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學校不補課,培訓機構火了,並且比學校補得貴,你們怎麼看?

老徐134878124


學校不補課,培訓機構火了,這已經成了國內很多地方普遍的現狀。


在同一所公立學校中,每個學生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基本上是公平的,但是在校外補課時卻是出價高者才能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各種校外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教學質量多取決於學費的高低,優質優價,低質低價,完全是市場行為。來自普通家庭的學生讀的是普通班,雖然教學水平一般,但是可以避免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或是到社會上閒逛,學費也比較低廉。而家庭經濟況狀好的則會為孩子選擇名師進行輔導,收效會更好一些。

在應試教育的前提下,學校不進行補課,等於縮短了孩子們享受公平教育的時間。導致的結果就是,有些家境好的學生通過校外學習顯著提高成績,擁有更好的未來,而有些家庭經濟狀況差的學生得不到好的教育,甚至無力參加補習,成績會受到影響。長期下降,寒門學子成材的道路更加艱難坎坷。


遠方老師在美國


義務教育階段,四川省三年前就明令禁止公立學校和在職教師利用週末和寒暑假給學生補課了,高中的在職教師也幾年前就明令禁止在外有償補課了,而且是收到了滿意的效果,教師們都拍手稱快,既解放了老師,同時又解放了學生。

但是為啥校外的機構生意異常火爆,而且價格高昂,但收效甚微呢?

我所在的學校,初三學生在每週星期天下午學生返校,三點到五點半,學校統一組織學生做作業,不收費,老師必須到場。 其實是打擦邊球為學生補課,的確不收學生一分錢,老師的費用由學校給付,一節課40元,老師怨聲載道,老師需要休息嘛!一個班60個學生,備課、上課、改作業,一節課其實就是三節課以上,算算時間,三個小時左右,一個小時就10元多錢,家裡有自己的孩子需要陪,老人住院不能照顧……不過效果顯著,今年中考,任務226個重點高中,我們完成了253人。(我也是其中星期天下午“被綁架的”一個老師)

所以,學校和在職教師其實都是從學生和家長的角度考慮,為學生和家長排憂解難。(外行亂噴,根本沒有道理。比如我不懂建築工程,就對建築不發表意見,不然貽笑大方……)


校外機構補課,我只能進行推斷。

第一、“培訓機構”師資力量必然不如在職教師。儘管有教師資格證,但是沒有實際經驗,對教材深度難度把握不好,教學方法差。

第二 、“培訓機構” 補課效果奇差。由於智力因素和習慣的不同,學生成績有好有壞,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家長要求高,假期逼迫孩子被動補課,被動+差老師=0。我從教近30年,所見過的平時成績差,假期到校外補課的,幾乎沒有效果,反而因為脫離家長視線,玩遊戲,和校外混混一起,變壞的不計其數。

第三、“培訓機構”收費必然昂貴。場地租金、補課老師的工資都得機構支付,機構(老闆)還得盈利……所有的錢必然由補課的學生家長來分攤,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自然學費就高了。

在此我要忠告家長:要解決孩子的習慣問題,對平時孩子在校時的情況充分把握,家校合一,形成合力。假期一定多陪陪孩子,督促孩子做好作業。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循序漸進,長期堅持不懈,成績才會提高,單單靠假期補課提高成績無疑是天方夜譚。



平淡是真oymlq


學校不補課,不留或少留家庭作業,其目的都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

可結果是家長為了孩子將來能考上好學校,很多家長都把眼光轉向了校外補課的培訓機構。

學校教知識往往只是基礎知識,拔高的題往往都不講。家長還又輔導不了功課。

培訓機構是先講學校課本上的基本知識,都會再講加深的知識。總是比學校教的知識多。而且還都很負責,對孩子管理特別嚴格,儘量都讓孩子掌握。

我身邊這幾年都有小升初的朋友,他們的孩子都上有校外輔導班。在2016年時,身邊一位朋友家的孩子考上了我們這裡有名的外國語學校。考這些學校都有入學考校,這個知名外國語學校在考試時,數學出的題有一部分是初中一年級與初中二年級的知識,語文寫作文則是要求孩子用英語寫作,英語就更難了。那一期,我們這裡出類拔萃的英語尖子生報名4000人,只招收400人。朋友家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上校外培訓班,英語、數學、語文都上了。在培訓機構的金錢支出也是相當大的。

學校不補課,孩子在學校負擔減輕了,可都奔跑在校外培訓與輔導的路上,錢花的可真不少!


人在風上走


學校不補課?其實到了畢業班,學校都在補課,而且是免費的。

以我們學校為例,到了初三畢業班,每天早晨提前半個小時上課,每天下午正常放學後再上一節課,對於一線老師而言,每天早晨6點半得從家裡出發,晚上回到家也會在7點左右,班主任可以還會更早一些更晚一些,所謂早出晚歸,披星戴月,這是真的。

這些被課都是免費的,老師也不會有一分錢的補課費。但大家都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偶爾有老師抱怨走得太早回得太晚,都照顧不了自家的孩子,但抱怨以後又都全力以赴,只為自己的學生考上更好一點的高中。


當然,和很久以前初中也週末補課相比,這樣的補課似乎並不太令家長滿意,但不少家長其實是很希望老師週末集體補課的,至於原因,可以概括成兩點:一是放心,家長覺得學校老師被課能直擊中考,有效有用。二是“便宜”,以前學校週末補課,一學期收費幾百元,讓不少家長覺得“物美價廉”,減輕了不少經濟負擔。

不過絕大部分一線老師並不願意週末補課的,所以學校週末不補課,絕大部分一線老師是支持的。只是還真有很多家長念念不忘,我帶的每一屆學生,都有學生家長提出來,能不能請老師集體補課,我們家長願意交補課費。但對於初中而言,學校週末集體補課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好在家長還有選擇,現在培訓機構的火爆程度,可能超乎想象。原因太多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壓力之下,跟風補課。現在很多孩子都過著沒有周末的週末,甚至比周一至週五在學校辛苦多了,當然與此同時,家長還得掏出真金白銀,還不一定有效果。我有一位朋友,近幾年花了十幾萬給孩子補課,但沒有效果,鬱悶得很。


其實這也不是我喜歡的教育,我總覺得現在的孩子太辛苦了,走出學校的門走進培訓班的門,這樣的生活,談不上陽光燦爛。可是大家都認為小時候就應當過這樣的生活,不然就輸在起跑線上,對些我不知該說些什麼,培訓班費用高昂,壓力甚至高過房貸,這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孩子讀書,真的是不容易。


途蟲的百味人生


這個問題我是邊吃西瓜邊看的。呵呵,不浪了,正式回答:

學校不補課,是事實。

培訓機構火了,也是事實,比學校補得貴,更是事實。

首先,學校不能補課,是教育部的禁令。

為了防止老師以職權謀私,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嚴禁補課。

君不見,暑假各地只要出現老師補課,馬上有人舉報,馬上果斷處理,嚴懲不貸。

當然,老師熬不住窮的話,只要不補課,去搬磚、去練攤是可以的,絕對沒人干涉。



其次,培訓機構火了是必然的。

孩子暑假去哪裡?培訓班啊。

家長上班,孩子沒人管,索性送去培訓班。

一來孩子學點東西,二來不讓孩子到處野。

家長花錢買個孩子的安心省心,何樂不為?

再次,培訓班收費貴,那是必須的。

現在啥錢最好掙?孩子的啊。

父母平時省吃儉用,但為了孩子的學習,一擲千金不帶眨眼的。

教育成了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有的家庭半年的收入,還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就是市場化的教育。

當教育按市場規律走,存在即是合理。

我一朋友的兒子,從三年級開始就參加寒暑假補課。平時週六日也往培訓班跑。每天花費六七百,旁人看了都咋舌。

可是,這孩子的成績也並不出眾。

朋友的觀點是:補課成績都不優秀,不補課那還得了?

這高論噎得我一天、兩天、三天都吃不下飯。

當前,教育生態已經被破壞,人人都進入了瘋狂的競爭狀態。

是啊,人家有閒錢折騰孩子,咱外人瞎操什麼心?

愛補課就去補唄,別妄想去睡服,哦不,別妄想說服別人。

――我是“小李滔滔”,感謝帥呆的您的關注!


小李滔滔


基本上算是自作孽吧……

早個20、30年前,補課都是學校組織的,雖然也會要交補課費,不過比起現在補習班得費用,還是要便宜很多得。

不過,在正義人士,良心媒體,負責領導和心痛孩子(或錢包?)的愛心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終於不能補課了~~

孩子的青春就這麼十來年,把這麼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讀書和考試上,這簡直就是犯罪!!

但是,總還是有那麼一些狠心的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得考好試,上好大學,這樣未來才有前途(他們完全無視那些初中沒畢業的老闆手下有一堆清華北大畢業生這樣顯而易見的事實,實在是愚昧的很!)。

於是就有那麼一些無良商人,針對這些父母的需求,開設了各種補習班,其中做的好的那些,一個個都跑去美國上了市。

至於價格?當然要比以前學校貴啊,學校的老師又沒師德,還上課不講補習講,還老覺得自己收入低,就這種水平的老師,價格怎麼高的起來?相比之下,補習班的可都是幾十年教學經驗的名師,多收點錢算啥?


一百分計劃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用在這個現象上最合適!

學校不補課,因為學校不敢補課,教育部下了“禁補令”,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嚴禁補課。

有些情況我們真的看不懂,比如,說是為了減負,但是並沒有禁止所有的補課,補課不都會增負嗎?規定不允許在職教師補課,但是大學教師也是在職的,怎麼就可以為小學生補課呢?又說是因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是國家公職人員不可以補課,可是高中教師怎麼也進了不允許補課的圈子了?……反正看不懂的真不少!

好吧,那就執行規定,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都不補課了。那些對教師補課恨之入骨的家長應該滿意了吧?並沒有,因為當學校和老師不補課後,等著他們的,是高昂的補課費,培訓機構笑得不是一般的開心,財路打開了,獨家經營了!

這裡面,絕對有家長的功勞。當初,還沒有“禁補令”時,學校和老師補課,基本上是象徵性地收費,但是,有些家長肉疼的不得了。於是,告學校,告老師,成了一些家長的職業。在這些家長眼裡,學校和老師就不能收一分錢,否則就是天理難容!

當然,也不是家長一方面的功勞,有些教師的功勞也不小,比如,人家學生不想補課,就無恥地暗示、強迫、給小鞋穿,不擇手段要人家補。這推力絕對不會小。

在一些家長的鬧和告,在有些教師的不擇手段下,主管部門高度重視了,要辦滿意教育,現在不滿意了,當然得采取措施,於是“禁補令”橫空出世。帶來的結果是家長和教師都輸了,培訓機構大獲全勝!

當真正禁補後,這些家長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把自己告到了坑裡,學校和老師象徵性的收費沒有了,培訓機構高昂的費用毫不客氣地來了!驀然回首,心裡悔恨交加,但自己釀的苦酒只能嚥下去!

後悔,當然會有所表現,於是,在一些地方就出現了一些怪象,之前學校和老師補課,家長又告又鬧。後來,學校不補了,家長又去鬧了,因為機構補課收費貴,效果還看不到。也有人私下裡找到老師,要求老師出來補課,可是,老師不敢啊!

本來,很多事情很簡單,比如補課,需要補的就補,不需要的就不補。想補課的,看好誰就找誰補,沒必要有的允許有的不允許。就這樣簡單的事情,因為人心太複雜,簡單的事情也變得複雜起來!


當代師說


學校被禁止補課,由此推動了教育培訓機構異常火爆。這種矛盾的現象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

教育部門禁止學校補課,主要是規避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而盲目給孩子補課,給學生家中學業負擔,這種做法是值得稱讚的。這樣一來,既使得學生沒有那麼多的作業及課業負擔,也能保證教師在假期能夠正常休息,不侵犯教師享受帶薪休假的權利。

雖然學校不讓補課,但是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擁有好成績,不願意讓孩子“虛度”假期,於是紛紛報補習班,讓孩子到校外培訓機構上課。當然,家長選擇讓孩子去補習班,一方面想讓孩子能夠好好學習,提高成績,另一方面自己得上班,為了孩子的安全,也得到補習班讓老師給照看。

學校不補課,培訓機構火爆,而且價格還很貴,這種矛盾也確實在現實情況中存在。一些地方的學校為了解決這種現狀,假期期間,學校免費為學生提供自習室,並且讓老師適時照看一下,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導課程。

當然,要想徹底解決這二者的矛盾所需時間還很漫長,需要教育部門在今後的教育實踐中進行嘗試提升。

歡迎關注“東愛雨侃見聞”,專注教育、體制內、農村問題答疑。

東愛雨小公


我無所謂,一方面我們兩口子還能輔導一下,另一方面所在城市優質的補習機構也很多,最重要的是經濟條件也能承受的了。

是的,我就是個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主……

但是看過我回答記錄的人應該不難發現,我是一個反對禁止在職老師補課的家長!這是因為我認為這種禁止是既不合法又不合理的規定!不能因為極少數人的不良行為,就連帶其他人!事實上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不作為呢?

另外一方面是我又不能保證未來我們不會需要在職老師給我們補課(儘管即使是現在如此禁止的情況下我也能給孩子找到在職的)。因為孩子現在才小學,我個人還是覺得面對中考、高考的時候,那些在職的老師會更專業一些————我不在乎更便宜一些,事實上那些“大牛”在職的補課價錢更貴!一節課一千多的我也見識過。別嫌貴,你再有錢也未必請得到!

在我看來禁止在職教師補課有點固化階級的意圖!別說什麼有人不補課一樣985、211,那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呢?補與不補你選哪個?我相信多數家長會選擇補的。

現在好了,都給你禁止了,然而有關係的你能禁止的住嗎?最後被禁止的實際上不就是那些沒錢、沒關係還有補課需求的人不是嗎!這就好比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殺富濟貧”,結果最後發現“富”的一點沒影響(別以為人家多花點錢會多麼心疼),“貧”的反而吃的虧最大了!

所以說,到底是誰在喊好?喊好的目的是什麼?我只覺得就是為了固化階級!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學校不補課是因為"減負"

現在學校都是不允許補課的,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當然嚴格執行的可能只有城市裡了,在縣或者縣以下,學校補課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尤其畢業班幾乎沒有不補課的.

近幾年,教育部一直在給孩子減負,說孩子學業負擔太重了.可結果是學校不補課了,家長就會報培訓機構,閒暇的時候還是給孩子安排滿的.結果就是一廂情願的,想給孩子減負,但家長不想給孩子減負.孩子想上好的初中,好的高中,補課就無法避免了.特別是擇校,補課的就更多了.不是想減負就能減的.

需求決定價格

學校不讓補課,培訓機構可以補課.家長們自然選擇培訓機構了.培訓機構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並不是慈善機構,辦這個培訓機構的成本相對來講是比較高的.一個是場地費,一個是人力成本,除了這個之外要面臨招生的問題,這些算下來補習價格自然低不了,跟學校更是沒法比了.學校補不了課,需求還在,需求全部由校外機構來消化,價格只會升不會降.

我想要解決這個補課問題,首先得解決教育資源問題,一是教育資源太匱乏了,二是教育資源分佈不平衡,這兩個問題暫時是無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