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无锡农村有一个祠堂,其材质全部为金丝楠木,而且是皇帝特批的

如果记得没错的话,好像是去年湖北有一个老人,因为修路房子要拆迁。但是让老人意外的是,他的这座老房子居然被专家估价为8亿人民币,原因就是这座万历年间建造的老房子所用木材全部为金丝楠木,想来这也是拆迁史上最贵的一套房子了吧。

无锡农村有一个祠堂,其材质全部为金丝楠木,而且是皇帝特批的

湖北老人祖上能留下来这样一个巨大的遗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但如果从明清制度这个角度来说,老人祖上也算是十分幸运的,为何说他幸运呢?因为按明清律法,除了皇家建筑外,民间擅用金丝楠木者一律按僭越之罪论处,判个斩立决那算是轻的了。

无独有偶,在江苏无锡市硕放镇,也有一座建筑名为“昭嗣堂”,也是全金丝楠木所建,不过它的背景可不一般,是经过皇帝特批的。

无锡农村有一个祠堂,其材质全部为金丝楠木,而且是皇帝特批的

金丝楠木生长在湖广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包括云南、贵州一带的深山老林,一般要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长成粗壮的金丝楠木。因为这种木材珍贵,可再生程度极低,所以才被明清皇室所垄断,民间绝对不能使用,否则是要杀头的。

更何况,凭借民间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砍伐那种粗大的、几乎是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金丝楠木,只有皇家才有这个能力集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开采,当时形容进山采伐的民工是这样说的:“进山一千,生者五百”。

无锡农村有一个祠堂,其材质全部为金丝楠木,而且是皇帝特批的

即便是明清皇室,也不是全都会用金丝楠木来建筑宫殿,在现存的建筑中,只有明十三陵的长陵祾恩殿和避暑山庄的瞻泊敬诚殿是全部使用金丝楠木的。当然,还有一些个别的、等级很高的建筑中也会部分使用金丝楠木,如太和殿、太庙等。

那么无锡硕放的“昭嗣堂”又是怎么建造起来的呢?据考证,昭嗣堂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距今有近500年的历史。熟悉明代历史的朋友或许都知道,嘉靖年间有一场十分著名的宫廷政变“壬寅宫变”。

无锡农村有一个祠堂,其材质全部为金丝楠木,而且是皇帝特批的

这这场宫变中,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们给勒死。这个事件连累了一大批宫女和后宫嫔妃。其中最受嘉靖皇帝宠爱的妃子曹端妃也被皇后处死了。不过,事情颇为蹊跷,原来皇后方氏对曹端妃心存嫉妒,借着宫变的茬儿将曹端妃给处死了。

嘉靖皇帝对曹端妃的被害非常痛心,而且她死的也很冤枉。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嘉靖皇帝下令在曹端妃的家乡,特批用金丝楠木给她建造一个祠堂并赐名“昭嗣堂”。

曹端妃的父亲当时是福建省地区的一个知府,接到圣旨后,马上安排人在当地用金丝楠木建造了这个祠堂,以纪念他的女儿。祠堂的特色和装饰显得庄严肃穆,更有意思的是,这座祠堂的大门是朝北而开,其寓意是向着北京迎回曹端妃的冤魂。

无锡农村有一个祠堂,其材质全部为金丝楠木,而且是皇帝特批的

“昭堂嗣”历经数百年能保存至今,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因金丝楠木能散发谈谈幽香之故,昭嗣堂所在的村也名为“香楠村”,而当地人也习惯将昭嗣堂称为“香楠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