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人民日报:发展靠实体经济,强大还要靠实体经济。那么电商还有前景吗?

东震木


提问者八成是实体店铺商家,也可能是是那种只知道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人。

我,是一个普通上班族,算是比较中立的答者。

首先要明确的是,电商和实体并不是对立关系,并不是势不两立的冤家。

电商,顾名思义,就是网上的商店。电商卖的东西和实体店买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电商并不是虚无缥缈的。

电商卖家的背后也有一个实体的店铺,或者仓库在支撑。电商和实体的功能完全一样,都是连接制造商与消费者的一个介质。

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做电商,关键之一就是,他们的店铺或者仓库不再需要黄金地带,不再需要高房租,而是可以自由选择任何地方。

别的不说,就说自己的购物体验吧,以前没有电商的时候,买个电器配件或者汽车配件,有时候满大街的找,甚至跑遍半座城,找一两天才能找到,简直崩溃。而且有些不常用的东西,价格还不透明。

而有了电商,就可以足不出户,货比三家,而且还有很多卖家的评论做参考,可以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节省更多时间金钱。

就拿U盘来说,上次在一个修手机(兼卖手机配件、照相等)的店铺买了一个U盘,刚开始还可以用,只是慢了点,可是过两天就废了。

找店家退货,不存在的,软磨硬泡之下,加钱换了一个好点的,但是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竟然是盗版,实在崩溃。

而如今,不论去实体还是网店买东西,只要是不了解价格的都会去查一查。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去电脑城或者专卖店去买?电脑城一般货真价实。

这话呢,其实也对,电脑城或者专卖店确实有质量保证,但是这只限于交通便利的城市才行得通,如果是偏远的地方,那兜兜转转的恐怕得花上大半天。

记得2009年前后,在电信公司买了一个无线网卡,竟然要了我500多,后来才知道被坑。那时候我们老家根本不存在网购,偶尔去一下网吧,就是看电影,拼命的下载音乐,电子书,根本不懂百度一下,或者淘宝一下。

所以,购买电子产品,现在很少在路边的小杂货店购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心里作用是一方面,实际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实体店犹豫房价压力,竞争激烈,为了利润往往不择手段。如果A家卖盗版,B家卖正版,那B家必定会倒闭,最终大家都卖盗版,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循环,最终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网上的店铺却可靠得多,比如天猫专卖店,京东自营,苏宁易购等等专卖店质量、售后都是不错的,买了很多手机衣服鞋袜,很少有不满意的。

很多实体店其实就像曾经不可一世的出租车和饭店一样,属于既得利益者,好不容易搞到的店铺和车子,不再成为铁饭碗了,肯定着急上火,肯定抹黑电商。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或多或少对相似行业产生冲击,但是,只要他的出现是普惠的,大部分人愿意接受的,那必定是好的。至于一小部分人反对也是正常现象。

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天下没有一劳永逸的摇钱树,想要生存就要适应潮流。

其实有些人一边在骂电商,而自己也在偷偷的搞起了电商,比如现在很多服装店都有了自己的同名网店,很多出租车司机也跑起了网约车,很多饭店悄悄转移到了廉价地段做起了外卖。

与此同时,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成倍的增长,这样的半自由职业者也是与电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此同时,物流的效率,服务费质量,交通的便利信息的共享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值得一提得是,我们老家农村也可以收到快递,而不是像前些年那样,买东西还要去县城,若是小物件的话,还不够车费钱。

总而言之,电商方便了大部分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抢了小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有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进到一个店铺,无论是服装店还是餐厅或者商城,只要进去就不好意思空着手出来,稀里糊涂买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的衣服,或者自己并不爱吃的食物。

有没有?

而网店,你却可以任性的进进出出。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网店,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没有网店作为参考的话,买一个新款的东西可能得跑很多家店铺,才能了解其价格是否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