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刘备不懂军事“连营”招来失败吗?

夷陵之战是刘备不懂军事“连营”招来失败吗?

在曹丕以魏代汉以后,刘备失去关羽和荆州,给刚刚迎来人生巅峰的皇叔当头浇下一盆冷水。为了振奋士气人心,刘备也完成称帝的一步,延续汉室旗号,因这个汉国在蜀,往往习惯称蜀汉。可因正史《三国志》作者陈寿后来在晋朝为官,不得不避忌刘备继承汉室字眼,所以“魏蜀吴”千百年来成了口口相传的“三国”,正如刘备后来的谥号是汉昭烈帝,已经说明他建立的国号为汉,绝对不是蜀。

蜀汉章武元年(221),刘备大举伐吴,目标任务其实正是要夺回荆州。《三国演义》极力渲染刘备“义字当头”为关羽复仇而伐吴,是一种艺术化塑造。刘备作为乱世豪杰,为关羽报仇只是作为便于伐吴的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若真为关羽复仇征吴,明显就是冲动,如赵云曾站出来义正词严的建议,汉室刚被篡夺,曹魏才是大敌,而吴国只是私仇,应该以大义为先。

其实关羽兵败身死,荆州丢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的事,到刘备出兵伐吴几乎隔了两年,而大军进入夷陵地界已经是章武二年春。原本张飞要到江州(今重庆市)会师,结果出发前被部下刺杀。这一战役和赤壁之战类似,有不少谜团需要仔细分析才能接近真相。首先,最突出就的是“火烧连营”,征战沙场多年的刘备像是犯了一个愚蠢的低级错误让陆逊有机可乘。其次,刘备似乎是以举国兵力进犯,东吴再次是以少胜多,创造了又一个经典案例。事实当真如此吗?

三国时期,官渡和赤壁两次大战虽然对具体兵力存有争议,但以少胜多的结论则基本没有悬念,但夷陵猇亭大战则未必。刘备的蜀汉本就最弱小,且刚丢荆州,完全凭借刘备新近称帝的一股锐气而出征,兵力实在有限。好歹大体算是精锐(除荆州入川的兵力久经训练外,吸纳原刘璋的东州兵也都颇有战斗力)。

若统计蜀汉进攻的总兵力,第一阶段,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多人为先锋,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省巴东县)击破吴军李异、刘珂部,占领秭归县。第二阶段,为防范曹魏的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督水军驻扎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荆州名士、马谡的大哥)到武陵一带争取部落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作战,他们各自带有约万人左右,所以,夷陵猇亭之战蜀汉出动总兵力约在五万人上下。而东吴孙权任命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共五万人抵御蜀汉,也就是说,双方大体兵力相当,不过,黄权一万左右水军后来被隔绝在战场之外,对战之中蜀汉的兵力还相对处于劣势。

对于夷陵之战,通过小说的描绘也看得出,陆逊在面对蜀汉攻势压力之下,也一度面临老将不服的情况。因为他之前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资历,仅有一次建安二十一年配合大将贺齐讨伐山越,获得孙权欣赏,安排娶了

孙策之女为妻。而在夺取荆州的重大行动中,陆逊一度代替吕蒙出镇前线,后来领一支队伍攻取秭归、峡口等地,因这一战获得封侯,加封镇西将军。严格说这应该不算孙权真正要重用和提拔陆逊,因陆逊的确有功,需要安抚陆氏这一江东士族代表的作用更大。只不过吕蒙死后,他机缘巧合就成为镇守荆州一带的主将之一,不应忘了孙桓是孙氏家族成员、朱然与孙权交情极深(曾一起读书)、韩当、徐盛是资历很深的老将,他们全都在荆州地盘上。所以,孙权提升陆逊为抵抗刘备进犯的主将,一来算是多少了解陆逊有能力,二来陆逊镇守荆州西部地区,熟悉地理;三来算是一种大胆启用。

从陆逊方面说,确实因为熟悉荆州,尤其偏西的秭归、峡口等夷陵边界,当刘备大举进犯后,陆逊为了避免在复杂地形下与士气正盛的蜀汉军队交锋,采取了退却战术,诱敌深入,同时,故意让刘备错判形势,以为

讨伐顺利,穷追猛打,直到进入圈套。陆逊指出刘备进军通过山区,居高守险,求胜心切,吴军应避开锋芒,伺机破敌,一直撤到猇亭(今湖北省宜都县北古老背,长江东岸)转入防御,遏制蜀汉大军。这样,吴军就退出了高山峻岭的峡谷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山地留给了蜀汉军队。

蜀汉前期进攻态势结束,进入第二阶段相持局面。吴班、陈式督水军通过夷陵封锁长江沿线。刘备亲率大军经崎岖山道进至猇亭,在山区狭长山路沟壑扎下几十个大营,黄权进抵夷陵以北与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另外,马良与五溪蛮夷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显然,这时的刘备之所以会在夷陵连营扎寨,并不是他不懂军事,根本原因是受制于山区的地形条件,更准确说是“中了计”。

夷陵之战是刘备不懂军事“连营”招来失败吗?

之后,刘备很明白这一局面的被动,于是,第一个方案是派前部督张南率兵尽快围攻驻守夷道(今宜都县)的孙桓,可惜难以攻克,无法整体突破山区狭长的地形。孙桓是孙权从兄弟孙河之子,吴军将领请求陆逊增援,陆逊知夷道城坚粮足,有意要让其牵制蜀军,回答说他表示:“孙安东(当时官拜安东中郎将)得到官兵拥戴,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没有什么令人担忧的。待我的计谋全面施行,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围也自然被解。”后来孙桓见到陆逊谈及此事说:“开始我确实怨您不相救,如今胜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调度自有良方。”(见《三国志·陆逊传》)

第二个方案,刘备则在山谷设下伏兵,令吴班以少量兵马在平地扎营引诱吴军出战,意图一举围歼,再行突破。陆逊看出有诈,坚守不出,两军从年初相持到盛夏,蜀汉军队十分疲惫。

第三阶段,刘备再次调整策略,又一次犯错,陆逊抓住战机实施反击。蜀汉方面将陈式的水军也移到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数百里山地连营结寨,战线过长,运转补给有困难。而这时吴军中大小将领也因近半年的僵持,开始怀疑陆逊的胆略和能力,陆逊却上书孙权说,刘备舍弃舟船专以步兵作战,正是攻击的时候。于是命令将士以火攻破一二营寨。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吴军反击时,并没有可能大举进入蜀汉几十个大营同时去放火,仅仅是用火攻破一两个大营,惊扰蜀汉大军,然而当时夏季,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才造成火烧连营的轰动局面,帮助吴军趁势反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从夷道北撤,被反攻的朱然、孙桓夹击战死。这是刘备败退的第一步。

陆逊再命水军封锁长江,由孙桓扼守中途夷道,分割蜀汉大军东西两头,然后各个击破,这是东吴获胜的

第二大战术,假如东吴兵力较蜀汉相差太远,根本不可能实施这一战术。吴军因火势蔓延连营近四十余寨,蜀汉大军撤退不及死伤惨重。东吴各路出击,大获全胜。蜀汉将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

第四阶段,陆逊追击刘备,收复夷陵西部边界。由于刘备中军撤退较快,退到马鞍山据守,陆逊集中兵力追击刘备主力,歼灭万余人。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刘备只剩少量兵力逃奔秭归,在险道上焚烧铠甲阻塞吴军追赶,侥幸逃回西川。史书记载蜀汉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见失败之惨。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孙权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为江陵候。

刘备逃往白帝城,东吴部将徐盛、潘璋、宋谦都上书要乘机入川。孙权征询陆逊的看法,陆逊与朱然、骆统都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陆逊为防曹魏乘机袭吴,仅派李异、

刘珂部追至南山(今秭归县南岸山,原本二人就驻守在益州与荆州的交界,算是收复失地)。而黄权被吴军截断入川归路,被迫降魏。黄权家眷仍在蜀汉,儿子黄崇后来依然对蜀汉忠心耿耿,与诸葛亮子孙诸葛瞻、诸葛尚抗击邓艾战死绵竹。

刘备对夷陵之战的失败十分惭恚,刚刚略有中兴气象的蜀汉锐气尽失,积累数年的精锐兵力消耗殆尽。当时的蜀汉,除了出征五万左右精锐外,唯有留守汉中的兵力较多,益州南部要冲有少许兵力,伐吴这五万占全部蜀汉兵力三分之一还多,当然诸葛亮一直在招兵和训练新军。之后,刘备连返回成都重新振作的勇气都没有了,将白帝城改名为永安,很快于次年四月病亡,享年六十三岁。

前面比较细致回顾了夷陵战役的经过和双方的战略战术步骤,总结客观事实,首先就要澄清的是刘备在军事上究竟有多大失误?

既然可以排除刘备这次亲征并非一时冲动,是关系到夺回荆州振兴汉室的积极战略,若无荆州这一要冲之地,蜀汉便无法有效实现北伐大计(可以联系后面诸葛亮十分窘迫的北伐)。就连十分看重联合孙权的诸葛亮对此行动也没有表示什么反对意见,就算诸葛亮是面上不便反对,但实际他也抱有侥幸心态。就是说,刘备当真能夺回荆州固然很好,即便无法全部夺回,能占据部分险要地盘也算对蜀汉大局形势有利。

其次,之前回顾战役经过也表明,刘备在夷陵连营扎寨是陆逊的破敌之策,实际上刘备是中了陆逊诱敌深入的计谋,被拖到夷陵山区进行相持,连营是迫于地理环境,并不是刘备故意要犯低级错误。

第三,与赤壁之战类似,东吴的火攻是陆逊实施的巧妙助攻,并非决胜的关键。东吴实施反击时有突袭的效果,不大可能出动大队人马去几十座蜀汉大营放火。主要还是刘备大军在地理上被遏制于山林,又拖延到炎

热夏季,士兵精力疲惫,仅仅一两个大营被烧,军心阵脚大乱,当然吴军趁势反扑时候扩大火势,尽力促使火势蔓延起来,所以导致蜀汉一败涂地,这与周瑜在赤壁的致胜策略十分类似,火势是起到助攻的妙用。

夷陵之战是刘备不懂军事“连营”招来失败吗?

第四,刘备在夷陵之战真正最大的失误举动其实是“舍舟就步”,自己造成给陆逊的可乘之机,将水陆联

合行动的优势自动放弃,陆逊才看准战机已到,才有把握实施反攻。然后东吴方面正以水军逆流而上分割包围刘备,原本兵力优势并不明显的蜀汉军队彻底陷入劣势。否则,处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怎敢轻易逆流而上去阻击顺江而下占据水面优势的蜀汉大军?历史上水军行动从来都受制于地利,几乎很少逆流而上犯险成功的案例。所以也客观上再次证明,早期水军从来是辅助陆军行动,东吴方面也并不会以水军为主要破敌手段。

总结来说,刘备平生军事才干的确属于中等水平,他一生真正的优点在于折而不挠,且善于识人和用人不疑,这方面确实值得称道。对魏延、黄权、李严等人的欣赏和提拔,包括对马谡能力的观察,还有对马忠潜质的发掘,全都可圈可点,甚至比诸葛亮都要准确全面。

永安病危时,儿子刘禅年仅十六岁,诸葛亮受命托孤获得辅政大臣的权力。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已经非常

密切,在征战岁月,诸葛亮坐镇后方,决策大权一直在刘备手中。在此时此刻,刘备不得不权宜行事。但刘禅在年龄上勉强可以出任君主了,试想当年孙权接手孙策时也不过十九岁,历史上继承大位的年轻君主并不在少数。可事实很无情,刘禅的才干比刘备更加平庸,真正让人痛惜的是,刘禅在与顶级聪慧,博学多才的师长诸葛亮一起那么久的日子里,竟然对刘禅的教育没见多少成效,这对于蜀汉政权后来的维持几乎造成了灾难性后果。这方面,不论刘备与诸葛亮都责无旁贷,这个巨大的失误是无法推卸的。

刘备把蜀汉的前途压在诸葛亮身上,这一方式是绝对值得欣赏的,也再次证明刘备识人的眼光非常厉害,但长久以来却被视为权谋之术。刘备本身是一个政治家,史书称他“颇有高祖之风”,假若不排除这一点,要把刘备临终时“君自可取”的话看作有警示的意思,那么,也可以认为是对诸葛亮的鞭策。诸葛亮的为人在刘

备心中是有数的,假如诸葛亮当真最后可以登上高位,如曹操受封魏王的那一步,相信距离扫灭曹魏或东吴,至少蜀汉需要占据半壁河山(一如南北朝的形势),或者看得见一统天下的眉目了,那样刘备在九泉之下也当可瞑目,那时候,诸葛亮真要成就大业也就无可厚非,正所谓大势所趋。可如果没到这一步,以诸葛亮的为人不可能比奸雄曹操更过分,急急忙忙就想改换蜀汉旗号,对自己半生经营的事业一朝尽毁。当时,人们毕竟受到汉朝四百年基业的深厚影响,尤其儒家经学在天下人头脑中还很有地位,诸葛亮身为堂堂君子,聪明过人,显然知道这条道路该如何去走。所以,刘备临终的嘱托从话语来说各方面都算滴水不漏,也是相当正面的坦诚相告。

为了蜀汉大业,刘备除了安排值得信任的诸葛亮之外,另外在军事方面还加了一个李严。他既为荆州人士

,但多年来又在益州较有根基。这类似于孙策死时,安排周瑜和张昭一文一武给孙权充当辅佐,互相平衡取舍。刘备之所以欣赏李严,因他有过令人刮目相看的出色表现。争夺汉中时,盗贼马秦、高胜等在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南郪江乡,属广汉郡)起兵,招集队伍数万人到资中县。当时刘备在汉中,李严任犍为太守,获悉消息没有来得及报告,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等。不久,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李严前往解围,高定被击败后逃走。刘备发现李严行为果敢,于是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兼任原郡守。他的举动类似后来司马懿铲除孟达在新城准备投靠诸葛亮,军情急迫之下火速出击,这就是军事统帅的敏锐和决断。但很可惜,这与诸葛亮的用人理念不合,尤其还认为李严在蜀汉内部还颇有结党嫌疑,没多久就借北伐运粮一事解除李严的职权,将行政和军事大权牢牢集于一身,走向了权臣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