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真知堂国学馆:司马迁,又称“史迁”,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学家,著有《史记》。司马迁写史,秉春秋笔法,言简意赅。然而,司马迁自己是怎么死的,历史上却没有任何记载,成为千古之谜。真知堂在研究《报任安书》后发现,司马迁极有可能死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死因则是受巫蛊之祸牵连下狱。死于长安狱中。

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人。他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后接替父职出任太史令,为西汉史官。因受李陵降匈奴案牵连被处以宫刑,后任中书令,掌管汉武帝机要。

司马迁的事迹,多数国人都知道一二。但司马迁的死因和卒年,则历史上并无明文记载。

《汉书司马迁传》中,班固曰:“以迁之博物恰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悲其“既陷极刑之后”,又不能”自保其身”,仅说明司马迁的死并不正常,对他死于何时何地何故一言未发。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司马迁的死因,历史上还是有说法的。

《史记.集解》引东汉学者卫宏《汉旧仪注》云:“司马迁做《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蚕室。有怨言,下狱死。”

葛洪《西京杂记》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种说法,指司马迁是因为写《史记》,历数汉景帝的过失,还说了汉武帝的坏话,武帝发怒削去其官职。后来因为李陵降匈奴案受牵连受宫刑(割去生殖器官)。有怨言,死于狱中。

卫宏,山东人,东汉光武帝时代人物,作有《毛诗序》,曾为光武帝朝议郎。

议郎,隶属于光禄勋,秩为比六百石,属于地位不高的从属官。

卫宏虽然对《诗经》有研究,但东汉光武帝时代,他并不出名。他的职位也无法接触到汉朝核心机密。所以,真知堂认为,他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而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记载:“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这两种说法到底谁更可信呢?还是得从李陵案说起。

李陵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时任骑都尉,秩比二千石。此时,司马迁在中央政府为太史令。秩六百石。

二千石属于高级官员,有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四等。中二千石仅次于万石,为朝廷高级官员。一般九卿级别为中二千石。

二千石下为千石,属于中高级官员,亦有数等。

千石以下是六百石,属于中级官员,有数等。

李陵年少时为侍中、建章监。也就是做过汉武帝的侍卫官。他因善于骑射得到汉武帝赏识,命他统领800骑兵。或许就在此时,李陵和司马迁结识了。

后来李陵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全身而退,迁为骑都尉,统兵在外。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公元前99年,西汉天汉二年,汉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30000骑兵讨伐匈奴,李陵自请以步兵5000人独当一面。

上曰:“吾发军多,毋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后汉书 李广苏建传》

李陵或许是因为报国心切,或许是因为李广难封而急于建功立业。在国家没有军马支援的情形下,他许下了以步兵5000人牵制匈奴大军于兰干山的豪言壮语,也确实成功的遭遇匈奴大军,陷入苦战

李陵从居延出关北上,行军30日到了浚稽山,遭遇匈奴单于亲率的30000骑兵。

李陵四战皆捷,杀死匈奴骑兵上万,然而汉军携带的五十万只箭也消耗殆尽。而匈奴继续增兵至八万骑。

弹尽粮绝,李陵被迫突围!

突围途中,副将韩延年战死,李陵被俘投降,汉军仅400多人逃回塞内。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讲真,李陵真乃千古难得一见的悍将!

他以5000步兵对抗30000骑兵还四战皆胜,在自身损失不到2000人的情形下,杀死匈奴骑兵近万人。换了是我,“臣妾做不到啊!”

然而,对于战争而言,不管李陵的部队杀死杀伤敌方多少人,主将被俘,九成士卒阵亡或被俘,也就是兵书上说的“全军覆没!”

可以想象,当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有多么复杂。

李陵出身于名将之后,又是宫廷侍卫,是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他武力超群,善得众心,对于汉武帝而言,李陵无疑是卫青、霍去病之后又一统兵大将的种子选手。

当得知李陵战败的消息,汉武帝认为他一定会战死殉国,以报君恩。可能连褒奖帝文书都拟好了,就准备下发了。

然而,几天之后,消息传来,李陵投降了!

对汉武帝而言,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甚至比5000人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来得让人痛心!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李陵啊李陵!谁都可以降,你不能降!

可我们的秩六百石太史令司马迁,在皇帝盛怒无疆的情形下,却为李陵进言求情,无疑是触了龙鳞。

犯了大罪的司马迁廷尉被下狱,按汉律当斩。而换取赦免的方式在当时有两个,一个是50万钱,一个是宫刑。

拿不出赎金的司马迁选择了后者。

对男人而言,这是一种比死刑还残酷的刑罚。它让一个男人再也抬不起头来。

难道,司马迁真是一个苟且偷生的宵小吗?

任安

我们无法得知李陵当时的真实想法,也无法还原司马迁为何愿意受辱的真实思想,我们只知道,如果司马迁死于狱中,也就没有后来的《史记》流传于世了。

除了《史记》,司马迁还有一篇文章广为人知,那就是《报任安书》。

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言辞,激励了后世无数文人。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这篇书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记录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谁是任安呢?

任安是解开司马迁死亡之谜的关键人物。

任安此人,《史记 》中有传。

“武帝曰:“安。。。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诛死。”《史记 田叔列传》

而《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明言已经写完了《史记》,则司马迁死亡时间当在任安之后。

那么,任安是何时而死,又是因何而死的呢?

任安的死和汉朝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有关系。

巫蛊之祸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任安因巫蛊之祸下狱处以腰斩。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巫蛊之祸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简单的给大家讲一下。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汉武帝此时已经65岁了。

虽然没有退位,此时政务多由太子刘据主持。

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时年37岁,母亲是皇后卫子夫。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卫子夫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早年和汉武帝情深意重,得以上位为皇后。

然而后来汉武帝喜欢赵婕妤和她生的儿子刘弗陵(汉昭帝),并把赵婕妤的宫门改称“尧母门”,因此引发朝臣“武帝要废长立幼”的猜测。(尧为上古时代贤帝,称赵婕妤为尧母,其意可想而知)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丞相公孙贺(卫子夫的姐夫)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与卫子夫之女阳石公主通奸,并为巫蛊之术诅咒武帝。

所谓巫蛊之术,在古代被认为是用人偶等形象对敌人进行诅咒,从而使对方患病或死亡的巫术。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此时卫青早已身故,但卫氏一族依然把持着朝廷不少重要部门。武帝不知出自何因,下令彻查,结果查证属实。

公孙贺满门抄斩,公主与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作为一个65岁的掌握国家大权的君主,本已经体弱多病,却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诅咒自己的事,刘彻方寸大乱!

盛怒之下,他命宠臣江充彻查此案。

而江充与太子刘据有旧怨,因此构陷太子。说从太子宫中也找到了不少巫蛊用的偶像!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刀架到了脖子上,换了是你,不知道你会怎么办?

早已担心自己被废的刘据,于是进宫和母亲卫子夫商量,决定矫诏发京城禁卫军杀江充。

军队出动,京师震动,传言太子谋反,丞相刘屈氂逃出京城向在甘泉宫休养的汉武帝汇报!,

汉武帝闻听此事大怒,认定太子谋反,遂让刘屈氂发兵攻击太子军。太子战败后自杀死亡。

“秋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太子自杀于湖。”《汉书 武帝纪》

任安,就是因为此时“受太子令而不发兵,被汉武帝事后认定为骑墙派”而处以腰斩的。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此事牵连甚广,皇后卫子夫自杀,卫氏所生的两个公主被杀,太子自尽。卫氏一脉被斩杀殆尽。次年,丞相刘屈氂也被腰斩。史料记载,前后株连而死者多达上十万人。

“ 三年,六月,丞相屈氂下狱要(腰)斩,妻枭首。”《汉书 武帝本纪》

再后来,汉武帝作“思子台”,悲悼太子刘据的死。刘据被汉宣帝追谥为“戾太子”。

汉武帝与司马迁之死

我们今天要了解汉武帝,并不能从《史记》里得到太多资料。对汉武帝的了解,史料主要来自《汉书 武帝本纪》。

因为我们现在读到的《史记》并不是一个全本,早在汉代就已经丢失了十卷。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史记索隐》指出:《汉书》曰“十篇有录无书”。张晏曰“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 武帝本纪》并非司马迁所作。而是后人补写的。

从《史记》记事内容分析,汉武帝太初四年至征和二年还有记事,征和三年后就再无记事了。

则司马迁很可能也是《汉书》所云“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的牺牲者。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结语

司马迁家族,从颛顼以来就为史官。到司马谈为汉朝太史令,司马迁得以广泛接触皇家所藏典籍,写出了数十万字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从公元前99年李陵案司马迁下狱被施以宫刑,到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发生,《史记》记事到此突然终止。丢失的《景帝本纪》和《武帝本纪》可能就是解开司马迁死亡之谜的钥匙。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巫蛊之祸,始于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公主和表哥的通奸之事。

两位公主和卫家人被杀的事,使得早就被赵婕妤和刘弗陵吓到了的太子和卫子夫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汉武帝迁居甘泉宫,让外臣江充等人彻查太子,自然会逼得太子造反。

杀江充一名勇士足矣,而太子刘据假节发兵,是否真有反意则未可知。

兵败后,太子逃亡,皇后自尽,就坐实了谋反的罪名。

不过,当汉武帝冷静下来想清楚之后,他应该会后悔自己的这个决定。他哀痛儿女之死,应该也想起了和卫子夫曾经的美好时光。说实话,如果不是他动了以刘弗陵为继承人的心,也根本不会出现这一幕妻亡儿死的惨剧。

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人生最大悲痛!汉武帝刘彻也不例外。他因此迁怒于下臣。所以,带兵诛杀太子刘据的刘屈氂,和接受太子令不出兵的任安一样,都被处以腰斩。

大汉朝的根基就在这场大风暴中被撼动了。

时间地点原因不明,司马迁之死成谜!学者:《报任安书》中隐藏谜底


而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无论是出言还是不出言,最后都无法在这场剧烈风暴中幸免。

或许就是因为这封《报任安书》,司马迁被汉武帝下狱,死于狱中。

此事整个有汉一朝均讳言,这应该就是司马迁之死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事实真相了。

你也喜欢探寻历史事件的奥秘吗?关注真知堂,一起来探讨历史上的未解之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