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養殖高手桂魚(鱖魚)技術,畝利潤不低於2W,全是乾貨


一、放養前的準備:

桂魚魚種放養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檢查進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滲漏。如發現問題,應立即解決。其次要對放養的水體情況進行觀察,尤其要對池塘逃魚狀況進行了解,以摸清底細,便於確定放養品種和放養量。最後還要對水體進行一次改良。由於現時氣溫高,水體普遍渾濁,水中汙物較多,水質很差,病菌容易繁殖,應用EM菌或生石灰或明礬等化水潑灑,澄清水體,淨化水質。若水體偏瘦,還要潑灑EM菌並根據需要略施肥料,培養水中天然餌料。放養前3-6天,用100倍的EM菌菌液稀釋液潑灑水面(EM菌菌液用量視水質情況,一般1.5米以下1公斤菌液/畝),水質較差的地方應適當縮短潑灑時間。水質以綠色為好。

養殖高手桂魚(鱖魚)技術,畝利潤不低於2W,全是乾貨

桂魚(鱖魚)

桂魚魚種放養後,要根據放養的品種、數量等情況,認真做好投餌、施肥、水質調節、魚病預防等項工作。飼料一般以精料為主,以加快魚體的生長。日投餵量以池魚總重量的5%~8%較為適合,具體以投餵後略有剩餘為度。若池中放養鏈鱅等肥水魚較多,可增施肥料,施肥應少量多次為原則,有機肥要經EM菌充分發酵後施入水體,畝施放量為50公斤~100公斤。化肥可用碳銨(每畝5至8公斤)或尿素(每畝3至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改善水質。在放養後7天~10天內,再用強氯精(0.3ppm)、漂白粉(1ppm)等潑灑,以殺滅細菌。同時可間隔使用晶體敵百蟲(0.4ppm)、硫酸銅(0.5ppm)和硫酸亞鐵(0.2ppm)合劑潑灑,以殺滅寄生蟲,有效地防止魚病的發生。

養殖高手桂魚(鱖魚)技術,畝利潤不低於2W,全是乾貨

桂魚(鱖魚)

天氣悶熱時,桂魚易出現缺氧情況,建議養殖戶在清晨開啟增氧機並且在機口附近潑灑EM菌,使池塘保持充足的溶氧,給它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三、水質調控和管理:

桂魚池塘要調控好水質,做到勤換水,可以全池潑灑EM菌來調節水質,減少換水時間。6-9月份高溫季節是攝食旺季,要每週注排水一次,每次換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水質是魚類生存的介質,水中有利或有害的物理、化學因子都直接影響其生長。良好水質既能促進桂花魚的生長,又能提高魚體抗病能力,減少魚病的發生,從而減少藥物的使用。加強水質的調控,確保池塘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基本要求。

1、注換水的處理:在水源水質差的地方,養殖場需用1個5-10畝池塘作備用的蓄水池,蓄水池內可放養少量的四大家魚、餌料魚等。注換水前,在蓄水池中,用10-15公斤生石灰全池潑灑調節水質,同時用0.7ppm硫酸銅、0.3ppm滅蟲精或1ppm敵百蟲殺蟲,1-2天后再使用0.5ppm強氯精0.5ppm魚菌清消毒殺菌,經過處理後的池水才可用作養殖池用水,杜絕病原及汙水因注換水進入養殖池。

養殖高手桂魚(鱖魚)技術,畝利潤不低於2W,全是乾貨

桂魚(鱖魚)

2、定期施用有益微生物製劑 : 使用EM菌是通過在養殖水體中培養出優勢有益微生物群體,抑制有害細菌的滋生,降解水體及底質有害物質,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水質因子,從而達到調節改良水質,減少疾病發生。施用EM菌前3天需進行水體消毒,用0.5ppm強氯精全池潑灑,10-15天后再補放一次。施EM菌時最好選擇在晴天的上午,,將EM菌用水稀釋後全池均勻潑灑。

3、保持正常的水色和肥度:正常的水色為黃綠或茶褐色,養殖桂花魚的池塘最好為“綠豆青水”。池水不能過肥,不能過瘦,保持中等肥度,透明度30~40釐米,而此時潑灑EM菌正好能防止過肥過瘦。水體混濁時,可每畝使用EM菌或10-15公斤生石灰或15-20公斤沸石粉沉澱淨化水質,也可以進行換水處理。如果水色變成白濁色,可使用EM菌或亞硝酸鹽降解液2-3支/畝米降低亞硝酸鹽。

4、定期檢測水質:每7-10天檢測水質1次,檢測包括水溫、溶氧、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水因子的含量,若發現超標應及時沉澱淨化或解毒處理。

5、水體增氧:桂花魚缺氧浮頭後易患暴發性病毒病。熱天氣溫高時,噴灑EM菌並且下午開增氧機2-3小時,保持水體上下層水溫均衡。“白碰雨”、陰雨等天氣,晚上延長增氧時間,最好提前在傍晚8時前開啟增氧機至第二天早晨8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