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央视百家讲坛《天地大儒王船山》

天地大儒王船山简介

王船山(1619-1692年),即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张子正蒙注》等书。

王夫之自幼随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衡阳县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船山先生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著书一百余种,凡四百余卷,共八百余万言,既是宋明理学和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总结者,又是有清一代崭新学风和近现代思潮的开创者。

曾国藩对王船山推崇备至,他甚至在与太平天国战争白热化期间,每晚都要拨冗阅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和《宋论》,并筹资刊刻《船山遗书》,使其经典得以传于后世。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曾国藩刊刻《船山遗书》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写作《矛盾论》《实践论》的过程中,写信给在长沙主持八路军办事处的徐特立,请他设法从湖南补齐《船山遗书》所缺各册。《矛盾论》《实践论》写作,参考借鉴了王船山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重践履重习行的思想。毛泽东对王船山的经典评价是:“西方有一个黑格尔,东方有一个王船山。”

孙中山推崇王夫之思想,在他的影响下创设了“船山学社”,青年毛泽东多次在此听课。

1985年,美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评出古今八大哲学家,其中四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依次是:德谟克利特、王船山、费尔巴哈、马克思。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称:王船山是中国古典哲学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峰。

表明船山先生卓绝的历史见识的,除了《读通鉴论》以外,还有一部书《宋论》。《读通鉴论》,是船山先生在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后发表的评论。《资治通鉴》只写到五代之末,没有写宋朝的事情。船山接着五代以后,继续评论宋朝的政治得失,这里面的思想同样精湛,议论同样震撼人心。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王船山《宋论。太祖》

一、宋太祖以“惧”得天下

船山先生在《宋论》一开始,就说宋太祖赵匡胤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接受天命”,经过自己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时代。“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厎于大定,垂及百年, 世称盛治者,何也?”

船山用一句话揭示了宋太祖内心深处的隐衷:“唯其惧也。”他说,宋太祖是“乘如狂之乱卒控扶以起”,就是一帮发疯了的士兵把黄袍披在他身上,就这么轻易当了皇帝,江山来得容易,所以才天天夜不能寐,晚上睡不好觉,怕轻易得来的政权再轻易丢掉。就为了这份心思,宋太祖每天精神高度紧张,经常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地想着如何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在船山先生看来,历史上获得最高统治权的方式主要就是两种:一种是先积累了足够的仁德,一种是已经扫平了天下的武装势力,在这样的前提下登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

宋太祖虽然在这两项上都不足备,尽管在当皇帝之前没立下扭转乾坤的功劳,祖上也没有积攒下雄厚的社会实力,但是从他“无赫奕之功而能不自废也,无积累之仁而能不自暴也”,不辜负上天对他的“恩赏”,接住并用严格要求自己的方式赢得了上天对他的继续“眷顾”。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宋太祖经常夜里去访问大臣,经常到宰相赵普家里,商量国家大计。他当皇帝以后的全部的举措,都是为天下苍生考虑,他体恤天下苍生疾苦,建立文官政治,注重制度建设等等。“承天之佑,战战栗栗,持志于中而不自溢”。杯酒释兵权,不以武力夺权不以杀戮稳定江山,也是他仁德的表现。

由于宋太祖的仁心仁德,所以上天才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地眷顾他、护佑他。宋太祖只因为这个长存心中的一个“惧”字,所以才导致了“当世无商、周、汉、唐之主,而天可行其郑重仁民之德以眷命之”。

二、太祖誓碑的仁德要义在于“求诸己”

船山先生在表彰宋太祖的时候,强调宋太祖是有圣德的君主,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求诸己”。“求诸己”,就是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在别人身上挑刺,用孔子的话说,就叫做“不怨天,不尤人”。

据说宋太祖当皇帝以后,立了三条铁令:第一条,不能杀柴氏的子孙,因为他的江山是从柴氏手里禅让过来的。第二不能杀读书人和上书人,因为这些人是有文化的,是民族的未来,也是现实社会的核心和骨干。第三,就是不加农田之赋,不给农民和天下苍生添负担。

王船山先生就这三点慨叹地说:“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他不仅减轻赋税,而且还以身作则,在家族中提倡勤俭的生活。宋太祖是怎样“戢其奢吝之情”呢?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有一次,他的女儿穿了一件挂了几个珍珠并缀着几根翎毛的衣服,都被他批评了一顿,并且责令不得再穿。女儿不理解,就埋怨说:“父亲您是皇帝了,我穿这样一件衣服能用几个钱?”宋太祖严正地对女儿说:“你这件衣服虽然用不了几个钱,但是你一穿出去,皇宫里的人们就会效法,大臣们的家人也会效法,造成攀比奢华的风气不说,京城的物价就会上涨,市场就会增加货物数量,劳动者就会更加辛苦的劳作。”

还有一次,女儿看到皇后的车子太简单,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就对父亲说:“您就给皇后娘娘的车子贴两块黄金,嵌几块珠宝又能怎么样,又不是没有这些东西。”

宋太祖严肃地对女儿说:“我是皇帝,把整个宫殿和你们住的房子全都用黄金铺盖都能做得到。但是,我听古代的贤哲们说,做君王是替天下守财富的,不是耗费天下的财物来奉养自己的。”从此以后,女儿再也没对宋太祖提出生活上的要求了。

另有一回,宋太祖把自己的弟弟,已经受封晋王的赵光义找到皇宫里吃饭。席间乘着宋太祖高兴,赵光义就对宋太祖说:“哥哥您这做皇帝的,也得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总穿这么普通的布褂子,是不是显得有点寒酸了?又不是没钱做。”宋太祖表情立刻严肃下来:“难道你忘记了咱们小时候在夹马营中的生活了吗?!”赵光义被说得当时面红耳赤,以后再也不敢跟宋太祖提这类的事情了。

这就叫“戢其奢吝之情”,把自己的生活要求降到最低程度,不是为了捞取艰苦朴素的美名,而是怕给百姓添负担,怕天下的财物被过分地消耗。

船山先生就是根据上面所说的三点,才称赞宋太祖说:“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船山先生指出:“德之盛者,求诸己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有圣德的人,都是看自己哪不对,不是看人家是不是听我的话,是不是照着我的说法做。他始终问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妥帖。不断反省自己的过失,这才叫“求诸己”。

三、养鹰和养鱼的要诀和秘密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宋太祖蹴鞠图

相比历史上的帝王,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上,宋太祖更是出类拔萃。大宋朝宋代政治上的民主风尚,培养和造就了宋代士大夫追求理想的崇高人生旨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盛世。

宋太祖这个人,原本也就是一介武夫,帮助他治理国家的那些人,也都不是什么贤哲,他们没有周公、姜太公这些人的本领和学养。当时的官员和士大夫多半不知廉耻,多半也只知道混饭吃而已。如果宋太祖对他们生出傲慢之心,按照中国历史上汉、唐等王朝的规则,训斥他们,惩戒他们,蔑视他们,杀戮他们,也不是不可以。

但他没有那样做,你傲慢你的,你不听话,我不对你产生傲慢,结果却诱发和培养出了知识分子的骨气和血性,他们都成长为时代的精英和历史的精英,他们给大宋朝和中国历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

船山先生在评价宋太祖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时,借用《诗经》里的一句话,叫“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船山先生借助这句诗,来说明培养知识分子,要像对待鸢和鱼一样,就不要限制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船山先生说:“飞者,不虞其飏击也。”它这一飞,翅膀张大了,飞远了,“啪”一下翅膀碰到你了。这有什么要紧的吗?“跃者,不虞其纵壑也”,就是鱼儿跳出来的时候,你不要怕它跳出来,再钻到更深的深渊里去了。

天地大儒王船山《宋论》,点评一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何以盛名于世

王船山先生赞扬宋太祖的这种做法,说“庶几乎!天之贮空霄以翔鸢,渊之涵止水以游鱼者矣”。说宋太祖的做法,几乎达到现世政权所能达到的极致。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和做法上,宋太祖只负责在天上开拓一个巨大的空间,让知识分子们像鸢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翔;他只负责蓄满池水,让那些读书人,随心所欲地遨游。给了知识分子宽大而自由的环境,他们就都各自按照自己的天赋成长起来了。

宋太祖对前朝的后裔、对战败投降的王者、对武将、对读书人和对天下苍生的这种出于由衷关爱的做法,赢得了士大夫、武将和臣民们的舍生忘地回报。

从北宋丧地到南宋覆亡,当宋朝这个国家遭遇厄运的时候,知识分子纷纷死难,武将也纷纷死难,甚至平民百姓们都跟着献身、捐躯,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不夸张地说,把人类历史上所有王朝灭亡的时候,为王朝死难的人都加起来,再乘上一百,甚至一千,都不及为宋朝的灭亡死难的志士多。这就是宋太祖为政的方针、仁慈的用心带来的结局。

船山先生说“宋之士大夫高过于汉、唐者,且倍蓰而无算”。宋代知识分子,不仅高尚程度和实际能力远远超过汉唐,而且这种高洁的知识分子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汉唐,甚至数倍于汉唐。船山先生认为,这种优异的客观效果,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以致之”的。

这都是宋太祖开明、宽大的用心和卓异的做法,导引出的自然结局。这种汉唐所无法比拟的客观效果,不仅是宋代辉煌的重要标志,也是宋代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宋代不仅是个卓异的王朝,也是对中国历史和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