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回清朝。

那一年是

宣統二年,你正巧成了隆裕太后的宮女,幫著隆裕太后接起了話筒遞給太后,聽見話筒裡傳來小皇帝溥儀奶聲奶氣的聲音:“給皇太后請安”。你會不會驚得扔掉電話?

又或者你穿越的更晚些,來到溥儀的時代,成為大清工匠。你瞭解到末代皇帝為了能夠騎自行車,要求把紫禁城裡一些院落的門檻砍掉。你有沒有主角的“金手指”,恰到好處的把那些門檻給改裝得既方便又具有美感?

……


現如今,故宮是一個非常熱的話題。我們從無數穿越劇裡聽說了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等宮名,從“故宮口紅熱”裡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可是,如果真的帶孩子去故宮看看,孩子們可能走馬觀花,就算依稀領略了建築之美,也完全看不出什麼歷史、文化等故宮“內核”。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這套《我要去故宮》系列由故宮博物院出品,旨在幫助我們和孩子更好地去參觀故宮,瞭解故宮。它就像一個盡職的導遊,引領著孩子一個小時走一座宮,瞭解傳統文化。

《我要去故宮》系列共有20冊,分20個建築區域給孩子們科普了有關故宮的文物、歷史和故事傳說。

而最顛覆我們認知的,是這套書中的《揭秘西六宮》。它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清宮——那個隱藏在“閉關鎖國”策略之下的皇室之中人對新潮事物的期盼、選擇和掙扎。

01 隆裕太后打電話

如今,人人都有手機了。

可是,我們80後應該很有印象,電話在中國的普及也不過是90年代的事兒。那個時候,“樓上電燈樓下電話”是人們遙不可及的夢想。

可是,早在宣統二年,小皇帝就可以給隆裕太后用電話請安了。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探秘西六宮》告訴我們,早在1910年,隆裕太后就下令在紫禁城安裝了10門電話用戶交換機,還在三個宮設立了6部專線電話。

這就意味著隆裕太后有兩種方式能夠接到電話,一種是通過電話用戶交換機,一種是通過專線電話。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們不妨和孩子搜尋一下網絡,拓展一下:

  • 隆裕太后是誰?

她是光緒帝的皇后、慈禧太后的內侄女、珍妃的情敵、大清最後一位皇太后。只是,坊間盛傳珍妃支持新政倍受光緒帝喜愛、慈禧討厭的悲情故事,“珍妃蘋果臉、葡萄西班牙”的對聯廣為傳播,反倒讓這位光緒帝的正牌皇后籍籍無名。

  • 隆裕太后裝的電話是不是紫禁城的第一部電話?

不是的。光緒帝曾經想裝過電話,據說慈禧太后認為破壞了風水,所以否決了。不過,1908年,為了監視光緒帝,她倒是同意安裝了第一部電話。

一部電話,折射出清宮幾代人的不同選擇。

02 溥儀為騎車砍門檻

小溥儀漸漸長大了,西風東漸,他學會了穿西服、剪辮子,甚至學會了騎自行車。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為了騎自行車,他下令要砍掉許多院落的門檻。

不要低估古代工匠的智慧。他們並沒有單純的砍掉門檻,而是做成了可拆卸門檻。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整個工序非常的繁雜,首先要在門檻上鑿出卯眼兒,然後再做出榫頭。

如今故宮裡的很多門下面,都還能看見這種可拆卸門檻。

“皇帝一句話,下面的人忙斷腿。”可是,這種忙斷腿既保留了老祖宗珍貴的門檻,又滿足了小皇帝希望騎自行車暢通無阻的願望。

“庭院深深深如許”。

但是,再深的庭院,就如紫禁城,也擋不住渴望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的心。

03 皇后婉容希望一夫一妻制

溥儀成婚了。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繡。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婉容很新派,喜歡穿洋服、吃西餐,還會英語。原本她跟溥儀關係很好,但是因為她篤信一夫一妻制,不願分享丈夫,所以不喜歡紋繡。

隆裕太后打電話,婉容要求一夫一妻。皇室中人趕新潮,故宮都知道

後來,文繡和溥儀離婚。溥儀認為這是婉容的錯,從此冷落了婉容。再接著,她吸食鴉片,結局慘淡。

時至今日,離婚已經不是一個很新潮的事物,一夫一妻制也成為大家都遵守的法律規範。

可是,你能想象末代皇帝所遭遇的這一切嗎?

縱然他曾經“追求新潮”,可也不希望這個新潮落到自己頭上吧?

……

《揭秘西六宮》把許許多多有關故宮的故事呈現在我們面前。

由此,孩子們知道了:

深宮裡也有電風扇,冬天裡還有手爐。

蠹斯門寓意多子多孫。蠹斯原來是一種蟲子,源自於《詩經》。

……

可是,讀了故宮的“新與舊”,孩子們也許會揚起小臉問你:“為什麼清朝會有閉關鎖國政策?”

我想告訴他:

  • 因為清兵不習海戰,為了保護國防。
  • 因為清朝統治者是少數民族,他們奉行愚民政策。
  • 因為當時的中國是封建農業社會,統治者不希望有太多的西方商業衝擊。

然而,我還是選擇什麼都不會說。我只會告訴他:對於新事物,不要害怕,攔是攔不住的。你需要甄別、需要判斷。

也許,尋求答案的過程,本身就是有趣有意義的。

就如同這套《我要去故宮》。留下一個有意思的“鉤子”,引領孩子們去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