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何非洲猪瘟如此难对付?

oXom0_一叶知秋


为何非洲猪瘟如此难对付?



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是兽医小卢,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非洲猪瘟是全球性的难题,自从1921年在非洲的肯尼亚地区首次被发现以来,已经有将近100年的时间了,在这个期间很多国家的都相继发生了很严重的非洲猪瘟疫情,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非洲猪瘟于2018年的8月份首次侵入我国,带来了很严重的危害,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截止到2019年的7月3日,我国共发生了143起非洲猪瘟疫情,扑杀生猪116万多头。



非洲猪瘟为何如此难以对付?

1.非洲猪瘟目前没有疫苗。当前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对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相应的疫苗,让猪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当病源再次入侵机体的时候,免疫系统迅速调动相关机制,产生抗体,将病原杀灭,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疫苗接种虽然不能百分百保证猪只不发病,因为这期间还有很多影响疫苗接种成功的不可控因素,比如疫苗的保存,回温,接种是的操作,接种时猪群的健康状态等,但是有了疫苗,养猪人的信心是足的,有底的,所以疫苗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2.非洲猪瘟病毒很厉害。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殊性,所以一直没有有效的疫苗问世,主要原因是:非洲猪瘟的基因组很大,抗免疫因子多、免疫逃逸路径很多。非洲猪瘟病毒的毒力抗原蛋白非常多且非常容易突变,免疫很难兼顾。它不产生中和抗体。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双链大DNA病毒,致死率高达100%,有着复杂的基因结构,能编码150到200个蛋白,但目前,它有50%的蛋白功能人们还没有弄清楚。



3.人是影响非洲猪瘟传播的关键因素。非洲猪瘟是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现在的猪都是圈起来的,在猪舍里养的,怎么就说得病就得病了呢?又不是发病的猪,进入到了没有发病的场里,即使有些是同一个场里发病的,那么同圈猪发病是很正常的,那么附近周边的猪接二连三的发病又是怎么回事呢?除了有老鼠、猫狗、蚊蝇等以外,最主要的还是人,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放松了警惕,甚至有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家猪场防护的好,不会得病的。人的不负责任,自家猪场发病了,随意丢弃病死猪,导致病毒的扩散,传播,引发更大模的疫病发生。还有些明知自家猪场发病了,还要把猪只卖掉,进入市场,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受利益的驱使,有些人置法规不顾,偷运生猪,把在疫区的生猪调运至非疫区,引发病毒的更快的传播,感染更多的猪群,还有些猪贩子,为了制造恐慌,把病死猪放到养猪人的猪场附近,借机压机收购生猪,对非洲猪瘟防控局面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疫情的控制。



我是兽医小卢,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兽医小卢


非洲猪瘟为什么那么难防。
世界上的生物无时无刻在新生,灭亡,百年前发現的非洲猪瘟,说不定该病毒,说不定不知早多少年前就变异出来了。按达尔文的说法:气候,水土,环景。只要其中任何一条不适宜都会被淘汰。那么在非洲又是咋个演变传染给猪呢?!这问题任重道远!

看现今,回顾历史,口蹄疫,老猪瘟,现任就十分猖狂,我们防了那么久!防住了吗?!没有!就再我牛舍周围农友们猪那头没发生过蹄壳血红血红的。

这些农友猪粪不够用!三天二头来我牛舍挑牛粪或沼气池挑,


我为什么那么自信,农友不会代菌传染我奶牛呢!

因为:我奶业曾爆发黄曲霉风波!我为了证实我牛埸黄曲霉生存状态。特意在我牛埸外寻到一块玉米芯上长满了黄曲霉素,我将移到圈舍外,如图:这些鸡吃地方,《当年》

结果三天后枯萎,7天后整个玉米芯变黑,黄曲霉消失。

为什么?因为我每分娩一头奶牛!我要喂益生菌三个月。一句话一年三百六十天我牛圈牛粪都有这菌占领这遍天地。就连牛吃剩余残草料!一旦混有牛粪一个月不到化为土,尢其从沼气池捞回草渣十天半月而以。所以我十分放心。

以上说明要防这非洲猪瘟,确实要切断它们生存空间才行。

去年我说泔水不能喂猪,受到众多人攻击,结果如何!当然我也不是乱说的,那是七十年代美藉华人周祖龄教授回国交流的,这资料可以说全川只有我还有。《


每县发一本》指出老猪瘟的扑灭办。当下政府采取也是这办。


用户61070690197老蔡


难对付吗?

根据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来看,主要是靠接触传播为主,非州猪瘟病毒随作空气传播的距离仅仅在2米左右,所以想要切断传播源的话,只要防控接触性传播的路径就可以了,与防控猪兰耳病、猪口蹄疫比起来相对容易的多了

携带猪兰耳病病毒的尘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9公里左右,猪口蹄疫病毒可以被风带到50-100公里的地方去,你想想如果非州猪瘟病毒可以随风传播很远的话,那么防控难度更大,更加难以对付了,后果都难以设想!大家说对?还是不对?

难对付的是什么?人心!

俗话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用在这有异曲同工之妙

1、明知猪有问题还是卖给猪贩子,造成地方流行,这个对于小的生猪养殖户情有可原,主要因为这些猪对于养殖户来讲几乎是家庭所有的资产积累,如果补提能全部到位,养殖户也不想这样做!

2、养殖户上报不受理,搪塞了事

3、信息不对称,该补贴的,没能及时到位,加剧养殖户的恐慌情绪

4、更有严重的是明知生猪异常死亡,就是不检测,不上报,不封锁,导致传播的速度更快

等等吧,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就有了你的结论,非州猪瘟很难对付的说非!

关注兽医小孟,与你共同学习养殖知识


兽医小孟


1.现在养殖已经规模化了,都追求出栏快,利益最大化。还记得以前小时候农村的中转蛇皮袋子大多数是种子公司,现在的蛇皮袋子都是都是饲料袋,豆粕袋,玉米袋,预混料袋子,随便看看,流通出来的都是这些,养殖已经离不开饲料!

2.养殖户都知道,饲料玉米农户追求产量大,都是用的不能留种的种子,而饲料所用的豆粕都是转基因大豆榨油后的,为了促生长,会添加鱼粉,骨粉,等等,而这些的来源不知道上游能不能查到来源!

3.我所知道的,很多饲料厂回收过期的各种添加剂,临过期食品,肉制品,包括国外进口进来的临过期的各种,收回来的这些自然做成了饲料,如此反复,如此循环,即使是出现了同类相食也一点不奇怪!

4.个人认为病毒的传播速度之所以这末快,跟饲料添加剂这些有很大关系!这也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肯定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欢迎其他朋友畅所欲言!




毛毛虫子o


非洲猪瘟首先要找到猪的发病根源,是否基因的变异类型易感多发,还是猪饲料含有过量的抗生素,肥效剂等,造成猪的免疫系统下降,在高温,高湿等条件下,有利于创造了病菌的传播。在我村一个养猪户,分两地方养猪,一地方养了四十头左右(包二只母猪)是用全饲料养殖的,另一地方是居家庭,栏里养了三头母猪,前二个月发病了,发病的症状是前期烦躁狂叫,后期是口鼻出血等症状,第一夜是一个死,过后是十几个死,结果全栏发病了。但在居家庭一个栏里养的三头母猪至今没有发病,做了人间受孕快要放子了,不过这三头母猪是捡村里剩下的饭菜加一点玉米类饲料养殖的,都说非洲猪瘟最易感的是母猪,但这三头母猪抗病力竟然这么强了,所以说,凡事都是一分为二个,非洲猪瘟的复杂因子是否大猪场易发,而农户分散自己来养少量抗免疫力就可以强呢?还待观察



有真爱才快乐


压力就是动力,改变就有出路。当前的非洲猪瘟难控,首先是非瘟强毒力毒株野外存活能力强及致死率极高且无有效治疗方案;其次是或多或少与我们疏与防范及其它人为因素有关联;再者是消毒过度、过多刺激猪群及猪群应激等造成。

生物活性强及致死率极高

1.非洲猪瘟病毒野外存活能力强!

家猪及野猪肉中存活120天,排泄物粪便中存活120天,泥土中存活200天,蜱虫中永远存活代代相传……

2.非洲猪瘟病毒强毒力毒株致死率高达90-100%.

人为添堵因素

1.由于非洲猪瘟造成猪群致死率极高,个别地方养殖户朋友猪只因疏于防患,染上疑似猪瘟病毒而死亡,其死亡后无上报且没有无害化措施而随意抛弃野外,造成疫情二次传播。

2.私自贩运人员,艺高人胆大。

过度消毒及猪只应激

由于担心自身场染上非瘟疫情,现在许多猪场朋友们可以说是三天一大消,两天一小消。无论场外场内,尤其是猪舍。各种消毒制剂都想用一遍,有道是非常时期强化对待。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过度惊忧猪只、打破其生存平衡环境,造成猪只应激而抵抗力下降,继而易发病。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疫情难控,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大一部分与上述因素有不可或缺的关系。努力改变迎难而上!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打赢这场非瘟攻坚战。


2019-7-13


发财马


要想知道非洲猪瘟为什么如此难以对付,首先就得了解什么是非洲猪瘟;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到目前为止非洲猪瘟已经存在有一百多年历史,从最早的非洲流行疫病,到后来的欧洲、南美洲,再到今天的亚洲,几乎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作为家猪及野猪的头号杀手,另猪和养猪人闻风丧胆。

什么是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英文名称: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英文名称: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简称: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具有发病时间短,致死率高等特点,发病时期具体表现为身体发热(一般在40-42℃之间),同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眼睛和鼻子有黏性脓化分泌物等明显症状。

非洲猪瘟难缠原因

  1. 猪瘟病毒针对性非常强,致死率100%,仿佛专为各类家猪、野猪设计一般;只感染猪,对于和猪同类型的鸡、牛羊、白鼠、猫狗等动物都不会受到感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猪瘟病毒有效的疫苗出现。

  2. 传播途径广泛,与传统的瘟疫病毒通过空气等媒介传播不同;猪瘟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凡是与感染猪瘟病毒猪接触的一切物品都能成为传染源,包括猪的皮肤、粪便、尿液及生活过的猪圈。同时只要是用猪瘟病毒猪肉加工的肉制品也可以通过人为携带进行扩散、传播,由于这方面影响,使得猪瘟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肆虐。

  3. 养殖户隐瞒疫情,不按规定上报和饲养;剧科学调查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来源很广泛,可能存在于猪瘟猪平日里所吃的饲料、及餐厅剩余的泔水。也因其感染的严重性,如果一头猪感染,整个养殖场都不能幸免于难,很多养殖户为了减小损失,即使发现有类似疫情现象不会上报防疫部门;而是趁着还未大面积爆发赶紧处理掉整个养殖场的生猪,这样一来将有大量携带猪瘟病毒的猪肉流向市场,加快病毒散播。

  4. 除开家猪以外,携带病毒野猪群体迁徙,助长了病毒传播。在很多疫情发生地,生活着大量的野猪,这些野猪可能随着群体的迁徙将自身携带的病毒散播到其他地方,从而加大猪瘟发生区域。

  5. 防疫部门工作者,并未意识到猪瘟疫情严重性,玩忽职守,对于猪瘟病死猪处理过于简单,未严格按照流程处理。

以上便是我个人对于非洲猪瘟难以对付的看法,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留言补充。也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非洲猪瘟观点、意见,期待与您共同交流、学习!


乡巴佬话三农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类型多、数量庞大、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可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清除。虽然非洲猪瘟发现已近一个世纪,但至今也没有有效的疫苗面世,人类对此病毒缺乏高效的防控能力。

非洲猪瘟病毒会严重影响猪的免疫系统,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4天-19天。急性感染的猪多表现为食欲减退,高温达40℃-42℃,挤成一团,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和出血,偶尔会出现呕吐和腹泻。上述症状出现后,7天-10天内感染的猪会死亡,死亡率高达100%。

不同于蓝耳病和其他猪瘟通过空气传播,非洲猪瘟属接触感染。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携带病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存在传播非洲猪瘟的可能性。此外,非洲猪瘟病毒也存在于体液中,还可通过饲料、泔水、菜及肉屑、栏舍、车辆、器具和衣物等间接传播。生猪一旦接触或采食这些物品,就可能受到感染。

在非洲猪瘟疫苗面世以前,灭杀疫情的常见手段就是成群扑杀生猪,看似残忍,但这却是阻止这种疫病传播最为有效的方式。即便如此,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花了几年时间彻底消灭猪群;伊比利亚半岛花了35年才消灭非洲猪瘟病毒;在俄罗斯联邦和高加索地区,非洲猪瘟的存在时间已经超过十年,至今未能根除,这是全球性难题。


大亮说农村


为何非洲猪瘟如此难对付?


非洲猪瘟的病毒比较复杂,所以给研发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目前对疫苗的研发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没有公布开对疫苗的研发成功,非洲猪瘟不仅没有疫苗也是没有药物治疗的。所以对于非洲病毒只能通过做生物防控来预防,养殖场采取封闭式养殖,切断传染源和传染途径来把病毒拒之门外。

非洲猪瘟的特点就是传染率极高,死亡率百分百,病毒在外界存活时间长。只要和带病猪接触的生物或者物体都会成为病毒携带者。主要是通过车辆、人员、猪肉制品、昆虫、动物、餐厨剩菜和泔水等传播开,而且很多携带病毒者都是处于活动状态,很容易将病毒传播开来。还有就是我国在发生非洲猪瘟前各地生猪是处于互相调运状态的,所以很快全国各地就疫情的发生。

我国很多养猪户都是集中在农村散户,而然农村人意识比较淡薄,将病死的猪随处乱丢,这样对疫情的防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还有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上涨,有些人就开始从疫情区私运生猪到猪肉价格偏高的地区去售卖。这些都和疫情难以控制有着关系。

总之非洲猪瘟难以控制的原因就是传染性极快,只要和携带病毒的猪有接触后就会随着物体的移动和迁移将病毒扩散开来。所以在目前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主要是消灭病毒,切断传播途径最为主要。

以上是个人所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村里的男青年


明尼苏达州大学兽医系教授迪恩(John Deen)对《财经》记者解释,相对于俄罗斯,亚洲的农场密集度高出许多,这导致病毒加快传播,接下来不无可能进一步穿过太平洋到北美洲。

除了密度,小型养猪场的普遍也是一大原因。由于生猪饲养门槛较低,后院养猪、厨余喂食在重度依赖猪肉的亚洲十分常见,但是这种低成本饲养法容易形成生物安全漏洞,不少农户在发现病死猪时甚至急忙宰杀贩卖,进一步导致病毒传播。

欧洲猪只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延森(Rick Janssen)指出,非洲猪瘟在中国和东欧的迅速蔓延,就是因为大量后院养殖场的存在。为控制疫情,他强调,政府一定要不断鼓励农户,不隐瞒疫情,确实登记和申报病死猪。

贾巴威也强调“个人行为”是控制疾病最大的挑战之一,除了边防控制,社会大众需要对疾病有所认识,不从疫区携带任何数量的猪肉制品到非疫区。

二、进入中国

从国际上的案例来看,非洲猪瘟病毒传入无病国家或地区,常与发病国家机场和港口未经高温蒸煮锅的感染猪制品或残羹不能安全处理有关。

游客们不经意间携带的猪肉产品,也是国际间一种快速的传播渠道,多米尼加、巴西、海地、古巴等国爆发疫情皆源于此。

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卢布罗斯(Juan Lubroth)认为,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中国,包括非法或非正式地从受感染国家带进动物或猪肉产品,从受感染国家带礼品回国的游客和工人,野猪入侵,从国外带来并喂给猪的食物垃圾等等。“这种情况每天都会发生,甚至更频繁地发生在那些可能完全不知道风险、没有意图引入毁灭性病毒或者为了省钱而偷工减料的人身上。”

2018年8月在辽宁沈阳发现的亚洲首例疫情,引发疫情的病毒特征性基因序列与东欧和俄罗斯近期流行的毒株同源性极高。

一个有可能的推断是,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世界杯期间,国人出境看球赛,顺便从俄罗斯购回携带了病毒的肉制品。这些肉制品未能全部食用,剩下的成为泔水。随后,用泔水喂养生猪,引发疫情。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报告显示,在中国发生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中,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与俄罗斯和东欧目前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

不过,业内也有猜测,疫情不一定来自欧洲,而是来自非洲。中国同许多非洲国家间的人道主义援助与公共工程,往来也颇频繁。

中国境内的第二例疫情发生在2018年8月14日,一生猪供应商从黑龙江省佳木斯汤原县鹤立镇将一车生猪260头运至郑州,并向郑州双汇屠宰厂销售,在接受检验检疫时,发现生猪存在异常,其中有30头死亡,驻郑州双汇的官方动检人员于当日立即向郑州畜牧局报告,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检测确认为非洲猪瘟疫情。

两个多月后,台湾“农委会”称首次从大陆香肠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基因,该产品外包装显示为“双汇香脆肠”。

双汇发展(000895.SZ)对外宣称,公司高低温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均能杀死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60摄氏度以上温度,30分钟就可被灭活。不过,这种病毒非常顽固,能够在异常寒冷或炎热的气候条件下生存很长时间,在以烟熏、腌制方式制成的猪肉制品中,非洲猪瘟病毒可存活半年以上;在血液、粪便和组织、冻肉、未熟肉、腌肉、泔水、下脚料中均可长时间存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