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前賢磊落在春秋,爽氣蔥蘢耀帝邱。太史已隨山木古,殘陽猶照左山頭。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定陶法源寺

我對法源寺的名字並不陌生,知道這個名字源於臺灣作家李敖的一本書《北京法源寺》,我在大學時就曾讀過,《北京法源寺》的名氣之大當然不僅僅止於它的作者是臺灣才子李敖,更是因為李敖憑藉這本書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距離諾貝爾文學獎僅一步之遙,這已經是17年前的事情了。李敖寫的是北京的法源寺,但在我的故鄉定陶卻聳立著另一座千年古剎法源寺,它的歷史要比建於唐代的法源寺早了600多年。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定陶法源寺位置圖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定陶法源寺衛星影像圖

從位於定陶區張灣鎮的定陶王陵一路向南,大概三公里就到了一個名叫郭莊的村子,在郭莊村南300處,巍峨聳立著的一座古剎,那就是定陶法源寺。我去的時候法源寺正在修繕,門口還有幾個工人正在施工,因為受制於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這座擁有2000年曆史的古剎面貌的確寫滿了滄桑。山門上“法源寺”三個字應該是近代人的書法,因為幾年前這裡還是寫著“左山禪寺”四個大字。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左山寺遺址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定陶法源寺山門

穿過山門,便是天王殿,再往後便是大雄寶殿。我沒有佛教或是道教的信仰,對這些樓臺殿宇並無興趣,唯一感興趣的是在大雄寶殿門前矗立的兩通石碑。這兩通石碑屬於北宋時期的透龍碑,在這座古剎中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文物,所以也最為珍貴,這兩通石碑高2.2米,寬1米,上有“左山寺”三字,中間有三個圓孔,上下相距0.5米,無論從哪個孔往同一方向看,效果完全相同,由此可見古代藝人的別具匠心。以前的禪寺裡還有龍王廟、白衣奶奶廟等,而這兩通石碑的位置和龍王廟、白衣奶奶廟正好呈三角形,看去卻如一條直線,故民間有“向南望到南天門(白衣奶奶廟),向北望到九龍潭(龍王廟)”的說法。在天王殿的東側有一片碑林,石碑都是近代所立,並沒有多少價值。碑林的介紹倒是吸引了我的興趣:法源寺為千年古剎,現存宋碑兩塊,最有價值的是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曹州知府錢明逸撰寫的《重修寶乘塔記》,記載該寺有定光佛舍利子6顆,原為隋文帝頒賜,宋仁宗欽命朝廷命官重修寺院。這些記載讓我對法源寺的歷史有了興趣,於是查閱史書,才對地處家鄉的古剎有了一定了瞭解。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定陶法源寺簡介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曾經的左山禪寺寺名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法源寺中的古代碑刻

左山寺,東漢時期原名興華禪院,隋朝名法源寺,唐改為龍興寺,北宋又改稱興化禪院,為我國曆史上的著名寺院。 據《山東通志》載:“山南即舊州治(左城),崗阜連屬。林木交映。”當年寺院高大宏偉,古樹參天,林木成蔭,風景宜人。著有與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齊名的史書《左傳》的作者,同時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著作《國語》的作者,春秋時期的史官左丘明死後就葬於左山。後人有“前賢磊落在春秋,爽氣蔥蘢耀帝邱,太史已隨山木古,殘陽猶照左山頭”的詩句。所以,法源寺也被當地人叫做左山禪寺,“左崗林樾”也成為定陶古八景之一。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千年古剎山東定陶法源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長眠於此

左山寺之所以著名,還因為寺中藏有佛教聖物——定光佛舍利。左山寺供奉佛祖舍利始於隋朝。隋文帝楊堅篤信佛教,大興佛事,下詔各州郡建造舍利塔,在曹州建的舍利塔就在法源寺。仁壽二年(602年),隋文帝遣使奉送定光佛舍利六顆,封於石匣,安奉在法源寺舍利塔下。佛祖舍利在佛教中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聖物,因而受到佛教信徒的頂禮膜吧內的不會後悔或或拜,法源寺從此聲名顯赫。歷史上舍利塔曾幾度修葺,尤其在北宋慶曆年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建。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舍利塔傾圮,興化禪院智隆和尚為重修佛塔,光大佛門,就懷藏舍利,廣募四方。慶曆五年(1045年),智隆和尚化緣來到京都汴梁,將舍利供奉在入住的寺廟裡,觀者如潮,轟動京城。消息傳至朝中,智隆和尚的志願感動了仁宗皇帝,仁宗皇帝下詔迎接舍利入宮,朝夕供奉。後命內官溫士良護送舍利安奉故地,諭令曹州知府任中師重建舍利塔,擴建興化禪院。工程竣工後,仁宗皇帝御書塔名“寶乘”,賜以金匾。擴建後的興化禪院廟宇高聳,房屋二百多間,規模達到鼎盛。每當清晨將曙,興化禪院的鐘聲遙傳方圓數里,餘音繚繞,蔚為壯觀,“興化晨鐘”遂成為古曹州八大景之一。根據當地縣誌記載,清朝末年,法源寺有大殿20餘座,多達300餘間,佔地200餘畝。寺內建築結構緊湊,玲瓏雅緻,古樹參天,遮雲蔽日。寺院內保存有宋元明清各時期記述法源寺歷史的石碑200餘塊。“文革”期間,左山寺遭到嚴重破壞,地面建築全部被毀,僅存幾塊石碑和一些殿柱底座。

2002年當地政府重修了左山禪寺,1982年,左山禪寺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市旅遊局評定為AA級旅遊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