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南明為何不能像南宋涅槃重生?

lanssrode


南明和南宋都是由於北方陷落而從北遷至南,同時又都被“異族”入侵,但遷都之後,兩者的結局卻是截然不同,南宋政權在南遷後依然存在了一百五十二年而且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較為和平的狀態。而南明,即使加上鄭成功佔領臺灣的二十年時間,也只在戰亂中存活了三十九年。為什麼開始情況如此相似的兩朝,結局會有如此大的差異?筆者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明朝沒有指定繼承人,政治鬥爭嚴重。宋朝開封失守後,北宋皇室被金國軍隊一鍋端了,只留下高宗趙構等人南逃,這支獨苗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南宋皇帝,有了君主之後,南宋統一了國家內部抵抗侵略的力量而沒有浪費在內耗中。而南明則不同,崇禎吊死在煤山,並沒有指定繼承人,南明政權在南京立福王為弘光帝,此時還勉強能夠穩定局勢,但八個月後南京失守,弘光朝廷覆滅,南明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短短几年南明朝廷立了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三帝一監國,甚至出現兩帝並立的情況,南明內部因正統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像魯王與隆武帝就因誰是正統這一問題,互相殺了使者,差點打起來,而之後紹武帝和永曆帝就直接兵戎相見了,嚴重的內耗導致了南明無法統一內部力量抗清,白白被清朝撿了便宜。

二、南明失去了對軍隊的掌控,國內軍閥橫行。宋朝一直對武將有很強的提防,軍隊的掌控權一直都牢牢的把握在皇帝的手中,做到兵將分離,將領往往在出徵之前才會見到自己帶領的士兵,這有效抑制了擁兵自重的情況。

而由於明朝末年財政收入難以支付連年的戰爭,所以明朝將領經常需要自己去募集軍費,這就削弱了軍隊與朝廷的聯繫,導致士兵只聽將領的命令,大大強化軍隊的獨立性導致了大量軍閥誕生。到了南明時期,明朝的軍事已經被軍閥把持了,像鄭芝龍、何騰蛟、孫可望等人,朝廷一方面要給大量的軍費另一方面卻難以調動他們。不僅如此,軍閥們還為了自身利益,出賣國家利益,抗清名將李定國就曾被孫可望出賣,導致手下精銳死傷慘重。

三、南明“聯虜平寇”的錯誤策略和統治者的無能。北宋滅亡之際,國內並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南宋只用專心對付金國軍隊,所以趙構一稱帝,南宋就積極備戰抗金,而且相比南明皇帝,趙構表現好的太多了。

而明朝亡於農民起義,所以南明建立之初對起義軍態度十分敵視,提出了“聯虜平寇”的策略,打算藉助滿清剿滅北方的起義軍。在弘光立國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南明消極避戰,一方面不出兵參與清軍和起義軍的戰事,另一方面也不積極備防,就在江南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弘光帝甚至在國家危難之際組織選妃,大肆抓蛤蟆煉製春藥。等到北方戰事結束,滿清南下,南明這才慌忙備防,但為時已晚,南京迅速就失守了。諷刺的是,南明費盡心思對付的起義軍,之後卻是南明抵抗滿清的主力,比如抗清戰績最佳的南明將領李定國就是歸降的義軍領袖。

南明為何沒能成為南宋,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自己作死,歷史其實給過南明很多次機會,像李定國兩蹶名王清軍實力大損、多爾袞執行“剃髮令”民間起義不斷,這都是南明翻盤的重大機遇,可惜卻因為南明的內鬥而錯過了。康熙二年(1663)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在雲南,二十年後,施琅佔領臺灣,南明徹底退出歷史舞臺,變成了史書上的一個符號。


鄧海春


歷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同樣一個王朝興衰的劇本往往能演繹出不同的結局。就拿晉、宋、明三朝末期來說吧,西晉末期歷經八王之亂帝國元氣大傷、極端虛弱,又被外敵趁虛而入眼看一口氣喘不上來就要壽終正寢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最後剩下的一支精銳部隊又在寧平城慘敗中被石勒一掃而光連帶著隨行的皇族、大臣也全部罹難,結果就一個光桿司令琅琊王司馬睿到了建康、承繼了帝位就迅速穩定了形勢又延續了一百多年;北宋末期,靖康北狩,成為周幽王被殺之後面對外敵最大的恥辱,整個帝國已呈土崩瓦解之勢,金軍不斷向南號稱要‘搜山檢海捉趙構’,結果硬是被岳飛、韓世忠、吳玠三人以劣勢兵力穩定住了局面之後又偏安了一百多年。


明朝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特意在成祖北遷值守國門後於南京師留了一套齊備的政權機構以防不測,本來崇禎自縊之後以南方之富庶再加上甩掉了連遭天災、兵禍蹂躪的北方之地,若能團結一致、整軍備戰、勵精圖治,再差再差也能保有半壁江山。可歷史就是這麼不按常理來,眼看馬上就堅持不下去的卻挺了下來,怎麼看都能堅持下去的卻只是苟延殘喘了幾十年而已。到底是什麼原因完成了這樣的結果,戰歌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沒有明確皇位承繼

崇禎皇帝在崇禎十五年、十六年曆次決定帝國存亡的戰略決戰中連續遭遇慘敗之後,精銳喪盡、士氣全無。面對這樣的局面崇禎很清楚,北方守不住了,南遷或許還有生機。本來想好了就趕緊行動吧,可他卻在自己製造出來的帝王英明形象與沒有大臣願意替他承擔的困境中進退兩難、猶豫不決。 眼看關外強敵虎視眈眈,西北叛軍步步緊逼,崇禎既找不到背鍋的又遲遲下不了決斷,這時就有人提出來希望能讓太子監國南京。


戰歌認為這在當時那種困境之中無疑是最好的一個折中辦法,本來明朝就有太子鎮南京的制度。但崇禎皇帝既不願意承擔天下糜爛至此的責任,又氣憤於無人替其背鍋要讓他困守死地,就索性孤注一擲,全都留下來等待帝國最後的命運。按說有心殉社稷,應該敬他的節烈與骨氣,可你就真不為帝國剩下的半壁江山考慮考慮?假如京師不守,皇帝與皇子們一個都逃不出去怎麼辦?其實他完全可以下發一道指定了某位藩王建國的密詔給當時的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並囑咐他若京師不守則將此密詔昭告天下;若京師能守衛成功則立即將此密詔毀掉。 若能如此,便能避免後來南明各地督撫皆暗懷擁立之心、各地藩王皆圖謀大位的局面。就是因為始終沒有一個得到一致認可的皇帝,看似龐大的南明實則往往是以一省之地面對各個敵人,同時各地督撫、實力派在擁立成功後往往也隨即成為把持朝政的權臣,將皇帝當成傀儡,南明的皇帝還不得不從他們手中爭取皇權。

內部爭鬥,始終不能團結一致

南明從開始籌備建立就紛爭不斷:

比如崇禎自縊後,跟皇室血緣關係最近的就是福藩,福王的繼位既無爭議也能服眾。可東林諸人卻擔心由於當年國本之爭,使得福王記恨自己因而導致失勢就拼命反對最合適的福王繼位。並且為此還打出了立賢的旗號,首先就造成了南明力量的撕裂。然後在反對失敗後又利用各種手段拼命詆譭弘光皇帝,造成皇帝在整個南明的形象盡失,一個這樣的皇帝還有多少人願意為去守衛他而浴血奮戰?

又比如,南明各地實力派都想給自己弄個擁立之功的所以從南直隸到福建到廣東,弘光、隆武、紹武實際上都是在以一省抵抗。並且有人論血緣、有人論兄終弟及、有人論賢……各種各樣,相當混亂;

再比如,擁立成功後有些人想把皇帝當傀儡,而有些人堅守王朝正統,彼此之間又是紛爭不斷。

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在李自成、張獻忠相繼敗亡之後,還留下了相當龐大的力量。並且這些人一不願屈服外敵;二還認為明朝氣數未盡,想要主動歸於南明共御強敵。可南明之中始終有一大部分佔據高位、主流之人仍然對他們抱有深深的成見,始終不願接納他們。並且在李自成餘部於湖南等地接連取得勝利後、張獻忠餘部在廣西、江西等地接連取得勝利後。這些人不是賣隊友,就是據拒不提供一切急需的物資支援,更有甚者還妄圖借敵寇之手消滅他們。 在當時南明官軍紛紛投降之後倒戈,他們實際上已經成為整個南明最後的依靠。可就這樣還是不行,硬是要排擠,就這些力量也無法全力發揮。



南明之敗,真是越看越氣人,空有那麼好的條件,卻只是苟延殘喘了一些時日,真是可悲、可嘆、可氣、可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