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日海自衛隊16DDH驅逐艦—邁向航母的第一步

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蘇聯的解體使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宣告結束,美國海軍最大的海上威脅已經消失,而此時,日本海自作為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軍事盟友也已發展成為一支實力強大的海上作戰力量。特別是在冷戰結束後,日本希望成為世界大國的野心極度膨脹,一方面通過逐步修改各類法律,擺脫法律方面對日本軍事力量發展的束縛:另一方面將國防戰略由“專守防衛”向“遠洋進攻”轉變,同時還以“維和”及“反恐”等名義促成向海外派兵的事實。日本在冷戰後的這些變化實際上是隨著美國戰略改變而改變的。蘇聯解體後,中國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使美國感到了“威脅”。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海自認識到這是個難得的發展時機,在役的4支“八八艦隊”雖然在整體作戰能力方面遠遠超過了一般國家的非航母編隊,但4艘老舊的直升機驅逐艦已經服役20年以上,其性能由於受到當時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已經難以勝任新時期遠洋作戰的要求,同時到2010年,前2艘“榛名”級也到了服役年限。為了維持乃至繼續提高“八八艦隊”的作戰能力,需要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進行替換。而2015年前後,2艘“白根”級也將達到服役年限。日本海自認為換裝壓力非常大,如果不加快新型直升機驅逐艦的建造,日本海自的作戰能力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日海自衛隊16DDH驅逐艦—邁向航母的第一步

日向號

正是這些原因,日本海自在1999年制訂了“新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確定建造2艘13500噸的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要求其噸位要比“榛名”級和“白根”級增加一倍以上,載機數量增加3倍以上;艦上要設有大型機庫,可以容納至少5架直升機,可在遠海獨立對直升機進行維修、保障及調試工作;在進行飛行作業時,要求不少於3架直升機同時起降並具有4架直升機隨時待命的能力。實際上,這都是第一代“榛名”級和“白根”級存在的問題,可見日本海自在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的研製上有著十分明確的針對性。


日海自衛隊16DDH驅逐艦—邁向航母的第一步


進入2000年,新型直升機驅逐艦開始進入詳細設計階段。與發展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一樣,考慮到ZZ、經濟以及軍事作戰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日本海自也提出了三個方案以供選擇。其中,A方案在設計上與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類似,艦體中部設艦橋和機庫,前部為武器區,裝備有防空、反潛及艦炮等武器,後部則是寬大的直升機甲板,可以滿足2架直升機同時起降;B方案可以看作是A方案的改進型,將艦體前部的武器區改為了直升機甲板,擴大了飛行甲板的使用面積,中部建築內設大型直升機機庫並與前後兩個飛行甲板相通,艦載武器也以近程防禦武器為主;C方案則採用了類似航母的設計,整體上與現代意義上的直升機航母或兩棲攻擊艦非常類似,採用了直通飛行甲板,艦橋被佈置在艦體右側,機庫被設計在艦體內部,寬大的飛行甲板可以滿足3架直升機同時起降的要求。在上述三個方案中,A方案相對保守,除了艦體尺寸和噸位增加外,與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相比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特別是該直升機的運作能力方面並沒有什麼質的提升。B方案實際上是一個作戰效率更低的設計,雖然前後都有面積較大的飛行甲板,但這種設計對於直升機的操作更為不利,沒有充分發揮出甲板面積大所帶來的優勢。而C方案則是各方面最為均衡和理想的,特別是對於日本海自提出的載機數量增加和多機同時運作的要求最容易實現,未來升級、改進的空間也最大。當然這個方案也是最有爭議的,畢竟它已經不能用“名字”來掩蓋其真實的身份這個方案,能否最終確定,可以看作是日本海自未來海上力量發展變化的風向標。


日海自衛隊16DDH驅逐艦—邁向航母的第一步


2003年8月,日本國會通過了“平成16年度預算”(2004財年),批准了新一代直升機驅逐艦的建造,從公佈的設計圖看與C方案基本類似。根據慣例,這型直升機驅逐艦被稱為16DDH。2006年5月11日,16DDH在石川島播磨重工橫濱造


日海自衛隊16DDH驅逐艦—邁向航母的第一步


船廠開工建造,2007年8月23日下水並被命名為“日向”號(舷號181),因此該級艦也被稱為“日向”級。2009年3月18日,“日向”號交付日本海自,取


日海自衛隊16DDH驅逐艦—邁向航母的第一步


代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首艦“榛名”號擔任第一護衛隊群旗艦,而原先擔任第一護衛隊群旗艦的“白根”號則轉為第三護衛隊群旗艦,接替退役的“榛名”號。由於建造預算沒有按計劃到位,2號艦的建造工作推遲了近2年,在“平成18年度預算”(2006財年)才獲通過(因此2號艦也被稱為18DDH),2008年5月30日在石川島播磨重工橫濱造船廠開工建造,2009年8月21日下水並被命名為“伊勢”號(舷號182),2011年3月14日交付日本海自,取代“榛名”級2號艦“比睿”號而成為第四護衛隊群旗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