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蜀漢有很多謀臣良將,大多來自兩個省份,湖北四川最多

蜀漢立國四十二年,期間不乏謀臣良將,像劉備時代的法正、龐統等人,曾經也都是蜀漢的開國重臣,今天就帶你來了解一下蜀漢文武集團的籍貫背景。

蜀漢昭烈帝劉備曾經先後在益州和荊州駐紮,所以蜀漢湖北、四川籍的臣子最多。蜀漢文武大臣中,龐統、楊儀、廖化、羅憲、馬良、馬謖、魏延、董厥、馮習、董允等來自於湖北,他們都是蜀漢一時之俊傑,為蜀漢立國之柱石。

蜀漢有很多謀臣良將,大多來自兩個省份,湖北四川最多

龐統號稱鳳雛,其與諸葛亮齊名,他曾協助劉備進駐荊州,後於入川時陣亡。楊儀曾經為諸葛亮的參軍,諸葛亮死後,楊儀因出言不遜,遂遭後主貶謫。廖化為蜀中老將,長期跟隨諸葛亮、姜維北伐。羅憲則為蜀漢後期的名將,其長期鎮守於南中,威震三軍。至於馬良、馬謖,則皆為益州才俊,馬良後在夷陵之戰中戰死,而馬謖則因街亭之戰失利為諸葛亮處死。魏延,蜀漢立國之大將,曾經官至漢中太守,諸葛亮死後,魏延因反叛被馬岱誅殺。董厥是蜀漢的輔國大將軍,蜀漢滅亡後入魏做官。馮習為劉備的親衛大將,夷陵之戰中,馮習戰死。董允,蜀漢良臣,後主延熙九年,董允去世。


蜀漢有很多謀臣良將,大多來自兩個省份,湖北四川最多

蜀漢四川籍的文武大臣主要有黃權、馬忠、譙周、王平、張嶷、張裔、張翼等人,黃權原為益州刺史劉璋的部下,劉備西征時,黃權歸順於劉備,後來,黃權隨從劉備東征,夷陵之戰失敗後,黃權投降魏國。馬忠、張翼、張嶷皆為蜀漢後期的大將,馬忠曾長期鎮守南中,而張嶷、張翼二人則為蜀漢北伐大將。譙周是蜀中有名的經學家,魏國伐蜀時,是譙周力促後主出降,才有了蜀漢滅亡的結局。王平為蜀漢後期的名將,其曾在漢中一戰中大敗魏軍,威震三軍。張裔為蜀漢良臣,諸葛亮在任時,張裔備受信任。

蜀漢有很多謀臣良將,大多來自兩個省份,湖北四川最多

除了湖北和四川籍臣子,蜀漢其它省份也存在大量名臣。黃忠、李嚴、費禕來自於河南。黃忠是劉備麾下的重要大將,他原本是長沙太守韓玄的部下,劉備攻佔長沙後廚黃忠歸順劉備。李嚴原為益州刺史劉璋的部下,劉備入川時,李嚴歸降劉備,費禕則為蜀漢後期的良相。

蜀漢河北籍的大將主要有張飛、趙雲二人,這二人皆為蜀漢早期的良將,他們都是蜀漢開國的柱石。劉備早年駐紮徐州的時候,張飛、趙雲就已經在其麾下效力。

蜀漢有很多謀臣良將,大多來自兩個省份,湖北四川最多

除了河北,蜀漢來自於湖南和山東籍的文武大臣也有不少,像蜀漢後期的良相蔣琬、劉巴,劉備的義子劉封皆來自於湖南。山東籍的蜀漢重臣主要有諸葛亮、諸葛瞻、孫乾、伊籍四人,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其一生忠於漢室,其子諸葛瞻後來也為國盡忠。孫乾、伊籍皆為劉備早期的謀士,其中孫乾對劉備幫助最大,早在劉備駐紮徐州的時候,孫乾就已經歸順到了劉備的麾下。

蜀漢有很多謀臣良將,大多來自兩個省份,湖北四川最多

劉備在入川后,曾經發起了漢中戰役,所以蜀漢軍隊中也存在陝西籍的軍官。蜀漢陝西籍的文武大臣主要有馬超、馬岱、法正三人,馬超是西涼軍馬騰的兒子,漢中之戰前夕,馬超與堂弟馬岱一起歸順到了劉備麾下。法正原為益州刺史劉璋的謀士,劉備入川后,法正降於劉備。

蜀漢有很多謀臣良將,大多來自兩個省份,湖北四川最多

陝西籍軍官之外,蜀漢也有一些來自於其它省份的大將,他們的身份也不一。蜀漢第一猛將關羽就來自於山西,蜀中謀臣李恢則來自於雲南,糜竺、糜芳、張南來自於江蘇,姜維、梁虔則來自於甘肅。

總的來說,蜀漢以益州和湖北籍臣子居多,且以南方人為首,這些人都是蜀漢立國四十二的重臣,沒有他們,劉備也很難割據於西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