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从陆逊与马谡的经历,看何为将者

罗贯中在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以其挥洒自如的文学想象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技巧,描写了东汉末年到三分归晋100年间无数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很多著名的战争,在他的叙述下,三国成为脍炙人口的传世故事。

在小说中,掩藏在那些大人物的英雄光环下,有一个巧合的现象。同时代两个的著名儒将资历相近,都在同一年龄的时候,以零指挥的阅历首次独自领兵打仗。此二人便是吴国的陆逊和蜀汉的马谡,前者名垂青史,后者千古遗恨。本文尝试以二人的共性角度,来看古来征战何为将者。

从陆逊与马谡的经历,看何为将者

央视版三国·陆逊剧照

同样的登场方式,不同的结局收场

陆逊(183年-245年),年仅20岁的时候就成为孙权幕僚,后来步步高升。曾在吕蒙偷袭荆州打败关羽的战斗中,陆逊出谋划策,为打败关羽做出重要贡献。公元221年,陆逊38岁的时候,刘备以报仇为名,出兵征讨东吴,一度节节胜利震动江东。危急存亡时刻,东吴起用资历不深的陆逊,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中以少胜多,挽救吴国。

马谡(190年-228年),也是20来岁的时候成为刘备的幕僚,仕途平步青云。特别是诸葛亮对他也是很器重。公元225年,诸葛亮在征讨雍闿的时候,马谡出谋划策,为打败雍闿和孟获做出重要贡献。后来马谡曾献离间计,为诸葛亮顺利北伐奠定基础。公元228年的北伐中,38岁的马谡奉命守街亭,结果因为轻敌战败,导致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最后死于军法。

从陆逊与马谡的经历,看何为将者

央视版三国·马谡和诸葛亮剧照

后人提及两位38岁首次独立领兵的书生将领时,陆逊往往是雄才大略的代表,有口皆碑。马谡则成为教条主义的化身,大加挞伐。两人出身相似、经历相同,结局会天壤之别。其中缘由,不得不令人试探究竟。

定力是将者的基本素质

刘备率领75万大军,气势汹汹扑向东吴,连下数十城的时候,东吴朝野震动。唯有陆逊不为所动,也没有向其他的将领自告奋勇,却是在阚泽的力荐下,才受到孙权召见并任命他"总督军马"。陆逊面对君主"拜将"表现出很好的定力。再三推辞谦虚地说:"臣年幼无才,安能制之"。孙权便把自己的宝剑赐给他,授予先暂后奏的权力,陆逊仍然不接受。直到孙权筑坛拜他为大都督,御赐宝剑印绶,陆逊才慨然接受重任领兵御敌。

马谡则不同。听说司马懿领兵打算进攻街亭,要断蜀汉北伐军队的咽喉,马谡毫不犹豫前往自告奋勇,《三国演义》记载如下: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从陆逊与马谡的经历,看何为将者

陆逊以孙权佩剑,整肃军纪

马谡太急于表现自己,为了争取到保卫街亭的重任,甚至立下军令状。先后争取三次才成功,心高气傲的态度和不够坚固的定力暴露无疑。自告奋勇绝不是不可取,但是应该建立在对敌我力量和战场局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过高估计自我,过低估计敌人,自告奋勇往往会成为取败之始。

异议是对将者气度的衡量

年轻的陆逊初来军中,由于缺乏履历,遭受众人的质疑,甚至嘲笑和奚落他"懦弱"的决策。部下三番五次不听将令,直到陆逊拿出御赐宝剑,以"违令者斩"的姿态,才使得自己的作战思想得到贯彻。

陆逊"违令者斩"绝不是单纯的固执己见,恰是先稳定内部军心,接下来再耐心细致地为下属分析敌情,以此达到统领部下的目的。要做好这个工作不容易,需要准确地拿捏,避免顾头不顾尾。陆逊"亲自遍历诸关隘,抚慰将士";派小将淳于丹率领小股力量偷袭刘备军队以探虚实。淳于丹失败回来,陆逊亲自去安慰。这些做法都充分体现出陆逊关爱下属的良好品德和为将者的气度。

从陆逊与马谡的经历,看何为将者

马谡不肯听从王平规劝,终至失败

马谡和副将王平在吞并何处意见不一的时候,马谡对王平没有一丝丝的尊重。王平提出不同看法提醒马谡不能屯兵山上,否则一旦魏兵四围,街亭难以守住。马谡嘲笑王平是"女子之见",声称按照兵法"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面对王平的劝谏,马谡不耐烦地说,"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大敌当前,马谡不是耐心细致地解释说服众将,反而嘲笑副手制造分歧,充分显示出马谡刚愎自用的性格,这是兵家大忌。

自傲是将者的大忌

面对刘备大军压境,陆逊先是下令坚守不出以待时机。纵使对方不断引诱辱骂也要坚忍。面对军营中刘备"欺人太甚",都督"软弱无能"的声音。陆逊依旧不为所动,刘备想以屯兵休息之计误导陆逊,陆逊仍然继续等待真正的战机降临。

从陆逊与马谡的经历,看何为将者

陆逊动画形象

陆逊的表现绝不是懦弱,是建立在敌我形式分析的基础上,非常重视敌人的强大。也可以说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他评价刘备称其"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正因为准确判断敌人,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抓住对方弱点一举击溃敌人。

马谡和副将王平来到街亭查看地势之后,马谡立刻得意忘形到认为胜券在握,甚至觉得诸葛亮谨慎过头。原文描述说: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早在马谡自告奋勇领兵的时候便夸下海口,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从这种轻视强敌人的做法来看,马谡的自傲早已为失败做好序幕,陆逊则表现出不同的一面,一路走来戒骄戒躁,为最后的胜利制造更多的加分项。

从陆逊与马谡的经历,看何为将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战后是将者最后的考验

遭到火烧连营的刘备大军被迫退守白帝城。尝到胜利果实的东吴将领主张乘胜追击,一举消灭刘备势力。陆逊的表现再度出人意料——班师回朝。陆逊作出决定的依据是判断魏国会乘虚进攻吴国,后来情况发展果然如此。即使获得大胜,仍能保持冷静头脑,做好善后的事情,这是优秀将领必备的素质。

马谡受困山顶进退失据,一次次突围失败后,马谡居然选择以死谢罪。多亏王平采取措施才得以脱身。作为将者,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旦战场上失利应该第一时间想到如何"止损",而不是自己自刎谢罪。一个人慷慨赴死没有什么大不了,如何保证自己带出来的将士全身而退,才是作为将领应该考虑的事情。这一点来看,面对战后的情况处理,陆逊明显高于马谡。

陆逊和马谡同为三国时期的儒将,又同在38岁时首次领兵打仗。可以说两个人同样的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结局却迥乎不同。陆逊的夷陵之战充分展示出将帅的大才,真正代表着儒将该有的"谦让"、"忍让"、"胜让"的素质。马谡一路走来表现出的是初上战场的"大笑"、战时的"大怒"、战后的"大哭",缺乏高阶级将领该有的基本素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