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民族主義者會如何看待南明滅亡前後的種種反清復明的努力?

shcho


朝代更替本來就是歷史潮流,強大的王朝接替腐朽的王朝。之所以反清復明完全是漢組和少數民族的鬥爭,漢人不滿受到少數民族的統治?但也可能只是一個大口號,只是有一些人有野心,想推翻當朝統治,自己想做皇上,反清復明就是假的。他們會失敗,還是沒有順應歷史潮流。


神都醉仙美


1644年4月即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起義軍攻佔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隨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朝遺留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此時淮河以南地域名義上仍是明朝所轄。清軍隨後持續對北方李自成的起義軍進行打擊肅清了起義軍,在北方和中原徹底站穩腳跟。

明亡後1644年5月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之後稱帝,改元弘光。隨後清軍快速南下,圍攻揚州,揚州城破揚州被清軍屠殺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後來清軍攻破嘉定屠殺二十萬人史稱“嘉定三屠"。這兩起屠殺事件激起了漢人的反抗的怒火,漢人反清復明的鬥爭一直持續不斷到清中期。不久南京陷落,1945 年5月弘光帝被俘。1645年6月,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黃道周的主持下發動了短暫的北伐,同時還採取聯寇抗清政策,但隨著鄭芝龍降清,局勢惡化,隆武帝被俘後絕食而亡,清軍迅速佔領東南大部。

在局勢危機的情況下起義軍的大西軍餘部和明朝官僚聯合起來,在西南地區擁護桂王朱由榔為帝,改元永曆。與此同時,鄭成功在東南沿海也乘勢崛起,東西兩面打擊清軍,抗清局面出現了高潮。但是隨著三王內訌和清軍的加大進攻,明軍滇黔防線被清軍迅速擊破。永曆十五年(1661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緬王莽白將永曆帝執送清軍。次年四月,永曆帝與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吳三桂處決,明統徹底消亡。

後來(1674)吳三桂打著復明的旗號造反,史稱"三藩之亂"一度聲勢浩大佔領西南及長江以南廣大地區,但吳三桂只想割據一方並沒大的打算,而且各藩行動不一致在康熙帝的持續打擊下也被消滅。

明時由於各民族還沒有中華民族這一統稱,蒙、滿等民族皆被稱為“夷族”,所以漢人抵抗清軍的鬥爭都是抵抗外部的侵略,抵抗犧牲的史可法、李定國等都被稱為民族英雄和岳飛、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一樣偉大。清歷代皇帝對各民族都採取“五族共主"的政策,後來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漸漸被各族人民接受,中華民族的觀念深入人心,各民族都自認是中民族的子孫。既然都是中華民族那我們對歷史上的滿、蒙等少數民族政權都認為是中國古代的歷史的一部分,這對各民族大團結有利、對各民族大融和有利。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中華民族有光輝燦爛的文明,中華民族有廣闊的胸襟,讓歷史上的那些不堪的一幕幕讓它隨時光永遠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只有廣義的民族主義沒有狹義的民族主義。五十六各民族丟掉狹隘的民族主義才能揩手共進奔向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