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在聯合國有三個席位?為什麼另外兩個一直沒有公佈?

北玄武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歷史問題。


如果你現在看美國官方網站介紹聯合國當年創建時候的詞條時,會發現有這麼一段——美國保留在適當時候增加兩個聯合國代表席位的權利。

這其實就是1945年聯合國成立前美蘇英博弈的一個歷史遺存。

當年之所以美國可以在聯合國有三個席位,並不是美國的特權,而是蘇聯和英國都同意的。換句話說,是大國在戰勝法西斯之後對國際社會未來安排中的一個特殊安排。

因為美蘇英對反法西斯做出了特殊貢獻,再加上聯合國就是他們倡導的,所以聯合國成立後也沒人敢對此有什麼怨言。

其實事情的起因還是從蘇聯說起——

1944年8月美蘇英代表在華盛頓開會,討論未來的聯合國組成的問題。蘇聯人提到了15個加盟共和國在法律上都是獨立國家,都可以獨立行使外交權力,所以聯合國創始成員裡,應該把它們都包括在內。

這個提議會讓蘇聯未來在聯合國一下子就有15票之多,顯然不利於美國。

所以羅斯福拒絕了。

隨後蘇聯人讓步,說至少還要給蘇聯2-3個席位,因為蘇聯貢獻巨大,不能和一般的創始國票數一樣,這不公平。

再加上英國人也希望能多獲得幾個席位,提到印度、南非、新西蘭等,也都為反法西斯做了貢獻,所以支持他們也成為聯合國創始成員。這等於傾向蘇聯立場。

在此背景下,美國人表示,自己也要多獲得2-3個席位。

除了美國支持當時還是美國殖民地沒有獨立的菲律賓之外,還要在國內的48個州中間選兩個,加入聯合國。

英國和蘇聯表示贊同。這樣美英蘇三國達成了妥協。

雖然印度、南非、新西蘭當時都不是獨立國家,但都加入聯合國成為創始國。而蘇聯方面提出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加入聯合國。

只有美國支持的菲律賓按照成長程序,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另外美國的兩票至今還沒結果。

原因就是在48個州中間沒能選擇出來哪兩個合適。於是一直耽擱至今。

以至於當年的蘇聯都已經不存在了,美國人還沒有利用這多餘兩票的權利呢!

至於為啥當初沒能做決定,美國媒體曾透露,美國本土畢竟沒有遭遇襲擊,48個州其實都沒有以州為單位和法西斯作戰。這和印度、烏克蘭等和法西斯浴血奮戰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據說當時加州呼聲很高,但最終也沒成為現實。

夏威夷雖然一度成為戰區,但是1945年的時候夏威夷還不是美國的一個州,上個世紀50年代艾森豪威爾當總統時。夏威夷才成為美國正式的州。

所以這就意味著48個州在競爭聯合國席位上,是平等的。

理論上他們都有資格進入聯合國。所以選擇誰而不選擇誰,就是一個難題。如果給某一州這個特權,別的州肯定不滿意,反而會讓美國內部矛盾激化,甚至可能影響到美國相關法律的更改。

因為美國法律是不允許州有類似國家這樣的外交權力的。

此後羅斯福病逝,杜魯門似乎對此並不特別感興趣,再加上繼任後美蘇冷戰很快開始,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木春山談天下


是夜,燈火通明,丘吉爾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決絕地說道:“我大英帝國必須佔有多個席位,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必須在聯合國佔有席位!不然這個聯合國我大英就不摻和了!”

丘吉爾說完,將高腳杯Duang的一下重重地放在桌子上,插著腰不再說話。冬夜中,周邊的隨從感覺更加寒冷,這讓輪椅上的羅斯福竟無言以對,望著壁櫥裡的冷冷的爐火,將自己的大衣往上拽了拽。

斯大林輕輕摸了下自己的鬍子,示意侍者再開一瓶威士忌。砰地一聲,整個屋子裡都是酒香,丘吉爾也不由得吸了幾口。斯大林微微一笑,從侍者手中接過酒瓶,端起剛剛被Duang在桌上的酒杯,走向丘吉爾,隨手將斟滿酒的杯子回遞給丘吉爾:“來,喝完了我帶的伏特加,再來一杯威士忌。”丘吉爾也覺得自己有所失態,端過酒杯狠狠地喝了一口,面色也緩和了下來,屋內的爐火似乎也不再那麼冰冷,映在羅斯福眼裡,不斷地跳躍。

趁著這空檔兒,斯大林也給自己倒了一杯,抿了一口,說道:“這事兒我不反對,我也正有此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也在打擊德國過程中付出巨大犧牲,完全可以以獨立身份加入聯合國。“

斯大林說完,朝羅斯福望了過去,而丘吉爾此時也將目光投向了曾經的小弟,現在的老大哥美國的那位小兒麻痺症總統羅斯福。羅斯福這個時候再也不能沉默,本來,他是堅持一國一票的,而且必須是主權獨立國家。現在,英國非要好幾票,也沒跟他提前商量,這可正中了蘇聯的下懷,這可怎麼辦呢?...

羅斯福微微一笑:“好啊,我不表示反對,既然你們提了,那我們美利堅合眾國也可以再增加兩個席位。”

丘吉爾被壁爐照的滿面紅光,高興地一飲而盡,並沒有留意到斯大林也是微微一笑。而羅斯福卻沒有那麼高興,他心裡在琢磨,這倆席位給誰呢?萬一真鬧獨立咋辦?就這樣,羅斯福望著愈來愈旺的爐火陷入思考之中,這一思考就是一生,而這一思考也跨越了千禧年,直到現在,美國也沒想好到底給誰。

而在這思考之中,大英帝國也變成了

英聯邦,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真的變成了獨立國,蘇聯也是轟然崩塌,烏克蘭、白俄羅斯都在蘇聯的塵埃中站了起來,成了獨立國家,而蘇聯本身也摔成了碎片,成了十五個國家。使得美國更加不敢真的真要使用它三個席位的權力,不然...英國和蘇聯就是前車之籤。


北玄武


聯合國在初創時的確給予當時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各3個會員國的資格,這三個國家就是二戰戰勝國的三巨頭——美國、蘇聯和英國。

道理很簡單,二戰是最後一次在“舊秩序”下打的全球性戰爭,這種秩序講究弱肉強食,贏家通吃,贏家可以公然制訂對自己最為有利、而對弱者、包括弱者中站在自己一方的國家不利的規則,讓自己獲得更多好處,而無需顧忌“吃相難看”,一戰中國明明是戰勝國,卻被要求不得收回原屬德佔的自己領土青島,而半島某國則連參加巴黎和會的資格都沒有,特使李儁在蒙受被驅逐出場羞辱後憤而自殺殉國。二戰末期的《雅爾塔協議》公然踐踏世界各主權國家主權而不以為非,作為體現二戰勝利果實的聯合國,在最初的“人事安排”上延續雅爾塔的一套,也不足為奇。

聯合國創始時安理會有“五常”,當時也叫它們“五強”,即美、蘇、英、中、法。但同為“強”實際上卻分三六九等,其中美、蘇分別握有世界最大陸權和海權,且是二戰戰勝的主力,英國“打滿全場”且“日不落帝國”框架猶在,它們三個顯然更“強”一些;中國雖也打滿全場但戰績慘淡,讓它入選實際上已經是考慮地緣政治的需要,法國更是被德國佔領了好幾年,塞入“五常”完全是靠一張老臉。因此,“五常”中也只有當時最強的三國擁有各自的三席,中、法都沒有這個待遇,其它國家更沒戲了。

當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美、蘇、英要麼是聯邦制,要麼擁有很多殖民地和領地,而中國和法國都是單一制國家,無法分拆。

儘管如此,英國並沒有像在國際足聯那樣真的推舉多個成員,而是“保送”了當時還沒有獨立的英屬印度加入聯合國,1948年印巴分治,成為兩個獨立國家並被吸納加入聯合國,此後英國再沒提這個茬,因為殖民體系已經崩潰,英國除了個別小島外只剩下本土的聯合王國,再推只能推蘇格蘭、北愛之類,那可是要出事的。

蘇聯推舉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加盟共和國進入聯合國,因此蘇聯解體後只有12個新國家加入聯合國,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會員資格和權益,而白俄羅斯、烏克蘭早就是成員國了。

美國當時“保送”了同樣未獨立的菲律賓,但堅持稱菲律賓已經是一個共和國,因此“這個不算”,還可以“保送”兩個。但當時美國的48個州爭議不決,最後不了了之,因此美國務院網站上一直宣稱“保留保送3席的權利”。

但隨著時代的演變,聯合國自己已經不再提這個“權利”,而是一刀切規定“只有主權國才能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畢竟“舊規則”已是明日黃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厚何


建立聯合國的初始,蘇聯心想蔣介石,法國都站在美國一方,自己要吃虧,說蘇聯是聯幫國多要兩席位,一席給與鳥克蘭,一席給與伯我羅斯,美國同意了,也多要兩席位。實是狼狽為奸。所以美國在聯合國有三席位。為何另外兩席位一直未用,想想看、美國作為自身利益著想,肯用嗎?若要用的話只能在美國五十個州當中選兩個,選兩個州的話不就是自己承認這兩個州的獨立嗎?這就是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