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药材里面的附子是什么,药性如何?

二十世纪春申君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南、湖北等地。6月下旬至8月是它的采挖期。气微味淡,辛、甘、大热,归于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咋的一听这功效觉得这药特别厉害,但是这味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的,以下三种人群才是附子的受众。

1.久病伤阳、脉微欲绝者

简单来说,附子具有救急的作用。在中医药体系中,阳气是一个玄之又玄,却非常重要的东西。有阳气代表着有生气,阳气足的便很容易就健康、长寿。相反,阳气不足则说明不健康、生病、短命。而附子在关键时刻,具有回阳救逆的功效,能补燃命火,帮助提升阳气,达到救急作用,特别是与人参一同服用,可救四肢厥冷、亡阳气脱者。故而,附子也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谁说中药不能救急?这味中药虽然有毒,但却能在关键时刻“起死回生”。

2.阳虚者

附子辛甘温煦,具有竣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果,可改善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阳痿、宫寒、腰膝酸软、夜尿等症状,多与其他辛甘温热药品配伍使用,以达到各种治疗效果。

3.寒痹症

风寒湿痹、风寒湿邪致使的周身关节疼痛,可用附子。有很多饱受风湿困扰的病人,关节在寒冷变天时节就会非常疼痛,这时候就可以在中药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附子,可改善症状,使病人免受病痛折磨。

值得注意的是,附子和其他的一些中药不一样,因其有毒,故而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在药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剂量和方法服用,万万不可因为自身身体情况适用附子而自作主张随意服用。尤其是未经炮制的生附子,更是不可内服。


本草世界


附子有什么功效?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 【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 ⑴、亡阳证。附子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常与干姜、甘草同用,治疗呕吐下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或者大汗、大吐、大泻所导致的亡阳证,如四逆汤;如果寒邪入里,而见四肢厥冷,恶寒疲倦不堪,吐泻腹痛,可与干姜、肉桂、人参同用,如回阳急救汤。
  • ⑵、阳虚证。本品辛甘温煦,有大补元阳、益火消阴的功效,凡是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都可以使用。配伍肉桂、山萸肉、熟地同用,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阳痿遗精、宫寒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的患者,如右归丸;配伍党参、白术、干姜等,可以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等,如附子理中丸;治疗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的患者,可以和人参、桂枝等同用;治疗阳虚兼有外感风寒者,常与麻黄、细辛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 ⑶、寒痹证。本品能温经通络,驱逐经络中的风寒湿邪,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是风寒湿痹全身关节疼痛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尤其善于治疗寒痹疼痛剧烈者,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甘草附子汤。
  • 【用法】:附子有毒,必须先煎0.5~1个小时,直至口尝没有麻辣感为度。
  • 【使用注意】:孕妇和阴虚阳亢患者忌用,不可以和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同用,会增强毒性。
  • 以上就是附子的功效,回答的不好请多多指教,感谢您的阅读!

健康问答1356128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因加工方法不同,有泥附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之分。

其味辛、甘,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如下:

1、补火助阳:适用于阳虚诸症。如:

肾阳不足,性寒肢冷,腰痛阳痿;

脾肾阳虚,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

阳气不足,气化不利,水肿小便不利;

心阳虚衰,心悸气短,胸痹心痛。

2、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妇女感寒痛经等

3、回阳救逆:主治冷汗不止,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的亡阳症,常配干姜,甘草;配伍人参可治疗阳衰气脱。

内服:煎汤,3~9g,回阳救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内服宜制用,久煎。

外用:研末调敷,或切成薄片盖在患处或穴位上。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裂,非阴盛阳衰之证不宜服用。孕妇忌用。配伍禁忌: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芨,白蔹。

毒性:

临床应用本品,毒性差别很大,凡影响附子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的因素均可影响其毒性,如炮制不当或剂量过大以及煎煮时间不够,均可引起中毒反应。常见症状有口舌、面部及全身麻木,肢体颤抖,口腔灼热、流涎、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心律紊乱等,甚至突然死亡。

救治措施:催吐、洗胃。用生姜煎水服或以绿豆、甘草煎汤代茶饮。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强心作用。能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肌收缩速度。

(2)对心律和心率的影响与剂量的关系密切,大剂量使心脏抑制,心率变慢,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

(3)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这一作用与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心肌供血供氧有关。

(4)抗休克作用。如对内毒性休克,附子水溶性部分可减慢其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等变化,使血压、左心室收缩压力及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的下降程度明显改善,延长休克动物生存时间。

2、抗炎作用。不同的附子制剂抗炎作用略有不同,其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被认为是乌头碱类化合物,中乌头碱的作用与乌头碱相似,而次乌头碱的抗炎作用强度仅为乌头碱的1/5~1/8。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生附子有一定的中枢镇静作用,而且中乌头碱和乌头碱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前者作用是乌头碱的两倍。炮制后的附子则无上述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附子注射液可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补体含量,可使豚鼠心血T淋巴细胞RE花环形成细胞数明显增加。

5、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附子具有胆碱样、组胺样及抗肾上腺素作用,能显著兴奋离体肠管的自发性收缩,但抑制胃排空。

6、局麻作用。乌头、附子和乌头碱能刺激局部皮肤,使皮肤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呈兴奋现象,产生瘙痒与灼热感,继而失去知觉。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永康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


逸仙药师


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盐乌头。是乌头属植物根的加工品。

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主要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亡阳证、阳虚证(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以及寒痹症(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但是需注意,附子有毒,如炮制不当、剂量过大以及煎煮时间不够,可引起中毒反应。中毒后常见症状有口舌、面部及全身麻木、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肢体颤抖、心慌胸闷、口腔灼热、流涎、恶心、呕吐、头昏、眼花,瞳孔散大、心律紊乱等,剂量过大甚至会导致死亡。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附子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强心抗休克;抗炎等作用。


科技文本翻译师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刚采摘出的生品中含有毒性很强的双酯类生物碱,炮制加工后,其毒性降低(毒性最强的双酯类生物碱水解,得到毒性较低的胺醇类碱),其水解越充分,毒性越低,因此,我们来了解一下附子的几种加工剂型,便可以判断其毒性大小。

附子常见加工品有三种:①盐附子②黑顺片③白附片。

①盐附子是生品直接浸入食用胆巴水中,加食盐,浸泡并每日取出晾晒,如此反复,直至表面出现大量盐霜。

②黑顺片是生品浸入食用胆巴水,煮至透心,取出水漂染色后蒸到出现油面,烘干即成黑顺片。

③白附片,同黑顺片处理方法类似,只是蒸后以硫磺熏,并晒干。所以可以看出,炮制后的黑顺片,白附片因水解更充分,毒性要小于盐附子。

附子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收录在温里药中,其性辛,甘,大热。有毒。对亡阳证,阳虚证,寒痹症均能治疗。生活中,若非到医院开具处方,我们应该很少会主动去服用附子这味中药,毕竟其含有毒性生物碱,在张子和《儒门事亲》提到的“十八反”中,首句便说的是附子:半蒌贝蔹及攻乌,即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不可与乌头类(包括加工品附子)同用。中药师在审核处方的时候,也要看一下有没有这样的配伍禁忌,此外,若处方中有附子、乌头等,在发药时,也要提醒患者此类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再提醒一点,近几年附子饮片及一些制剂(像附子理中丸)有不良反应的报道,中药的肝肾毒性也是我们药师要关注的问题,在应用中,告知患者常用量3~6g,最多不超过15g,如有不适,立即就医,并避免长期使用。

最后,希望我们的传统中药更加规范合理的使用,既能治病救人,又能避免不良反应。


药事健康


附子八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组成】

附子 干姜 芍药 茯苓 人参 甘草 桂心各三两 白术四两(一方去桂,用干地黄二两)

【用法】

以水煮取三升,每日三服。

【功用】

散寒祛湿,温经止痛。

【主治】

历节风,四肢关节疼痛,如槌锻不可忍。

【方解】

平素元气不足,寒湿之邪乘虚客之,留滞经络、骨节,故见关节疼痛不可忍。治宜散寒祛湿,温经通痹为主,兼以益气扶正。本方由《伤寒论》治寒湿痹痛之附子汤加味而成。方用附子辛热,通十二经脉,散寒祛湿,温经止痛,为君药。寒湿易伤阳气,故配以温经助阳散寒之桂心、干姜以成其功;配健脾燥湿之白术,则益增温散寒湿之效;更以人参大补元气,俾气旺则能鼓邪外出,所谓“祛邪先扶正,正旺邪自去”;芍药通血脉,止疼痛,与甘草同用,尤能舒缓挛急而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并可解附子之毒。诸药合用,俾寒湿得除,元气得复,经脉通达,则历节疼痛之证可解。

【加减】

肾阳虚甚,腰膝酸冷无力者,可酌加淫羊藿、杜仲、牛膝、川断、狗脊等补肾强腰壮膝。

附子八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组成】

附子 干姜 芍药 茯苓 人参 甘草 桂心各三两 白术四两(一方去桂,用干地黄二两)

【用法】

以水煮取三升,每日三服。

【功用】

散寒祛湿,温经止痛。

【主治】

历节风,四肢关节疼痛,如槌锻不可忍。

【方解】

平素元气不足,寒湿之邪乘虚客之,留滞经络、骨节,故见关节疼痛不可忍。治宜散寒祛湿,温经通痹为主,兼以益气扶正。本方由《伤寒论》治寒湿痹痛之附子汤加味而成。方用附子辛热,通十二经脉,散寒祛湿,温经止痛,为君药。寒湿易伤阳气,故配以温经助阳散寒之桂心、干姜以成其功;配健脾燥湿之白术,则益增温散寒湿之效;更以人参大补元气,俾气旺则能鼓邪外出,所谓“祛邪先扶正,正旺邪自去”;芍药通血脉,止疼痛,与甘草同用,尤能舒缓挛急而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并可解附子之毒。诸药合用,俾寒湿得除,元气得复,经脉通达,则历节疼痛之证可解。

【加减】

肾阳虚甚,腰膝酸冷无力者,可酌加淫羊藿、杜仲、牛膝、川断、狗脊等补肾强腰壮膝。

【注意事项】

孕妇慎...... (只能复制500个以内的文字)。


康复汇


中药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有微毒,不宜生用。加工后有黑附、白附、盐附、附瓣之分。真武汤,四逆汤,附子理中汤、丸中的主药即是熟附片。

附子有强心、镇痛、抗炎等功效,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运动员用药须严加控制。

药典评价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南山玩童


附子是乌头的旁生侧根

【性味】辛、热 有毒

【归经】心、肾、脾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禁忌】阴虚阳盛内热者大忌,半蒌贝蔹及攻乌

附子辛热,温阳散寒之功较强,是治疗阳虚诸证、寒盛疼痛之要药。


五味0


附子,发热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