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今年49,天天焦慮害怕,怎樣才能緩解?

用戶1259792684053


我想說一下克服焦慮的經驗,那就是:捨棄、看透、冷漠、躲藏

第一個詞是捨棄

捨棄並不完全等同於流行的“斷舍離”、但它們部分重合。我理解的捨棄、是善於挑選一段時間、一個場景內的主要目標、然後把跟目標無關的因素忘記。最典型的場景是工作和娛樂的變換。在工作狀態下忘記娛樂、在娛樂狀態下忘記工作、這就是捨棄。

第二個詞是看透

它有兩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說,面對麻煩、尤其是急切的時候、絕不為其中無法改變的部分費神、只關注其中解決的部分。

已經發生或必將發生的事實不可改變、為它付出任何精力都是損耗。

另一層意思是、在總體上認清麻煩不斷是自己人生的常態、並且為此做好一切心理準備。

第三個詞是冷漠

冷漠主要是對自己而言。很多焦慮的來源,是“太愛惜自己”。而化解這個焦慮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簡單地問一句“有什麼大不了的”。還要記住一點:有些痛苦根本無法解決。這也是冷漠的價值:不要呵護自己脆弱的幻想、要讓自己承認這個事實。

第四個詞是躲藏

要給自己準備一個隨時可以躲進去忘記一切的庇護場。

簡單來說、就是給自己尋找一些可以快速進入有快速出來的狀態、這些東西可以是一本小說(比如古龍小說)、歌曲、遊戲、或者一個你非常喜歡的人、一段你難忘的回憶、花二十分鐘甚至十分鐘躲進去、讓自己徹底放空、享受片刻、然後出來面對一切。

很多時候、抽一根菸或者塗一次口紅就是充當著這種效果。


財經小李1990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去些幫助,以下的內容都是個人的一些過往真實的經歷。

本人是屬於愛亂想的人,尤其是對於一些未知的事或是不能確定掌握的事方面特別愛胡思亂想。原本對這些小細節沒有太在意,也可能是當時的生活過的平順簡單所以沒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家人生重病的時候,這個沒在意的胡思亂想卻給了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的打擊!本來簡單的一些亂想在腦袋裡被不停的放大,後來也不知道在哪一個點出現了問題,突然出現了整夜整夜不能眠的情況發生。在連續一個月的時間裡晚上不睡,白天去醫院變成了我的常態生活狀態。

每天輾轉於各個醫院各個科室中不停地求醫問診做檢查,今天這個症狀明天就是那個症狀,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光胃鏡就做了2次,除了核磁沒查外其餘所有的能查的設備基本查了一遍,心電圖就做了5次,那種滋味真的是痛苦不堪,本來150斤的體重在一個月內竟然瘦到了123斤!!!那種恐懼自身身體不好的想法一直在頭腦盤旋,什麼工作啊生活啊交際啊這些通通都被拋開,腦袋中只有各種恐懼的念頭,無法阻止也無法擺脫,那種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象也無法理解……

直到有一天,我又去了一個熟悉的中醫醫生那,想開點治療胃脹氣和胸悶的中藥。她看到我感覺有點驚訝,因為幾天前剛來過,開的方子還沒吃完了,這怎麼又來了。我就跟她述說了我的情況,我說:我現在每天只吃一頓飯,而且不能吃葷的,因為帶油的東西吃完想吐,夜裡睡不著,胸中煩悶,總是覺得有口氣壓在胸口吐不出來,上上不來下下不去,總覺得隨時都能一口氣上不來,而且特別害怕,有一點大的動靜心跳都加快,手發抖。(其實說這些的時候我一個大男人真的很糾結,這不明顯是慫的表現嘛)醫生聽完我的描述後想了想,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建議,她說:我建議你去看下精神科,你這可能是屬於精神方面的問題。我靠,這還得了(當時腦子就炸了),這怎麼腦子又出問題了呢,不會是腦子裡面長東西了吧,查了這麼久還真沒想到去做個頭部CT掃描,這下壞了(那時我還心想等會是不是應該去做個腦部CT),當時聽完這些臉色就變了。不過醫生可能看出我的想法了,跟我說你不要胡思亂想,你到精神科看一下,是不是有焦慮症或抑鬱症方面的問題,不是你身體有什麼實質的問題。從這一刻起我才知道焦慮與抑鬱也是疾病的一種。果不其然,到精神科一問診,很快被確定是焦慮症在做怪,醫生給我開了藥,同時囑咐我不要再去看別的科了,按時吃藥,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至今,離我被確定患了焦慮症已經過去6年了,在吃了有半年治療焦慮方面的藥物後我就戒斷了,因為知道這只是自己的思想造成的而不是身體的實質有問題也就不再害怕恐懼了,現在偶爾的還是會不受控制的胡思亂想,但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我知道只要我有心就一定可以戰勝它!

現代社會的經濟快速增長,人們在物質豐裕的同時卻喪失了最重要的價值觀,而正是這種價值觀的缺失從根本上導致了很多人出現思想上的問題,尤其是焦慮、抑鬱,這在近些年可以說已經是普遍的問題了。年輕人無所事事,不知目標與方向在哪裡;成年人又壓力重重,生活的重擔與家人的祈盼如無情的枷鎖拴住了前進的動力;這些由不得人們不胡思亂想,可是人生恰恰就是由種種苦難構成的,苦難不是我們招惹來的,但意想不到的它卻接踵而來,你想躲也躲不掉,它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如果你被它打倒、被它擊跨,那它就會在一生中蹂躪你、欺負你,直至把你擊落在歲月的塵埃中,再也無力反抗它。

說了這麼多卻沒有說怎麼避免自己胡思亂想或是解決方法!個人理解是:其實只要你理解它是怎麼一回事的話你就自動會找到方法去化解它,去戰勝它,想就讓它想去罷了,思想上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問題,人生除了生與死的恐懼還有很多很多種恐懼圍繞在身邊,難道因為這些想法與恐懼就不生活了麼?想的多說明腦子是好使的,只要不躲避它,坦然面對並接受它,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就是些想法而已,而人生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想法都不會變成現實)那它就不可怕,既然不可怕又何必擔心呢?對於年輕人來說要早早地樹立個目標,哪怕只是一個月攢300塊錢這也是一個目標,然後找準方向實現它,並一直踐行之,不用多久就可以解決百分之九十的煩惱。成年人要懂得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與對慾望的幻想,腳踏實地的從零開始,就像少年時的你,躊躇滿志、胸懷坦蕩、奮勇前行那美好的生活也會很快來到身邊,只需要我們日復一日勤奮的工作就能鍛鍊我們的心志,提升我們的人性,人生就不會再焦慮、憂愁。

當然了也有人會說:我沒有工作怎麼辦?這還要人告訴你麼,沒有工作就去找啊,大部分的焦慮和抑鬱都源自於對未來沒有方向與目標(或是已經完成了原本設定好的目標卻沒有及時更新新的目標與方向),想好自己的目標並努力去實現它,就這一點可以解決百分之九十的焦慮與煩惱。以上是個人的一點淺顯經歷,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焦慮症是種心理疾病,嚴重的話還是建議去正規醫院看醫生。



胡侃說


首先,我們必須要正視焦慮。


焦慮並不是四十多的中年人才有的產物,生命從一開始就佈滿了焦慮。


童年的時候,我們焦慮,什麼時候才能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擺脫爸媽的控制,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上學的時候,我們焦慮,為什麼那個號稱什麼都不復習的傢伙,次次都能班級前三。我們焦慮,為什麼隔壁的TA今天還沒來到我的窗外。

剛工作幾年時,我們焦慮,自己想要的未來還不見模樣,自己心裡的Mr.Right/Miss Right怎麼還沒有影蹤。

結婚生子後,我們還是焦慮,為什麼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語數外音體美樣樣在行,而自己的傻兒子考試總在及格線上徘徊。為什麼能力各方面不如自己的大學同學又是買房又是升職,春風得意馬蹄疾,而自己卻遭遇職場瓶頸,升遷無望,辭職又沒膽。


國王乞丐,明星素人,誰都有焦慮誰都有煩惱。人生就是這樣,美麗但又讓人充滿惶恐。

跟年輕人自己過好便是歌舞昇平,天下太平不一樣,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單位有領導,作為夾心層, 孩子票子房子,哪樣都讓人急得頭禿。

我們只有正視焦慮,才能端正心態,找好應對策略。

其實,適當的焦慮是有必要的。


董卿剛做《朗讀者》時,也曾焦慮得睡不著,但正因為如此,她才能逼著自己提升節目質量,最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面對這些合理的焦慮,與其惶惶不安,還不如先定一個可實現的小目標,隨著一個個目標的實現,我們的自信會越來越強,克服焦慮的決心也會越來越強。

而不合時宜的焦慮,只會摧毀人的心智,它常常伴著一些典型的反應,比如,不合理的自我逼迫。那些嚴重焦慮的人,往往內心都會被一種聲音折磨著:我必須……否則後果很嚴重。


我必須兼顧家庭和事業,否則就是失敗;
我必須不斷賺很多的錢,否則一出大事肯定崩盤。


這些聲音把人逼得很趕,以至於我們忘了沉下心去推敲它們是否成立。

其實,普通有普通的恬淡,平凡也有平凡的樂趣。我們大可不必用自己的裡子去跟別人的面子比。

有了焦慮,只是一味惆悵,這叫坎;

有了焦慮,去面對去解決,這叫成長。


苗少爺的天空


不知道提問是男是女。我就按我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49歲已到不惑之年的你,為什麼天天焦慮害怕?可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點:49歲身體已經大不如之前,感覺到了衰老的信息。常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總是很容易累。這種感覺確實會讓人焦慮害怕。可是焦慮害怕也沒有用,關於這一點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沒有辦法,自然規律。我們能做到的是好好養生,延緩衰老。有錢就常去養生館,多多諮詢下那些養生專家,按摩保養。沒錢呢,就自己買幾本養生的書看看,有用沒用自己照書去做。圖個心安理得!

第二點:感情上的事,這個時候如果另一半出軌,真的不用太著急。都49了,還有多少事沒有經歷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果挽回不了,就隨他去吧!好好過自己的生活!

第三點:因為老人生病需要照顧,要開支,所以焦慮,這一點我想所有的中年人都有這種情況。這個是義務,是做人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撐著吧!

因為孩子的事,叛逆期,學業,工作,結婚,生子,這是孩子應該經歷的。作為他們的父母不能代替。在一旁好好扶持,不用太著急!

然後找一些自己的喜歡的事做做,載一棵樹,一株花,慢慢地觀察它在日子中的一天天變化。找一些自己的喜歡的歌聽聽唱唱,或是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看看,要不看電影電視。

你要沒事多看看天空,面對廣闊的宇宙,我們人是那麼緲小。我們的所有事算得了什麼呢。

如果這些話你讀了感覺還不得勁,那麼就找個信仰吧,找到自己的神,向神訴說你的焦慮害怕。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你就找到了依靠和信心!

這樣還不行,去找心理醫生吧!有可能你已經犯上抑鬱症了。讓醫生給開點藥,輸導一下你的心靈!






胡蘿蔔的姑姑


49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非常的大,也是焦慮高發的人群,所以你會有焦慮害怕的情緒出現,非常能夠理解。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焦慮。

根據弗洛伊德的《抑制、症狀與焦慮》中的焦慮理論,焦慮分為三種,現實焦慮,道德焦慮,神經焦慮。

  1、現實焦慮:是指當我們擔心外部世界會發生一些危險時,大腦就會給我們發出信號提醒我們,警惕我們,這個信號就是現實焦慮。比如:坐飛機時害怕飛機墜毀,一個人在家害怕被盜竊,在陌生的城市沒安全感,你有沒有過這些感受?

  

  2、道德焦慮:是指一些有違道德的事情,大腦就會用內疚和羞恥對我們進行自我懲罰。我們很討厭,甚至好怕內疚和羞恥這兩種極為負面的情感,為了避免懲罰的到來,大腦會給我們發出焦慮信號提醒我們,這個就是道德焦慮。比如:我們從小到大就被父母,老師,社會教育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它們是我們的“道德仲裁者”,一旦我們“做錯事”,就會受到懲罰,久而久之,這些教育的內容就成為了我們心中的道德。

 

  3、神經焦慮:神經焦慮是種莫名其妙的焦慮,找不到源頭卻又揮之不去,甚至都不知道在焦慮什麼?神經焦慮是現實焦慮的升級版,藏得很深,很難被意識到,每個人的內心都對某些東西有強烈的慾望與恐懼。(愛情,金錢,性,權利,毒品等),當這些慾望和恐懼被大量的釋放時,很容易讓我們瀕臨崩潰,此時,大腦發出的信號就是神經焦慮信號。


其次,焦慮和焦慮症的異同。

  

1、焦慮是種情緒,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正常情緒體驗,不必緊張。

焦慮是一種頭腦產生的對未來的想象,對於未來的恐懼我們都能通過焦慮感而展現出來。焦慮是大腦給我們的提醒,防禦機制,研究,一定程度的焦慮能讓人表現更好。


2、焦慮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很正常的一種情緒,可是當這種情緒持續的時間過長的時候,就得注意是否患上了焦慮症。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會引發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所以需要引起重視。


第三,焦慮症有哪些症狀表現。

  

1、早期軀體不適

在焦慮症的早期通常伴有多種軀體症狀:心悸、心慌、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或疼痛, 心跳和呼吸次數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簡單的日常家務工作變得困難不堪,無法勝任,如此症狀反過來又加重患者的擔憂和焦慮。有的患者還有失眠、早醒、夢魘等睡眠障礙,而且頗為 嚴重和頑固。

  

2、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性過強

焦慮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經系統常常超負荷工作。患者出汗、暈眩、呼吸急促、心跳 過快、身體發冷發熱、手腳冰涼或發熱、胃部難受、大小便過頻、喉頭有阻塞感。

3、出現莫名其妙的恐懼

害怕、緊張和不安。病理性焦慮情緒持續性或發作性時,有一種期待性的危險感,感到某 種災難降臨,甚至有死亡的感受(“瀕死感”)。患者擔心自己會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 “發瘋”。70%的患者同時伴有憂鬱症狀,對目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有的患者有時 會出現情緒激動,失去平衡,經常無故地發怒,與家人爭吵,對什麼事情都看不慣,不滿意的情況。焦慮症患者有認識方面的障礙,對周圍環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認識,思維變得簡單和模糊,整天專注於自 己的健康狀態,擔心疾病再度發作。

4、精神運動性不安

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頓足、踱來走去、小動作增多、注意力無法集中、自己也不知 道為什麼如此惶恐不安。在性格上比較內向、敏感,缺乏彈性,也就是比較頑固,多半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但往往又因不能達到這個標準而覺得有罪惡感,容易起疑心,貶低自己的能力。

5、社會適應性差

經常維持高焦慮狀態的人比較不受人歡迎,其創造力和適應力也較差。相對地,他們比較 容易被煽動,不夠決斷,相當謹慎和缺乏彈性,他們的自我概念也很差,以致經常需要依賴大人,以及不敢表達心中對人的不快感受,所以發現高焦慮學生,較無冒險性,喜歡做白日夢,社會適應不良。

  

7、不當動作頻繁  

焦慮情緒不僅影響個人身心,而且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動,由於焦慮情緒影響個人種種 不舒服的感覺,致使人們採取一些無意識的動作,藉以消除這份緊張。有些人則會不停搓手指、咬指甲; 也有的抽動臉部某部分的肌肉;比較常見的現象是利用來回走動或兩手撥弄一件東西(例如筆、紙張)來消 除緊張;因為容易發汗,也常有人以擦汗的動作來消除緊張。

  

1、深呼極法:

當你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於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當你感到焦慮時 ,你的脈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減緩呼吸速率,使身體相信焦慮已過去。正確的腹部呼吸是,當你一吸一呼時,腹部將隨之一起一伏。

  

2、肌肉放鬆:

 當一個人面臨壓力時,容易咬緊牙關。此時不妨放鬆下顎.左右擺動一會兒,以鬆弛肌肉,紓解壓力。你還可以做擴胸運動,因為許多人在焦慮時會出現肌肉緊繃的現象,引起呼吸困難。而呼吸 不順可能使原有的焦慮更嚴重。欲恢復舒坦的呼吸,不妨上下轉動雙肩,並配合深呼吸。舉肩時,吸氣。松肩時,呼氣。如此反覆數回。

3、積極心態:

當你缺乏信心時,不妨想像過去的輝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將很快地化解焦慮 與不安,恢復自信。多肯定自己,可以反覆地告訴自己,“沒有問題。”,“我可以對付。 ”,“我比別人行”。這樣可使你漸漸消除呼吸加快及手冒冷汗的本能反應,使你的智能反應逐漸表現出來。結果,你果真平靜下來了。

4、保有覺知;

感到緊張焦慮前,暫時放鬆數秒,可以大幅改善焦慮的程度。例如,當電話鈴 響,先做個深呼吸,再接聽。養成這種蓄意放鬆數秒鐘的習慣,它可充當有效的鎮定劑。使你控制焦慮,而不是被焦慮掌控。週末假日,還可以開車兜風或到海邊逛逛。儘量作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拋開工 作的煩惱。

5、轉移注意力:

假使眼前的工作讓你心煩緊張,你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把視線轉向窗外,使眼睛及身體 其他部位適時地獲得鬆弛,從而暫時緩解眼前的壓力。你甚至可以起身走動,暫時避開低潮的工作氣氛。

  

6、宣洩情緒:

找個不影響別人的合適場所,放聲大喊是發洩情緒的好方法。不論是大吼或尖叫,都可適時地宣洩焦躁。或者通過體育鍛煉,卡拉OK的方式,將不良的情緒盡情地宣洩出來。

  

7、保持睡眠充足:

  

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這可能不易辦到,因為緊張常使人難以入眠。 但睡眠愈少,情緒將愈緊繃,更有可能發病,因為此時免疫系統已變弱。



打磨慢時光


焦慮是一種警報信號,提醒我們“有地方出問題了”。偶爾出現焦慮是正常的,會促使我們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長期焦慮是有害的,一方面,長期焦慮帶來的慢性壓力會對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造成損害,危害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長期焦慮意味著心頭總壓著一個問題,會讓人難以集中注意力,反應遲鈍,敏感脆弱。

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去緩解焦慮。

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可以去找醫生問診,也可以自己運用認知療法進行自助。

認知療法的核心是特定想法會引發特定情緒,改變想法會改變情緒。拿出一張紙,寫下自己的情緒感受,然後往前追溯,伴隨這種情緒的想法是什麼?你的擔憂、害怕指向哪裡?接下來就是對你的想法進行分析,這一步的難點在於人總是把自己的想法當做是真實的、正確的,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別人對你說出這些想法時,你的反應。你自己對自己說“我一事無成”,你會感到挫敗愧疚沮喪,別人對你這樣說,你的第一反應會是氣憤。利用這種自我防禦機制,找出那些造成焦慮的想法的不合理之處,提出合理的替代想法,重新感受自己的情緒,就完成了一次自我療愈。要經常這樣練習,直到你不需要拿出紙筆來輔助。

從創造積極體驗的角度出發,你可以去做下面這些事情:

一週進行三到五次體育鍛煉,每次鍛鍊30分鐘以上,微微出汗為佳。體育鍛煉會將心理壓力轉移到身體,並且通過身體對壓力的應對將壓力的危害消減。

進行正念冥想的練習,不需要特意學習,你只需要深呼吸並用心數著自己的呼吸次數,留意從吸氣到呼氣的過程,五分鐘的練習就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進行積極的感恩練習,寫下一天當中發生的三件好事,並指出你在其中扮演的積極角色。比如有人幫助了你,你很高興,你也從積極的角度找出別人幫你的原因,如友善、幫過別人等。

去幫助別人,從幫助家人做起。助人乃快樂之本。幫助別人會讓你有自主感、掌控感,讓你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天天好事


所有的焦慮都源自於自卑,自卑久了就會恐懼,恐懼許多不好的事情發生,會有許許多多這樣哪樣無用的焦慮和擔心,一般焦慮的人大都敏感而且有上進心,因為這樣哪樣的不如意不完美而自我否定和自責,愛生氣也是焦慮產生的誘因,俗話說的哪種叫做氣迷心邪東西,其實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要放大自己的心量,不要對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要放下在放下一些,給自己的一個機會,洗洗心,看淡一些東西,名和利什麼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天地都有殘缺何況生而為人。醫院裡的病人會覺得健康最重要,貪官被査入獄後會覺得做個小老百姓最好,平安二字值千金,捨棄了浮世的華美李白看到了相看兩不厭,唯有靜亭山的清幽,我們為什麼不能做一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平民百姓,我們的心中有太多的攀比,車子,房子,票子,妻子,孩子……我們的小心思裝著太多無用的東西,其實我們追求了這些東西是很折磨人的東西,所謂的本末倒置,人之所以煩惱是追求了錯誤的東西,不是嗎?所以不攀不比不自卑,焦慮會慢慢遠離你的,不要獨處往人多的熱鬧的地方去,聽聽舒緩的純音樂月下獨酌等等,打開心結,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都不完美,上天給你關上一扇窗,也會給你重開一道門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振作起來,看書學習,更新自己,更新靈魂,活在當下,每一天都是新的,相信自己!一切就OK啦!




原鄉人57


這種情況也不要太著急,這個情緒常見的情感情緒,是人之常情,任何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壓力,不得不面對這些不可能不面對的問題或壓力,當感到自己無力應付這些問題或壓力時,會產生的一些心煩、緊張、厭惡、痛苦、羞愧、自卑等焦慮抑鬱症狀。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科普一下。

1.可能是由於你近期壓力過於大和心情原因引起的,建議你放鬆自己的心情,平時要注意適當的鍛鍊,多喝水,多吃些蔬菜水果。但如果持續過久,影響正常工作、生活,考慮“焦慮障礙”,建議到正規精神或心理專科就診,接受心理治療,許多患者還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2.但是除了這種焦慮狀態以外,也需要排除你有沒有神經衰弱,長期失眠的話可能會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的時候會出現焦慮煩躁睡眠質量差,情緒不穩定,這些都跟您長期熬夜勞累休息不好,都有關係的。有時候可能是由於家庭原因,某種事情沒有處理,等結果一旦處理完了,您這種狀態有可能也會緩解。

3但是還有一種可能性結合您的年齡,如果是女性患者的話,或者是也有可能是更年期綜合症導致的這個時期的話,就可以表現出來,有焦慮害怕心慌的症狀。這個特殊時期,你一定要特殊對待,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過了這個時間段可能就會緩解。隨著人年齡的增長,都會有這個過程的



4.總是焦慮害怕就要考慮是不是符合焦慮症或恐懼症的診斷標準。長期反覆的恐懼害怕會對工作和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建議及時到專業醫院或專科醫院的臨床心理科就診,醫生正常會給患者配置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另外還可以結合心理治療,這樣療效顯著。晚上睡覺前,或者白天也儘量減少這些種類的書籍或者影視作品的觀看,心理壓力不要太大。慢慢就會好了,可能是你有心理方面的問題。建議你以後不要再看恐怖片,培養一些健康的興趣愛好,比如說打籃球,踢足球,聽音樂等。另外要多想一些積極健康的事情,沒事的時候找朋友聊聊天,逛逛街。如果還沒有改善,建議你去醫院找一個心理醫生諮詢。




但是排除這些以上病因以外也需要排除有沒有器質性心臟病,比如說您長期焦慮害怕緊張,就會出現心悸胸悶的症狀,建議您及時的到醫院查一下血脂血糖血黏度,必要的時候查一下心電圖,心臟彩超,排除一下氣質型病變,有一部分早搏的病人也會出現心臟的偷停,停頓感覺就會表現出來,也是一種焦慮害怕症狀,以免耽誤病情。如果排除了器質性病變以外,可以適當的緩解一下壓力。一般若症狀較輕,則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培養興趣愛好、多與他人交流等。若療效不理想,則可以請教專業心理醫生幫助分析焦慮原因並且制定相關科學的治療方案。


汐煒醫生


我認為絕大多數人的焦慮都來自於思維模式的錯誤。不同的思維模式使每個人對事物的感受不一樣。生活中有幾種常見的錯誤思維方式,來看看你佔了幾條。

一,災難化思維

這種思維方式通常包含“如果...怎麼辦”,例如“如果我考試不及格怎麼辦”“如果出去旅遊出現意外怎麼辦”“如果火車脫軌了怎麼辦”

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那如何改變這種錯誤呢?我們可以通過三個步驟來實現。

1.認識到這種扭曲的思維。把擔憂的問題變成肯定的陳述。比如“如果我考試不及格怎麼辦”變成“我認為這次考試我要不及格了”

2.質疑扭曲的觀點的可能性。試著這樣問自己:不及格的可行性有多高?以前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高嗎?如果我不及格了,就真的無法應對了嗎?

3.用符合現實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觀點。從實際出發,客觀地評估現實情況,從而讓自己慢慢接受現實,走出焦慮。

災難化思維猶如災難

二,過濾思維

這種思維是隻關注負面信息。比如別人跟你說了一段話,你只關注不好的部分,好的部分都沒聽。

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迫使自己去關注事物積極的一面。

三,極化思維

極化思維就是認為事物非黑即白,非好即壞。比如一個孩子想成為好學生,有一天早上上學作業忘帶了。她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合格的學生,於是開始變得焦慮。

應對方法就是使用百分率界定自己。比如說:“我有20%做得不夠好,但有80%的表現仍然是出色的。”

四,過度泛化思維

根據一個證據或單一事件得出一般性結論。比如有一次坐汽車暈車,就再也不敢坐汽車了。

面對這種思維方式,我們的辦法是用數字替代描述感受的形容詞。比如“我損失重大”改為“我一共損失了500元”。兩者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五,看透他人的心思

揣測別人的想法。人是一種特別善於幻想的動物,大量的矛盾都是幻想出來的。比如別人看你的時候只是當時眼睛被風吹得難受,但是你覺得對方在斜視你。

但你產生這樣的焦慮的時候,要能夠停下來提醒自己:這只是我想到,未必是真的。謠言止於智者,因為智者不會輕易地去推測別人,自然就沒什麼煩惱。

六,放大鏡思維

這種思維方式顧名思義就是誇大了問題的嚴重性。

比如孩子在學校裡打架了,可能只是一些小打小鬧,做家長的緊張的“怎麼辦,要不要找他們家長,要不要到學校找老師”停止使用“可怕的”“我受不了了”“糟透了”這樣的詞彙;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告訴自己,“我有能力應對這樣的困難”“我能處理得很好”。

放大鏡思維

七,個人化思維

認為別人說的話、做的事與己有關,而且愛和別人比較,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與人的對比之上

當你認為別人的反應與己有關時,沒得到合理證據前不要輕易下結論;當與人比較時,提醒自己,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

八,“應該”思維

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有一套嚴格的規則。比如“我應該是個有能力的人”“他應該這樣做才對”。

解決辦法是當我們出現“應該”思維時,需要尋找一些例外,告訴自己,條條大路通羅馬,經常有人不是這樣做的,也過得很好。


覺知是緩解不良情緒最好的方法,如果你能覺察到自己是怎麼想的,就可以治好你的焦慮


白菜火鍋


人一旦到了懂事的年齡之後,生活就會伴隨著焦慮,適當焦慮會給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增添動力,有益於身心健康。可是焦慮過度之後,心理不能承受的話,就對健康有害了。

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焦慮,上學有學習的焦慮,工作有升遷的焦慮,成家有相處的焦慮,懷孕有育兒的焦慮……而到達中年之後,各種焦慮有可能會同時襲來。

人焦慮的本質來源於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很難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說使問題慢慢變小而產生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會帶來很多消極的情緒,嚴重的還會使人喪失對生活的信心,變得鬱鬱寡歡。

下面小遠介紹一些可以抵抗焦慮的藥方,相信你看完之後,必會有所收穫。

01 行動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前提

唯有夢想才配得上你的焦慮,唯有行動才能解除你的焦慮

心理學專家有研究表明,我們的情緒不僅會受到大腦的影響,同時還會受到身體的影響。也就是說,積極的肢體動作能夠讓情緒變得更加積極。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做鍛鍊,經常運動的人,很少會受焦慮控制的原因了。

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生命在於運動,不僅僅是鍛鍊了身體,同時也釋放了情緒。

“行動”不侷限於體育鍛煉,所有的身體活動都是有助於緩解焦慮的。比如說,做做家務,掃掃地啊,出門散散步啊,做做工作啊,做做能夠自我提升的事情啊。

只要有事做,只要動起來了,就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是你什麼都不想做。

02 定期的給自己制定個小目標

訂小目標最重要的是切合實際而又可以完成,當然還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挑戰力的,不然也不能稱之為“目標”了。

為什麼要定期制定小目標呢?

人焦慮的原因大都是,想要的東西很難擁有,兩者的矛盾衝突很大,大到自己又難以接受,於是就陷入情緒的循環裡。

其實,所有的改變都是慢慢發生的。要有質的突破,都需要源源不斷量的積累,這個過程是誰都避免不了的,可是人很多時候都會有非理性的慣性思維,想迅速發生改變,最好是顛覆性的改變。

這種思維是很難短期內完成升級的,也需要慢慢的改進。而把目標變小是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的,目標變小了,不代表它不重要。

在不同小目標的完成下,在時間的積累下,許多個小目標也不再是小目標了。

人生需要航向,生活需要目標,有了清晰、準確、專一的目標,也就有了一份對未來想要變得更好的期待。

而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

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03 找一個可以表達出內心焦慮的對象

這個對象可以是親人,情人,或是朋友,一定是你可以充分可以信任的人。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這個對象也可以是你自己。

心理學專家有研究表明,當陷入某種負面情緒時,當你在表達出擁有這種情緒時,負面情緒就不在那麼明顯了。

例如,你在上臺講話時,說一句,感覺很緊張,緊張感就被衝散了不少。如果你能有一個傾訴的對象,向他表達出你的焦慮,那麼焦慮就不在是潛藏在心底的顧忌了,變成了可以解決的問題。

最怕的就是無法言說的焦慮了,即使是無法向外人說出來,那麼也要勇敢地向自己說出來。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老師,一開始不一定有正確答案,但是答案會慢慢變正確。

因為我們的內心都會住著一個更好的自己,他指引著我們邁向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