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日海自卫队16DDH驱逐舰—迈向航母的第一步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的解体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宣告结束,美国海军最大的海上威胁已经消失,而此时,日本海自作为美国海军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军事盟友也已发展成为一支实力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日本希望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极度膨胀,一方面通过逐步修改各类法律,摆脱法律方面对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束缚:另一方面将国防战略由“专守防卫”向“远洋进攻”转变,同时还以“维和”及“反恐”等名义促成向海外派兵的事实。日本在冷战后的这些变化实际上是随着美国战略改变而改变的。苏联解体后,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使美国感到了“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海自认识到这是个难得的发展时机,在役的4支“八八舰队”虽然在整体作战能力方面远远超过了一般国家的非航母编队,但4艘老旧的直升机驱逐舰已经服役20年以上,其性能由于受到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已经难以胜任新时期远洋作战的要求,同时到2010年,前2艘“榛名”级也到了服役年限。为了维持乃至继续提高“八八舰队”的作战能力,需要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进行替换。而2015年前后,2艘“白根”级也将达到服役年限。日本海自认为换装压力非常大,如果不加快新型直升机驱逐舰的建造,日本海自的作战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日海自卫队16DDH驱逐舰—迈向航母的第一步

日向号

正是这些原因,日本海自在1999年制订了“新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确定建造2艘13500吨的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要求其吨位要比“榛名”级和“白根”级增加一倍以上,载机数量增加3倍以上;舰上要设有大型机库,可以容纳至少5架直升机,可在远海独立对直升机进行维修、保障及调试工作;在进行飞行作业时,要求不少于3架直升机同时起降并具有4架直升机随时待命的能力。实际上,这都是第一代“榛名”级和“白根”级存在的问题,可见日本海自在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的研制上有着十分明确的针对性。


日海自卫队16DDH驱逐舰—迈向航母的第一步


进入2000年,新型直升机驱逐舰开始进入详细设计阶段。与发展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一样,考虑到ZZ、经济以及军事作战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日本海自也提出了三个方案以供选择。其中,A方案在设计上与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类似,舰体中部设舰桥和机库,前部为武器区,装备有防空、反潜及舰炮等武器,后部则是宽大的直升机甲板,可以满足2架直升机同时起降;B方案可以看作是A方案的改进型,将舰体前部的武器区改为了直升机甲板,扩大了飞行甲板的使用面积,中部建筑内设大型直升机机库并与前后两个飞行甲板相通,舰载武器也以近程防御武器为主;C方案则采用了类似航母的设计,整体上与现代意义上的直升机航母或两栖攻击舰非常类似,采用了直通飞行甲板,舰桥被布置在舰体右侧,机库被设计在舰体内部,宽大的飞行甲板可以满足3架直升机同时起降的要求。在上述三个方案中,A方案相对保守,除了舰体尺寸和吨位增加外,与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特别是该直升机的运作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质的提升。B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作战效率更低的设计,虽然前后都有面积较大的飞行甲板,但这种设计对于直升机的操作更为不利,没有充分发挥出甲板面积大所带来的优势。而C方案则是各方面最为均衡和理想的,特别是对于日本海自提出的载机数量增加和多机同时运作的要求最容易实现,未来升级、改进的空间也最大。当然这个方案也是最有争议的,毕竟它已经不能用“名字”来掩盖其真实的身份这个方案,能否最终确定,可以看作是日本海自未来海上力量发展变化的风向标。


日海自卫队16DDH驱逐舰—迈向航母的第一步


2003年8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平成16年度预算”(2004财年),批准了新一代直升机驱逐舰的建造,从公布的设计图看与C方案基本类似。根据惯例,这型直升机驱逐舰被称为16DDH。2006年5月11日,16DDH在石川岛播磨重工横滨造


日海自卫队16DDH驱逐舰—迈向航母的第一步


船厂开工建造,2007年8月23日下水并被命名为“日向”号(舷号181),因此该级舰也被称为“日向”级。2009年3月18日,“日向”号交付日本海自,取


日海自卫队16DDH驱逐舰—迈向航母的第一步


代第一代直升机驱逐舰“榛名”级首舰“榛名”号担任第一护卫队群旗舰,而原先担任第一护卫队群旗舰的“白根”号则转为第三护卫队群旗舰,接替退役的“榛名”号。由于建造预算没有按计划到位,2号舰的建造工作推迟了近2年,在“平成18年度预算”(2006财年)才获通过(因此2号舰也被称为18DDH),2008年5月30日在石川岛播磨重工横滨造船厂开工建造,2009年8月21日下水并被命名为“伊势”号(舷号182),2011年3月14日交付日本海自,取代“榛名”级2号舰“比睿”号而成为第四护卫队群旗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