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你必须知道,人类是健忘的,而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克服人类的健忘——诗歌和建筑。《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创作于1933年的诗作,一直脍炙人口,而它的作者艾青更是如此,名字一直为后人所记住。只是除了他的诗,他的感情生活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一、年少成名

艾青,原名蒋正涵,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一个封建的贫农家庭。勤奋好学、有优秀艺术才华的他,在校长的鼓励下,远赴欧洲勤工俭学,学习绘画与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仅22岁的他学成归来,积极投身革命文艺活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一举创作了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该诗作以真情实感,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作风格,轰动了当时的中国诗坛。

1935年艾青甫一出狱,父母就要求艾青结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生于封建家庭的艾青只好听从父母的命令,与张竹茹——这个自己不喜欢的女子结婚。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二、互相倾慕

1936年,在别人眼中可谓意气风发的艾青,来到了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国文,深受众多学生的爱戴与欢迎,而他的其中一个学生,可以说是能歌善舞、酷爱读书的才女。

这位才女就是后来改名为韦嫈的张月琴,那么在诗坛名声大作的艾青,张月琴又怎么会不认识呢?与老师一见面,张月琴就已心生倾慕、颇有好感。后来,在一次学骑车的过程中,艾青更是喜欢上了有迷人酒窝、性格爽朗的张月琴,两人渐渐情投意合、暗生情愫。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三、好景不长

俗话说得好,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多久,众人皆知这对老师学生的感情事迹,何况两位当事人,一位是新婚不久有妻子的老师,一位是才15岁的学生,更是引人注目,甚至上了当地报刊。艾青只当了半年老师,学校就因为当地报刊的报道,把他辞退了。

艾青只好应朋友的邀请,去了上海担任主编。同时,由于家乡的流言蜚语以及与妻子分隔两地,艾青与原配妻子张竹茹,两人才结婚一年就离婚了。

远赴上海的艾青对张月琴念念不忘,写了两封情书给她。而张月琴的父亲得知了外边的流言蜚语以及艾青是受过牢狱之灾的人,对他的印象十分不好,因此强硬要求女儿与艾青马上断绝联系。

为了平息父亲的怒火,张月琴只好选择放弃,但是她的心里一直牵挂着艾青,并默默打听他的消息。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四、终成眷侣

皇天不负有心人,3年后,艾青与张月琴在桂林重逢。此时的两人身份完全不同:艾青是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的清贫编辑,张月琴则是一名演员。两人再次见面,有聊之不尽的话题,忆过去、谈遭遇、憧憬未来,尽诉心中情,旧情迅速复炽。

但没过多久,张月琴就收到家人的来信,要求她去贵阳报考大学。艾青听到消息后惊慌失措,好不容易与情投意合的女子重逢,又怎么舍得让她再次离开自己身边呢?因此艾青以死相迫哀求张月琴留下,否则就投江自杀。迫于无奈,张月琴只好答应他的要求。

此时,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充满爱国情怀、有抱负的张月琴想随演出队离开驻地,投入到革命工作当中。艾青得知后激动万分,拦着她不让离开。

张月琴被艾青的真挚感情打动了,答应暂时不离开他。虽然张月琴暂时不会离开自己,但艾青还是惴惴不安,实在是太害怕心爱的女子再次离开自己了,因此居然把她反锁在家中,很长时间不许她出门。

张月琴既是无奈又是感动,明白艾青是太爱自己,才会有如此行为,心中也并没有太多的怨怼。终于,两人的感情开花结果,在1939年6月20日结为夫妻,而当时的张月琴只有18岁,艾青已经是29岁了。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五、革命生活

1941年皖南事变,当时在重庆生活的艾青,收到邀请参加纪念会,但艾青没有出席。从此之后,他和夫人出门时总会发现有人紧盯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生命显然受到了威胁,于是艾青有意接受朋友的建议——逃到香港避难。

但在这国家危难当头的时候,当时已怀孕8个月的张月琴,她的革命热情明显没有半分退却,仍然执意要前往延安,投身于革命活动,报效祖国。恰好此时重庆八路军准备特意组织一批家属撤退到延安,机会难得,而为了避嫌,艾青只得让她先行出发,他随后再奔赴延安,两人也因此暂时分离。艾青几番劝说都无法说服妻子,因此只得答应妻子,自己随后会一同前去延安,两人因此暂时分开。

分开后的艾青实在是难以抵挡对妻子张月琴的想念,为了躲避监视,他想尽各种办法,乔装打扮并多次转车,最终如愿来到延安,与妻子相聚团圆。延安的生活是物资匮乏、一贫如洗的,艾青与妻子更是要抚养儿女,十年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两人互相扶持,依然找到了许多生命的乐趣,感情未有降温。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六、缘分已尽

到了1949年,两人才得以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令人没想到的是,此时两人的感情却因此有了变化。艾青和张月琴没有因为共渡难关的经历而愈发珍惜对方,反而是由于平稳生活中的家庭琐事,两人开始争吵,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不可弥合的裂缝。

虽然两人已育有二子二女,但是独立好强的张月琴没有为了孩子而忍耐下去的决心。

于是在1955年,33岁的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最终在法庭的判决下双方离婚,16年的婚姻在此终止,张月琴也独自把子女抚养成人。

18岁嫁29岁才子,共渡难关16年,和平之时她含泪把丈夫告上法庭

你必须知道,人类是健忘的。可能正是艾青与张月琴,都忘了彼此在艰苦岁月中互相扶持的感觉,才会到了离婚收场的地步。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我们永远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记住与另一半最初相识的感觉、与另一半的深刻经历,珍惜眼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