了。

首先說我們的大頭領宋江,俞萬春覺得宋江罪不可赦,因此書中的宋江完全把陰險表現到了極致。這本書中宋江根本就不想行招安之事,而是想著攻城拔寨擴張地盤,但很不幸,朝廷群雄和猿臂寨壯士加上地方武裝組織合起來對付宋黑子,宋黑子只能用屢戰屢敗的成績單糊弄讀者。在宋江眼裡,陳希真和雲天彪都是該千刀萬剮之人,等到朝廷有意來招安時,宋江沒有選擇一味的去迎合,而是讓郭盛假扮成陳麗卿的樣子去刺殺天使,想徹底陷害陳希真,但我們的賽柯南蓋大老爺可不是吃素的人,他識破了宋江的詭異,讓梁山徹底喪失了招安之路,最終全面被擒。而宋江刺殺天使的舉動多少也是俞萬春(以及金聖嘆)心中梁山頭領最應該表現出來的舉動。

盧俊義在做完噩夢之時就知道了宋江是個虛偽的人,但他無處可去,又不想壞了和大家的兄弟情分,就一直在梁山鬱悶的生活著。等到義士徐虎林來叫陣時,徐虎林的“雞湯”差點讓盧俊義叛變,可盧俊義還是忍住了。在書中盧俊義的武力依然是天下無雙,可無奈朝廷方的能人更多,老盧最終被擒,凌遲處死。

吳用在《蕩寇志》中的表現可比《水滸傳》中亮眼的多,但他終究只會小聰明,更何況對手裡面可有女諸葛劉慧娘,那吳用完全就成了人家的經驗包。公孫勝被陳希真處處剋制,最後還被躲了魂魄生擒。五虎將更是死的不明不白,關勝遇到了比自己長得還像關羽的雲天彪,並且雲龍和傅玉也是關平和周倉的模樣,關勝在很早時候就被傅玉用飛錘偷襲重傷而死。林沖在書中依然生猛,卻被王進罵個半死,又看到高俅頭顱後氣血攻心而死。由於青州慘案,盧俊義一直覺得秦明對宋江有成見,因為秦明在書中一直處於被懷疑的狀態,而秦明的大表哥顏樹德又來收拾他,最終霹靂火戰死沙場。呼延灼的族弟呼延綽本投降梁山,後又投降朝廷,想讓呼延灼也投降,但呼延灼不肯,最終在車輪戰後被辛從忠殺死。董平更醬油,寥寥幾次的出場就被韋揚隱和金成英合力殺死。

108將的結局和經歷在書中都很奇葩,當然這與俞萬春身處的年代有關,具體不做過多分析,大家可以單拉出梁山人物,我和大家聊聊他們在《蕩寇志》中的表現吧~


俞萬春,他說,他是水滸粉…


邏輯文史游


《蕩寇志》這本書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但是大家一定知道《水滸傳》,《蕩寇志》這本書就號稱是《水滸傳》的續寫,說是續寫,其實這本書完全就是為了推翻《水滸傳》、抹黑梁山好漢的反抗精神而寫的,是典型的狗屎續貂。

《水滸傳》通過描寫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造反的故事揭露了宋朝官場的黑暗,同時也宣傳了忠君愛國的思想,可以說是一大奇書,後世也有不少人對《水滸傳》進行了續寫,其中《蕩寇志》當屬最喪心病狂的也是最出名的續寫了。

《蕩寇志》之所以喪心病狂是因為這完全是一本“反”《水滸傳》的續寫。《蕩寇志》是金聖嘆版《水滸傳》的續寫,從“盧俊義驚噩夢”開始,在金聖嘆版《水滸傳》中,盧俊義夢見了嵇康拿著弓箭要把108人紛紛處決,並且說“萬死枉賊!你等造下彌天大罪,朝廷屢次前來收捕,你等公然拒殺無數官軍!今日卻來搖尾乞憐,希圖逃脫刀斧!我若今日赦免你們時,後日再何法去治天下?”

盧俊義驚醒之後,竟然飛來了一塊“天下太平”的牌匾,故事也就到處結束,日後的招安和徵田虎,王慶、徵遼和徵方臘就都沒有了,可是《蕩寇志》的開頭卻完全改變了《水滸傳》中的故事,盧俊義醒後,忠義堂竟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替天行道的大旗也被燒成了灰燼,宋江得知後,不分青紅皂白的斬殺了三十二名守夜人,所以《蕩寇志》一開篇,就完全改變了我們熟悉的宋江的形象,完全就是一副魔頭的形象。這也就預示著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已經成了反派角色,替天行道大旗被燒燬,也預示著武松魯智深等好漢變為了妖魔。

《蕩寇志》最反《水滸傳》的是梁山好漢完全成了狗屁不是的狗熊,幾乎所有的好漢都慘死在自己的成名絕技之下。梁山好漢是一百零八個魔頭下凡,那麼作者便安排了三十六雷將和十八散仙下凡來對付他們,小李廣花榮綽號“小李廣”,以射箭出名,是梁山上的第一神射手,但是遇上了朝廷女神射手陳麗卿,在比箭過程中處處被壓制,最終被射死;魯智深有倒拔垂楊柳之力,但是被張叔夜的兩個兒子打的走火入魔力竭而死;武松打虎人盡皆知,但是卻被車輪戰累死;智多星吳用以智謀取勝,又懂得排兵佈陣,可惜朝廷裡有一個女諸葛劉慧娘,不僅在排兵佈陣上穩穩壓住吳用一頭,而且還懂得製造各種器械,在她的幫助下,梁山軍幾乎每戰必敗,最終吳用還被她剋死;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八百里,朝廷裡偏偏有一個人能日行一千二百里,如此種種還有很多,比如轟天雷雷振被大炮炸死,公孫勝被道法殺死等等,簡直奇葩得不能再奇葩了,真的是徹底的顛覆了我們對《水滸傳》的認識。

《水滸傳》的宗旨是反貪官不反朝廷,但《蕩寇志》卻連貪官都不能反,完全一副封建統治者的思想來寫,似乎只要是造反就是不對,只要是起義者就該死,這種思想完全顛覆了《水滸傳》的思想,而且也極不符合我們現代人的看法,所以說《蕩寇志》被稱為最喪心病狂的《水滸傳》。


海佑講史


豆子來回答。既然題主有此一問,我們就來看看這《蕩寇志》是怎樣的“喪心病狂”吧。

《蕩寇志》成書背景

《蕩寇志》作者俞萬春,生於清乾隆59年。後隨父從軍,平定廣東民變。其痛恨農民起義的思想也來源於這段經歷,他曾說:

“既是忠義,必不做強盜;既是強盜,必不算忠義……天下後世深明盜賊忠義之辨,絲毫不容假借!”

所以,俞萬春對《水滸傳》中宋江等起義軍深惡痛絕,在《蕩寇志》全篇對其貶低損毀,梁山好漢們在他的筆下,結局悽慘。

俞萬春在廣東隨父立的大功後,拒絕了清廷封官,隱居西湖。後道光20年,英國進犯順德,俞萬春獻計頗多。道光29年,無疾而終。

總體而言,俞萬春地主階級文人思想深重。他心懷國事,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認為農民起義是亂臣賊子。同時又淡泊名利,不事權貴,對貪官汙吏也頗多痛恨。這些都在《蕩寇志》一書中有所體現。

對水滸迷而言,《蕩寇志》最喪心病狂的一面,就是全書對水滸眾英雄不遺餘力的醜化了。其中的許多描寫,可以說是為“醜化”而“醜化”,筆法拙劣可笑。

最直觀的醜化,先體現在書名上

大家看看這書名《蕩寇志》,太明顯不過了,直接將梁山義軍汙衊為“寇”。在書中回目中,例如“猛都監興師剿寇”、“梁山群盜拒蔡京”、“蔡太師班師媚賊”、“畢

應元用計誘群奸”、“正一村合兵禦寇”、“忠義堂經略勘盜”等,“寇”、“盜”、

“賊”、“奸”反覆出現。而在書中的字裡行間,諸如此類的字眼更是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行文如此直白,不加掩飾,可見俞萬春對“義軍”的刻骨痛恨。

醜化梁山“替天行道”的政治綱領

所謂“殺人誅心”,“替天行道”是梁山高舉義旗,區別于山賊流寇的重要政治綱領。可在俞萬春筆下,梁山義軍先是成了無惡不作的土匪強盜,其次勾結蔡京、童貫等貪官汙吏,最後,“受命於天”的“忠義雙全、替天行道”也被寫成了“騙人的把戲”,梁山好漢們的道德正確被消解殆盡。

1.梁山好漢的強盜行徑

在《宋江焚掠安樂村》一章,其描寫到:

眾百姓拋兒棄女,自相踐踏,各逃性命,哭聲震天……只見橋上已擁滿,兩邊都擠落水去;不移時橋樑壓斷了,滿溪都是人……望那安樂村,已變做了一座火焰山。

梁山義軍攻蕪城時:

文武百官均被刺死,殺壞兵民不計其數。

書中,鄆城縣令與盧俊義有一段對話,先是指責義軍濫殺無辜:

大名之百姓何辜?東昌之官員何咎?因一身之小端不白,致使數百萬生靈之無罪遭殃。

而盧俊義竟也自嘆義軍“幹些聚眾抗官、殺人越貨的勾當。”

更有借百姓之口,大罵宋江。書中在官軍攻克梁山,宋江潛逃時,一村民道:

“若拿著宋江,把來千刀萬剮,方洩吾恨。那年我外祖家好端端住在滄州安樂村。吃他殺得不知去向,至今提起來頭髮直豎。”

2.勾結奸臣

另一方面,書中的宋江為求得詔安,與蔡京童貫等奸臣暗通款曲,認蔡京的女兒、女婿為兒女,多次行賄與童貫。而蔡、童二人也多有回報,積極為招安梁山奔走,完全顛覆了梁山義軍“反貪官”的形象。

3.“替天行道”欺世盜名,彰顯俞萬春的核心思想

在書中,俞萬春安排了宋江遇筍寇仙的戲碼,筍寇仙嘲笑宋江的“替天行道”:

貪官汙吏幹你甚事?刑賞黜陟,天子之職也;彈勃奏聞,臺臣之職也;廉訪科察,司道之職也。義士現居何職,乃思越俎而謀?

這一番話,其實就是俞萬春作為地主階級文人,反對農民起義的核心思想。

醜化宋江

在《蕩寇志》中,宋江完全被塑造了一個奸詐小人。有趣的是,這點與當今網上許多人的觀點不謀而合。

在開篇第71回中,宋江因忠義堂著火,就拿36位守夜人祭旗,定下了宋江的人設基調。

93回,描寫了梁山上的“連坐”制度:

凡是宋大王的心腹伴當,都要有老小做當的,名喚押頭。倘若下山走洩山上機密,或投奔別處,,便將押頭盡斬,毫不寬貸。

119回,寫盧俊義的心理活動:

“盡曉得宋江口稱忠義,明是奸詐籠絡”

136回,金大堅向官軍招認,“密鐫石竭”是他作假,故意將盧俊義刻在第二位,目的是讓宋江順利成為帶頭大哥。

137回,官軍攻破梁山,宋江逃命被賈忠、賈義抓獲,宋江長嘆“原來我宋江死於假忠假義之手”。此處的“諧音梗”,用的十分可笑。

138回,宋江被押回京城,看熱鬧的老百姓說:

宋江是大奸大詐的人,外面做出忠義相貌,心內卻是十分險惡。只須看他東搶西擄,人不轉眼,豈不是個極兇極惡的強盜!

總之,俞萬春真的是對宋江看不上眼,百般描黑。後世也有人說是寫出了施耐庵的“曲筆”之意。畢竟在正版《水滸》中,宋江的許多做法也確實讓人“細思極恐”。

醜化梁山好漢武藝,結局悽慘荒唐

這一點,是《蕩寇志》歷來被人詬病最多,最“喪心病狂”的。

1.梁山義軍屢戰屢敗,貪生怕死

《水滸傳》中攻無不克的梁山義軍,在《蕩寇志》中每戰必敗,被殺的“肝膽俱裂、抱頭鼠竄”。南皮縣、嘉祥縣、鄆城縣、青雲山、猿臂寨、清真山……所有城池山寨全部丟失,最後被20萬官軍殺上忠義堂。連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李逵,中了一箭,竟嚇的“翻身下山,連滾帶爬逃回性命。”

2.梁山好漢武藝不堪一擊

先來看看梁山五虎的結局:關勝遭飛錘打傷而病死,林沖與王進戰後口吐鮮血而死,秦明中刀滾下山崖腦漿進裂而死,呼延灼中飛標落馬而死,董平胸腹被刺而死。全部鬥不過朝廷軍官。

而最讓人可笑可氣的是,俞萬春喜歡讓梁山好漢各自特長被全面壓制,甚至死於自己最擅長的武藝之下,也不知道是什麼惡趣味。例如:

智多星吳用的計謀處處被制,因為官軍有個女諸葛劉慧娘。她不僅能掐會算,還開了“天眼”,會製造各種戰爭器械,甚至還造出了“潛水艇”,比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還早。《蕩寇志》也因此被人稱為中國第一部科幻小說。

林沖在《水滸》裡罵了王煥,《蕩寇志》就把王進請了出來,打也打不過,還被王進痛罵一頓。

神醫安道全,死於自己開的藥方。

戴宗日行千里,被官軍一個能日行一千二百里的活捉。

公孫勝鬥法失敗,被人拘走了魂魄。

張清的石子一個敵將沒打中,反被火槍一槍斃命。

武松天生神力,最後被車輪戰累到力竭身亡。

轟天雷凌振善用火炮,最後被火藥炸死。

王英陣前調戲陳麗卿,被人家活活夾死。

魯智深在《水滸》中得道圓寂,在《蕩寇志》中卻是走火入魔而死。

以上情節,保證讓你看了以後,大呼“喪心病狂”。

其實,《蕩寇志》也有一些可取之處。全書文筆不錯,結構邏輯嚴謹,文中謀略和戰爭場面的描繪也更加真實可信(畢竟俞萬春有參軍經歷),只是人物刻畫較施公差之遠已。但是,《蕩寇志》一書,從立意就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也就註定了其被眾人唾棄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