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轉變期"精品趕緊收

一提起明未(包括清初)的瓷器,行家們都會鄙視地說“粗大明粗大明“ ,說它胎釉粗糙,紋飾灰暗。 我要疾呼 :大錯特錯!

從明萬曆未的1620年到清康熙前期的1683年,是中國瓷器史上的"轉變期“。此期間中國瓷業發生著魚龍混雜的鉅變,糙的真糙,精的也極精啊!

“轉變期

明隆慶青花人物碗


隆慶開海以後,西斑牙、葡萄牙、荷蘭商船雲集中國,鯨吞中國瓷器,其中有很多是貴族定製瓷,製作不精人家能要嗎? 還有日本,文化崇尚精緻,定製的瓷器還專門提供圖樣,驗收更是苛克。在這東西兩洋外銷訂單的刺激促進下,中國瓷業像打了興奮劑,由暮氣沉沉突然活躍起來,在器型、裝飾、胎釉、彩料諸方面都有驚人的飛躍和拓展,一時驚豔世界。

“轉變期

崇禎青花人物高杯


“轉變期

崇禎青花人物三足爐


另一條線: 此時的中國已有資本主義萌芽,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理政靠內閣,官窯也不燒了,商品經濟大行,形成了市民社會,湧現出眾多大款,官員安逸奢侈,生活普遍精緻化,對日用和陳設的瓷器要求越來越精細講究,他們也學著東西二洋,定製成套瓷器,設立私堂款,花樣百出。民營瓷廠為贏得好生意,也擺脫了官方的束縛,銳意創新,百般迎合,胎精釉細,造形新穎,裝飾別緻的產品爭芳鬥豔。尤其是一批文人墨客的加盟,他們把戲曲小說及詩詞的版畫移植到瓷上,有的完全就是繪畫創作,更是開了新境界。瓷器藝術品化,再也不是一般工匠按譜描畫實用器了。

“轉變期

天啟五彩人物盤


“轉變期

崇禎五彩臥牛圖盤

那時的胎,已經出現了“糯米胎",注意,糯米胎不是康熙時才有!這是因為當時在祈門一帶發現了新礦,好瓷土有的是,再加之陳腐經年,出來的胎能不細潤嗎?釉也更細了,雖然較以前為薄,但更透亮潤澤,所謂緊皮亮釉也出現了!彩就就不再話下,從萬曆後期問世的浙青料,用鍛燒法提取,重者濃豔,輕者淡翠,墨分多彩,表現力極強,“翠毛藍"也出現了!至於畫,上面已說,由於專業畫家的介入,無論山水花草還是人物故事,都唯妙唯肖,靈動傳神。筆者原藏有一崇禎青花刀馬人小香爐,那筆觸此頭髮還細,人馬鬚眉畢現。可惜沒捂住,不知跑到誰家了。


“轉變期

康熙早期青花人物筆筒


“轉變期

康熙青花人物花觚


“轉變期

康熙青花釉裡紅山水盤

轉變期的精品瓷,不只有青花,它的五彩、三彩、單色釉和青花釉裡紅等也了得,其精美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要告訴大家的是,現在收藏這些精品還有機會,藏家手裡、市面上、拍賣會都有,國際市場和迴流瓷也有不少。緊要的話是,快動手,趕緊收!


“轉變期

轉變期五彩人物筒瓶


“轉變期

轉變期五彩人物蓮子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