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你必須知道,人類是健忘的,而只有兩樣東西能夠克服人類的健忘——詩歌和建築。《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創作於1933年的詩作,一直膾炙人口,而它的作者艾青更是如此,名字一直為後人所記住。只是除了他的詩,他的感情生活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一、年少成名

艾青,原名蔣正涵,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市一個封建的貧農家庭。勤奮好學、有優秀藝術才華的他,在校長的鼓勵下,遠赴歐洲勤工儉學,學習繪畫與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年僅22歲的他學成歸來,積極投身革命文藝活動,被捕入獄。在獄中,他一舉創作了詩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該詩作以真情實感,令人耳目一新的創作風格,轟動了當時的中國詩壇。

1935年艾青甫一出獄,父母就要求艾青結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生於封建家庭的艾青只好聽從父母的命令,與張竹茹——這個自己不喜歡的女子結婚。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二、互相傾慕

1936年,在別人眼中可謂意氣風發的艾青,來到了常州武進女子師範學院教授國文,深受眾多學生的愛戴與歡迎,而他的其中一個學生,可以說是能歌善舞、酷愛讀書的才女。

這位才女就是後來改名為韋嫈的張月琴,那麼在詩壇名聲大作的艾青,張月琴又怎麼會不認識呢?與老師一見面,張月琴就已心生傾慕、頗有好感。後來,在一次學騎車的過程中,艾青更是喜歡上了有迷人酒窩、性格爽朗的張月琴,兩人漸漸情投意合、暗生情愫。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三、好景不長

俗話說得好,沒有不透風的牆。沒過多久,眾人皆知這對老師學生的感情事蹟,何況兩位當事人,一位是新婚不久有妻子的老師,一位是才15歲的學生,更是引人注目,甚至上了當地報刊。艾青只當了半年老師,學校就因為當地報刊的報道,把他辭退了。

艾青只好應朋友的邀請,去了上海擔任主編。同時,由於家鄉的流言蜚語以及與妻子分隔兩地,艾青與原配妻子張竹茹,兩人才結婚一年就離婚了。

遠赴上海的艾青對張月琴念念不忘,寫了兩封情書給她。而張月琴的父親得知了外邊的流言蜚語以及艾青是受過牢獄之災的人,對他的印象十分不好,因此強硬要求女兒與艾青馬上斷絕聯繫。

為了平息父親的怒火,張月琴只好選擇放棄,但是她的心裡一直牽掛著艾青,並默默打聽他的消息。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四、終成眷侶

皇天不負有心人,3年後,艾青與張月琴在桂林重逢。此時的兩人身份完全不同:艾青是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的清貧編輯,張月琴則是一名演員。兩人再次見面,有聊之不盡的話題,憶過去、談遭遇、憧憬未來,盡訴心中情,舊情迅速復熾。

但沒過多久,張月琴就收到家人的來信,要求她去貴陽報考大學。艾青聽到消息後驚慌失措,好不容易與情投意合的女子重逢,又怎麼捨得讓她再次離開自己身邊呢?因此艾青以死相迫哀求張月琴留下,否則就投江自殺。迫於無奈,張月琴只好答應他的要求。

此時,抗日戰爭全面打響,充滿愛國情懷、有抱負的張月琴想隨演出隊離開駐地,投入到革命工作當中。艾青得知後激動萬分,攔著她不讓離開。

張月琴被艾青的真摯感情打動了,答應暫時不離開他。雖然張月琴暫時不會離開自己,但艾青還是惴惴不安,實在是太害怕心愛的女子再次離開自己了,因此居然把她反鎖在家中,很長時間不許她出門。

張月琴既是無奈又是感動,明白艾青是太愛自己,才會有如此行為,心中也並沒有太多的怨懟。終於,兩人的感情開花結果,在1939年6月20日結為夫妻,而當時的張月琴只有18歲,艾青已經是29歲了。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五、革命生活

1941年皖南事變,當時在重慶生活的艾青,收到邀請參加紀念會,但艾青沒有出席。從此之後,他和夫人出門時總會發現有人緊盯他們的一舉一動,他們的生命顯然受到了威脅,於是艾青有意接受朋友的建議——逃到香港避難。

但在這國家危難當頭的時候,當時已懷孕8個月的張月琴,她的革命熱情明顯沒有半分退卻,仍然執意要前往延安,投身於革命活動,報效祖國。恰好此時重慶八路軍準備特意組織一批家屬撤退到延安,機會難得,而為了避嫌,艾青只得讓她先行出發,他隨後再奔赴延安,兩人也因此暫時分離。艾青幾番勸說都無法說服妻子,因此只得答應妻子,自己隨後會一同前去延安,兩人因此暫時分開。

分開後的艾青實在是難以抵擋對妻子張月琴的想念,為了躲避監視,他想盡各種辦法,喬裝打扮並多次轉車,最終如願來到延安,與妻子相聚團圓。延安的生活是物資匱乏、一貧如洗的,艾青與妻子更是要撫養兒女,十年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兩人互相扶持,依然找到了許多生命的樂趣,感情未有降溫。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六、緣分已盡

到了1949年,兩人才得以過上了安穩的日子。令人沒想到的是,此時兩人的感情卻因此有了變化。艾青和張月琴沒有因為共渡難關的經歷而愈發珍惜對方,反而是由於平穩生活中的家庭瑣事,兩人開始爭吵,兩人的感情也出現了不可彌合的裂縫。

雖然兩人已育有二子二女,但是獨立好強的張月琴沒有為了孩子而忍耐下去的決心。

於是在1955年,33歲的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最終在法庭的判決下雙方離婚,16年的婚姻在此終止,張月琴也獨自把子女撫養成人。

18歲嫁29歲才子,共渡難關16年,和平之時她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你必須知道,人類是健忘的。可能正是艾青與張月琴,都忘了彼此在艱苦歲月中互相扶持的感覺,才會到了離婚收場的地步。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我們永遠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我們能做到的就只有記住與另一半最初相識的感覺、與另一半的深刻經歷,珍惜眼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