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家們期望建立的是一個由權力、道德和人情等構建的等級社會,是理想社會嗎?

藝術就是謊言


真正的儒家與題幹所說的沒有任何聯繫,這裡需要溯本求源。

儒家,即人倫之道。 儒家精神,具體講的是什麼呢,儒家的五德,溫良恭儉讓;儒家的五常:仁智禮義信。

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既溫潤如玉,還讓人如沐春風,有古樸文雅的高貴氣質和教養。儒家提出了以人倫之理來治理社會。最好的模型,當然是每個人都能自我管理,大家和諧相處,相安無事,誰也別傷害誰,人皆堯舜,天下永久太平,這是仁的理想境界。

但是,人有上品之人,和下品之人,對於下品之人來說,不傷害別人,他心裡癢的難受。為了約束這些下品之人,那麼就得告訴他們,什麼是正當的行為,什麼是傷天害理的禽獸行為。這個準則,就是義,失仁而後義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儒家的仁義在亂世中沒有守住,這不是儒家的錯,而是人性的墮落所致,人性的墮落讓儒家所營造的大同社會理想崩塌。

儒家並不排斥法律,排斥的一定是假儒家,是利用儒家來達成自己權力慾望的那群人。

儒家與法家的源頭是道家,道家代表天倫,儒家是天倫在人倫的運用,法家是天倫在人事的應用,道家應天,儒家應人,法家應事,道、儒、法一脈相承,是一個完整的道統體系,是華夏文化的根。

天下失道,法家是最後站出來的,所以三千年皆秦政。但是,儒家的人倫之道在我們後三千年的社會中一直滲透在我們的血液裡,每個人都是儒家人倫的受益者,天天都在享受,儒家怎麼可能和我們的法制社會矛盾、排斥?


丁哥說道


不論某些人某些集團出於何種目的鼓吹儒家禮制社會,企圖建立德治的某種等級制社會,在中國註定會失敗,永無成功的可能,因為這嚴重侵犯中國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違揹人民的意願!

當今世界,建立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國家,這是世界潮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唯一正途。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君主國紛紛在革命中解體,走向共和或虛君共和。目前真正的君主制國家已極少。

孔子及其儒家大力讚頌和倡導的德治的禮教社會,通過仁義禮智信等層層包裝,似乎放射岀理想社會的誘人光芒。現在控制了各大學國學院的現代新儒家,大力喧染儒學中的民本、人性、和諧成份,絞盡腦汁地把《論語》《孟子》等作出馬克思主義的解釋,然而大多是牽強附會。因為他們根本從孔孟經典中找不到關於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權的確切論述!

作為宗法農業社會的統治思想,儒學只是給專主專制皇權制度提供了充分的理論證據和辨護說辭。孔子孟子歌頌了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代奴隸等級禮制的盡善盡美,"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董仲舒二程朱熹則闡釋了秦漢以後君主專制的盡善盡美,朱熹更把鼓吹和擁護君主專制的儒家禮教上升到"天理"的權威高度。但孔孟及其後儒在思想實質上並沒有根本不同,不論是孔孟的仁義之說,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的目的神學論,還是宋儒們以佛釋儒、包裝神秘的理學,都是為君主的剝削壓迫和人間不平等制度提供合理合法根據,併為之大唱讚歌。

孔子的仁學和孟子的"仁政"學說,以周禮為核心、為靈魂,他們孜孜以求者,就是"克己復禮"!周禮經典即《周禮》《禮記》《儀禮》,此是儒家最核心的經典,周公旦為三禮的創制者,所以周公旦成為孔子心目中最高的聖人,以致他以做夢夢到周公為光榮,又因久不夢見周公感到活著的沮喪。周禮是什麼?周禮就是在奴隸主統治階級貴族內部,如何詳細分配政治權力、土地財產的規定以及生老病死、社會交往的所有禮儀等級制度。在儒家經典中,嚴格遵奉周禮而不超越雷池一步,才能配稱仁義禮智信的君子;凡是違背周禮的,就是非仁非義非禮非智非信的,當然就失去了做君子的資格!

現代新儒家,剽剝纂改儒家經典,置周禮的不平等壓迫制度的實質於不顧,大力宣傳抽像的仁義禮智信這一套東西,暴露了飢不擇食、慌不擇路,生呑活剝古人經典的實用主義態度。


銀河林泉


人類歷史發展至今,沒有一天不是等級社會,沒有等級社會的哪一天還未實現,還在理想之中。

社會有了等級,就會有矛盾,就會爭鬥、廝殺,如何使社會相對和諧,相對穩定,就需要種思想,去教育人們,去讓人們遵守,去規:範人們行為。

而儒家思想,極大地緩解了人類的廝殺,少了許多的血腥,使人們能相對安居樂業,得到些幸福安康,也可以說,儒家思想極大地推進和維護了中華文明,是儒家思想才使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斷代的文明。

正因為看到了這一點,人們才崇拜儒家思想,用儒家學說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當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完美的學說,就如同世間不存在能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樣。儒家學說也有它的不足,但這無損於儒家思想的光芒。


春日之虎


真正要理解"儒家"要正本清原,就必須要研究和了解"孔子、孟子"所出生和所處的時代。離開那個特定時代去談"儒學"都是主觀意斷的"自以為是"。

孔子以及孔子的門徒們,生活在"奴隸制時代"的東周末年。周王朝衰落,控制力大大減弱,從西周文王開始制定的禮法制度己沒有人尊守。分封的各國諸候做大,尾大不掉,周王室衰退自身難保、無力控制。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奴隸主"貴族勢力衰退;另一方,興新的地主階級崛起和形成,他們是:原"奴隸主"一小部分最先覺醒的貴族;一部分士大夫(知識分子階層);絕大多數"自由民"(非貴族或已失去貴族身份的);商人階層、小手工業者和奴隸,有了變革的要求。這是一箇舊體制衰退,新興勢力興起求變的交替時代(猶如清末民國初相似)。

孔子,及其門徒正是生活於這樣一個新舊交替的變革時代。而孔子出生於"奴隸主"舊貴族家庭,故而極力推崇、倡導恢復"周禮"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仁義、禮義廉恥、忠恕"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恢復"周朝"禮義制度。他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極力推廣、倡導,卻無一國願意接受。因為各諸候國國君都在求擴張、求發展,要擴張要發展就要變革和革命,就要打破舊有體制。反之就要尊循、恢復"周禮",周夭子是"奴隸主"貴族的共主,這顯然已是不可能的事。

而"法家"則順應這一變革的時代要求。這就是歷史上的"儒法鬥爭",最終法家獲勝。變法成功的秦國,最終一統六國。如果秦始皇不因暴病而亡,最終也會"選擇"儒家",因為要想"一世、二世、幹秋萬世...永不變質"只有"儒家"更符合統治者需要。這就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統治者都推崇"儒家"等級禮教秩序的根本原因。同時也符合家庭血緣人倫關係,即"父子、夫妻、兄弟"。要想改變這種關係除非你自已做"父親"但有你老子在,你仍然是"人子",到你老子死了,你才能真正做"天"。

這與現代"民主、平等、自由"的現代價值觀是不相容的。現代社會,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契約型"、"合作型"社會。沒有民主,獨裁當道,權力、神學至上,人民沒有自已發展和上升的空間; 沒有自由科學技術難以發展,社會無法進步; 沒有平等,老百姓永無出頭之日,永遠處於被壓迫、掠奪、欺辱之下; 沒有"公正和法制"必定神權橫行、惡人當道、弱肉強食,人類社會退回到"動物世界"無文明可言。

仁愛,仁義禮智信等並非儒家發明專利、專有,它是人類社會各階層,各民族、各種群的共同價值觀。所以,儒家之理想絕非人類社會最終之理想。而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才是人類真正的終極理想。


資料完善度低


這個問題真是莫名其妙,不知哪裡得出的結論把大同社會解釋成權力、道德與人情的社會,我也算是比較喜歡儒家的,但對於這個所謂的目標實在不敢苟同。

從孔孟的言論來看,孔子期望建立的是一個以禮為基礎的秩序社會,保障每個人的生命,使老有所養、少有所安,與當今提倡的共產主義社會有一些共通之處,這不是所謂的權力、道德與人情社會所能概括的。

退一步說,如果真的有人期望建立這麼一個社會,那麼他絕對不能夠被稱作儒者,只能被稱作孔子口中的小人。縱觀古今,以儒者之名行小人之事者不在少數,現代人應該擦亮眼睛,不能夠盲目相信。


解儒


個人感覺最開始的儒家思想倡導的是仁義禮智信,而且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儒家為了自己的學說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反駁其他學說,但這並不是表明儒家就是要建立一個完全靠德治的社會,徹底的牴觸法制。眾所周知,古代封建社會是人治社會,全天下都是皇帝說了算。而儒家思想在漢代被確認為官方思想後,那麼以後的儒學家肯定會將儒學的思想盡量往皇帝的主張上靠攏,那麼肯定提倡人的重要性,淡化法的重要性。而提倡人沒有比提倡德治更有說服力的了,所以儒家主張以德治天下。但世間的人千姿百態,各有不同,沒有強制的制度規範,那麼人的略根性就會被無限放大,所以現在我們才要提倡依法治國!


我打的豆豆是誰



老驥1954


題主亂說,

儒家崇尚法律,認為法律最適合題主,不用法律管住題主,題主就是個狂暴的野獸。所以,法律的鐵籠子送給題主享用。

人才講人情,儒家不認為題主需要講人情。題主多慮了。

至於道德,對題主來說,太難了。儒家認為題主不需要,法律的鐵籠子,題主足夠了。

權力,對題主來說,是個奢侈品。人的社會人才有權力,題主怎麼會有?那不亂套了。


阿奇100


這個問題要從幾方面來分析:

道德具有個性,隨著學識與教化不同而不同,法制具有共性,具有強制性和神聖性,等級是一種社會形態,隨著學識的優劣、能力的大小而不同,人性先天具有兩面性,通過道德得以自律、通過法制得以管束,試想一下,沒有道德的社會是多麼的無情,沒有法律的社會是多麼的無序。

所以拙認為等級制度必然長期

存在,理想的社會是:法制能代表多數人利益,有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人人努力、各盡所能,僅守道德,關愛互助達到和諧美滿。


老者252907801


這個提問題的人,你能不能認真去學習一下儒家?你的詩書禮儀是誰教的?儒家已經進入生活方方面面,你根本無法斷掉,你覺得中國老百姓向來喜歡開墾荒地是誰的影響?是儒家。中國講團結就是力量,難道不是儒家提出來的?尊老愛幼,是儒家的吧,拾金不昧等等不都是儒家的?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你們以為是法家的?其實也是儒家最早提出來的。中國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幾個又不是儒家不倡導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