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武漢居民隔窗喊破弄虛作假 利於解決問題保障抗疫大局


從昨日中央指導組強調的打通生活物資供應和社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看出,此事在落實上尚有差距。

3月5日的央視新聞,播出了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察看社區防控和群眾生活保障的新聞,針對群眾現場反映的困難和問題,孫春蘭立即要求省、市領導深入調查,不迴避矛盾,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堅持務實作風,實事求是、切實解決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

  群眾反映的問題是,5日早上中央指導組在武漢市青山區翠園社區開元公館小區考察時,有居民從家裡的窗戶向正在考察的中央指導組喊,“假的,假的”,主要反映的是社區物業假裝讓志願者送菜送肉給業主,實際工作不到位的情況。

  隨後,中央指導組召集省、市有關負責同志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進一步做好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強調要打通生活物資供應和社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做好社區群眾的心理疏導工作,讓他們居家生活更加安心。

  很多人都把目前的抗疫稱作“戰時狀態”,而在這裡面各工作環節,與戰時最有可比性的,不是抓住沒戴口罩的就暴打一頓,而是物資保障這一塊,與戰時後勤保障非常相似。

  稍具戰爭常識的人都知道,戰爭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拼的是後勤保障。抗疫“戰爭”,同樣如此。

  而湖北省前領導對諸如口罩等防護用品的產能、產量心中無數,黃岡市衛健委前主任對病床心中無數,就說明他們完全不在狀態。

  湖北省、武漢市換帥以後,對解決醫院病床床位、防護物資等,乃至整頓工作作風、排查疑似病患、建立三級防控體系等方面成效斐然,但從昨日中央指導組強調的打通生活物資供應和社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看出,此事在落實上尚有差距。

  這“最後一公里”對居民生活有著直接影響,比如蔬菜,在批發環節並沒有大漲價,例如“上海青”批發價0.65元/斤,而居民則必須以6元的價格才能吃上;西蘭花批發價1.75元/斤,居民必須付8元多才能吃上;大白菜每斤0.35元,居民吃到則需付4元。降低居民生活物資採購成本,系當務之急。

  當然,反映問題的該居民所在小區,也許是服務最差的那個小區,不足以代表武漢市整體情況,同時,人們也知道,自2月28日起,湖北省、武漢市要求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下沉社區,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其中肯定會有切實解決居民生活物資保障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