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趙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書畫家。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極一時之盛,親自主持翰林圖畫院,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能書善畫,自創書法“瘦金體”。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聽琴圖》

《聽琴圖》軸,宋,趙佶繪,絹本,設色,縱147.2cm,橫51.3cm。此幅描繪官僚貴族雅集聽琴的場景。主人公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撫琴,前面坐墩上兩位紗帽官服的朝士對坐聆聽,左綠袍者籠袖仰面,右面紅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彷彿正被這鼓動的琴絃撩動著神思,完全陶醉在琴聲之中。叉手侍立的藍衫童子則瞪大眼睛,注視著撥弄琴絃的主人公。作者以琴聲為主題,巧妙地用筆墨刻畫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音樂和意境。畫面背景簡潔,如蓋的青松和搖曳的綠竹襯托出庭園高雅脫俗的環境,而几案上香菸嫋嫋的薰爐與玲瓏石上栽植著異卉的古鼎與優雅琴聲一道,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

畫面上方有宰相蔡京手書七言絕句一首,右上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題“聽琴圖”三字。作品構圖簡淨,人物舉止形貌刻畫生動傳神,衣紋線描勁挺略帶戰筆,樹石器具描寫工緻而毫無呆板,著色渾厚而不失清麗,是宋代宮廷人物畫的代表作品。由於作品本幅有徽宗題名與畫押,作品一度被認為是趙佶所畫,後經學者考證,此幅為宣和畫院畫家描繪徽宗趙佶宮中行樂的作品,而圖中撫琴者,正是趙佶本人。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枇杷山鳥圖》

《枇杷山鳥圖》頁,宋,趙佶繪,紈扇頁,絹本,墨筆,縱22.6cm,橫24.5cm。本幅款押“天下一人”。鈐“御書”朱文葫蘆形印一方。裱邊題簽:“宋宣和枇杷山鳥”。鑑藏印鈐“宣統御覽之寶”,中縫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朱文印各一方。圖中枇杷果實累累,枝葉繁盛。一山雀棲於枝上,翹首回望翩翩鳳蝶,神情生動。此圖體現崔白清澹之體。宋徽宗趙佶的花鳥畫以設色為多,然而此圖純以水墨勾染而成,格調高雅,略似沒骨畫效果,別具一種蒼勁細膩之韻致,體現了趙佶多方面的繪畫才能。

對開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結實圓而橢,枇杷因以名。徒傳象厥體,奚必問其聲。鳥自託形穩,蝶還翻影輕。宣和工位置,何事失東京。”感慨宋徽宗如此精於繪畫,工於構圖和經營位置,緣何卻把國家丟失了?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芙蓉錦雞圖》

《芙蓉錦雞圖》軸,(傳)北宋徽宗趙佶繪,絹本,設色。縱81.5cm,橫53.6cm。作為獨立的畫科,宋代的花鳥畫無論在繪製技巧還是表現形式方面都已經達到高度的藝術水準,《芙蓉錦雞圖》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圖是描繪金秋景色的花鳥畫作。圖中芙蓉盛開,隨風輕輕顫動,蝴蝶翩躚,相互追逐嬉戲,引得落在枝上的錦雞回首凝視,目不轉睛。本幅右上宋徽宗趙佶以瘦金體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右下書款“宣和殿御製並書”,草押書“天下一人”。雞在中國向有“德禽”之稱,《韓詩外傳》載:“雞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見其文武兼備、仁勇俱存、信守專一的性格為世人所激賞,難怪才藝絕代的一代帝王也會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鳧鷖”的詩句,流露出對安逸高貴之品格的讚許,由此體現了中國花鳥畫的人文寓意。

目前流傳於世題為趙佶的作品中,藝術風格呈現出工緻細麗與簡樸生拙兩種迥然有別的面目,工緻細麗者如《芙蓉錦雞圖》、《臘梅山禽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等,簡樸生拙者如《柳鴉圖》(上海博物館藏)、《枇杷山鳥圖》等。通過筆墨風格的比較分析,徐邦達先生指出前者不是趙佶所作,而是畫院畫家的作品,後者則為他的親筆畫跡,這一觀點為多數藝術史研究者所認同。此外,現存記載南宋宮廷藏畫的《南宋館閣續錄》卷三將此畫列入與“御畫”並列的“御題畫”一類,表明《芙蓉錦雞圖》僅僅是由趙佶親筆題詩的一幅花鳥畫,並非其本人繪製。所以說,儘管圖上有趙佶的題字,但此圖作者卻是一位沒有留下姓名的畫院高手。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雪江歸棹圖》

《雪江歸棹圖》卷,宋,趙佶作,絹本,設色,縱30.3cm,橫190.8cm。畫幅的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雪江歸棹(音照)圖” 五字,左下角鈐“宣和殿制”印並“天下一人”畫押。

這是一幅描繪冬日雪景的山水畫。畫面起首遠山平緩,進入中段以後,山勢漸漸高聳,轉而趨於平緩,整幅畫面富有高低錯落的節奏感,使觀者彷彿身臨其境,坐於舟船中,沿江眺望窗外時時變換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長卷繪畫的特點和魅力。全卷用筆細勁,筆法流暢,意境肅穆凝重,代表了宋徽宗時期畫院的藝術水平。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祥龍石圖》

《祥龍石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繪,絹本,設色。縱53.9cm,橫127.8cm。卷首畫有一塊立狀太湖石,石頂端生有異草幾株。太湖石宛如一條上下翻滾的蛟龍,其形貌佔據了奇石必備的五個審美條件:瘦、漏、皺、透、醜。

細看石上,有楷書“祥龍”二字。宋徽宗將此類奇石異草的出現,視為大宋國運之祥兆,贊之“挺然為瑞”,竭盡全力繪之。圖左有宋徽宗為祥龍石而作的瘦金體題詩:“祥龍石者,立於環碧池之南,芳洲橋之西,相對則勝瀛也。其勢勝湧,若虯龍出為瑞應之狀,奇容巧態,莫能具絕妙而言之也。廼親繪縑素,聊以四韻紀之。彼美蜿蜒勢若龍,挺然為瑞獨稱雄。雲凝好色來相借,水潤清輝更不同。常帶瞑煙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故憑彩筆親摹寫,融結功深未易窮。”署款“御製御畫並書”,押署“天下一人”,鈐朱文印“御書”、“宣和殿寶”,徐邦達先生認為此印“不佳,真偽待考”(徐邦達《古書畫偽訛考辨》),但《祥龍石圖》卷被公認為是宋徽宗的真跡。

鑑定徽宗真跡的標尺除了瘦金體“御製御畫並書”、“天下一人”畫押及朱印“御書”和雙龍御璽外,書畫風格也是一項重要依據,即結合趙宋家族的書畫歷史特別是徽宗本人的美學思想及北宋繪畫的歷史發展狀況,尋找其中存在的風格上的邏輯關係,再結合當時及晚一輩名人的題識,綜合多種因素來判斷。

當時的徽宗特別迷戀太湖石,為了加大采運力度,特設蘇杭應奉局專門在太湖周圍開挖湖石。石工們因長期泡在水裡挖石,導致肢體皮膚潰爛。運送巨石時,甚至不惜拆橋過船,靡費國資不計其數。徽宗根據一些湖石的形狀封其為“盤固侯”、“蹲螭坐獅”、“金鰲玉龜”等吉祥名號,畫中的“祥龍石”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塊。宋徽宗處心積慮地尋找花石綱和各種祥瑞之物,欲藉此穩定朝廷、安撫民心,同時也為他提供了藝術創作的素材。在充滿了道教神仙思想的宋徽宗看來,描繪祥瑞之物的繪畫活動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創作,而且也是祈禱國家和民族福祉的獨特形式和粉飾太平的最好的政治工具,《祥龍石圖》卷正是這種思想的反映。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摹張萱搗練圖》

《摹張萱搗練圖》絹本,設色,37*145.3cm,波士頓美術館藏。圖繪貴族婦女們搗練縫衣的揚景。圖上十一個婦人在進行著搗練、織線、熨燙的程序,有條不紊;著粉衣的小姑娘鑽入熨燙的佈下玩耍,天真可愛。此畫與《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卷》風格非常相近。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立鷹圖頁》

《立鷹圖頁》絹本,設色,55x41cm.

天下一人——繪畫皇帝趙佶作品賞析

《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卷》

《摹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卷》絹本,設色,52.1X147.7cm,遼寧博物館藏。繪八騎九人出行場面。繪八騎九人出行場面。由著青色長衫男子領頭,後六人五騎,婦人髮髻高聳,穿著考究,一婦人懷中有一女嬰,緊護懷中,小心謹慎。張萱原作已佚,傳此幅為徽宗親摹。

隨著畫卷的打開,一幅豔麗多姿的春日出遊景象逐漸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畫面中前面有三人單騎開道,依次分別為男裝仕女乘坐黃色、黑色駿馬。中間並列二騎,即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並轡而行,均騎淺黃色駿馬。虢國夫人居全畫的中心位置,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著描有金花的紅裙,裙下露出繡鞋上面的紅色絢履。秦國夫人側面朝向著虢國夫人訴說什麼,兩人的臉龐豐潤,雍容華貴,神情悠閒自若。最後並列有三騎,中間的人為保姆,一手執韁、一手摟著懷中的小孩,保姆右側為一男裝仕女,左側為一紅衣少女。整個行進中的行列,人馬疏密有度,以少勝多,尤其是其中三名身穿男裝的仕女,讓人們瞭解到盛唐時期的審美觀念。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