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李瓒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定鼎天下,都以边疆之事作为首要政事。秦汉之际便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秦皇修长城、充兵力、扩边塞,还是到了汉朝时期卫、霍远征漠北草原,无一不彰显着边疆问题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民族之间的斗争绝非朝夕可平,直到后世封建社会末期,争斗一直有所延续。

尤其是在中原政权霍乱期间,边疆少数民族势力更是趁火打劫。知名的三国时期,北方政权为曹操挟汉而立的魏国,除去面对南方蜀、吴的斗争,还要防备来自匈奴、乌桓、鲜卑、羌等少数民族乘机作乱。

否则处于边疆的平民百姓不单受到骚扰、民不聊生,稍有不慎便会导致防线失守而造成的崩溃,威胁到中原政权的稳定。曹操睿智一世,却身负“奸贼骂名”,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举措,流传后世,直到现在我们都感谢他。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披发左衽非我族类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史渊源传承悠久,少数民族的存在自史载之初便存在了。当时中原政权以礼仪之邦为美,将各个少数民族大致冠以北狄、南蛮、西戎、东夷四大类,另外还有更多的少数民族或依附于中原政权,或独立自主一方与中原政权妥协,但能够与中原政权相抗衡的却是屈指可数的。

最为耳熟能详的少数民族无异于是“匈奴”了,当然这个名称只是古人对其蛮夷的行径冠以的蔑称。但匈奴族群的势力是绝不容小觑的,自先秦时期便一直威胁中原内地势力。

匈奴人是蒙古高原游牧民族,他们披发左衽,逐水草而居、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生、以天为穹庐、地为宝盖、善骑射、好战阵,无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宗法礼教上都与中华民族有着天壤之别。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因此也就造成了他们与中原民众的天然矛盾,自中原大地上崛起了大一统的秦朝开始,双方开始正式的旷日持久的大战。秦始皇修建长城就是为了遏制匈奴骑兵的机动性,然后又派遣蒙恬领兵二十万镇守北方,抗击匈奴,由此可见其部族势力之强。

直到汉武帝时期,大汉国力日渐鼎盛,便以

卫青、霍去病为首的将领,主动攻伐匈奴,将统一的匈奴部众打的支离破碎,分为南北匈奴两个部族

但生命力犹如春草一般旺盛的匈奴依旧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依然是威胁汉帝国的北方隐患,直到汉朝后期一直与匈奴是战是和。可作为中原政权的汉室也逐渐衰微了,再也无力腾出手去教训匈奴了,反而引起了边疆危机,造成了以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的趁火打劫的局面。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兵锋直指、锐不可当

北方地区一直以来作为中原政权的立身之本,也是抗击游牧民族侵略的重要前线。东汉末年三国分立,曹操击败袁绍之后一举成为北方之霸主,不仅要考虑到南方东吴、西蜀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的频繁不休的入侵。

所以在整顿朝政上下之后,曹操深知逢此乱世之局,对待边疆更是要慎之又慎,否则一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像导火索一般,引发诸多问题。

所以针对乌桓部族长久以来的为祸多端,时常侵扰北方州郡、杀略吏民、抢夺放火,更为重要的是在大敌袁绍死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又投奔了乌桓,曹操直接派兵征缴,经白狼山一役剿灭乌桓部众。

军事只不过是政治的外延,征伐胜利之后,曹操定然要考虑到后续的部族安排问题,于是

下令将乌桓俘虏去10余万户的汉人和幽州、并州的乌桓万余部族迁入内地,促进乌桓人同汉民族族逐渐融合,以此消除了后续隐患。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乌桓大敌势去之后,作为北方威胁尤为深重的匈奴部族依旧猖獗。但匈奴人的势力远非乌桓人可比,所以绝不能以一昧的军事手段开场,而造成烽火狼烟遍地起,从而产生无法遏制的局面。面对一统的匈奴部族,

曹操也不愧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采取了分化而打击的方式进行辖制。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举行盛大的朝会,并宣告天下,当时的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前来朝贺,曹操将其扣留在了邺城,并借机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极大程度上的分化了他们的势力。

分化打击、包容并蓄

可是匈奴人毕竟同为一个部族,有着相同的文化习俗与情感认知,也正是出于这一点的考量,曹魏的一些谋臣建议以汉人为官任前往匈奴地进行辖制管理,这同样也是汉朝以往的前车之鉴。

可曹操没有多考虑,便将这个策略否定了。以往汉官治理匈奴人常因地域习俗文化不同,不仅在地方管理上有着颇大的阻力,还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造成己方与匈奴的摩擦,那么之前所作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结合之前分化匈奴部族,曹操史无前例的下令允许匈奴内部自荐管事之人,然后以汉官行监管之任,这样一来便极大程度上的稳定了被分化的匈奴部族反叛的心理,并且在匈奴内部树立起不同的利益山头,进一步加强五个部族的各自独立性,消除匈奴人的联合威胁。

曹操深知民生事大也,对于匈奴人来说更是如此,仅凭政治上的分化独木难支,于是下令允许匈奴底层部众加入汉朝为国民,同时许诺下各种福利政策,这一政策使得本就人口繁衍稀少的匈奴人数下降不少。而且草原生活的艰苦的确是不为人道,游牧民族更是向往中原文化久矣,自此匈奴在曹魏时期都未曾翻起过大浪。

曹操身负“奸贼骂名”,却做出过一个重要决定,至今流传后世

自南阳许劭点评一句: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一身才能便有了方向而去施展,马不停蹄地朝着乱世英雄的方向狂奔,无论是陈留起兵、逐鹿中原、官渡之战、赤壁之争、平定西凉,无一不彰显着他卓越的才具。

曹操当之无愧的是一个引领时代的英雄人物,为曹魏的后续几十年安定做出的显著的贡献,以及推进了延续后世的统一的多民族融合,正是功盖当世、德泽后人,所以至今人们对此政策怀有感念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