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說起AMD,不一定非要從仙童公司說起。仙童公司也是一句說完,Intel和AMD的創始人均為仙童公司的員工,但是仙童賺錢以後把錢投放到母公司,引致分崩離析。而AMD初期,是作為IBM的第二cpu供應商,也就是Intel的備胎而存在。相信接觸過採購行業的朋友都知道,任何一家生產廠家,不能只跟一家合作,萬一遇到不可抗力無法按時供貨,必須要有第二家緊急供應。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左邊的是intel的8086處理器,右邊的是AMD的兼容8086處理器。Intel 8086是一個由Intel於1978年所設計的16位微處理器芯片,是x86架構的鼻祖。至於AMD為什麼能生產X86處理器?貌似是涉及到一些專利的交叉授權,1998年以前,基本上能支持intel的主板都能裝AMD的cpu,直到intel奔騰2出來以後,intel才把授權取消,要AMD單飛。

可以說,一開始,兩者有一定的共生關係。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AMD還有一個神作,1974年一個商業騙局致使AMD生產了自己的第一款CPU:AM9080,其實就是英特爾8080的克隆版本。AMD通過仔細分析一張英特爾處理器晶片的照片逆推出了原設計。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儘管當時AMD可以複製出386和486處理器,但是由工程的複雜性以及逆推英特爾處理器所花的時間,他們意識到需要自己設計處理器。在這樣的背景下,K5就誕生了。這塊處理器定位是對抗初代奔騰,在1996年初次面市,主頻達到了133Mhz。

有意思的是,上圖表示的PR133,

AMD處理器曾經以PR值來標稱CPU的頻率,大家也比較清楚PR值並非CPU的實際工作頻率,而是一種處理器整體性能換算得出的值。

其實PR值也非AMD處理器第一個使用,在很早的5X86時代,當時的Cyrix就是使用的PR值來標稱CPU的頻率。多年過去後,Cyrix處理器早已在市場不見蹤影,不過以PR值來標稱CPU頻率的做法卻被延續了下來。

在“奔騰”時代,CPU市場呈Intel,AMD,Cyrix三足鼎立之勢。Cyrix的芯片設計獨特,常規應用性能不在Intel Pentium之下,但頻率始終低於Intel。於是Cyrix採用PR法標示自己的CPU,將133MHz的芯片標以PR166出售,暗示其性能相當於 166MHz Pentium。

別小看頻率的區別,我見識過早期電腦城騙局,就是用奔騰2-233超頻到奔騰266牟利,33MHz的頻率能賺取一千元左右的無中生有利潤,據說當年並不是個案。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1996年我剛剛會玩DIY的時候,我們用來測試CPU的工具居然是VCD。那個年代,土豪會買VCD硬解卡,而diy會費盡心思搞CPU軟解。簡單來說,就是花錢買硬件和花技術動手解決問題。

當年有兩大VCD軟解播放器,一個是XING,一個是國產的超級解霸。兩者都有一個benchmark,可以測試cpu軟解VCD的性能。我們的電影基本上都是24幀左右,所以,至少要達到24幀才叫做真正的軟解,而當年最低配的軟解VCD的處理器就是AMD K5 PR100,PR100實際頻率僅有75MHz,綜合價格方面來說,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不過,早期AMD和Cyrix最大的弱項就是浮點運算能力。一般來說,遊戲、圖形處理、VCD軟解什麼的都是浮點運算。所以,即使AMD和Cyrix價格佔優,但是性能還是有差距的。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AMD K5 PR100並不是我的CPU,那是我哥的。我人生中第一臺電腦的CPU是AMDK6 233。注意,AMDk6是有四代的,元祖第一代是沒有3D now!指令集的。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從第二代K6-2開始,AMD推出了屬於自己的革命性技術-3D now!,這個是對應當年intel的MMX技術的,甚至當年的顯卡,遊戲都有一定對這個技術優化。

不過,最終還是敵不過Intel的SSE多媒體優化技術,最終AMD也假裝遺忘了3D now,只支持SSE。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上圖,上面的是intel MMX系列處理器,從166-233,當年也有很多不法店鋪,偷偷把166超頻到233賣,甚至有Remark的處理器,就是打磨掉標識,將166改為233.

一方面是因為奔騰MMX166非常好超頻,166默認是有66外頻X2.5倍頻,而當我們手動把倍頻變為3就是奔騰MMX200,3.5就是233。偷偷超頻能賺好幾百,而且基本上無風險的說。大學時候,我們試過3倍頻X83外頻,把MMX166超頻到250,而且能穩定地用它搭配3Dfx的voodoo2 顯卡花了三個晚上打完一部Halflife遊戲,Halflife就是CS的母體,CS不過原身是通過其地圖編輯器搞出來的新玩法而已。

至於本文的主角AMD,K6處理器的超頻性能明顯不如同時期的intel MMX系列和奔騰2、奔騰3系列。至於神器賽揚300A,這刀我就忍住不砍了。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其後,K6-III相當於頻率高一點,帶三級緩存的處理器。嚴格來說,三級緩存的概念是AMD搞出來的,過往的處理器就是隻有L1一級緩存和主板上面的L2二級緩存。而奔騰2是首次把L2集成到了處理器之中。而AMDK6-III,請注意,正規寫法是羅馬字III,不是阿拉伯數字3。AMD-K6-III是AMD首款集成了L2緩存的處理器,同時把socket7接口上面的L2緩存利用起來,變成L3緩存。

順便一說,AMD k6-2價格不錯,但是K6-III可能是受限於成品率或者是AMD的自信,幾乎直追奔騰2,挺貴的。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由於從socket7中期開始,Intel拒絕了對AMD開放奔騰2的兼容。也就是說,AMD和Cyrix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當年,AMD選擇了一邊堅守Socker7接口平臺,一邊聯合VIA等臺系芯片組廠家推出super7概念。

Super7說白了就是在原來intel遺留下來的440TX芯片組基礎上面,加入了對AGP總線的支持。AGP總線是PCI-E的上一代,但是這個總線僅僅能用於顯卡。在早期的接口是PCI接口,性能帶寬均不如AGP,後期中高性能的顯卡基本上沒有PCI接口的。當年據說有PCI接口版本的NVIDIA TNT2,但是價格比起AGP版本的貴近50%。

說起super7,不得不說VIA威盛,他可以說是當年super7概念的扛把子,同期還有sis、ALI等廠家。由於這個是AMD主場,我趕快給VIA派個飯盒吧。

VIA曾經在AMD和intel兩邊都如魚得水,技術可以,甚至部分小技術曾經領先於intel。VIA芯片組兩大特色,便宜與兼容性差。當年有經驗的裝機員或者diy基本上都不推薦裝VIA的主板驅動,裝了性能會提高一丁點,但是藍屏死機的機會增加不少。某個程度來說,兼容性問題的鍋,AMD也幫VIA背了一部分。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不得不說,VIA是一家有雄心的企業,當年還趁著Cyrix、IDT、Rise三家X86處理器的廠家倒閉的時候全部收購了,而曾經的顯卡芯片組霸主S3也在最落難的時候被VIA收購了。

也就是說,VIA已經具備了自己一整套的CPU、芯片組,顯卡方案,可以獨立完成一整套X86體系PC。

也是因為如此,動了山姆的底線,為了避免X86技術落到某兔手上,於是AMD和Intel在民族大義之前聯手,一起取消了對VIA的授權,VIA的芯片組僅僅能兼容到AMDK8和奔騰4.而VIA本身還曾經推出過Nano處理器,這是基於當年Cyrix C3也就是socker7時代,第六代的處理器。

所以,結果大家都猜到了,用第六代的落後浮點處理性能,根本無法和AMD、Intel的第七代和第八代處理器相提並論。上圖的VIA C3 1.2G,實際的性能僅僅相當於圖拉丁賽揚600MHz,也就是僅有Intel一半甚至更低的性能。

有意思的是,這東西我居然在2012年還見過新機。某廣州的三線整機品牌搞出來的辦公電腦,性能就一個字—爛。

隨便一說,HTC和VIA的董事長均為王雪紅女士。具體兩家公司的關係,沒有查到確切的說法,以下忽略。

據聞,國內現在有X86處理器,據說和VIA的是同一個架構。至於性能,容我保留個人意見。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至於AMD首次進入超車道的產品就是K7,K7的浮點性能突飛猛進,甚至可以和同頻的奔騰3打個55開。

第一代的K7是slotA接口的,也是類似於slot1接口的奔騰2、奔騰3那樣子,把cpu核心放在一塊PCB,然後PCB的金手指垂直插在主板上面。有點類似於7080邊玩的魂鬥羅卡帶一樣。有意思的是,SlotA接口物理上來說居然是反過來的slot1,不知道其寓意還是見到slot1配件滯銷,主動幫忙清貨。

上面一大塊的,只有前面是處理器部分後面一大截其實是散熱器,同期的奔騰2、奔騰3都是類似於此,至於能不能散熱器通用就忘記了,第一代的k7生命線並不長。

不過,關鍵是,Intel當年貌似是因為嘗試高頻處理器以及技術革新,推出了理念超前但是實現難度高,效率低的奔騰4系列,因此,曾經K7和k8早期,AMD是在同頻性能下領先的。相信,老一輩的diy都知道圖拉丁處理器是神器,性能好,超頻給力,也是奔騰3的絕唱。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K7系列CPU是AMD公司推出的高性價比CPU,又可以細分為:採用“Thunderbird雷鳥”核心,L1cache為128KB/L2 cache為256KB,200MHz前端總線的Athlon系列CPU(後期也有采用266MHz前端總線的Athlon出現);採用“Spitfire烈火”核心,L1cache為128KB/L2 cache為64KB,200MHz前端總線的Duron系列CPU;採用“Palomino”核心的的Athlon XP系列;採用“Morgan野馬”核心的新Duron系列;採用最新的Thoroughbred核心的Athlon XP系列。

K7和K6一樣,有多個階段性。初期的產品就是大大的SlotA接口的。而後面的和Intel一樣,也是迴歸socket路線,不過intel的奔騰3系列是socket370,也就是370個針腳,奔騰四首發是socket423,後面是socket478.而AMD K7是Socket462.

值得一說的是,K7性能不錯,基本上同頻秒飛奔騰4,所以AMD也是搞那個類似於PR值的標識發,比方說,我用過的Athlon 2000+,實際頻率僅有1.66G,不過很好超頻的說,上2.2G或者2.3G還是非常穩定的。而最好超頻的莫過於巴頓2500+。

而且,當年大神還發明瞭用鉛筆的石墨作為短接cpu表面的金橋進行硬超頻,尤其以毒龍為甚。因為以前毒龍是鎖外頻的,用鉛筆含有的石墨短接金橋以後,就能破解限制,金橋就是cpu上面金色的槓槓,開和合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

AMD K7還是首個支持DDR內存的處理器,奔騰4一開始支持RAMbus的RDRAM,RDRAM的性能還不錯,但是價格太貴了,而且必須一對使用,無形中對用戶也是增加了壓力。

到了478針奔騰4的時候,Intel也選擇加入DDR內存大軍。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值得一說的是,當年奔騰3以及k7系列都是這種核心外露的設計,估計是為了散熱吧。裝散熱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案,經常有菜鳥裝機員裝錯方向,核心壓壞了,直接報廢。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最終,奔騰4和K8都放棄了核心外露的設計,又回到了有保護蓋的時代。不過,很奇怪,每次Intel做什麼,AMD幾乎都是跟進的。包括K7第一代的Slot A接口。

奔騰4可以說是Intel不成功的嘗試,長指令集的設計方便提升頻率,但是,效率偏低,同頻還不如老的奔騰3.。不過奔騰4帶來了FSB前端總線的概念。

其實,K7也有類似的東西,但是差距有點明顯。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文字有點多,專業術語我就懶得去粘貼複製,我就打個比方吧,假設我們的cpu是一座指揮部,那麼對外肯定需要道路聯通的。直到奔騰3年代,我們對外聯通的道路都是外頻,外頻就相當於幾分之一而已。比方說,奔騰2 233還是66外頻的,而奔騰3 550就是100外頻。外頻越高,與外部內存的互動能力越強,帶寬也越高,性能越高。當然了,那個時代的AGP接口和pci接口都是通過分頻來降低到標準的66MHz和33MHz。但是如果是非標準外頻,有可能就是間接超頻了接口速度,會帶來一點點性能的提升,但是對於主板的素質和顯卡的的要求也高了。比方說,83外頻,AGP那邊就被拉到83外頻,pci就變成了41.5MHz。但是100外頻,133外頻這種標準,可以自動按照三分二和二分一進行降頻調節。

也是因為如此,當年不少高手超頻都喜歡把聲卡關閉,這樣就可以不受到pci槽頻率的影響(集成聲卡一樣也是pci界面的,一樣需要關閉)以及選用ATI的低端顯卡。

實測,同時期的顯卡。ATI對於非標準的AGP頻率承受能力比起NVIDIA和S3都強。前幾年看到超頻大神冠希去表演,依然還是用ATI的入門顯卡,信仰之至。

扯遠了,因為早期的外頻和cpu比起來還是慢太多了,於是AMD K7有一個技術,是可以實現外頻的雙倍速度,對接內存更快,也能提高帶寬,滿足顯卡更高的需求。而奔騰4的FSB技術是外頻四倍速度,自然帶寬更快,性能更好。不過奔騰4本身核心的素質太水了,有先進的FSB前端總線都沒用。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說起AMD K7和K8不得不說AMD當年VIA以外,另一個盟友NVIDIA。沒錯,當年ATI冶天是獨立的公司,跟AMD沒有關係,NVIDIA懟的是ATI而已。

K7時代,NVIDIA的Nforce2芯片組是性能最好的K7芯片組,也是第二款支持雙通道內存的芯片組。而第一款,也不是Intel,而是Nforce第一代。其實Nforce第一代很流弊,性能很強大,但功耗發熱大,而且價格貴。Nforce不僅僅支持雙通道內存技術,還是第一個提出APU概念。不過,此APU非彼APU。NVIDIA的APU就是Audio Processing Unit,也就是音頻處理器。看參數什麼的,甚至直追當年的獨立聲卡卡王創新的Sb Live!。

不過,這東西生命週期不長,沒用過。我用的僅僅是Nforce2而已,已經沒有APU,以後都沒有了。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而K8時代有C51、C61芯片組,這個也是NVIDIA對於K8的一大推動。過往,集成顯卡性能都差到爆,浪費內存帶寬。但是C51可以玩不少遊戲,湊合還是可以用的。而且能硬解部分1080P高清電影,有搞頭的說。

那一年,無意中K7的主板燒掉,然而權衡了一下荷包和剛需,選擇了支持DDR內存的C51主板和K8 閃龍2800+。這樣,我就可以不額外購買內存,省點錢。

閃龍2500+,閃龍2800+均為單核,性能中上,關鍵是超頻賊爽。1.6G的頻率,上2.4G非常容易的說。現在,大家的手機都可以閉著眼直接播放4K電影,那時,天天在思路論壇研究,不是播放器就是解碼器、分離什麼的,當時的硬解也不完善,曾經試過超頻CPU來配合硬解,湊合看高清電影。

其實,NVIDIA曾經做過主板芯片組,而且很多超前的技術和概念,性能也非常給力。但是價格貴,而且發熱量高。我也是唯一一次燒主板,一方面是主板不大給力,碩泰克的,當年火過一把,現在墳頭草高五丈了;一方面是芯片組發熱量確實大。不僅僅AMD,Intel那邊的芯片組同樣有,而且性能更加出色。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而NVIDIA最強的芯片組是790i。nForce 790i採用C73北橋+MCP55南橋的雙芯片設計,類似Intel的MCH+ICH、AMD的北橋+南橋組合。此前的nForce 780i還是基於680i的,不過是通過外加nForce 200橋接芯片來加入了PCI-E 2.0的支持,而790i SPP原生支持PCI-E 2.0規範,但需要注意的是,790i雖然能提供三條PCI-E x16插槽,支持三路SLI,但只有SPP北橋提供兩條是PCI-E 2.0的,另外一條MCP55南橋提供的還只是PCI-E 1.1的。

但是,又到了發便當的時候了。AMD咬著牙收購了風雨縹緲之中的ATI,並且主推ATI研發的集成顯卡芯片組780G。嚴格來說,其實AMD一直都有自己的芯片組,但是不是找VIA代工的就是K7第一代指導性質的芯片組。

倒是收購了ATI以後,有自己的GPU,也有條件實現三大主件自產,也就是3A平臺。有意思的是,當時ATI和Intel還有訂單,因此,最後一批訂單上面Intel的主板出現了AMD的標誌。

AMD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再一次聯合intel,把NVIDIA踢出了芯片組市場。畢竟,兩家想法都是一樣的,cpu是自己的,芯片組也是自己的,還有自己的GPU。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K8同樣也是有多個階段的,而且跨度也非常大的說。

第一階段,k8支持DDR內存,接口分為754針,cpu只能支持單通道,以中低端為主;939針是雙通道,性能更強,價格更高。其中,AMD Athon 3000+性能和超頻性都不錯,但是價格也貴,直追Intel。

第二階段,940針支持DDR2的K8.這一版本的K8性能更好,同時也是再一次領先Intel一步支持DDR2.

第三階段,940針的X2 3600+是第一個原生雙核處理器。因為Intel的奔騰D就是兩個奔騰四核心封裝在一起,緩存完全是各顧各的。而原生雙核,緩存就可以共用。打個比方,你和一個妹紙合租,賺錢和花錢完全各顧各。如果,妹紙是你的戀人而且接近於結婚階段,當然就是,她的就是她的,你的也是她的。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隨便小結一下,AMD雖然一直處於劣勢,但是有些技術確實是比起Intel用得更早的。

1、 三級緩存技術,K6-III就已經有了。

2、 首個頻率超過1G的CPU,是AMD K7而不是奔騰3.也是因為奔騰3頻率不好提升,Intel走上了奔騰4的邪路。但是當年Intel發生過因為承諾奔騰4能上4G而無法完成,CEO下跪的事件。所以說,頻率一直都很重要,當頻率上不去,只能堆核心,也就是後面的故事。

3、 首個支持DDR第一代內存的也是AMD K7.

4、 首個支持DDR2 第二代內存的也是AMD K8.

5、 首個原生雙核也是AMD X2 3600+。

棺材裡傳出陰深深的聲音,首個PR值標識CPU性能的,你以為是AMD?其實是我Cyrix 噠。

可惜,AMD3:0領先也沒用,畢竟資金,實力各方面不夠,Intel的酷睿一出, K8全面被酷睿處理器打爆了,最終3:5落敗,情節堪比當年0102賽季,英超聯賽,熱刺主場迎戰曼聯,上半場3:0領先,下半場曼聯連追5個大逆轉。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中段,AMD開始了慘淡的人生了。不得不說,AMD四核心處理器,也是第一個原生的四核心出來,和intel的Q6600膠水四核不一樣。

然而,性能才是硬道理,第一代的Phenom 羿龍處理器性能明顯不夠,而且發熱量巨大。更慘的是TLB事件。

TLB事件簡單的說就是在極端情況下CPU(4和核心滿負荷工作的情況下) 2緩與3緩之間的數據傳輸會發生錯位,導致校驗錯誤然後死機。後來出來一個補丁,貌似可以修正,但是性能也損失了。

也是因為如此Phenom 羿龍處理器第一代,甚至有人稱之為肥龍一代,廢龍一代。

隨便一說,AMD的處理器,從K7開始就以龍為命名。Athon就是速龍,還有當初面向低端的Duron毒龍以及Sempron閃龍,還有就是服務器的Opteron皓龍以及很少見到的筆記本處理器Turion 炫龍。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實話說,AMD弈龍二代四核處理器是不錯的,也是第一個原生集成L3緩存的處理器。這個和以前的K6-II不一樣,K6-III只不過是集成到L2緩存,然後把原來主板上面作為L2緩存的SRAM利用起來而已。

而弈龍處理器,L3緩存是原生集成到處理器內部,而且是共享給各個核心使用的。比方說,我的舊同事,要學習視頻製作,他有三個姐姐,共享收入給他買了中高端電腦、專業顯示器、佳能6D2.

而intel的四核處理器,不僅僅沒有L3緩存,也不能實現緩存共享,無論是Q6600還是Q9300就跟獨生子女一樣,錢自己花,事情自己扛。

不過,架構、浮點性能各方面落後於Intel的酷睿系列。更別說,酷睿當年的超頻神話,E2140輕輕鬆鬆從原生1.6G超頻到3.2G,超頻100%(前提條件是,你需要一塊千元級別的一線主板,300元級別的散熱風扇和不太爛的運氣與技術)。Q6600抽屜裡還有一塊,原生僅有2.4G的頻率,閉著眼就可以超到3G長期使用,從2008年到2014年,連續用了六年。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AMD當年還宣傳過一個概念,64位處理器。說白了,就是X64而已。嚴格來說,我們現在任何人用的都是不真正的64位處理器。

AMD64的位技術是在原始32位X86指令集的基礎上加入了X86-64擴展64位X86指令集,使這款芯片在硬件上兼容原來的32位X86軟件,並同時支持X86-64的擴展64位計算,使得這款芯片成為真正的64位X86芯片。這是一個真正的64位的標準,X86-64具有64位的尋址能力。

而Intel的EM64T這樣定義的:EM64T全稱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即擴展64bit內存技術。EM64T是Intel IA-32架構的擴展,即IA-32e(IntelArchitectur-32 extension)。IA-32處理器通過附加EM64T技術,便可在兼容IA-32軟件的情況下,允許軟件利用更多的內存地址空間,並且允許軟件進行32 bit線性地址寫入。EM64T特別強調的是對32 bit和64 bit的兼容性。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好了,講講重點吧。其實,我們現在用的處理器,所謂的x64技術,只不過是64位尋址能力而已,並不是真正運行64位系統和64位軟件。打個比方說,如果我們8GB內存或者更多的內存去安裝winXP,系統只能識別3.2G左右。

我們至少需要安裝win2003服務器操作系統或者vista X64版本才能用到4G以上的內存。

而軟件方面,老版本的photoshop,僅僅是純32位軟件,單個軟件只能佔用2GB的內存,不管你是不是64位系統。而新版的photoshop,大家基本上都是選擇X64版本,可以支持2GB以上的內存,極限無條件測試,我最大試過用64GB內存跑win10,然後拿著單位設計做的圖片多開,一樣能把內存佔用滿。據說是100多GB,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求證一下。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真正意義的64位處理器是Intel 安騰處理器。

IA64處理器I-tanium(安騰)是Intel自推出32位微處理器以來,在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又一座里程碑。基於IA64處理器架構的服務器具有64位運算能力、64位尋址空間和64位數據通路,突破了傳統IA32架構的許多限制,在數據的處理能力,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獲得了突破性的提高。

  x86-64架構誕生頗有時代意義。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內存尋址空間由於受到32位CPU的限制而只能最大到約4G。AMD主動把32位x86(或稱為IA-32)擴充為64位。它以一個稱為AMD64的架構出現(在重命名前也稱為x86-64),且以這個技術為基礎的第一個產品是單內核的Opteron和Athlon 64處理器家族。由於AMD的64位處理器產品線首先進入市場,且微軟也不願意為Intel和AMD開發兩套不同的64位操作系統,Intel也被迫採納AMD64指令集且增加某些新的擴充到他們自己的產品,命名為EM64T架構(顯然他們不想承認這些指令集是來自它的主要對手),EM64T後來被Intel正式更名為Intel 64。這兩者被統稱為x86-64或x64,開創了x86的64位時代。

其實ia64的歷史早於x86-64,最初由Intel和惠普於1990年聯合推出。由於ia64不與32位兼容,所以沒有受到重視。而後為了日益擴張的計算需求,Intel重新將ia64拿出來,發佈了安騰系列服務器CPU。ia64是一種嶄新的系統,和x86架構完全沒有相似性,不應該把它與x86-64或x64弄混。基於ia64處理器架構的服務器具有64位運算能力、64位尋址空間和64位數據通路,突破了傳統ia32架構的許多限制,在數據的處理能力,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可用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獲得了突破性的提高。它是Intel自推出32位微處理器以來,在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然而,那麼流弊的64位處理器的背後,不僅僅是重新開發的原生64位系統,還需要重新開發的64位軟件。哪怕給你一套安騰的軟硬件,你要玩吃雞?沒有,你要上微信也沒有。2019年的時候已經宣佈了安騰進入安樂死狀態,說到底是,錢和技術砸出去,沒有跟進的開發,而且即使有,用戶也很難改變自己的操作習慣。更別說,光cpu就已經最低消費位1000美金。

我相信,不少朋友的主機都不一定達到1000美金的級別。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不好意思,說AMD的話,Intel始終是不得不提及的。繼續聊聊AMD K10,K10其實是K8L,可以理解為K8的改良技術,也就是說,架構變化不大。K8相當於対飆了Intel的奔騰4、酷睿,Nehalem、SNB四代的處理器,除了奔騰4以外,其他都輸得挺慘的。

不過K10確實有一些領先的技術。比方說,前面提及的集成L3緩存技術,Intel到了Nehalam才有。

第一個六核處理器,Intel一直到了酷睿八代才有桌面級的,之前倒是在X79平臺上面有多核,但是桌面級一直是四核八線程封頂。

第一個三核處理器,AMD把四核不穩定的處理器,屏蔽一個核心作為三核處理器賣;如果兩個核心不穩定,就是當雙核買。當年的火爐雙核處理器X2 7750,就是雙核的享受四核的功耗和發熱。

第一個開核處理器,因為雙核和三核部分是從四核屏蔽而來,因此,有冒險精神的主板廠家以及diy就玩出了開核。當年開核賣得最狠的莫過於AMD 5000+。開核看人品,但是基本上用不長穩定性也比不上正規的四核,尤其是帶L3緩存的開核。貌似還有四核開六核的,至於傳說中的兩核開六核,估計要到凌晨四點大家睡得最香的時候才有。

以上這些第一,和Fusion融合技術比起來,都差遠了。Fusion是基於AMD砸鍋賣鐵收購了ATI以後,真正是CPU與GPU兩手抓。第一步是推自己的AMD 780G集成顯卡芯片組,並且和Intel聯合把VIA、NVIDIA這些芯片組廠家踢出去。前面提及到另外兩家臺系芯片組廠家ALI阿拉丁貌似是被NVIDIA收購的,Sis矽統是被Intel收購,專門作為廉價平臺使用。曾經在某些神舟本本上面見過。自此,芯片組廠家就剩下Intel和AMD兩家,而且都是各顧各。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而AMD收購ATI以後,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提出了Fusion融合概念。本質來說,這個相當於是把通用運算概念推倒民用。因為Intel的GPU性能太弱,NVIDIA又沒有X86處理器的生產能力,所以說,某個程序來說,AMD確實是兩個平臺都能吃香的。可惜,真正意義上的通用計算,也就是office、photoshop、IE瀏覽器上面的GPU加速而已。可能大家聽過,最為賺錢的通用計算是挖礦,也就是比特幣。要說挖礦,確實也是AMD的顯卡比起NVIDIA更為優勝,受限於篇幅,這邊也不去延伸了。

當然了,簡單講到產品,就是APU,第一代的APU採用的是K10的CPU,頻率雖然低,但是性能卻比起第二代的APU更好。

APU並不差,但是後面推土機的鍋,害了APU。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接著是AMD黑暗時期,推土機架構。後續的什麼打樁機、壓力機什麼的也是基於這個而來。也是因為推土機,AMD被國人調侃為農企。

推土機的架構,至今還是迷之操作。推土機架構的核心基礎和靈魂,就是模塊化設計。大家都知道傳統意義下CPU擁有更多的物理核心,性能會更強,但是成本也會更高,也因此Intel在酷睿處理器上應用了SMT技術,也就是超線程。SMT可以讓一個CPU核心的多個線程共享資源並同步執行,硬件上幾乎不需要增加成本,不過效能肯定沒有更多的物理核心來的強。

AMD為了平衡成本和多線程效能的問題,獨特的推出CMT技術。AMD在“推土機”上把兩個核心及相關單元封裝成一個模塊,兩個核心共用一個浮點運算單元,但每一個核心都有完整的整數運算單元,FX-8150由四模塊組成八核心,浮點單元實際上只有四個,以往CPU是每個核心一個浮點單元的。這樣四核心由雙模塊組成,六核心由三模塊組成,如此類推。採用模塊化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冗餘電路,堆砌CPU核心更容易。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為什麼說,看不懂呢。如果,你的球隊,本身防守就爛,場場丟三個球,然後你再把防守球員減少一半,那你不是等著輸得更多嗎?事實上,AMD的浮點運算能力,除了K7、K8前期,基本上都不如Intel同期的處理器。也是因為這個根本原因K10雖然有不少有創意的新技術,但是性能和頻率都上不去。

AMD的推土機倒是把核心和頻率都推上去了,但是同頻性能還不如自家的K10,更別說能虐K10的Intel了。不少朋友對於所謂的推土機八核的理解就是四核八線程而已,而且核心效能本來就不高,被吊打是必然的。也是因為如此,Intel才可以堅持四核八線程封頂多年,從Nehalam到第七代酷睿均是如此,來來去去的升級就是針腳改變,換主板,頻率加一點,也是因為如此,才有牙膏廠的稱呼。

不過,八核推土機也不是一無是處的,一方面相對而言便宜,一方面是對於那些遊戲工作室多開有幫助。據說,那些什麼夢幻西遊工作室什麼的,推土機比起i7給力。多個裝機商朋友證實過這一點。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萬幸,AMD還是撐著沒有倒下,還能發展出再一次改變世界的產品—Ryzen銳龍。

銳龍 AMD Ryzen所用的Zen架構對於舊的模塊化架構的“Bulldozer”推土機架構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是製程重原來FX處理器的32nm,APU的28nm直接跳到了14nm FinFET工藝,更先進的工藝不僅推動性能增長,更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了功耗。

性能方面也有質的飛躍,首批上市的銳龍 AMD Ryzen全部都是8核16線程處理器,採用AM4接口,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內建PCI-E 3.0控制器,有24條PCI-E line,而且CPU內部還有還有SATA、NVMe、USB 3.0控制器,VRM供電模塊也在CPU內部,整合度相當的高。

簡單來說,Ryzen第一代1x00系列的同頻性能弱於同時期的Intel,而且對於內存的兼容性偏弱,但是核心和線程高一倍。

一代半的2x00系列,頻率以及內存兼容性已經大幅度提高,也開始受到遊戲玩家的關注。

二代是3x00系列,頻率已經逼近INTEL,核心、線程、價格持續領先,而且還是首個推出PCI-E 4.0接口的桌面級平臺。至今,Intel無論是桌面級還是至尊級均沒有PCI-E 4.0的支持,甚至第十代酷睿處理器依然缺席PCI-E 4.0技術。

PCI-E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帶寬不斷升級,一代相當於兩車道,二代就是四車道,三代是八車道,四代是16車道。然後,某人喊著,16車道浪費,顯卡用不上。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現在的顯卡也就是AMD自家支持PCI-E 4.0技術,但是受限於性能,基本上沒看出有啥區別。而NVIDIA的安培架構顯卡尚未發佈,現在不敢妄斷。

而現在真正享受到PCI-E 4.0高帶寬福利的是超高速M.2 SSD。上圖為影馳一款支持PCI-E 4.0的M.2 SSD,上半截是PCI-E 4.0接口下面的成績,下半截是pci-E 3.0接口的成績。

簡單理解是,pci-E 3.0的SSD,跑分上限就是3600MB/s的持續讀取速度,而PCI-E 3.0可以實現5000MB/s。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真正讓Intel出血的不僅僅是桌面級的Ryzen,服務器級別的撕裂者以及超薄本上面的Ryzen U系列都讓Intel枕食難安。前者同樣是核心線程更多,價格更便宜;後者,同品牌同配置同模具,基本上Ryzen U系列的本本會比起Intel的便宜500-1000左右的價格,CPU性能接近,而且核顯方面絕對吊打Intel。

那些年我們罵過與粉過的農企,談談我所認知的AMD處理器


桌面級、服務器,移動平臺全面處於下風,不得不套用前央視主持人劉建宏的那句話,留給Intel的時間不多了。

當然了,經歷過K7、K8時代的老玩家,還是希望這一次,AMD掌門人蘇姿鋒博士能帶領AMD繼續強大,繼續推出新品,打好順風球,別再讓Intel輕輕鬆鬆全面翻盤。也同時期望,Intel能趕快拿出一點乾貨,讓大家能拿到科技進步的紅利和價格的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