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從陸遜與馬謖的經歷,看何為將者

羅貫中在著名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以其揮灑自如的文學想象力和遊刃有餘的藝術技巧,描寫了東漢末年到三分歸晉100年間無數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很多著名的戰爭,在他的敘述下,三國成為膾炙人口的傳世故事。

在小說中,掩藏在那些大人物的英雄光環下,有一個巧合的現象。同時代兩個的著名儒將資歷相近,都在同一年齡的時候,以零指揮的閱歷首次獨自領兵打仗。此二人便是吳國的陸遜和蜀漢的馬謖,前者名垂青史,後者千古遺恨。本文嘗試以二人的共性角度,來看古來征戰何為將者。

從陸遜與馬謖的經歷,看何為將者

央視版三國·陸遜劇照

同樣的登場方式,不同的結局收場

陸遜(183年-245年),年僅20歲的時候就成為孫權幕僚,後來步步高昇。曾在呂蒙偷襲荊州打敗關羽的戰鬥中,陸遜出謀劃策,為打敗關羽做出重要貢獻。公元221年,陸遜38歲的時候,劉備以報仇為名,出兵征討東吳,一度節節勝利震動江東。危急存亡時刻,東吳起用資歷不深的陸遜,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戰中以少勝多,挽救吳國。

馬謖(190年-228年),也是20來歲的時候成為劉備的幕僚,仕途平步青雲。特別是諸葛亮對他也是很器重。公元225年,諸葛亮在征討雍闓的時候,馬謖出謀劃策,為打敗雍闓和孟獲做出重要貢獻。後來馬謖曾獻離間計,為諸葛亮順利北伐奠定基礎。公元228年的北伐中,38歲的馬謖奉命守街亭,結果因為輕敵戰敗,導致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最後死於軍法。

從陸遜與馬謖的經歷,看何為將者

央視版三國·馬謖和諸葛亮劇照

後人提及兩位38歲首次獨立領兵的書生將領時,陸遜往往是雄才大略的代表,有口皆碑。馬謖則成為教條主義的化身,大加撻伐。兩人出身相似、經歷相同,結局會天壤之別。其中緣由,不得不令人試探究竟。

定力是將者的基本素質

劉備率領75萬大軍,氣勢洶洶撲向東吳,連下數十城的時候,東吳朝野震動。唯有陸遜不為所動,也沒有向其他的將領自告奮勇,卻是在闞澤的力薦下,才受到孫權召見並任命他"總督軍馬"。陸遜面對君主"拜將"表現出很好的定力。再三推辭謙虛地說:"臣年幼無才,安能制之"。孫權便把自己的寶劍賜給他,授予先暫後奏的權力,陸遜仍然不接受。直到孫權築壇拜他為大都督,御賜寶劍印綬,陸遜才慨然接受重任領兵禦敵。

馬謖則不同。聽說司馬懿領兵打算進攻街亭,要斷蜀漢北伐軍隊的咽喉,馬謖毫不猶豫前往自告奮勇,《三國演義》記載如下: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


從陸遜與馬謖的經歷,看何為將者

陸遜以孫權佩劍,整肅軍紀

馬謖太急於表現自己,為了爭取到保衛街亭的重任,甚至立下軍令狀。先後爭取三次才成功,心高氣傲的態度和不夠堅固的定力暴露無疑。自告奮勇絕不是不可取,但是應該建立在對敵我力量和戰場局勢正確分析的基礎上。過高估計自我,過低估計敵人,自告奮勇往往會成為取敗之始。

異議是對將者氣度的衡量

年輕的陸遜初來軍中,由於缺乏履歷,遭受眾人的質疑,甚至嘲笑和奚落他"懦弱"的決策。部下三番五次不聽將令,直到陸遜拿出御賜寶劍,以"違令者斬"的姿態,才使得自己的作戰思想得到貫徹。

陸遜"違令者斬"絕不是單純的固執己見,恰是先穩定內部軍心,接下來再耐心細緻地為下屬分析敵情,以此達到統領部下的目的。要做好這個工作不容易,需要準確地拿捏,避免顧頭不顧尾。陸遜"親自遍歷諸關隘,撫慰將士";派小將淳于丹率領小股力量偷襲劉備軍隊以探虛實。淳于丹失敗回來,陸遜親自去安慰。這些做法都充分體現出陸遜關愛下屬的良好品德和為將者的氣度。

從陸遜與馬謖的經歷,看何為將者

馬謖不肯聽從王平規勸,終至失敗

馬謖和副將王平在吞併何處意見不一的時候,馬謖對王平沒有一絲絲的尊重。王平提出不同看法提醒馬謖不能屯兵山上,否則一旦魏兵四圍,街亭難以守住。馬謖嘲笑王平是"女子之見",聲稱按照兵法"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面對王平的勸諫,馬謖不耐煩地說,"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大敵當前,馬謖不是耐心細緻地解釋說服眾將,反而嘲笑副手製造分歧,充分顯示出馬謖剛愎自用的性格,這是兵家大忌。

自傲是將者的大忌

面對劉備大軍壓境,陸遜先是下令堅守不出以待時機。縱使對方不斷引誘辱罵也要堅忍。面對軍營中劉備"欺人太甚",都督"軟弱無能"的聲音。陸遜依舊不為所動,劉備想以屯兵休息之計誤導陸遜,陸遜仍然繼續等待真正的戰機降臨。

從陸遜與馬謖的經歷,看何為將者

陸遜動畫形象

陸遜的表現絕不是懦弱,是建立在敵我形式分析的基礎上,非常重視敵人的強大。也可以說是"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他評價劉備稱其"乃世之梟雄,更多智謀,其兵始集,法度精專。"正因為準確判斷敵人,放低自己的姿態才能抓住對方弱點一舉擊潰敵人。

馬謖和副將王平來到街亭查看地勢之後,馬謖立刻得意忘形到認為勝券在握,甚至覺得諸葛亮謹慎過頭。原文描述說: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

早在馬謖自告奮勇領兵的時候便誇下海口,稱"休道司馬懿張郃,便是曹睿親來,有何懼哉"。從這種輕視強敵人的做法來看,馬謖的自傲早已為失敗做好序幕,陸遜則表現出不同的一面,一路走來戒驕戒躁,為最後的勝利製造更多的加分項。

從陸遜與馬謖的經歷,看何為將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戰後是將者最後的考驗

遭到火燒連營的劉備大軍被迫退守白帝城。嚐到勝利果實的東吳將領主張乘勝追擊,一舉消滅劉備勢力。陸遜的表現再度出人意料——班師回朝。陸遜作出決定的依據是判斷魏國會乘虛進攻吳國,後來情況發展果然如此。即使獲得大勝,仍能保持冷靜頭腦,做好善後的事情,這是優秀將領必備的素質。

馬謖受困山頂進退失據,一次次突圍失敗後,馬謖居然選擇以死謝罪。多虧王平採取措施才得以脫身。作為將者,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旦戰場上失利應該第一時間想到如何"止損",而不是自己自刎謝罪。一個人慷慨赴死沒有什麼大不了,如何保證自己帶出來的將士全身而退,才是作為將領應該考慮的事情。這一點來看,面對戰後的情況處理,陸遜明顯高於馬謖。

陸遜和馬謖同為三國時期的儒將,又同在38歲時首次領兵打仗。可以說兩個人同樣的方式登上歷史舞臺,結局卻迥乎不同。陸遜的夷陵之戰充分展示出將帥的大才,真正代表著儒將該有的"謙讓"、"忍讓"、"勝讓"的素質。馬謖一路走來表現出的是初上戰場的"大笑"、戰時的"大怒"、戰後的"大哭",缺乏高階級將領該有的基本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