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古柏】劍門蜀道翠雲廊,上萬株有故事的樹等你來傾聽!

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老柏參天合

人行翠幄中

青史垂名長城媲美九州綠道第一廊;翠雲匝地皇柏參天三百里程十萬樹。

翠雲廊

在蜿蜒曲折的金牛古蜀道上

有一段遍植古柏的天下奇觀

它有一個充滿詩意的雅稱

翠雲廊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三百里程十萬樹,古柏參天歲月長

這些上至先秦,下涵明清的廊中古柏

是兩千年來滄桑變化的歷史見證者

也是兩千年蜀道文化的傲骨脊樑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古蜀道歷史上這些的“活化石”

有的修長如觀音再現,千支手臂護佑眾生

有的如夫妻連理,相互纏繞手指交錯

還有的結合在地三國曆史,因象徵形狀而

得名“隆中對柏”“阿斗柏”“結義柏”

……

它們以不同的造型姿態向世人訴說著

這塊土地上過往滄桑的傳奇故事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劍閣柏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劍閣柏也叫松柏長青樹,1984年時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江渭清瀏覽時題寫了“國之珍寶”四字。樹高27米,胸徑1.16米,材積10.9立方米。該樹大約植於秦惠文王時期,樹齡已有2300多年。此柏幹如松,皮如柏,果實如松,裂紋如柏。2004年4月被四川省林業廳、華西都市報評為“天府十大樹王”之一,後來專家進行培育,希望該樹能有後代延續,但沒有成功。林業專家因其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樹種,所以叫“劍閣柏”。

三國鼎立柏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這是景區內留存的眾多漢柏之一。相傳公元211年,劉備率軍首次過翠雲廊,至葭萌。公元212年回師西取益州過此,於公元221年建蜀漢稱帝。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稱魏。公元222年東吳孫權稱帝。由此三國鼎立之勢形成。三國曆經60年,鼎立共存41年,蜀漢歷時42年。觀這三棵壯柏,獨立生長,成犄角之勢,故被稱為三國鼎立柏。

阿斗柏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相傳公元264年3月蜀漢後主劉阿斗被迫降魏,和王公大臣、后妃一行俘虜押解赴洛陽,走至劍門大柏樹灣這裡。突然,下了瀝瀝淅淅的雨,阿斗就在這棵樹下躲雨。他走後,當地家鄉父老因他是帝王,希望他能夠像他父親劉備重振蜀漢江山,於是在其避雨樹下搭起供臺。誰知阿斗到了洛陽卻傳出了“此間樂,不思蜀”的醜聞。家鄉父老一聽,非常氣憤,大嘆其為庸才“扶不起的阿斗”,一把火燒掉了供臺,樹也被燒焦了。但人們還不解恨,每每過此,都要砍上一刀,以警後人,長年累月就砍成這個不成材的樣子了。

皇柏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此柏乃翠雲廊柏中之王,人們亦稱之為帥大柏,據說至少要8個大漢才能合抱。公元前221年秦統天下。秦始皇為顯統一之國威,修阿房宮,大伐香柏,釀成“蜀山兀,阿房出”之災,引發民眾上書,秦始皇為此又降旨植樹。此乃翠雲廊第一次大規模植柏,故有皇柏之稱,此道亦稱皇柏大道。清代始稱翠雲廊。

三百里翠雲長廊共有古樹12351株

歷經2000餘年,從秦代到明朝

共七次大規模種植柏樹

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壯觀的景象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當年古人大規模種植柏樹

一是植樹表道,起路標作用

二是以樹計裡,有里程碑的作用

三是保護道路,防止雨水沖刷路基

四是便於修棧道就近伐木取材

五是為行人提供行路方便,遮陰避暑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行走在幽幽古道上

這一路環雲聳翠,夾道成廊

耳邊彷彿能聽到噠噠的馬蹄聲

扣在青石板路上,清脆、悠揚

還有古今文人溫情的詩意吟唱

【古柏】剑门蜀道翠云廊,上万株有故事的树等你来倾听!

這般用心血和智慧澆灌成的人間奇蹟

你還沒來看過嗎?趕緊來劍門關

走入這幕宏大的歷史畫卷

來一場兩千年生命與心靈的對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