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最近這些日子,大家都好好體驗了一把真·宅的感覺,你還好麼?現在已經復工了,相信很多人的日子也回到了正軌,想一想前不久的時候,出不去門,採購就成了問題。正趕上家裡料酒用光了,於是網購了一瓶料酒。

我當時忘了,我是東北人……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哎哎哎別跳戲,這不是我的照片……好好聊科學~

等料酒郵到的時候,凍得那叫一個實誠啊。如果當時往地上扔,玻璃瓶碎了,恐怕料酒凍成的冰都不會碎。

東北人冬天收快遞,總是這麼充滿了驚喜。

神仙水凍成了神仙冰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硬得可以砸核桃,可不是神了嗎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尤其是買烏龜的,心理陰影面積得多大。本來買的是烏龜想養,沒想到買到家只能燉湯了……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不管是啥,全都能結冰……

有的時候,真的忍不住想問一下:為啥水會結冰?

你可能會說:天冷,一凍就結冰了啊!

別看你說的頭頭是道,理所當然,實際上,這個問題,連科學家都蒙圈。畢竟,水的結冰過程不是你說一句冷就能解釋的,科學家要的是理論依據和實際觀測結果。光是說冷就結冰,讓人無法信服——難道水分子覺得冷,然後和旁邊的水分子商量一下說:“太冷了,咱結冰吧?”然後就結冰了?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一百多年前,美國物理化學家吉布斯(就是提出高中知識“吉布斯自由能”的那個人)等人提出了 “經典成核理論”:他們認為,如果水想結冰,其實是需要一個條件的,那就是結晶核。通俗(但是不準確)地解釋,就是有一個讓水能夠附著的點。比喻一下,就相當於前不久的人們,已經突破臨界點了,非常想去逛街、吃喝,只要有一家商場開業了(相當於結晶核),所有的人全都衝進去排隊購物吃喝(這些人就相當於水分子)。

(PS:疫情還沒結束,大家還是要理智,出去玩也不差最後這幾天。)

同樣的道理,當水溫降到0℃之下的時候,也不是一定會結冰,必須要有結晶核才行。一旦有了結晶核,水就會迅速結冰。當然,這個結晶核也不能太小,否則就跟宋小寶去拔河一樣,太難為人家了。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所以,這個世界才會有一種特殊的水——過冷水。也就是說,當水在低於理論上的冰點——0℃時,依然呈現出液態(當然壓力要正常,也不能是流水)。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結晶核。

你可能要問:太扯了吧?按照你的說法,我家接一點自來水放在冰箱冷凍層,豈不是也不結冰?

不對。因為你家的水,不是水。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說得可能有點誇張了。準確地說,你家的水,不是純水。我們上學時剛剛接觸化學,首先要學習的就是物質的分類,由同一種單質或一種化合物組成的物質,叫做純淨物,否則就叫混合物。而實際上,我們幾乎可以說世界上就沒有純粹的純淨物,我們見到的任何物質,即使純度再高,也會有雜質。

包括你家的水,其他不說,最起碼裡面就有水垢吧?也許你家的淨水器很牛,除掉絕大部分雜質。即便如此,這樣的水裡還有氧氣吧?否則水是怎麼養魚的?

所以說,雖然你家的水放進冰箱裡之後,本身可能沒有結晶,但是其他物質低於冰點,代替了結晶核的作用,才讓水結冰的。

因此,如果你想得到過冷水,那就必須儘量提高水的純度。

但是,過冷水本身是不穩定的。只要有少許的擾動,比如給它一個結晶核或者起到類似作用的物質,它就會迅速結冰。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記得小時候看的動畫片《海爾兄弟》裡,也有這麼一集,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還有一個現象,也非常有趣。假如你用一根非常細的鐵絲,將一個冰塊切開,只要冰塊還在那裡,被切開的冰塊很快就會重新凝結為一整塊冰。

如果你想看看過冷水是什麼樣,也未必非得實驗室的設備。你不妨買一瓶純淨水(雜質比較少)——我想你不會不知道外面的瓶裝水的純淨水、礦泉水的分類是瞎起名的吧——放到冷凍層,過一段時間,它就會降溫到冰點以下。不過,你要注意兩點:第一就是溫度也別太低了,太難為純淨水;第二就是拿出來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否則晃得太厲害,很快就會凍結。

這還只是礦泉水,如果有條件的話,用高純度水來做這個實驗,更容易得到過冷水。

那麼,如果是純水,難道就不可能凍結了嗎?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也不是。且不提世界上沒有完全的純淨水這個說法,實際上,如果是純水,在跌破冰點的時候也會有結晶核出現。不過,這種結晶核的出現,靠什麼原理我不知道,感覺更像是靠運氣……總之,偶爾會有結晶核出現,提供了凍結的契機。即便如此,對於純水來說,凍結的速度還是非常慢的。

這一套理論,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被廣泛講解,長時間在教學課本里被傳授。

可是,科學家卻從來沒見過所謂的結晶核。大家的推測是,這個結晶核是納米級別,實在太小;同時它很快就會導致附近的水迅速結冰,所以它的存在只有幾納秒,這兩個因素,導致它非常難觀測到。

有的人乾脆就說:別扯什麼結晶核,只要沒親眼看見,我就不信!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這個問題,在去年的時候,終於有了一個完結。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中國的一群科學家,來自中科院化學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及河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們——說真的,他們這個研究也有點尷尬。家裡問“最近研究啥”,回答“研究水為啥能結冰”,估計家長都後悔給交學費了……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當然,這是開玩笑。畢竟,這是困擾人類一百多年的命題。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很大的成就。

我現在甚至認為,這個難題,還真的只有中國科學家能夠解決。因為這個實驗的方法,看起來那麼像曹衝稱象的原理——找替代物(只是我的感覺,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

就像我們說的,因為結晶核極小,存在時間非常短,所以科學家難以檢測到。所以,中國的科研人員換了個思路,不去研究結晶核本身,而是找結晶核的替代物,當我們發現替代物達到結晶核的效果——能夠讓水結冰的臨界尺寸,那不就等於找到了結晶核的尺寸嗎?

他們選用的,是一種叫做氧化石墨烯納米片(GOs)的材料。這種材料的特點就是可以起到結晶核的作用,而且尺寸調整相對很簡單。經過一系列的實驗,科學家發現,只有當氧化石墨烯納米片的橫向尺寸(L)大於臨界值200/ΔT nm時,才能有效地促進冰成核。

而這個值,很接近之前科學家們推測的數據。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科學是嚴謹的,這樣一種材料做實驗得到的結果,顯然是不夠的。於是,科研人員又用硅酸鎂鋰納米片等材料進行了實驗,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他們把實驗結果編纂為論文《Probing the critical nucleus size for ice formation with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發表到了《自然》雜誌上。至此,爭論了一百多年的結晶核,終於得到了認可。

水結冰,這個人類幾百萬年來都習以為常的現象,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解釋。

那麼,這個發現的意義在哪裡?難道只是為了消解人類的一個執念嗎?

當然不是。

那可能是為了照顧我們東北人,讓我們冬天別再收到凍成冰棒的快遞?

水是怎麼結冰的?科學家用了一百年才弄明白,你好意思說你懂?

某東北人快遞收到的雞蛋

更不可能……

掌握了水結冰的機制,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控制水的相變(固液氣)。這為人類提供了契機,可以控制冷凍食物的鮮度、打造更有效的防凍圖層。

更重要的,還在醫療方面。如果我們可以通過結晶核的控制保證水不凍結,就可以更好地冷凍保存人類的細胞組織,這不僅可以在治療方面起到效果,那些幻想著得絕症時通過冷凍技術保持生命,等到未來再治療的人們,也看到了曙光。否則,當一個人興致勃勃準備冷凍起來穿越到未來治病,結果因為體液結冰,活活給凍死,好像就太不划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