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清朝不讓王爺離開京城,哪種方式更聰明?

菩薩我想對你說


在古代皇帝的兒子並非只有一個,可是天子之位只有一個,所以說在自己眾多的兒子當中,只能有一個孩子可以能當上天子,而其他的皇子就有點尷尬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明朝不讓王爺們留在京城,而清朝卻偏偏相反,從來不讓王爺們離開京城,這兩種方式,哪種更聰明呢?

假如我們從歷史的結局來看,可以說清朝不讓王爺們離開京城的方式,更適合一些。

但是也不能說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就是錯誤的,當初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後,就想了一個辦法,讓自己的後世子孫都可以分到一塊藩地。

然後讓這些子孫們如同眾星拱月一般保護著正中間的天子,可以說朱元璋的初衷其實並沒有錯。

並且當時朱元璋就是這麼幹的,讓自己的兒子們守衛四方,可以說在大明王朝最初的階段,整個大明的戰鬥力幾乎是數一數二的。

在那個時候北方的瓦剌不服,直接帶兵去平了他,可以說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是漢族的小寵物,時不時的就要帶兵讓他們聽聽話。

可是朱元璋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哪就是自己有這樣的威望,可是自己的兒子、孫子還有這樣的威望讓四方的藩王們都聽話嗎?

就好像家長認為一件很簡單的事,可自己的兒子就是幹不好一樣,說白了就是沒有代入到兒子,或者孫子的身份上面來想問題。

所以當朱元璋死後,建文帝的江山被自己的叔叔給奪走了,然後朱元璋半輩子的努力全部化為烏有。

其實也不是朱元璋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只能說時間已經不夠了,在朱元璋的有生之年,已經來不急改變這個問題了,只能留給兒孫們自己想辦法吧。

反正對朱元璋來說,這天下的藩王都是自己的兒子,誰當天子其實是無所謂的,只是這種坑兒子的方法,卻讓大明的天下到了後期,負擔越來越重,一直到無法承受為止,整個大明也就走到了盡頭。

而清朝的方法明顯就是衝著明朝的制度改變而來,看似解決了大明王朝的漏洞,但實際上卻相當於提前把這種隱患給爆發了出來。

康熙的時期為何會出現九子奪嫡,正是因為皇子們都在京城,誰都有機會奪得最後的寶座,於是就形成了無數勢力開始明爭暗鬥。

就像很多人所說的康熙其實想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可是最終得到天下的卻是四阿哥一樣,因為大家都在京城當中,只要自己的手夠快,也許寶藏會落到自己的手上也說不定。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大清王朝每次新皇即位的時候,總是出現各種的大小動作,因為其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隨時都有可能讓整件事情發生翻盤。

可以說不論是明朝讓王爺們全部離開京城,還是大清將所有王爺全部留在京城,都是為了防止發生變故。

只是明朝的制度更能保障天子即位的穩定性,而大清的方法卻是提前將矛盾暴露了出來。

如果從皇室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話,或許明朝的方法對皇室的保護力度更高一些,而清朝的方法很容易產生無數的變故。

並且因為藩王們有著實權守衛四方,在最初的階段會讓整個國力得到巨大的提升。

但是如果從天下的長治久安來看待問題的話,只能說明朝的分封制度會給天下留下巨大的後患,而清朝雖說在即位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慌亂,卻可以將很多問題一次性解決。

說白了就是明朝的方法會讓問題先易後難,到最後因為負擔太重,從而讓整個天下直接崩盤,而大清的方法卻是先難後易,雖說初期會遇到很多問題,可是當這些問題被解決之後,就是一馬平川。


虎頭山小妖



以實際效果來看,當然是清朝的藩王制度更聰明。

因為清朝的藩王不允許離京,等於處在天子眼下。

而且關鍵是藩王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兵權的,最多被皇帝命令出個差去外面帶兵平亂啥的。也就是藩王並沒有兵權,但藩王有參政權,可以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可以說發揮的作用還不錯。

像晚清的恭親王,有著鬼子六之稱,可以說在風雨飄搖之際,對於穩定晚清局勢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當然個人認為明朝其實也不錯,不過明成祖朱棣給帶歪了。

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大封諸王,但也沒讓這些藩王當做圈養的豬啊,而是讓他們擔負供衛中央朝廷的責任。比如說九大塞王負責抵禦北方蒙古,而且中央朝廷的兵力對於塞王有著碾壓性的優勢,不過朱允炆打爛一手好牌,使燕王朱棣造反成功。

朱棣造反成功以後,當然削藩王兵權,使藩王成為被圈養的豬一般。所以說明朝藩王制度也有可取之處,只不過沒想到的是朱棣後面給用廢了,沒辦法只能跟著廢了…


宋安之


對於皇帝們來說,宗親歷來都是個比較難處理的問題,處理不好必大受其害,比如漢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都是由宗親引發的國亂。明清兩代帝王在處理宗親問題上採取了不同的方案,明朝是將藩王外放到外地,而清朝則反其道而行之將宗親留在了京城,這是為何呢?

明朝為何要將藩王外放外地?

明朝的藩王制度是在明初由太祖朱元璋確定的,在成祖朱棣時期又進一步改制。朱元璋從乞丐通過自己的拼搏一路做到了一國之君,自知得江山的不易,為了鞏固大明江山,朱元璋提出了一系列舉措,明代的藩王“分封制”便是其中一項最為重要的舉措。

當年朱元璋和他的參謀們在討論前朝滅亡的事宜時一致認為宋元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主弱臣強”,卻得不到宗室藩屏。為了不重蹈覆轍,朱元璋決定建藩,希望依靠朱姓子孫來共同拱圍大明江山,這便是大明王朝“分封制”的來歷。

靖難之役,朱棣以藩王身份位登九五,這讓朱棣覺得藩王同樣也是對皇權的一種威脅,於是大幅削弱藩王的權力,並且還規定藩王不得無故離開封地,進而便形成了“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的局面。

清朝為何要把宗親留在京城?

對於明朝大部分制度,清朝都全盤照搬,但藩王制度卻是反其道而為之,這是為何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清朝和明朝初期宗親情況的不同,清初的王爺們大多是戰功赫赫的親王或郡王,功高蓋主,權力非常之大,乃至直接威脅到了皇權,多爾袞便是最好的例子。因而順治在託孤時,輔政大臣沒有一個皇室宗親。

而明朝的藩王制度弊端太多,這也是清朝沒有繼承明朝藩王制度的原因。而把這些宗親留在京城更有利於皇帝的控制。

明清對宗親採取不同舉措的原因還是因為所處的情形不同,相比較而言,明朝藩王制度弊端的確太多,比清代的差太多。


混沌聊史


無論是明朝的將藩王分封到京畿之外,還是清朝將宗室諸王約束在京都,實際上都是為了拱衛皇權,要說哪種更聰明,也就是更加有效,現在的人再怎麼解釋怎麼構想都是虛的,歷史早就已經證明了一切。自然還是清朝的做法的的確確達到了最終的預想效果。終清一代,從未出現過宗室諸王犯上作亂的事情,宗室根本無法挑戰皇權。

再來看看明朝,明朝分封諸王,將諸王分封到外地就藩的做法成效如何呢?先有燕王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變奪權;再有宣宗時,漢王朱高煦造反;之後,正德年間寧王朱宸濠叛亂,南明時期,甚至發生明朝宗室諸王紛紛自立稱帝互相攻伐的事情。

明朝分封諸王,外地就藩

先秦時期諸侯做大周天子衰微,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雖然分封制存在著諸多弊端,可明太祖朱元璋依舊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朝初期重新施行起了分封制。

明朝的分封制度不同於以往,施行的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不參合四民之業,並世襲罔替”,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宗室諸王雖然有封號封地,但其封地並不屬於藩王直接管理,藩王只依靠朝廷俸祿供養,不得參與士農工商,爵位世襲傳承。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明朝宗室諸人在封地安享富貴,世代享受,不準過問朝廷與地方上的事物,只管享樂跟繁殖。

明成祖發動靖難之變以後,為了鞏固皇權,更是規定藩王無詔不得入京,也不得踏出封地,更不得過問地方上的任何事務,嚴格削弱藩王的權勢。

然而,正所謂“天高皇帝遠”,明朝的的確確有這樣的規定,可藩王遵不遵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在京城之外,皇帝根本看不到的地方,即便是明成祖之後,依舊發生了不少藩王犯上作亂的事,最著名的就是漢王朱高煦與寧王朱宸濠。

明朝雖說不準藩王過問地方事務,可畢竟是皇族,誰又敢真的跟藩王作對呢?那還規定不得謀逆呢,可真要謀逆的人會聽麼?完全就是在痴人說夢啊。而且藩王也有錢,如此一來使得不少有異心的藩王豢養私兵,勾結朝中權貴,最終開始挑戰皇權。

整體來說,當年朱元璋恢復分封制,想讓子孫後代共享富貴守住朱家的江山,實在有點一廂情願,明朝對於宗室的規制存在著太多的弊端,從實際發生的那些事來說,非但沒怎麼拱衛皇權,反而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至於不準藩王入京,只能在封地活動,呵呵,在那個信息不發達的年代,這麼做無異於讓藩王有了各種機會,各種對藩王的約束也難以施行。

清朝宗親留守京城

有明朝的教訓在前,清朝也是學得挺乖,清朝對於宗室的相關規制,也算是成效明顯。總體來說最主要的兩處,相對於明朝的進步就是:降等承爵、留守京中。

明朝宗室藩王世襲罔替,嫡長子繼承爵位,其餘諸子降等承爵,結果導致宗室規模膨脹,造成了巨大的負擔。清朝規制,除了少數的鐵帽子王之外,宗室諸王只能有一個兒子繼承爵位,而且降低一等,其餘諸子通過考試,可以獲得不入八分的低等爵位,以此約束宗室的規模。

除此之外,有鑑於明朝地方藩王作亂的教訓,清朝將諸王都約束在京城之中。當然,任何對於諸王的規定約束,都比不上讓他們只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時時刻刻都能看到他們在作甚要保險得多。清朝,將宗室諸王幾乎無異於軟禁般留在京中,非有詔諭宗親不可擅離,使得清朝的王爺們,也的的確確如同籠中之鳥。

單純就當初的做法初衷來說,自然是清朝將王爺全都留在京中的做法更聰明些,畢竟這麼做的的確確將諸王牢牢鎖在了金絲雀籠之中,安享富貴卻無法挑戰皇權。打個比方來說,明朝跟清朝的做法就像,一個是父母出門交代孩子寫作業,其實還是要看孩子自覺;一個是父母盯著孩子寫作業,孩子到底聽不聽話顯而易見。


澹奕



125878215蜂獾


不得不承認,這個題目出得好!

王爺,作為古代封建社會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不僅身份尊貴,還擁有一定的權力,處理不好整個朝廷都會出么蛾子!對待這個問題,明清兩朝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了,明朝不讓王爺留在京城,清朝就截然相反不讓王爺們離開京城。

兩個朝代做法雖南轅北轍,但其實都是出於同一個根本目的:為了防止王爺造反,從而威脅到皇帝和朝廷的安全!

先說說明朝

朱元璋將王爺們分封到京城外做藩王,藩王們不僅擁有監視地方臣民的權力,還可以享有高度的軍事自主權,而且不受朝廷的節制。

當中比較牛的當屬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

此等做派一來也是為了抵禦蒙古一方的勢力捲土重來,二來是為了防止國內有些勢力蠢蠢欲動,當知當時明朝初建仍然存在陳友諒、張士誠這些勢力。

分封藩王,不僅可以讓他們駐守邊疆成為朝廷的可靠屏障,還能監視地方,保國家穩定。

同時讓王爺遠離京城這個政治中心,也就避免了“玄武門之變”這樣的悲劇發生,畢竟老朱家人太能整了,子嗣眾多,讓這些人留在京城,無疑是定時炸彈!

當然了,朱元璋也深知藩王權力過大的隱患,所以就做出規定,禁止藩王隨意進京,而且3年才能進京一次,同時為了避免藩王之間互相聯繫,各地藩王進京的時間還給錯開了。

朱元璋規定王爺不能留在京城,在歷史看來還是正確的,要不然當初李自成攻下京城之後,朱家人估計都要被一鍋端了,哪裡還有著國祚40年的南明啊?

雖說中間發生過“靖難之役”,但真不怪朱元璋,只能說朱允炆太操之過急了!

再說說清朝

清朝的王爺們,就沒有明朝的王爺逍遙自在多了,畢竟皇帝不讓他們擅自離開京城。

雖然只有12個鐵帽子王的爵位世代傳承,但是其他王爺的爵位就寒酸得多,每隔一代還要降一等,如果子孫在朝廷沒有立過功,最後的結局還要面臨降為平民。

王爺們是苦了,但是朝廷就輕鬆多了,畢竟也沒什麼外患,從此再也不用擔心這些個王爺在外面興風作浪了,一沒有兵權,二沒有財力,還能幹出什麼么蛾子?

也就是養這些王爺在京城需要多耗費點財政開支!

話說回來,清朝的王爺們雖然被限制在京城,但是也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還是有弊端的,比如很容易讓他們於朝中大臣相互勾結,干涉朝政!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咸豐年間的“辛酉政變”,還不是身後那些王爺作為推手?

總結

老話有言,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相對一個朝代來說,內憂外患實在是家常便飯,比較來看,內憂比外患可怕得多。外患或許也只是邊境遭到外敵入侵,派兵抵禦鎮壓就完事了,內患卻是從內部發生的變動,逐步消耗國力的根本。


所以說,明朝不準王爺留在京城,是避免內患的發生,而清朝不準王爺離開京城,是在助長內患的爆發。雖然兩種方式各有千秋,但是明朝的方式更為聰明,也更切合實際!


三顧歷史


明、清兩朝對王爺的不同處置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而目的都是相同的——減少王爺對皇權的威脅。

明朝自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對朱氏子孫進行了分封制,只要是他的兒子都是王爵,兒子的王爵又由嫡孫繼承,一直到該門戶無子嗣繼承自動就斷了爵位。明朝所有的王爵必須要就藩。

就藩顧名思義,就是封你在什麼地方,你到了16歲就趕緊去封地待著,不準在京城晃盪了,至於王爺的封地是湖南、江西、四川、甘肅,那由不得他,全是皇帝說了算。

王爺到了封地不需要幹別的,基本只幹三件事兒:吃飯、生娃、等死。

藩王到封地後,不但不得參與當地任何政事,而且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給當地府衙報備,有些事情甚至要上報朝廷,比如娶什麼老婆,生了什麼娃,死了埋哪等等。

明朝對藩王的管制很嚴格,說到底那是因為永樂皇帝朱棣就是藩王造反起家的,他為了防止其他的藩王有樣學樣,就對藩王進行了嚴防死守。

照理說,明朝的藩王制度不但實用,而且很安全,實用就是用藩王守邊疆,戍邊,只管打仗,不管地方,皇帝是自家人,一般不會起兵造反,要不是朱允炆逼得緊,朱棣也不會造反。而內地藩王完全就是混吃等死的“圈中豬”,對政權毫無威脅。

到了清朝時期,清朝皇帝學聰明瞭,首先進行了軍事改革,兵、將分離,就算是皇室子孫統領兵權,只有指揮、調動權力,卻不能長駐軍中,讓將領和兵營實行分離,清朝前期的很多王爺可以直接統兵出征,就與這種軍事指揮權的改革有很大的關係。

清朝也實施的是分封制,所有的皇室子孫都是王爺或者郡王,只是等級不同,但他們和明朝的王爺有很大的區別——固住京城。

所有的王爺必須定居在北京城,至於出差公幹那是另外回事,這種制度對於王爺來說很不錯,至少在一線城市有套氣派的別墅(王府),但是也和明朝王爺的待遇差不多,一般來說也只忙三件事兒:吃飯、生娃、等死。

清朝對待王爺的看管簡單的說就是:把你放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不給予實權,要有異心,朝令夕死。

清朝王爺在清朝廷的地位很高,實權卻沒有,除非是那些輔政親王,比如清朝前期的多爾袞,清朝後期的恭親王,有很大的權力,但是對皇權的威脅並不大,究其原因還在於滿清的政權制度限制了親王覬覦皇權。

如果要比較明、清兩朝對王爺制度的管理來看,大清的制度更聰明,明朝的制度更實用。


沉墨I方之城


兩種方式各有各的考慮,各有各的好處。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將諸子分封於各地,是因為明朝在立國之初仍然面臨著邊疆地區的巨大威脅。於是他令諸子就藩,並委以兵權,尤其以燕王朱棣等人為代表,坐鎮北方,以抵禦蒙古的侵襲。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大舉削藩,但燕王朱棣靖難之役取勝,奪了皇位。在這之後,為防止後世再有人如法炮製,奪其江山,遂削弱藩王的權力。藩王只要一成年,便要去就藩,就藩的地點由皇帝決定,而且沒有兵權、財權和行政權,幾同圈養。



這樣做的好處是,藩王散居各地,可以替皇帝做耳目,監督各地官員,尤其是擁有兵權的一些官員。而且把藩王扔到外面,省得他們天天盯著太子的位置眼饞,可以有效防止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而萬一龍脈有變,也可從藩王當中挑選繼位人,一舉兩得。

清朝就不太一樣了,清朝沒有藩王,只有呆在京城的各種親王、郡王、貝勒等等。清朝的規定是,王爺們不就藩,都居住在京城,成年後賜給宅院單獨居住,而且不得私自出京,實質上也是圈養。



這麼做的好處是,擱在眼皮子底下盯著,可以有效防止王爺們不老實,生異心,否則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像靖難之役這種事在清朝就不會發生。

當然這麼做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王爺們天天呆在京裡,抬頭不見低頭見,清朝皇帝又沒有嫡長子繼承製的傳統,這就大大刺激了皇室內部的爭儲,所以才釀成了康熙朝晚年的九子奪嫡。


達摩說


我們先說明朝,讓王爺不留在京城的利弊。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他就開始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了。對於朱元璋來說,若是把自己的兒子外派到地方去。

好處是有很多的:

1、明朝初年,政局還不穩定,正所謂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元璋只有把自己的兒子,都分到各個地方去,這樣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全。

2、對於朱元璋來說,自己的兒子如此的多,能當皇帝的畢竟只有一個,其它的不能當皇帝的,也給他們一片土地,讓他們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這樣每一個兒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在有朱元璋存在的情況下,有利於他們家庭的團結國家的穩定。

無疑明朝初年的時候,有朱元璋在的時候,這種方式是比較實用的。

我們再說這種制度的弊端:

1、諸侯王手裡有兵,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招兵買馬,訓練自己的軍隊,一旦自己的勢力增強了,若是他們想要謀反,就會對中央造成威脅。

也就是說王爺的權利太大了,中央遏制起來比較麻煩。

2、若是朱元璋不在了,容易導致朱元璋子孫之間的血肉相殘。正如朱元璋去世之後,建文帝和朱棣之間的互相殘殺。

儘管說即使有王爺和天子之間的廝殺,大明還是在他們老朱家的身上,但是,這種自相殘殺的結果,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總之,這種把兒子外放到外面當諸侯王的方式,優點和缺點都是一樣的明顯的。漢朝也是用的這個制度,朱元璋就是學的漢朝。

我們都知道漢朝延續了四百多年,對於一個王朝來說,能夠延續四百多年,已經是一個長壽王朝了。

這就是朱元璋選擇外派王爺的原因。

下面我們再說清朝。

清朝在明朝之後,清朝借鑑了明朝的過失。

他們覺得把王爺外派到地方,實在是太危險了,畢竟那樣的話,王爺都是有統兵權的,這樣讓手足之間因為權力相互廝殺,實在是太過於殘忍了。

於是,他們就採用了一個讓王爺留在都城的制度。王爺一生都不能離開都城,他們沒有統兵權,但是,能夠保證他們衣食無憂。

這樣就避免了骨肉相殘。

但是,這種方式同樣也是有弊端的。因為沒有自己的至親骨肉在廣大領域內鎮守四方了,這就會導致若是偏遠的地方,有起義軍的話可能中央不會及時發現。若是讓叛軍的隊伍壯大之後,再去剿滅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這就是王爺留在都城的利弊。總之,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就看是開國皇帝怎麼選擇了?


史學達人


朱元璋雖然出身社會底層,沒有上過學,卻是英姿天縱,白手起家,最終建立了大明朝。因為朱元璋的軍事、政治手腕都極為出色,是個天生的軍事家、政治家,所以大明朝相當於朱元璋的個人獨資公司,最終成功上市,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天下。

反觀努爾哈赤家族歷來都是小部落酋長,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對付龐大的明王朝,努爾哈赤釋放了很多股份,在八旗裡有各個部落的利益代言人,相當於是一個股份合夥公司,最終成功上市。



朱元璋在發跡之前,就是孤家寡人,沒有龐大的宗族勢力做支撐,但是全國各處的反抗勢力、朝臣內部的分裂勢力、北元的殘餘勢力,都對大明朝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全部依靠職業經理人管理維持帝國,在那個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根本行不通,這是秦始皇時就已經驗證過的事了。所以朱元璋登基之後,就連續幾次分封,將他的2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封了王。

明初的分封原則上是"惟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賜土",但明初的藩王都具有很大的兵權,並且可以節制文武實際上也就具有了臨民與賜土的權力。雖然在明朝建國初期快速地穩定了地方,抵抗力外來威脅,並且對內部朝臣也形成了威懾,使得明朝初年的功臣集團、宗室、文官集團等形成了互相制衡的局面,穩定了當時的政治局面,不過也同樣留下了藩王動亂的隱患。最終引發了靖難之役,朱棣成功上位。

朱棣以藩王起兵,為了防止其他王爺們有樣學樣,所以他一上臺,就立刻照搬了建文帝的政策,繼續削藩。

朱元璋有祖制,凡是皇室後代,一生下來,就可以吃喝不愁。明朝的宗室王爵一般只有親王和郡王兩種爵位,明朝皇帝的兒子除太子外都封親王,親王的的兒子除世子外都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鎮國將軍,鎮國將軍的兒子、孫子、曾孫等依次封為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兒孫世代都是奉國中尉。

明朝王爺的俸祿很高,數量又這麼多,如果明朝這麼多的王爺都集中在京城,王爺們的俸祿將會成為物資輸送的災難。於是,遵《皇明祖訓》,明朝皇帝們就定下了親王不準留京的制度。可是又擔心親王結交外臣,又規定了他們不能離開封地城池半步。於是,朱元璋的“包養”皇族的政策,最終讓皇室宗族成了只有一個在封地繁衍後代的工作,對於政治無權插手。

到明代後期,朱家後代繁衍到了幾十萬之多,這幾十萬人都不事生產,完全靠國家發放的俸祿過日子,這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最嚴重的時候,有些地區全年財政收入甚至只夠這些"龍子龍孫"俸祿的一半。 這樣的大明王朝,看起來就是一個外強中乾的龐大帝國,在滿清和民軍的重重打擊之下,終於抵抗不住,宣告清盤解散,股東換成了以愛新覺羅家族為首的八旗軍事貴族。

清承明制,皇太極、順治、康熙等清朝皇帝們研究了明朝滅亡的原因,總結了三大教訓:皇族發工資、可當官、但不外封,王爺圈養在京、每代降一級(少數幾個鐵帽子除外);太監不能出京,不能當朝官;不加稅賦。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從皇太極開始,就開始有針對性地對清王朝的宗室制度進行了改革。



滿族人少,小兵臨大國,團結自然是必須的,同時還要求精英階層要時刻能夠湧現出才俊之士,不然滿清政權勢必要借重漢人,難免不會大權旁落。所以,滿清皇族特別在意對子孫後代的教育培養,反映在分封制度上,即滿清皇子基本都是按照功勞大小獲得封爵,與皇子身份關係不大。

有了皇子身份,比起其他人來只是有了更多的機會建功立業,卻並不能保證一定能夠得到王爵。 清王朝為了避免總是人口繁衍從而出現明朝末年王爺遍地,造成繁重的財政負擔,還搞了個降襲制度,黃紅帶子制度,少數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之外,都得降爵。即便是親王,三五代人之後就只是鎮國公了。很多宗室,到老就是四品官,每年幾十兩。所以,清朝的皇子並不是天生的王,這是最有別於明朝皇家的特質和進步。

縱觀有清一代,宗親並沒成為國家財政真正的負擔。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莊園,但不能像明朝皇子那樣有自己成建制的護衛軍。他們要想出京,還得向皇帝報批。他們被禁錮在京城,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缺兵少糧的,也難翻的起多少風浪。

清朝初期的皇子都拼命的打仗、辦差,就是因為他們必須通過努力才可能獲得更高的爵位.如:阿拜是努爾哈赤三子,爵位是鎮國公;湯古代是努爾哈赤四子,卻只是個鎮國將軍。但是,到清末的時候,滿清皇室分封制度就開始氾濫了,皇子們的爵位都很高,根本不看功勞大小,於是皇族很快就都腐敗了。滿清末年,皇室很難再出現人才了。

滿清皇室沒有人才,漢族官僚集團崛起,滿清政權因此風雨飄搖,終於在辛亥革命中倒掉了。


所以,要說明朝的制度與清朝的制度誰更聰明,毫無疑問,借鑑了明朝滅亡的原因的清朝,有針對性地做了改革的制度更聰明。

可是,這種聰明還是在以小農經濟為經濟基礎的君主專制的窠臼裡發揮,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最終,滿清王朝的聰明的制度,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還是一潰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