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曹操明明知道誰害死曹衝,為何卻沒有追究?他還能順利即位

曹衝(196年-208年),字倉舒,東漢末年人物,東漢豫州刺史部譙 。 (今亳州)人,曹操和環夫人之子。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衝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衝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

曹操明明知道誰害死曹衝,為何卻沒有追究?他還能順利即位

三國時期,不僅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還是一個神童輩出的年代,當時三國有三位神童,最出名的神童就是曹操的兒子曹衝,另外兩個神童分別是周不疑和夏侯榮,天妒英才,他們皆都不得善終,但他們三人中,只有曹衝的死因最為奇怪,留給了後人無限的想象空間,當時曹操得知愛子去世的消息,哭著說了八個字,當時曹丕嚇壞了,出了一身的冷汗。

曹操明明知道誰害死曹衝,為何卻沒有追究?他還能順利即位

是誰害死曹衝的呢?有人認為嫌疑集中在兩個人身上:一是曹丕,二是周不疑。

懷疑曹丕,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三國志》曾有記載:“太祖數對群臣稱述,有欲傳後意。”二是《三國志》中還記載,曹操曾對曹丕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也就是說,因為曹操多次在群臣面前稱讚曹衝,有傳位給他的想法,也很想得到世子之位的曹丕心生不滿,因此悄悄毒死了弟弟。

懷疑周不疑,也有兩個原因:一是周不疑的舅舅劉先是劉表的大臣(別駕),曹操滅了劉表,周不疑為劉表報仇。二是曹衝去世後,曹操每次看到周不疑心裡就不舒服,執意要殺死周不疑。曹丕勸說曹操別這樣做,但是曹操說:“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意思是這個人將來你駕馭不了,我提早給你殺了,減少你的麻煩。

曹操明明知道誰害死曹衝,為何卻沒有追究?他還能順利即位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猜想是無稽之談。為什麼這樣說呢?

先說曹丕殺弟弟曹衝的事。

確實,當曹操的長子曹昂去世後,作為第二個兒子的曹丕,應該是最有機會獲得世子之位的人。曹操多次稱讚曹衝,曹丕心裡肯定不爽。不過,就算不爽,曹丕也不會殺曹衝,為什麼呢?第一,曹操並不一定傳位給曹衝。《三國志》中記載“有欲傳後意”,是群臣猜想的,並不一定是曹操的真實想法。實際上,曹操在權衡再三後,不一定傳位為曹衝。因為曹衝這個人,太仁厚。《三國志》記載:“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就是說,曹操有數十次想殺人,都是因為曹衝在一邊幫助,把這些人救了下來。這就可以看出,曹操和曹衝的性格很不相符,曹操認為當君王需要恩威並施,而曹衝一意講“恩”,無“威”,因此,曹操稱讚曹衝,很可能只是對聰明兒子的喜愛。所謂“傳位”,只是群臣的猜測罷了。

第二,曹丕後來多次寫詩讚揚懷念曹衝,比如“於惟淑弟,懿矣純良。誕豐令質,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剛。彼德之容,茲義肇行”這樣的詩,而且曹丕還說,如果曹昂和曹衝在,自己是得不到世子之位的。如果曹丕毒害了曹衝,那麼曹丕對此事肯定諱莫如深,他不大可能多次懷念。

第三,曹丕曾勸曹操別殺周不疑。如果曹衝果真是曹丕毒害的,那麼曹操殺周不疑,對曹丕來說是大好事。因為這樣,正好轉移人們的視線,讓周不疑背鍋,他為什麼還阻止曹操呢?

曹操明明知道誰害死曹衝,為何卻沒有追究?他還能順利即位

再說周不疑毒害曹衝的事。

周不疑和曹衝一樣,都是神童,曹操破荊州以後,把周不疑和曹衝放在一起養,讓他們互相促進成長。我覺得,周不疑暗害曹衝,也是沒有可能的。

第一,周不疑不存在為劉表報仇一說。劉表並不是周不疑的直親,只不過周不疑的舅舅劉先是劉表的別駕。劉先作為劉表的使者在出使許昌見漢獻帝的時候,曾在大庭廣眾之下大罵曹操。但曹操破荊州,抓到劉先後,並沒有為難劉先,還給他官做。曹丕繼位後,還升他為尚書令。因此,周不疑不存在報仇一說,因為他無仇可報。

第二,周不疑既然是神童,他就知道曹衝活著對他有多麼好。因為他和曹衝一起長大,一旦曹衝將來繼位,他會得到怎樣的好處!他保護好曹衝的生命還來不及,怎麼會殺曹衝呢。

第三,曹操之所以殺周不疑,並非懷疑他殺了曹衝。我覺得有三個原因:一是嫉妒。同是神童,自己的兒子早夭,而另外一個神童歡蹦亂跳活著,曹操心裡肯定很不舒服。二是曹操曾要把女兒嫁給周不疑,周不疑拒絕了,曹操不高興。三是上面說過的,曹丕不能駕馭周不疑的話。就像他殺了楊修一樣,他因此暗殺了周不疑。

曹操明明知道誰害死曹衝,為何卻沒有追究?他還能順利即位

隨後曹操單獨召見了曹丕,一見面就傷心地哭了起來,說:“是我的不幸,確是你們之幸。”曹丕一聽,急忙下跪並哭起來。曹操見他如此難過,問他:“你哭什麼呀?”曹丕回答:“情願替弟弟死。”於是繼續大哭起來。曹操看到曹丕的反應,知道他日後也必成大事,也略感安慰,於是就讓他退下了。

曹丕知道曹操召見他的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但是曹丕也是非常機智聰明。

曹操明明知道誰害死曹衝,為何卻沒有追究?他還能順利即位

而到底曹衝是病死的還是被曹丕害死的,也無從查證了,不過曹丕確實是比較有才能,主要的問題也是死的太早,要不然魏國在他的治理下會更加強大,而司馬家不一定能奪取曹魏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