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谋大证,隐忍辱,得政于朝,图霸中原!3年亡国之危,一飞冲天

时年公元前614年一直想图谋中原的一代枭雄,楚穆王逝世。其子熊侣即位,这个年轻的楚王,一上台便要面对刀山火海般的复杂局面。

年轻的熊侣刚一即位,便在令尹的监督和辅导下为先王发丧。在熊侣即位时权利并没有在他手中,或者说有绝大一部分没在他手中。

熊侣公元前614年即位,等到了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613年,楚国内乱。敖氏旁支之中有一人名叫斗克,斗克与另外一人趁着令尹带兵出征,控制了郢都,劫持了楚王。他们准备带着楚王出逃另立楚政府,结果在出逃途中被人杀死,楚王熊侣才得以回到郢都。

谋大证,隐忍辱,得政于朝,图霸中原!3年亡国之危,一飞冲天

虽然楚王回到了郢都,但是手中却没有丁点权利,权利都被世族重臣牢牢抓在手中。

于是,当熊侣一回到郢都,便立即钻入了深宫之中再也不出来了,并宣布,“若有进言者,杀无赦!”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想拉他出来,立即赐死。朝中之事全部交由敖氏一族处理。

熊侣在这深宫中一钻就是三年,这三年间外面是什么局势呢,大家来看一下。

北方略显衰败的晋国,重新称霸,并且自己的,附庸陈、郑、宋三国也附庸于晋,强大起来的晋欲将南下。

楚国内部发生饥荒,楚国西部的山戎族骚扰楚国边境,占领了楚国一部分土地。

楚国东部夷、越之族,也骚扰楚国边境,占领了东南部一大片土地。

谋大证,隐忍辱,得政于朝,图霸中原!3年亡国之危,一飞冲天

并且楚国的附庸国也纷纷起兵作乱,楚国的东西南北全部危急,国内天灾,国臣谋反,楚这个万丈高楼,高大广厦,在顷刻间就要倒塌。

这时公元前611年熊侣依旧在郢都的深宫之中,开怀畅饮,门口依旧挂着那个“若有进言者,杀无赦!”的牌子。

此时是楚国危急存亡之时,终于有忠直的大臣忍不住了,就进入郢都深宫面见楚王,这个人就是大夫伍举。

大夫伍举是个聪明的人,非常会说话,当伍举进入宫中便见到熊侣左手怀抱郑姬,右手怀抱越女,坐在歌舞乐人中间,这可是莺歌燕舞的景象,完全是酒池肉林,但伍举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对熊侣说“有鸟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熊侣依旧是躺在美女中悠悠道“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伍举可是个聪明人,一听这话,便明白了,满意的出去了。

等过了几个月,熊侣依旧是原样,又有一个大夫苏从忍不住了,跑进熊侣的宫殿便要进言。他一进到宫殿里,依旧是看到莺声燕舞酒池肉林的景象,被他打扰到的熊侣便厉声说道,“你没有听到我的诏令吗?”这个苏从就不怎么会说话了,但他非常正直,他是这么说的,“杀身以明君,臣之原也。”这是什么,杀身成仁,以昭明君,死也愿意。

熊侣感觉时机到了,立即撤走美酒佳肴,轰走乐师美女,亲自处理朝政。他亲自处理朝政,这其中有很大的困难,作为国君,没有权利,这是万万不行的。楚王熊侣的智慧从这里就真正开始展现了,三年深宫其实是他为了看清局势,观察利害,养精蓄锐。

谋大证,隐忍辱,得政于朝,图霸中原!3年亡国之危,一飞冲天

熊侣出深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夺权,在夺权的处理上,熊侣的大智慧也显现出来了。

他绕过敖氏重臣,直接坐着战车达到战场,与平叛的军队汇合,军队的指挥权自然就落到了熊侣手中,再多的兵符也比不过一个活着的君主。

熊侣亲自领着军队灭掉了反叛的庸国,这时国内局势稳定了,楚王熊侣在朝中的统治已趋稳定,北上称霸的志向也就展现出来了,之后在他的领导下,打败了强大的晋,问鼎中原,遂使楚称霸于诸侯,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楚庄王在隐忍上的能力一点也不比秦国的昭襄王差,在深宫的三年中,彻底的将楚国与天下的整个局势给摸清楚了,当他亲政之后,将所有给他进言的人全部封以高官,所有带着他玩的全部杀掉。在时机到达之后,将曾经挟持过他的敖氏家族全部灭掉,将大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以此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就算有天大的志向,天大的能力,没有合适的机会,就像是鸡蛋碰石头,硬碰硬是不行的。如果当初刚刚即位,便立即开始夺权,不久之后肯定会被敖氏废掉,楚庄王的大智慧就在于非常会隐忍,不然他也不会在困难重重的危局之后,安全的生存下来。

历史也印证了他的雄才大略,在他完成一系列政权的巩固之后,在北上称霸的路上越走越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