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寶寶困想睡覺都要哭鬧一下?直接睡不好嗎?

錕少在線


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是一場硬戰。

我們可能大部分都經歷過這種情況,明明寶寶就是很困了,揉眼睛,卻哭鬧的睡不著覺。

嬰兒跟我們大人不一樣,成人太累的情況下,很容易入睡,可是寶寶不行。

有的前一秒還在哭鬧,下一秒就睡著了。

寶寶困了鬧覺原因

寶寶的睡眠有有三個階段,半睡半醒的瞌睡狀態;眉頭緊鎖的潛睡眠狀態;表情放鬆的深睡眠狀態。

其實寶寶哭鬧,不是因為不想睡覺,而是自己身體內部機制沒有調節好,不懂得自己入睡。只是太困了,用哭來表達痛苦。

我女兒剛出生的一星期,是很好帶的,晚上喂一次就可以了,後面開始晚上折騰模式,真的是心力交瘁。

再好的耐心,在身體沒恢復的情況下,也會暴躁。天天和女兒磨合,儘量減少她白天的睡眠。

有一次白天帶寶寶出了趟遠門,她幾乎全程都是在睡覺的,原以為晚上又要開始睡不著,可是那天晚上開始睡得很好,到4、5點才會找吃的。

幸福來得太突然,那幾天晚上我還一直醒過來,還一直糾結寶寶會不會餓,要不要叫醒她。

從此夜晚再沒鬧過覺,餓了吃飽繼續睡。

後面可能是換了新地方,白天的覺驟減,一小覺最長時間只能睡半小時,還是奢侈的。

白天睡覺前總是會鬧覺,好不容易哄睡著了,要去做自己的事情,又哭鬧起來,只能又去陪著。

後來我乾脆不急著去做家務,一心哄她睡覺。

睡覺是要有儀式感的

後來回想一下,發現好像有這麼一個規律,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我們內心是著急的,想盡早把寶寶放倒,好去做其他事情。

往往這個時候,寶寶更不容易入睡,我們反而要花更多時間。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有類似情況,就是白天寶寶要睡不會睡的時候,眼睛會偶爾睜開看我有沒有在看她,如果我眼睛沒注視她,她就盯著我看。

發現我有注視她,她就會立馬閉上眼睛,如此反覆幾次,直到睡過去。

因為我發現雖然白天我女兒睡眠少,不好入睡,可是晚上的時候很早就可以睡,入睡之後完全不用去擔心,可以全心做自己的事。

起初我非常急切讓我女兒多睡,期望多睡長得快點。所以白天看她不睡我很急躁,到晚上的時候我就放鬆了。

因為知道她只要睡著就是好幾個小時了,心態不一樣,能全心全意的、耐心的陪她入睡。

後來才懂得哄睡的過程既是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又可以讓寶寶的情緒得到緩衝,感受到身邊人愛的回應,讓寶寶感受到我們的重視,這樣比較容易入睡

從對寶寶睡覺的無力感,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站在寶寶的角度考慮,我很幸運,我女兒睡渣的時間很短暫。

我是時而媽媽,關注我的頭條號:時而育兒,分享育兒小知識


時而育兒


睡前寶寶為什麼會哭鬧,想知道嗎?
我家寶寶也是一到睡覺時要鬧哭睡,對於這個問題我也很納悶,久而久之我發現我家寶寶給她玩具玩的很起勁時把玩具拿開,或她喜歡吃的東西不給她吃的時候都會哭鬧,或者要喝奶的時候她也會哭鬧一會,慢慢的開始明白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她知道哭就會有大人過來安撫她,因為在她出生後每當她哭都會有人抱她,有人餵奶,有人跟她玩。所以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在睡覺前哭鬧是暗示她要睡覺了,是很正常的一種表現。寶媽們慢慢習慣就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b510003ea3a0e455a14\

小玉米媽咪zhang


我家的就是,從兩個月的時候開始,每天晚上睡覺前大哭,第一次的時候我們都被嚇到了,哭的可兇了,大晚上的去急診,有點腸脹氣,大家就慢慢熬,因為第二個月腸子不舒服。連續哭了二十幾天,感覺時間挺長的,又找非科學的方法,找了不同的人弄了,稍微好點,但是仍然每天鬧覺,現在一百多天了,仍然在熬[快哭了][快哭了][快哭了]

真的很累


ZYR_BEST


直接睡當然好。我的孩子睡前從不哭鬧。只是有吸允手指的習慣。三歲才戒除吸允手指的習慣。

那時,四個月上幼兒園。別人的孩子都睡在可搖動的床裡,我特意給孩子找了一個不能搖的床。有一次我去幼兒園,發現小阿姨一手搖一張小床,嘴與我兒子嘮嗑。我說,你這兩手和嘴都用上了。

孩子不用搖。嘮完了磕,自己就吸允手指,吸一會,就睡了。這樣的孩子不會因為搖得太厲害而損傷腦神經。我也常與小阿姨開玩笑,我說,對那些孩子,你這哪是搖睡了,是搖暈了吧!

歪打正著,吸允手指,有利於孩子智力發育!


彭如心老師


每個小孩的脾氣和性格不一樣,有的小孩奶睡就可以,有的小孩困了就是會大吵大鬧。大部分小孩困了都會鬧的,有的程度小一點,有的大哭大鬧好久。我身邊就有寶媽的孩子每次睡前都狂哭,不吃奶,抱著還是哭,要抱著晃慢慢安撫很久才會安靜,讓媽媽很崩潰。只能說慢慢熬,摸清小孩子的脾氣來帶了。


顧意叔


我覺得還是寶寶的世界我們都經歷過,但都不記得了,他們的世界我們不懂,就和他們說的咿咿呀呀的話語,我們聽不明白,不懂他們的需求,到這也正是他們可愛的地方,放平心態,想幹啥就讓他們幹啥吧,我家的寶寶睡覺也是哭,我們檢查好只要不是哪裡疼,不餓,也沒便便,就抱著他給他點安撫,一會兒就睡了,我們一起堅持,孩子大點就好啦!加油哦!


我是小涵


孩子每天有一些哭鬧的階段,既不是因為肚子餓,也不像是身體不舒服或疲倦。這期間不管你做什麼都無法讓他安靜下來,但哭鬧過去後,孩子可能看起來更加精神,而且之後很快會進入比平時更深沉的熟睡中。這種哭鬧現象似乎是在幫助嬰兒消耗過剩的精力,好讓他們恢復安逸的狀態,更好的進入睡眠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寶寶困想睡覺卻都要哭鬧一下,這和大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

如何安撫寶寶哭鬧的狀況?

1、吮吸

不論是媽媽的乳房、喝奶的瓶子、或者是安撫用的奶嘴、還是寶寶自己的手指,吮吸總是能起到安撫作用,但媽媽在平時要對瓶子和奶嘴等做好消毒,同時保持寶寶手指的乾淨,避免病從口入。

2、按摩

各種輕拍和按摩都能幫助使寶寶平靜下來,可嘗試讓寶寶垂直坐好靠著你的肩膀上,然後輕拍寶寶的背。但在寶寶四星期大之前不要按摩寶寶的肚子,也要避開脊骨。給寶寶按摩時避開脊骨和避免使用例如杏仁油,這類的堅果類油。給寶寶按摩的同時,多跟寶寶說說話,可以有效促進寶寶發育和促進親子關係哦。



3、音樂

有節奏的聲音或音樂能幫助安撫新生兒,甚至洗衣機或吸塵器的嗡嗡聲也能幫助平靜一些,聽音樂可以培養寶寶樂觀的性格。

4、搖動

在手臂或搖籃裡搖動寶寶,或把他放在寶寶車裡推動,動作要輕緩。可用溫柔的摟抱和輕聲吟唱來安撫他。

5、輕撫

有些寶寶在噯氣之後會感覺好點,所以嘗試讓寶寶垂直坐好靠在你肩膀上,然後輕拍他的背。


6、輕吟

帶寶寶去更安靜的房間,用溫柔的摟抱和輕聲的吟唱搖籃曲來安撫寶寶。


ebemate母嬰智能


寶寶困想睡覺都要哭鬧一下,這個問題,從孩子出生我就碰到了,即使現在他困得不行了,睡覺之前的表現就是各種鬧騰,搞不好還會因為某個小事情而大肆發脾氣。一開始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後來時間長了發現,孩子並不是每次睡覺都哭鬧,而是在下面幾種情況下會產生哭鬧的情緒。

一、困得不行了。

用我們的家鄉話說就是:困急眼了。孩子一整天不睡覺,到了下午六七點鐘的時候,格外地情緒焦躁,不安,這個時候,他其實特別困了,但是他又不知道如何入睡,所以,就會通過哭鬧發洩自己的情緒。

這個時候,只要把孩子抱過來,讓他窩在你的懷裡或者趴在肩膀上,輕輕拍幾下,就能睡著,也就不再哭鬧了。

二、睡前太活躍。

有一段時間,孩子爸爸喜歡晚上臨睡前跟孩子各種親子互動,一會爬高高,一會鑽山洞,孩子玩得太開心,體力消耗又比較大。當他想睡覺的時候,就覺得非常難受,一難受就會哭鬧不止。

這個時候,可以在劇烈體育運動之後,帶孩子去洗漱,緩和孩子的情緒,降低孩子的興奮度,大約半小時後,孩子也會在睏乏中自己睡著。

三、缺乏安全感。

是的,老生常談,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哭鬧常見於嬰兒時期,我家孩子是剖腹產,而且懷孕初期,我的情緒也相當不穩定,這就導致了孩子缺乏安全感。嬰兒時期只要哭,就是困了,而不是餓了,這估計也是我家孩子所特有的一種表現吧。

對於缺乏安全感的情況,唯一的做法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和包容,理解他的哭鬧行為。


米拉讀書育兒


為什麼寶寶困想睡覺都要哭鬧一下?直接睡不好嗎?這在寶寶日常中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那麼寶寶到底為什麼睡前要哭鬧一下呢?

睡覺的信號

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來說,他不能告訴你他要睡覺了,可是他困了想要你哄他睡覺啊,他只能用哭聲來提醒你。可是當你和寶寶達成默契後,你會發現寶寶不會再鬧覺了。怎麼算默契呢?就是你要摸清寶寶的習慣,如寶寶什麼時候該睡覺了,你提前安撫好寶寶他就不會哭了。月齡小的寶寶早上起得早,一般兩三個小時候後寶寶就會困了要補覺了,我們掌握了寶寶的規律後,就不怕寶寶鬧覺了。

對母乳和媽媽的依賴

帶孩子的寶媽都會發現,寶寶要睡覺的時候鬧覺只要給喝奶就會睡了,這是對母乳和媽媽的依戀。而且寶寶都習慣奶睡,所以在想睡覺的時候就會哭鬧,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嘛,所以當寶寶鬧覺的時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餵奶。

缺乏安全感

如果鬧覺在嬰兒時期跟幼兒時期都會有,那麼寶寶就是缺乏安全感了。他們只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安心入睡。我家二寶現在兩歲多了,每次睡覺都要找我,不是我跟他睡他都會哭。所以對於缺乏安全感的寶寶來說鬧覺是正常現象了。我們只能在寶寶哭鬧的時候抱著他哄著他睡,或者跟他一起睡。只有給予足夠的安全感,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慢慢感受到安全感後他才不會鬧覺。

身體不舒服

有些寶寶鬧覺的時候不管怎麼哄,餵奶也不吃,就是一個勁的哭鬧。這個時候的寶寶一般是身體不舒服了。這類情況多發生在嬰兒期的寶寶腸絞痛或者腹脹氣的時候哭鬧。對於這類寶寶可以採取飛機抱的方式緩解寶寶的不適,寶寶就會安靜入睡。


全職寶媽小包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排除體力透支的狀況,有些寶寶困了會很安靜地睡去,但有些寶寶一犯困就會變得脾氣暴躁起來,對於年幼的孩子會表現為哭鬧,年長一點的孩子則會做出種種怪異的行為。

其實這用心理學是完全可以解釋的:一犯困就鬧的孩子,是安全感不充足的孩子。

疑惑一:好像所有的幼兒問題都涉及安全感,安全感真的那麼萬能嗎?

必須正面回答:是的,那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心理養料,唯有安全感充足了,他們才能安心去做其他事情,就如唯有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一般。

疑惑二:為什麼幼兒犯困鬧起來,與安全感有關?

“天黑請閉眼”,這就在說明睡覺的狀態,睡覺時要閉上眼睛的。

對於幼兒而言,閉上眼睛意味著他們看不到母親了,而並不理解何謂客體永存性的他們,認為閉上眼睛媽媽就消失了、不存在了。母親對於幼兒而言,就是安全基地,安全基地都“消失了”,他們自然就害怕不安了。

而他們表達情緒的能力有限,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這種不滿。

疑惑三:可我經常陪著孩子,他為什麼要害怕?

大家會有疑惑,同樣的不明白客體永存性,為什麼另一些孩子可以不哭不鬧地睡去?

這就與以下2個方面有關:

1. 是否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的需求非常簡單,只是基於生存需求的吃喝拉撒睡,吃飽喝足睡好保持皮膚乾爽,這些給了孩子最初的心理滿足及身體舒適感,這份滿足和身體舒適感就轉化為他們的安全感。

而區別在於,不哭鬧睡著的孩子,是需求被及時滿足的;而哭鬧的孩子,則可能是需求沒被及時滿足的,或者沒有被及時響應的。

2. 是陪著還是陪伴?

陪著孩子和陪伴孩子是兩碼事,陪著意味著孩子做孩子的事情,父母做父母的事情,但陪伴是有互動的。

例如餵奶時,有的母親一邊餵奶一邊刷手機,完全不理會孩子;而另一些母親則是全身心投入到與孩子的互動中,她們會和孩子進行眼神交流,會傳遞愉快、幸福的信息給孩子,給孩子擦擦汗讓孩子體驗到撫觸的舒適感。

這些區別所帶來的,就是孩子安全感獲取多與少的區別。

疑惑四:怎麼辦?

除了上述的及時滿足孩子需求以及正確陪伴孩子之外,請再留心一點:包容孩子的哭鬧。

他的哭鬧就是因為感到不安全,而對於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而言,要讓他們理解客體永存性是另一個難題。

1. 做“鬼臉”遊戲

孩子自以為閉上眼睛媽媽就是消失了,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理解這一點,做“鬼臉”遊戲就能讓孩子很好的適應。

做鬼臉遊戲:媽媽在孩子面前,虛掩孩子的眼睛,並迅速掀開手讓孩子能直視母親的臉,同時臉上出現各種不同的逗弄孩子的有趣表情。

次數多了,孩子就明白看不見,媽媽仍然是在自己身邊的。

2. 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

孩子只是感到了不安,我們需要安撫他的這份不安,包容他的不良情緒。

輕聲安撫孩子,抱起孩子並給與他撫觸,讓孩子通過聲音和觸覺知道媽媽是存在的,是關心他的,讓那份不安感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