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1937年10月12日,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区(不包括海南)的红军游击队和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虽然与八路军齐名,但成立之初的新四军只有10329人,实力要小于八路军。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面对江南复杂的形势,中原局于1939年底至1940年初专门召开会议,制定了新四军建立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方案。1940年1月19日,陈毅奉命开始向苏北发展。

陈毅领导的江南指挥部在接到上级挺进苏北的指示后,积极部署,于1940年6月率领江南新四军渡江北上。当时,挺进苏北的新四军只有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陈毅,曾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员

新四军达到苏北之前,控制苏北的总共有三股较大的势力,分别是日伪军、苏鲁战区副司令韩德勤率领的顽军以及以李明扬、李长江为首抱团在一起的地方武装。这三股势力,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新四军要想在苏北站稳脚跟、建立抗日根据地,一定会动了这三股势力的“奶酪”。可是,当时只有7000人的新四军对比这三股势力,只能算是“小老弟”。所以新四军挺进苏北,无异于“火中取栗”,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哪里作为抗日根据地。

喜欢下围棋的陈毅,将新四军挺进苏北的“第一子”落在了黄桥。这样的开局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招妙棋。

说险,是因为黄桥属于苏北腹地,新四军到达黄桥后,要面对的局面是孤军作战,周围都是日伪、敌顽以及地方武装。这些势力一旦发难,新四军将无处可逃。

说妙,是因为黄桥属于韩德勤势力范围。当时在苏北,日伪军盘踞的主要是城镇,难以攻打,且不便于建立抗日根据地,而李明扬、李长江等地方武装相较于韩德勤,更加容易分化和联合,所以陈毅决定以黄桥为中心建立抗日根据地。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新四军既然选择黄桥作为发展起点,那么就一定要联合地方武装,减少树敌。为此,陈毅三进泰州城,专门对李明扬、李长江开展统战工作。陈毅向“两李”表明新四军来苏北是以抗日为目的,不愿与“两李”交恶。“两李”也不想与新四军交战,白白为蒋军当打手。于是,他们不仅在新四军借道泰州赶赴黄桥时对天鸣枪放行,而且答应陈毅在新四军与韩德勤交战时保持中立。在“两李”的暗助下,新四军于7月顺利占领黄桥,建立苏北指挥部,开始发展抗日根据地。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为了遏制新四军,韩德勤很想把新四军赶出黄桥、赶出苏北。但是一开始的时候,韩德勤披着“合作”的外衣,驱赶手段还不是很激烈,只是想通过暗中“斗智”来达到目的。

1940年9月,韩德勤实施“堡垒推进”,通过控制黄桥以北的水路要点姜堰,严禁外围物资运入黄桥来逼新四军就范。黄桥是苏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韩德勤此举不仅给新四军带来了麻烦,更给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失了民心的蒋军,陈毅立即出兵姜堰,打跑了韩德勤部,重新恢复姜堰的水路运输,百姓拍手称好。韩德勤眼见新四军出兵姜堰,便以破坏“合作”为由,勒令新四军退出姜堰。

为了维护抗日战线,陈毅只好让出了姜堰。但是考虑到新四军与蒋军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陈毅妙用“一石三鸟”之计,将姜堰让给了“两李”。此举既避免了给蒋军落下“破坏统战”的口实,又进一步拉拢了“两李”,而且还可以确保黄桥的物资供应,实在是非常高明。

眼见“斗智”处处落于下风,韩德勤终于没有了耐性,想与新四军“斗力”。1940年10月,韩德勤以苏鲁战区副司令的身份,命令“两李”等地方武装和他一起出兵,分三路进攻黄桥。其中,中路军由韩德勤部主力第89军(辖第33、第117师)和独立第6旅共1.5万余人组成,从海安、曲塘一线进攻黄桥,而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等地方武装组成左路军、右路军,从两翼进攻黄桥。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黄桥战役经过图

如果把所有兵力算上,韩德勤是集结了26个团约3万人前来进攻不到8000人的苏北新四军。敌众我寡,黄桥危在旦夕。中原局的意思,原本是希望苏北新四军经过短暂的发展,并在黄克诚部南下加强后,再与韩德勤彻底决裂。可是此时韩德勤部主动找上门,苏北新四军如果不提前与之决战就要退出苏北。

所以陈毅、粟裕决定以弱战强,打这一仗。

陈毅、粟裕的决定不是盲目的。首先,韩德勤纠集的3万人中,除了自己的89军和独6旅会卖力攻城外,其他的地方武装很可能“坐山观虎斗”。“两李”和陈泰运等部在之前新四军的疏导下,答应会恪守中立。只要他们不出手,其他一些小的地方武装就更加不会当“出头鸟”。所以,苏北新四军将要面对的兵力很可能只有1.5万人。其次,韩德勤部的89军和独6旅自成一派,难以协同。特别是独6旅旅长翁达自恃甚高,认为自己是个中将,且独6旅装备精良,既瞧不起新四军,也不愿意与89军配合。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翁达,蒋军中将

因此陈、粟决定,以3纵不到2000人的兵力守卫黄桥,吸引89军来攻。以1纵、2纵近6000人的兵力组成机动突击力量,在黄桥外围寻找机会先歼灭独6旅,而后里应外合围歼89军。作战方案上报中原局,领导看了大吃一惊,对着地图感叹:“大胆的陈毅,这下要把江北新四军的老本输光了。”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陈毅、粟裕任苏北指挥部正、副指挥

这样的惊呼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根据方案,陈、粟率领的苏北新四军要想战胜敌人,除了指望地方武装持观望态度外,还要期望韩德勤部的内部协同出现漏洞。这是在豪赌。所以,黄桥战役前,就连陈毅自己也没有多少把握能取胜。他将自己一本从不离身的珍藏手稿藏了起来,以防在败退时丢失。甚至在写给李明扬的信中,除了劝他一定要保持中立外,还交代如果自己战败,希望能够率残部进入他的势力范围栖身。

这不仅在战略上是豪赌,在战术上也是豪赌。粟裕率领3纵守卫黄桥,为了集中兵力造成新四军主力在黄桥的假象,他将所有兵力都放在了韩德勤部进攻的东门和北门,竟然只派了1个班的兵力守卫“两李”可能进攻的西门。如果当年“两李”为了敷衍韩德勤,哪怕只派1个营甚至是1个连去进攻西门,那么黄桥的底细将一览无余。但“两李”确实保持了中立,没有向黄桥发动实质上的进攻。

10月4日,率先到达黄桥的89军向新四军发起进攻。由于敌众我寡,战斗打得异常艰苦。新四军前沿部队在付出很大伤亡后,总算顶住了89军两个师的猛攻。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韩德勤眼见89军久攻无果,一面安排89军稍作休整再战,一面指挥尚未到达黄桥的独6旅抓紧赶路,从侧后袭击黄桥。可是,爱打小算盘又刚愎自用的翁达迟迟未到,他想等到89军与新四军拼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杀入战场,这样既可以一战得胜,而且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可是他没想到,小算盘恰恰给自己最后被围歼埋下了伏笔。

由于独6旅姗姗来迟,成了孤军。再加上翁达看不起新四军,在开进时毫无敌情观念,采用了一路队形前进,导致几千人的独6旅在乡间小路上前后相距几公里。当独6旅进入1纵、2纵的伏击圈时,

新四军果断采用“黄鼠狼吃蛇”的打法,将独6旅分割成几段进行围歼。还在开进的独6旅,有的机枪雨罩还没有去掉,火炮还没有从马车上卸下来,甚至有些步枪还扛在肩上就被新四军消灭。

新四军打垮了独6旅,了尽快解决帮助3纵围歼89军,陈、粟命令1纵、2纵将打扫战场的任务交给指挥部特务营,立刻赶往黄桥以东。与此同时,得知独6旅被全歼的消息,韩德勤知道大事不好,立刻命令89军在4日午夜、5日凌晨发起第三次进攻,防止被新四军围歼。89军军长李守维也知道局势非常不利,亲自指挥两个师猛攻。

此时,在黄桥城内的三纵伤亡很大,敌人主攻的东门屡屡告急。为了保卫黄桥,也为了确保苏北新四军能够围歼89军,粟裕带领“前指”包括炊事员在内的全体人员统统支援东门,3纵司令陶勇更是脱去了上衣,抄起了枪,拿起了手榴弹冲在了前面。恰在这时,有人报告说奉命增援的江南部队一个主力营(老四团第二营)已到距黄桥仅10公里的季家市。粟裕振臂高呼:“同志们,江南增援部队过来了!”部队立即士气大振,终于杀退了敌人,夺回了东门。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黄桥东的八字桥阵地,新四军防线最前沿

激战数小时,刚刚围歼完独6旅的2纵、1纵相继赶到黄桥以东地区,将89军合围。5日上午,虽然89军仍想负隅顽抗杀入黄桥,但是由于援兵已到,3纵士气更旺,挡住了89军濒死一击。最终,新四军官兵发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光荣作风,战至晚上9时,将89军大部全歼。6日在追击89军残部过程中,89军军长李守维落入水中溺死,韩德勤不得不率残部逃向了兴化。

黄桥战役,新四军以7000余人战胜了韩德勤部15000余人,是不折不扣的以弱胜强。然而这场豪赌取胜的背后,是新四军极为有力的前期工作,以及陈、粟两位指挥员对战场形势的准确把握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从此,新四军在苏北站稳了脚跟,为后来壮大根据地奠定了基础。熟悉我军战史的人都知道,粟裕一向敢打险仗甚至“神仙仗”,从新四军挺进苏北第一仗来看,他的这一特点就很明显了。

陈粟首战黄桥,是险棋又是妙棋!7000人胜1.5万,陈毅没把握

黄桥战役缴获长短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189挺,山炮3门,迫击炮59门及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