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因為一張蒸餅而喪失前程吃貨—張衡

首先,先說明一下,這個張衡不是漢朝發明地動儀的那個“大張衡”,我說的這個張衡是唐朝武則天時期的“小張衡”,可能我的題目確實也有點迷惑,不過我這也不算標題黨。

且說小張衡當時是武則天時期的四品官員,為人也算老實,一直踏踏實實的上班,正常來說,他之後就可以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了,不過,他卻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吃貨屬性,就把自己的宰相之位甩丟了(當時宰相就是正三品)。

因為一張蒸餅而喪失前程吃貨—張衡


這一天,小張衡下班回家的路上,走過集市,正好碰見一家餅店,而他打眼一瞅,熱騰騰的餅正好出鍋,不瞅還好,這一瞅,把自己的饞蟲勾出來了。他自己估計也是想了很久,在國家面子和自己肚子之間做了艱難的取捨,不過也估計他是沒有趕上朝會結束的工作餐(古代參加朝會都很早,很難有心情吃飯,朝會結束之後,大部分人還得去各自的部門幹活,所以很多都要餓一上午,不過唐太宗體諒他們,開始在朝會之後官員提供一個工作餐),最終他選擇屈從於自己的吃貨內心,下馬美滋滋的買了幾個蒸餅,然後就不顧形象的啃了起來。

我估計他也自我安慰了一下,“我這還行,不是啥大問題,況且這時候,誰會偷摸的看我啊,沒事沒事。”他正在愉快的吃呢,但是很明顯,他的安慰明顯是給自己立了個flag。

因為一張蒸餅而喪失前程吃貨—張衡


果然,怕啥來啥,小張衡也是個四品大員,是個公眾人物,就有個認證負責的御史看到了。人家這御史立刻就回去上疏彈劾,給武則天打了一個小報告,大概意思就是:“張衡這人不行,抵抗不住誘惑,更丟了朝廷的臉面,是個公眾人物還在大庭廣眾之下吃餅,這種人嚴重損害了我們朝廷高層在民眾心中的偉光正形象,應該堅決把他清除出我們朝廷高層”。

我們的女王也是很有效率,接到御史的檢舉揭發,立刻就感覺到自己也丟了一遍人,直接大筆一揮:“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

因為一張蒸餅而喪失前程吃貨—張衡


之前說過,宰相是正三品,(我們所熟知的狄仁傑就是三品),不進三品,就意味著永遠進入不了政府的最高層了。就這樣,吃貨張衡因為這樣一張餅就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對了,這個故事可不是我亂說的,我就稍微加工了一丟丟。這個故事的原文就在唐人張鷟撰寫的《朝野僉載》卷四,“周張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階,合入三品,已團甲。因退朝,路旁見蒸餅新熟,遂市其一,馬上食之,被御史彈奏。則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遂落甲。”

大概,他的餅和下面這張圖一樣?

因為一張蒸餅而喪失前程吃貨—張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