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恭忠親王園寢

作者風聲水影

恭忠親王園寢

恭忠親王園寢

北京是六朝古都,除了皇陵而外,王墳乃至中外名人的墓葬也多。但距今最近的一個封建皇朝,即延續了267年的大清朝,卻將定都北京至被迫遜國之間死亡的九位皇帝,分別埋葬在遵化的清東陵和易縣的清西陵,因此在北京城的四周,沒有清代的皇陵而只有清朝的王墳。北京西北地區,就有不少頗具規模的王陵,其中有兩處最為著名,即恭親王墳和醇親王墳。

恭忠親王園寢

恭親王奕訢因是道光第六子,被人稱為“六爺”,他的墓地便成了“六爺墳”。六爺墳位於昌平崔村鄉麻峪村翠華山下。恭親王奕訢(1833—1892年),為清宣宗道光之第六子,是咸豐之弟,自幼愛習武,創造了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宣宗對他十分喜愛,為他創造的槍法和刀法命名,並賜白虹刀一把。咸豐即位後,奕訢被封為恭親王,另建府第,位於今什剎海前海西街17號。咸豐去世後,西太后慈禧與恭親王發動了“辛酉政變”。後期與慈禧矛盾時起時伏,因而爵位和職務也時授時除。

恭親王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極值得重視的人物,他資質極佳,聰慧幹練,最為道光所鍾愛,親自敕封為恭親王,爵位格外尊貴。據說該人資質極佳,聰慧幹練,最為道光所鍾愛,敕封為恭親王,爵位格外尊貴。是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名王重臣,洋務運動的首領,為中國近代工業創始和中國教育的進步作出了貢獻。 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恭親王幾度執政,也幾度被罷黜,真正三上三下。

恭忠親王園寢


最榮耀時是與慈禧太后聯手發動辛酉政變以後,以議政王頭銜執掌國柄,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悲慘時又被無理斥逐,閒廢十年。他還是晚清皇族宗室中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長期主持洋務,經手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同文館”,是主管總理衙門的王大臣,堪稱近代中國的首任外交部長。他死於戊戌變法的前夜,諡為“忠”,稱恭忠親王。

恭忠親王園寢

晚清新式外交的開拓者,是晚清皇族宗室中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長期主持洋務,經手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同文館”,身為主管總理王大臣,堪稱近代中國的首任外交部長。建議並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正式外交機關,使清朝外交開始步入正軌並打開新局面。
他積極出謀獻策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挽救清朝的危局,迎來同治中興。然而又命運坎坷,他支持慈禧太后北京政變,得到了委以重任的報答,最榮耀是以‘議政王’頭銜執掌國柄,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隨即而至的是慈禧太后的不安和打擊。

恭忠親王園寢

後期在統治集團內部浮浮沉沉,意志消沉,無所建樹。恭親王幾度執政,也幾度被罷黜,確是真正三上三下。最悲慘時被無理斥逐,閒廢十年。死於戊戌變法的前夜,諡為“忠”,稱恭忠親王。
這個不會來事的老親王在同治八年,支持殺掉慈禧太后親信安德海,為慈禧太后所恨。同治十二年,勸諫同治帝不要修治圓明園,觸怒了慈禧太后。光緒七年三月,慈安太后去世,奕更為孤立。反覆浮沉磨平了奕往日的稜角,挫折了他的銳氣,遇到大事他提不出應對的策略。

  • 中法戰爭中,奕為首的軍機處對於戰與和拿不定主意,軍隊節節敗退。光緒十年(1884)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藉口奕欣“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職務,奕集團全班人馬(武英殿大學士寶鋆、吏部尚書李鴻藻、兵部尚書景廉、工部尚書翁同龢)被逐出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光緒二十年又被起用為總理衙門大臣,並總理海軍,會辦軍務,內廷行走,但毫無作為。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初十(1898年3月二日),恭親王奕病故。,終年66歲。光緒為其喪輟朝五日,渝“王忠誠匡弼,悉協機宜,諸臣當以王為法。” 諡“恭忠親王”。滿清歷十君267年,其間宗室諸王參政輔佐有多位,而參政諸王以身前之功獲身後之諡,其中得諡“忠”者二人只有睿忠親王多爾袞和恭忠親王奕了。二人各處於大清朝首尾,很有呼應之趣。


身為皇子、親王、議政王、軍機揆首,一生五起四落,斷斷續續執政三十一年。當是時:列強環向,虎視眈眈,民變不斷,烽煙四起。清帝國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受命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操縱時局,扭轉危機,延緩了大清朝的覆亡。這就是現代文學表述的恭親王。

恭忠親王園寢

恭親王的墓地在現今北京市昌平區崔村鎮麻峪村,是恭親王賦閒時親自選定的陵址,到現在當地百姓還俗稱為“六爺墳地”。陵園區除碑亭、享殿等建築外,還有一座高3丈多的淡青色大理石牌坊,四柱三門,十分壯觀。墳地西邊有陽宅四進,有大門、茶房、垂花門、前廳、後宅、寢室、九間房。在恭親王墳地西邊一百二十丈,有塊小墳地,起初葬有恭親王次女和第三子輔國公載氵睿,陸續葬有恭親王三女、四女和第四子不入八分公載潢。這塊墳地官稱“小園”,俗稱阿哥圈。恭親王長子載澂,光緒十一年去世,葬在南莊村。墓地有石橋、碑樓、享殿,還有寶頂一座。另外還有其子女的兩座小墳。六爺墳周圍松柏成林。墳地被多次盜伐後,恭王府後人怕再遭損失,將樹全部伐倒賣掉。1958年修十三陵水庫,王墳的石料被運走使用。這個小村背倚的山名叫元寶山,應是以形似元寶而得名。以恭親王的地位,當初興建陵寢時,王陵的規模應該不小。據有關記載,恭親王陵寢依例修建了碑亭、享殿等建築,還有一座三丈多高的大理石牌坊,四柱三間,頗為壯觀。不過晚清風雨飄搖,一朝覆亡;民初軍閥混戰,天災人禍,恭親王的墳墓幾次被盜掘,很快衰頹破敗了。新中國成立後,初期無力保護此類文物,以後為修十三陵水庫,需要大量石料,故而就地取材,恭親王陵寢逐漸凋敝。

  • 如今,六爺墳為昌平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三間四柱的石牌坊保存完好。

麻峪村中現在還有兩個大坑,已為樹叢雜草所遮掩,即是恭親王的墳墓,早已挖掘一空。但村前的田地裡,還突兀地矗立著那座淡青色的石牌坊。牌坊正中鐫刻“履祥錫祜”四字。左右刻上下聯,字體規整秀逸,沒有落款,但從小字注書看,應為恭親王所自書而無疑。據說僅剩的這座石牌坊,也曾計劃遷移,來了四輛大吊車同時起吊,竟抬不動,因而留了下來,成了六爺墳地殘存的印記。

恭忠親王園寢

滿族文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