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由《前赤壁賦》看蘇軾的精神自救

元豐二年(公元 1079 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謗入獄,幾次瀕臨死亡的絕境;出獄後被貶為職位低微的黃州團練副使。元豐五年的秋天,他與客賞遊黃州赤壁之下,寫下了"空曠高邈,敻不可攀"的《前赤壁賦》。

黃州赤壁雖不是三國時曹操和孫劉激戰的赤壁,但因為蘇軾所寫的這篇千古不朽的名作,令它聲名遠播,被人們譽為"湖北五赤壁之冠"。而那真正的赤壁,名氣反倒不如它了。

千百年來,《前赤壁賦》以其空明優美的意境和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吸引著古往今來的眾多文人雅士,歷來的文人學者們都給了它極高的評價,至今仍被奉為經典之作。

由《前赤壁賦》看蘇軾的精神自救 | 共享那無盡的清風、明月

誠然,《前赤壁賦》這篇膾炙人口的千古名作不僅僅是篇優美的抒情散文,還體現了蘇軾那曠達瀟灑的人生觀。縱觀全文,可以看出蘇軾從月夜泛舟的自在喜悅,到懷古傷今的悲咽無奈,再到精神解脫的豁達瀟灑的感情變化。

1. 月夜泛舟的自在喜悅

在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月夜,蘇子與友人一起泛舟在黃州城外赤壁之下。

那涼爽的清風陣陣拂來,"清風徐來"吹動衣帶,溫柔拂面,讓人感到秋氣的爽快;水面波瀾不起,"水波不興",靜的似乎沒有一點聲息。夜空浩渺而深邃,明月從那巍峨的東山後升起,"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此時的月亮光華流轉,明月高懸,將一束束光輝灑向人間,灑向那靜靜地水面。秋意漸濃,那輕如薄紗的霧幔在江面上輕輕緩緩的浮動著,向遠處看去,清泠泠的水光連著天際,看不到江的盡頭,一望無垠,"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好一幅雄渾壯闊、秀麗靜穆的月夜山水畫。

沐浴著皎潔的月光,看著浩瀚秀麗的長江美景,吹拂著那涼爽的秋風,隨著那在江面飄搖不定的小船,蘇子和友人把酒臨江,吟詩作對,扣舷伴歌,好不歡樂,"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由《前赤壁賦》看蘇軾的精神自救 | 共享那無盡的清風、明月

此時此刻,忘記了被貶的糟心事,沒有了官場的爾虞我詐,面對著這迷人的景色,蘇子陶醉不已,他思緒萬千,就如同憑空乘風,飄飄蕩蕩,不知道去了哪裡。

此情此景,蘇子忘懷俗世,有山、有水、有酒、有友,這一切多麼美好啊,他身心飄飄然,就像飛離了塵世,超然獨立,進入仙境,成為神仙。

在這個動靜結合的月夜山水畫中,山水空靈、縹緲,似真似幻,蘇子徜徉在這山光水色中,在似醉非醉的恍惚之間,他似乎憑虛御風,飄飄欲仙,就要離開這喧雜汙濁的俗世,飛昇為仙人;再定一定神,還在那飄搖的小舟中,那鬱郁蒼蒼的遠山,浩渺無垠的夜空,閃爍著月光的江水籠罩在白茫茫的薄霧之中,人間如此美景,盡現眼中……

清人汪煦曾說,"不是當年兩篇賦,為何赤壁在黃州"。誠然,夜空、明月、遠山、秋水、薄霧等一系列的自然景觀收在蘇軾的眼中,訴諸在他的筆端,組合成一幅優美的秋江月夜圖,充滿著詩意,讓人嚮往不已。也難怪黃州赤壁因這篇賦文而名揚天下了。

2. 懷古傷今的悲咽無奈

"出入"和"生死"是中國古代文人都繞不過去的兩大人生課題,歸根到底是關乎人生價值的選擇,它常常讓中國古代文人陷入思考。蘇軾亦不例外。

這篇賦文的背後,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現實,官場上失意,生活上窮苦,行動上不得自由,精神上苦悶抑鬱。他雖然有著忠君報國的理想抱負,奈何現實如此慘淡。看著眼前的良辰美景,勾起官場失意的傷心事,悲喜交加,令他忍不住扣舷歌唱:"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以"美人"之意象,暗指蘇軾自我的現實與理想之間的阻隔;借對"美人"的思念表達蘇軾眷眷不忘朝廷之心也。然而"美人"可望而不可即,被貶黃州的蘇軾的理想抱負也是難以實現。蘇軾心懷悠遠,只好借那在天涯那方的美人,想著那未竟的理想和抱負。

由《前赤壁賦》看蘇軾的精神自救 | 共享那無盡的清風、明月

客人裡有吹洞簫的人,按著節奏為歌聲伴和,洞簫嗚嗚作聲: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悽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這哀婉纏綿的簫聲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婦傷情落淚。"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於赤壁下泛舟遊江,看到今夜的清幽秀麗,一如當年的曹操所經歷一般,"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繼而想到當年曹操佔領荊州,攻下江陵,一呼百應,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沿江東下,船隻相連,千里不絕,臨江飲酒,橫矛吟詩,"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如此風姿颯爽,叱吒風雲,委實是當世的一代英雄。而今山水明月依舊在,"一世之雄"的曹操又"安在哉"?歷史長河大浪滔天,即便是有著"著在簡冊,召如日星"卓然不朽的後世之名的英雄曹操也逃不脫被湮滅的結局。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卻也被歷史長河沖刷的無影無蹤,正所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橫遭貶謫,不得重用,窮困潦倒,只得在這邊遠之地的江邊水渚上捕魚砍柴,與魚蝦作伴,與麋鹿為友,閒暇之時,駕著一葉小舟遨遊江上,看景,喝酒,如此而已,"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與這這廣闊的天地相比較,短暫的生命如蜉蝣一般朝生夕死,渺小的如滄海中的一顆粟米,"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蘇子內心感情想必非常複雜,一方面悲嘆自己的仕途坎坷,未能如古人一般在這世上大顯身手、有所作為,一方面悲嘆人生短暫,功業未成卻年華已逝,恨不能"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但又知道這不可能。天地無窮時,人生有時盡,只好將憾恨化為簫音,"託遺響於悲風",託寄在悲涼的秋風中罷了。

3. 精神解脫的豁達瀟灑

蘇軾雖然受困於現實不得解脫,但並未一昧地沉浸在悲哀之中,反而很快的從另一個的角度解脫出來,那就是"變化"和"不變"的角度,蘇軾參透了這個哲理,將自己從內心痛苦的掙扎裡解救出來,迴歸到精神世界的澄明中。

由《前赤壁賦》看蘇軾的精神自救 | 共享那無盡的清風、明月

蘇軾指出,江水一刻不停的流淌,但終究沒有斷過;月亮陰晴圓缺,也從未真的消減和增長。這水與月既在變化,又沒有變化。若從變化的角度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即天地萬物沒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它們的變化是永恆的、正常的,眼前的這一切良辰美景都不過是一瞬間的事,因此用不著牽掛。

若用不變的角度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即天地萬物與我們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無窮無盡的,因此,又何必羨慕那無盡的江水和永存的明月呢?這"變"還是"不變","一瞬"還是"無盡",全在自己的一念之中。

蘇軾的性情何等的豪放,胸懷何其曠達,眼界何等開闊。天地萬物的變與不變是相對的,它們既在瞬息萬變,也在一成不變,故不需要牽掛世事,也不必悲嘆人生短暫,應該立足當下,隨遇而安,恬淡自適。何況天地之間,凡物各有自己的歸屬,若不是自己應該擁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且去享受當下的好心情吧,去盡情享受這大自然這無盡的無主的的寶藏吧,即所謂"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是造物者的恩賜,任何人都儘可以享用的自然美景,且讓自己放下心中得失,遨遊在山水自然的懷抱裡,去領略那無盡的樂趣。


由《前赤壁賦》看蘇軾的精神自救 | 共享那無盡的清風、明月

東坡先生不迷惘,不傷心也,東坡先生是真超脫瀟灑也。最後,"客喜而笑",主客開懷暢飲,酩酊大醉,臥舟而眠,"不知東方之既白"。自在如赤壁,客惑解,則自在於江中⾈舟上也!

細細思量,如此道理一定在蘇軾心裡來來回回琢磨了很久,所以如今才能脫口而出,他對客人的勸慰,終其實,是對自己的勸慰。

此前,蘇軾無辜得罪,突然直降人生深壑,被貶黃州,"始謫黃州,舉目無親"。身罹大難的蘇軾開始沉思自己"不外飾"的性格,而考慮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寧。

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中說:"既而謫居於黃,杜門深居……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辯無礙,浩然不見其涯也。"當儒學不能提供解決之道時,蘇軾轉向了宗教,並在佛道思想的基礎上,用"變化和不變"的辯論來回應人生短暫的痛苦,得到了超越性的精神解脫。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方其寓形於一醉也,齊得喪,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者遊。"

蘇軾的一生始終不曾平靜,這次的貶謫黃州似乎開啟了蘇軾以後漂泊不定的人生。他的《自題金山畫像》最能概括其坎坷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回頭來看,寫於元豐五年秋天的《赤壁賦》,是蘇軾歷經心靈的糾葛後,對人生苦難本質和人生價值的進一步參悟和理解,用他性格中的瀟灑與曠達造就了超然物外的永恆不盡道法精神。

此後的蘇軾即便歷經官場上的風風雨雨,屢屢貶謫,也已經可以從容面對了,可以"萬事從來風過耳,何用不著心裡"了。

由《前赤壁賦》看蘇軾的精神自救 | 共享那無盡的清風、明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