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按理說有我一間”“你臉呢”


“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按理說有我一間”“你臉呢”

家庭就像一棵樹,每個成員便是這樹上分出來的枝丫;生活就像一塊田,只有在春天耕耘才能迎來金秋碩果。

不少兒女雙全的家庭,在孩子年幼時認為手足親情是這世上最美好的存在,因為手足可以在父母故去後繼續陪伴。而事實上計劃趕不上變化,想象總是很美好,現實卻難免存在糟糕。

我見過父母在世時因房產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的兄弟,也聽說過長輩仙逝後為爭奪繼承權誣陷一奶同胞的“毒血緣”。

你永遠揭不開旁人的面紗,那藏在影影綽綽背後的靈魂是黑是白,或重或輕唯有天知道。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懸念,這便是生活。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有錢能使鬼推磨”,可見金錢對生活來說是多麼重要。當然生命的重點不應該只在金錢,更重要的是道德和情感。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生而為人,當有原則,偏偏有人不分輕重,為了丁點利益同親朋好友反目廝殺。最終芝麻沒有撿到,還把西瓜摔得稀碎。

“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按理說有我一間”“你臉呢”

​我的一位讀者芳芳(化名)給我傾訴了發生在她家裡的事情。雖然最終所有人都站在了她的立場上,但大姑姐的想法和做法仍舊讓她寒心。

芳芳嫁給郝平的時候大姑姐和二姑姐都已出嫁。上面兩個姐姐,弟弟是最小的孩子,這樣的家庭不用猜,最受寵的定是兒子。

郝平的父母生他的時候已經年近四十,大姐比他大了十多歲。等郝平結婚時,大姐家的孩子都已讀了小學。

結婚那年芳芳的公婆已近花甲,跟其他同齡人比起來,她在婚姻裡承擔的更多。結婚兩年後生了孩子,六十歲的婆婆身體不好,帶孩子做家務全靠芳芳一個人,公公雖然身體還算硬朗,但到底是個一輩子都在外幹粗活做不來家務細活的男人,況且帶孩子這件事交給粗心大意的公公她不放心。

好不容易把女兒帶到三歲送進幼兒園,她又懷上了二胎。這個時候二姑姐家買了房,大姑姐卻離了婚。

“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按理說有我一間”“你臉呢”

​已經人到中年的大姑姐離婚時奮力爭奪撫養權,最終從前夫手裡奪得剛滿八歲小兒子的撫養權。離婚後的大姑姐沒處去,只好帶著兒子回了孃家。

自芳芳嫁進門就一直和公婆同住,這個家既是公婆的家也是她的家。大姑姐回孃家自然和弟媳住到同一屋簷下。

要說這套房子,當初是公婆用十萬退休金出的首付。當然,首付並非僅僅十萬,其他的錢全是郝平出面從親朋好友手裡挨個借的。

老話說養兒防老,郝家就這麼一個兒子,老兩口眼看到了花甲之年,並且為了買房拿出了手裡的全部積蓄,為了讓老人安心房子買在了父親名下。

被年齡限制的他們費了不少勁才申請到十年房貸期限,芳芳嫁進門後一家人節衣縮食,每個月還高額房貸。日子一度清貧。

好在兩代人思想觀念相通,能夠做到相互理解。日子倒也過得順心,芳芳常說現在苦幾年,等後面還完貸款日子就會好起來。

當初誰都沒想到有一天會因為這套房子的產權讓親情斷裂。

“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按理說有我一間”“你臉呢”

​大姑姐離婚後帶著兒子住進孃家,原本住了一家五口就不寬敞的家,在成員變成七人後盡顯擁擠。

由於女兒還小,芳芳一家三口住在主臥,公婆的房間在次臥,家裡還有兩間房,另一個次臥和小書房。

大姑姐搬進來後便讓八歲的兒子住進了另一件次臥,自己每晚睡在小書房。裝修的時候考慮過將來會有兩個孩子,萬一沒能力換大房子,小書房是要住人的,所以8平米的書房裡放了一張單人床。

本以為大姑姐住一段時間會考慮在外面租房搬走,卻沒想到她這一住就是半年多。眼看芳芳的肚子越來越大,臨產日子將近,婆婆開口道:“正好你姐在,上個月子我沒照顧好,這個月子讓你姐替我照顧。”

說這話的時候大姑姐在場,她聽完還跟著附和:“對,這次交給我。”

芳芳二胎生了個兒子,公婆高興得每天掛在嘴上。大姑姐如她所說擔負起了照顧芳芳月子的責任。一個月一轉眼就過去了,連著新生兒八口人的家庭,愈發不方便。

正當芳芳考慮該如何開口讓姑姐出去租房住的時候,姑姐搶先一步表了態:“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三個按理說有我一間,正好那間次臥我兒子在住,就給我留那間吧。”

大姑姐的這句話驚呆了芳芳,她怎麼也沒想到當初的產權會帶來這種後果。

“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按理說有我一間”“你臉呢”

​反應過來的芳芳十分惱怒:“當初首付爸媽就十萬,其他首付跟後來的月供我全出了,現在貸款馬上還完你跳出來要分房,你臉呢!”

聽見兒媳和大女兒的爭吵聲,老兩口趕忙出來勸。弄清事情原委後婆婆說:“大妮,這是你不對呀,這房本來就屬於你弟弟,要不是他兩口孝順哪能寫你爸名字。”

公公更是生氣:“我還沒死呢!這就想著爭財產,你過不好離婚了那是你的命,回來攪和你弟弟算怎麼回事,這房子到什麼時候都是你弟弟弟媳的東西。”

大姑姐哭著說二老重男輕女偏袒兒子,說罷還給二姑姐打了電話。她紅著眼說:“二妹,我問你,咱爸名下的房子將來是不是得咱們三個孩子平分?你我都是閨女,你日子過得好,那間房子要不要不打緊,我那一間你說該不該要!”

打完這通電話,二姑姐當天下午就趕了過來,進門劈頭蓋臉對著大姐就是一頓罵:“姐,你糊塗啦!想要房子你也該跟那個喪良心的前姐夫鬧,跑回來拼父母弟弟逞什麼英雄。跟我走,今天我出錢給你租房子,你不能再住下去了。”

最後,二姑姐領走了大姑姐母子二人,雖然公婆和二姑姐都站在了芳芳兩口的立場上。但這份血緣深情註定因這件事從此變得陌生。

事後公公嘆了口氣說:“等過兩年你們把房貸還完,抓緊時間辦理過戶。這幾年我跟你媽看清了,兒子兒媳靠得住。”

“弟媳,房子當初只寫了爸的名,按理說有我一間”“你臉呢”

​懷疑最消耗感情,無論是兩個人還是兩代人之間,但凡出現不信任,關係就會變得不再可靠。

內心充滿懷疑的人活得很累,就像蒙著眼睛的行者,即便豔陽高照,對他來說世界依然充滿黑暗。

說到養兒防老這個事情,太多長輩把重點放在了“防”上,他們不能確定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否能善待自己,所以事事留一手,生怕傾盡所有換來孤苦無依的風燭殘年。

其實,為人父母大可不必如此“未雨綢繆”,你的孩子將來會如何對你,早在他尚未成年時就已註定。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想必大家都懂。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若父母從一開始就對親情抱有懷疑,那麼子女難免會在日積月累中生出不安。

珍惜親情,不要因為懷疑或貪婪而毀了它。

今日話題:離婚的女人該不該回孃家分財產?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