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红楼梦里贾珍与秦可卿的奸情是真还是假的?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只是“爬灰”,而不是奸情。就算焦大醉骂也只说爬灰没说通奸。贾珍与秦可卿之间从爬灰变成通奸纯属读者穿凿附会。并没有证据。既然不存在奸情,爬灰并不是双非自愿才叫“爬灰”,只要贾珍对秦可卿有企图就可以叫爬灰。那么奸情一说自然是假的。现代解读《红楼梦》最可笑的一个话题是贾珍在秦可卿葬礼上哭成了泪人,是因为对秦可卿爱之深痛之切。没想到持有这个想法的人很多。曾就这个话题写过很多文章。今天试着用不同的视角看一下为什么大家认定了贾珍哭秦可卿就是爱情,以及这段“奸情”的真假!

贾珍有多爱秦可卿?看看原文留下的这三条疑点。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秦可卿死后,描写痛哭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贾珍,另一个就是贾宝玉。脂砚斋批语讽刺贾珍【甲戌侧批:可笑,如丧考妣,此作者刺心笔也。】那么贾宝玉又为什么痛哭呢?不但痛哭,还吐了一口血。曹雪芹如此写,明显表明当时的贾宝玉对秦可卿有一种超出亲缘的情意。联系贾宝玉太虚幻境的一番梦境,可以证明贾宝玉对秦可卿有情。而贾宝玉作为叔叔的“不肖”情感,正是影射贾珍对秦可卿的不伦之欲。曹雪芹一贯善于对比,他既然写了贾宝玉有情,就绝不可能写贾珍还是情,不是情,一定是欲。这与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子所批判的“皮肤烂淫”之辈是契合的。

贾宝玉是小孩子,他哭侄儿媳妇没人会注意。问题是贾珍是大人,如此在人前不顾影响的哭儿媳妇,他的出发点是为什么?有人说这不正是“因为爱情”么?我要反问一句,人的智商真的这么低么?你爱一个人,会在她死之后,将她当头泼一盆粪水,遗臭万年?秦可卿不是贾珍老婆,而是儿媳妇。只要是个人,都会隐藏自己的感情才对。贾珍“如丧考妣”,自己不要脸,也不让死去的秦可卿要脸,不给秦业脸,让贾家丢尽脸,这只有精神病才可能做出来的事,贾珍不傻不疯,他为什么这么做?爱一个不能爱的人是这样幼稚低级的表现?你骗鬼呢!

二,秦业和秦钟老早就来到了葬礼,贾珍根本没有理会,也没有就秦可卿的死和秦业哪怕有一点交流。贾珍真爱秦可卿,会如此冷对她的家人?

秦可卿怎么死的,秦业作为父亲以及贾珍亲家,于情于理,贾珍都不应该回避与秦业交流,要给对方交代。可事实上,他从头到尾没和秦业有任何交流,反而派了几个人晚辈陪着秦业聊天。是陪客还是监控?他在前面哭成泪人,等于啪啪打秦业的脸,让秦业情何以堪?

秦业在秦可卿死后没多久,就因为秦钟与水月庵智能儿私会被气死,难到没有秦可卿死的“太脏”的原因?秦业是秦可卿养父,看秦可卿对秦钟关心,父女感情也不错。爱秦可卿就要逼死她的父亲么?

三,贾珍作为贾家族长,秦可卿是贾家的嫡长媳妇,这样的官方身份,使得他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贾家。原文大多时候贾珍也好,贾赦也好,即便骨子里都烂透了,却都在人前维持着道貌岸然的表象。贾家毕竟不是一个人的贾家,贾珍就算是族长,也有很多长辈在。他不顾脸面,做的这样明显,贾家长辈却集体失声。这是最奇怪的。按理秦可卿若是“潘金莲”,贾家长辈绝不可能允许贾珍这样胡闹。

现代人很难理解宗族的力量,以为贾珍可以只手遮天。其实并不是。他要做了丢了贾家全家脸面的事,宗族是有权问责和阻止他的。可贾家在这件事上听之任之,没有任何的说法,任由贾珍在秦可卿棺材前秀“恩爱”。

事出反常必为妖!以秦可卿的“恶名”已经够贾家给她除名。贾家不吱声,等于默认“爬灰”这种丢了全族脸面的事,能让贾家人闭嘴的,绝不可能是“爬灰”既成事实,只能是秦可卿真正死因带来的影响远大与“爬灰”,需要“爬灰”来掩盖和转移视线。

综上,我们不谈“爬灰”这件事,或者说秦可卿与贾珍有没有通奸关系。只从贾珍“秀恩爱”的三点不寻常来说,就根本不值得推敲。从个人名誉,家族声誉,亲戚情谊,私人感情都不支持贾珍在众人面前对秦可卿如此“示爱”。他这样的行为,按照行为心理学来说,是明显用丑闻遮掩更“丑”之事,才可以如此不顾及自己和家族脸面。而家族不想“更丑闻”暴露危及家族安危,才默认他倒行逆施。这其中涉及到“淫丧天香楼”真相,之前说了很多,就不赘述了。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在《红楼梦》里贾珍与秦可卿发生性关系应该是真的,只不过他与她之间是乱伦关系,按照通俗话说那就是“扒灰”。下面阐述一下其中的理由。秦可卿进入宁国府时,不过是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当时她的丈夫贾蓉不过是比大她一、二岁的懵懂少年,而秦可卿在贾蓉那里,无法找到一种寄托与归属感。

而此时的贾珍,正是三、四十岁的年纪,在秦可卿面前展示万一种成熟男人的魅力,因此,此时的贾珍在秦可卿的心目中,无疑比自己的小丈夫贾蓉更具吸引力,更能满足她潜意识里的那份恋父情结。

通过作者曹雪芹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贾珍虽然个人私生活淫乱不堪,而且他还是贾府的族长、对于这样有权有势的男人在女人眼中自然显得更加充满张力,对于秦可卿这样出身低微的女子尤其如此。

此时的贾珍对于秦可卿的吸引力是非比寻常的,而秦可卿的美貌对于贾珍这样的色中饿鬼更加充满诱惑。两个互相吸引的一对男女相处日久,自然会发生一些怪事,而且贾珍又是那样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他要对自己的儿媳妇下手,也就理所当然的。

当贾珍第一次向秦可卿求欢时,如果秦可卿不是犹豫不决、半推半就的,而是坚决予以拒绝的话,恐怕也不会沦落到儿媳妇与公公长期“乱伦”的地步。


百花亭雜談


应当是真的,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一,焦大的骂。书中是这样描述的:焦大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

本来贾珍爬灰的事,下人们只是偷偷在背后议论,并没有人敢说出来。没想到,无法无天的焦大却大声给骂出来。而且贾蓉就在现场,真真的听见。虽然我们不知道贾蓉回去怎样跟秦可卿说的。是否两口子打架,都未可知。反正在发生这件事后,一向很要脸面的秦可卿就开始生病了。秦可卿的死不是自杀,就是羞愧难当,忧虑致死。

二,秦可卿死后,贾珍的那种悲伤程度,非常不正常。下面就是《红楼梦》描写贾珍悲伤的样子: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众人劝道:“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一个当公爹的哭儿媳妇,哭得这样,简直世所罕见。而她的丈夫贾蓉则没有悲伤的样子。贾珍又为秦可卿买最好的棺材。为了秦可卿葬礼好看,又给贾蓉捐了个五品官。贾珍这一切不符合常理的做为,说明他和秦可卿的感情非常不寻常。

因此贾珍爬灰的可能性非常大。


占礼杂谈


个人感觉是真的。

秦可卿有点像琼瑶剧里的新月格格,从小身世坎坷,养父无母,如果她真的是废太子的女儿,从小处于政治斗争中,战战兢兢,完全无法得到正常的父爱母爱和安全感。

秦可卿养父的家世是无法嫁入贾家豪门的,所以秦可卿的生父一直是个迷。但她从小端庄贤淑,可见家教良好,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过于压抑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全感。

她的丈夫贾蓉年纪尚小,完全无法体会秦可卿从小渴望爱和安定的心理,而公公贾珍正值中年,成熟稳重,秦可卿心中渴望已久的父爱,安全感,替她遮风挡雨那个人出现了,可惜这个人是她公公。也有可能一个弱女子孤家寡人在贾府生活,尽管违背人伦,无法拒绝有权势的公公,但我觉得秦可卿对贾珍是类似于父爱的崇拜之情的。

贾珍虽然是个风流老色鬼,对自己的儿媳下手,显然不只是他唾手可及的美色。贾珍对秦可卿的命运自然是怜惜的,秦可卿貌美惊人,才华出众,忧郁动人。这位才貌双全的儿媳让他由怜生爱,最终跨越了道德底线。

这段不伦之恋里,两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真情流露,也有某些现实的生存需要。秦可卿作为从小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内心极其敏感脆弱的女子,这段感情在她精神上饱受折磨,却又无法放下,身不由己,而身为男人贾珍显然从容多了。

不管秦可卿是悬梁自尽还是郁郁而终,这段长期不光彩的扒灰经历已经让她饱受折磨,精神奔溃。她不是真正的淫,只是被命运捉弄的身不由己。


平安夜的蚊子


首先,近些年来社会上有很多的红学专家红学研究会,对贾珍与秦可卿的奸情是认同的。尽管作者曹雪芹在小说中用很隐晦的表现手法来若隐若现的展示这段畸形的感情线,但不管是通过侧面描写还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都表明贾珍与秦可卿的奸情是存在的。比如其中有一段话就是这样的,贾府除了门前的那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他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其次,秦可卿在嫁给贾蓉的时候才十四五岁,典型的懵懂纯情无知的少女。而此时的贾珍正当壮年。其风格魅力对秦可卿这种纯情无知的少女是致命性的。长期生活在一起,对自己丈夫贾蓉和贾珍的对比,马上就出来了。相比贾蓉而言,贾珍对她是致命性的吸引力,甚至是迷上了贾珍。而贾珍这种风流成性的中年男人在秦可卿有着如此美貌的情况下,是否动心这很值得研究。在这种复杂的家庭情况下,从此以往两人发生奸情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再次,贾珍家的有一个老奴叫焦大,在一次醉酒后失言说出的话。就足以证明贾珍与秦可卿之间已经存在了实质性的暧昧关系。那位老奴好像是说贾珍扒灰把祖宗家的脸都丢尽了。扒灰肯定是只公公与儿媳妇。那么意思就很明了了。

最后,在秦可卿死后,宁府安排为秦可卿守灵的两个丫鬟结局上也能看得出。实际上自从那个老奴酒后失言后。宁府上下都知道了贾珍与秦可卿私通的事。两个丫鬟肯定也是听到了不该听到的秘密。听到了不该听到的秘密,肯定要被封口了,所以一个被撞死一个被收为义女守灵。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也在这里,作者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那么直接。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周围人的反应,言行举止来表露出来的。


醉美中华传统文化


《红楼梦》中贾珍,秦可卿的奸情。是真是假,这个很多红学专家的一些论著都有过说明。另外,曹雪芹的最早版本中也对这一段奸情进行了描述。

早期版本的《红楼梦》对贾珍与秦可卿的两性关系进行了少量篇幅的描述。 在后期推广的版本中略有删减,但在宁府和相关章节中均包含了贾珍和秦可卿的相关描述。

至于贾珍瑜,秦可卿是否是有奸情这个只有曹雪芹在写就这一章节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若离若现的红学专家会有研究。

猜想当初曹雪芹描写《红楼梦》当中贾珍瑜,秦可卿这一段的时候,是有了诸多的联想和其他一些历史经验的借鉴以及以及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所参穿插进去的。就贾珍于秦可卿而言应当算是展现了人性当中两性的需求。

其实《红楼梦》从曹雪芹有过这一段描述,已经说明了一切。就是贾府门前那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他的都没有一个干净的。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大家庭的衣食无忧的背景处用下温饱增淫思的概念是很贴切的。所以免不了要出现描写贾珍和秦可卿一类的关于两性的一些问题。

《红楼梦》不愧是一代历史巨著。它不仅展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人性到这种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孔子曾有过一句话。孔子曾有过一句话。

人食性乃天性也。

你对这个事件的具体看法是什么?有意义的话,欢迎共同探讨。


为曰


假的。此消息来源于上海晶报的小说林,是推测。小说林还杜撰说《红楼梦》里的茗烟活到了八十多岁,须发皆白,提起他的老主子,老泪纵横,十二钗里数探春最漂亮云云。一部言情小说哪里来的真人真事?!顶多是曹雪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塑造的一个个典型而已。把贾珍爬灰故事发扬光大的人,首推有正本《石头记》的狄平子,他为了销量在书中加了一条批语,命雪芹删去云云。四脂本的假书贩子对此很是用功,不仅移植了有正本的批语,还又杜撰了一些贾珍爬灰的线索,又是心酸又是叹叹的,认贾家为祖宗了,倒是好歹把四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都以高价卖出去了,就是所谓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和师大本。后来南京的毛国瑶也发了这方面的神经,也试图用批语糊弄人,却被沈治军均给逮了个正着,发现毛国瑶居然把俞平伯编辑的《脂批集评》里的错误给抄进去了,这就是子虚乌有的靖藏本。


怵怵2


我认为是真的,红楼梦中,黛玉是才女,屋子像上等书房。探春爱书法,屋中有名家字帖,迎春软弱,屋中有太上感应经。入画爱画画,屋中有颜料,凤姐有时间观念,屋中有钟表,王夫人吃斋念佛,屋中设有小佛堂!总之屋中陈设无不投主人所好!

观其秦可卿卧室之陈设,武则天照过的宝镜,飞燕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睡的却是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其实在这里已经露出了秦可卿的瑕疵。用的是公主级别的床帐,而躺在床上看到的,不管是宝镜,金盘,木瓜,让人联想的都是淫欲。

再看书中对秦可卿形容最多就是婀娜多姿,这就是原罪,因婀娜多姿被贾蓉看上,被贾珍惦上,最终也因婀娜多姿被毀掉!


周一燕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红楼梦》仍旧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区别于现实生活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具有虚构性。

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梦》的过程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其实“十载”“五次”都是概数,从开始构思、动笔写作到逝世何止十年?大大小小的改动又怎么可以用“次”来计算?直到四十八岁去世,《红楼梦》仍在修改过程之中,尚未完稿。

因为不断的修改,因为最终没有完稿,所以作品中留下大大小小的矛盾之处,比如众人的年纪忽长忽缩,比如晴雯的身世问题,比如贾琏的“二爷”问题,比如很多。而秦可卿与贾珍的奸情,是最大的矛盾之一。

从现在的任何一个版本来看,没有对秦可卿与贾珍乱伦关系的直接描写。但是有很多细节叫人“纳罕”:秦氏至多二十左右,何以会有“甘心愿为义女”,贾珍居然“喜之不尽”?瑞珠不过是个丫鬟,为什么会因秦氏之死而“触柱而亡”?冯紫英荐来的医生,看脉息说病势,“说的如神”,但他在预料秦氏死亡时间上,为何会差了那么多?

在脂砚斋的旁批中,屡次提到“淫丧天香楼”“补天香楼未删之笔”“删,却是未删之笔”。显然在原来的作品中(或者叫早期的底稿中),有重要情节“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明白写出秦氏与贾珍通奸,因奸情败露而被迫自尽——她的判词配画,就保留了“美人悬梁自缢”。

早期底稿中有这个情节,但是在修改过程中,已经删掉了。现在的文稿中,秦氏是病重而亡。但是删又删得不彻底,还留下许多“未删之文”“未删之笔”,许多矛盾之处。

问题是这些矛盾之处,是曹雪芹故意留下的呢,还是没来得及删改干净?如果受人命令或劝说(“命芹溪删去”)而删,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还是追求艺术上的完美?

如果说是被迫删去重要情节,又故意留下“漏笔”,来暗示读者的话,曹雪芹未免太超前了,简直达到现在自媒体作者的程度,写作还不忘跟读者互动!放在几百年前,不为发表的私人著作,就采用“与读者互动”的方式,简直叫人难以相信。

如果说是出于艺术上的考虑,认为让秦氏成为一个简单明朗的形象,而不赋予她复杂多面性,又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多漏洞,不加以弥补?难道删改“淫丧天香楼”就是曹雪芹生命最后时刻的绝笔,刚删了一部分,还没完成其他细节的修改,就溘然长逝了?

推测有多少种可能,现实只有一种。然而文学作品不是现实,底稿和现在文稿,都出自于作者笔下。不同时期文稿中的不同情节,你能说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


栖鸿看红楼


这里说的“奸情”的情如果是指“感情”就是假的,如果是“事情,事件”就是真的。

贾珍在男女关系上就和畜牲差不多,从他对妾的态度和尤家姐妹做的事上就可以看出来。他看上了秦可卿是肯定的。秦可卿死时他的那些行为,做为丈夫都做不出来,他是个公公那样连哭带闹的,简直可笑,令人恶心。都到了不避嫌疑的地步。在那么注重礼仪的年代能容下他说明贾府的败落是理所当然的。红楼判词那句“造衅开端实在宁”就该指他。

秦可卿从容貌到品格都是极为出色的女子,贾珍不顾人伦做出畜牲不如的事,贾蓉不敢反抗他,秦可卿不能反抗,只能积郁在心,白送了性命,秦可卿是个可怜的人,把她当淫荡的女人看是不公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