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社保交15年,企業退休領1200元,靈活就業退休領800元,為什麼?

社保交15年,靈活就業人員辦理退休,每個月領取七八百元養老金。而企業退休人員卻能領一千二三百元養老金。雖然社保繳費年限都是15年,養老金計算方法相同,但是養老金待遇水平相差四五百元,為此大家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難道這就是企業交社保的優勢嗎?相信大家也有這樣的疑惑,到底為什麼養老金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從業社保領域15年,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解開大家的疑惑。

社保交15年,企業退休領1200元,靈活就業退休領800元,為什麼?


首先,企業職工交社保與個人身份自己交社保有區別

企業職工交社保

企業按時足額給職工交社保,這是社會保險法規定的。企業職工需要繳納8%養老保險和2%醫療保險還有1%的失業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剩下的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全部由公司承擔,所以說企業職工只繳納三險,卻享受著五險一金的待遇。

靈活就業人員交社保

自己交社保一般都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社保,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其中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是18%左右,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在8%左右。

社保交15年,企業退休領1200元,靈活就業退休領800元,為什麼?


其次,退休後養老金待遇水平不同,主要原因是社保繳費基數不同

通常按規定,企業按員工的實際繳費基數繳納五險一金。職工社保繳費基數是根據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就確定。假設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是5000元,那這位職工社保繳費基數就是5000元,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按8%計算,每個月要從工資中扣除交養老保險費用就是400元,並且全部打入個人賬戶中,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參與計算養老金。

社保交15年,企業退休領1200元,靈活就業退休領800元,為什麼?


而靈活就業人員交社保的社保繳費基數可以自由選擇,2019年各地區已經發布社保徵繳標準,比如遼寧省大連地區按60%檔交社保,社保繳費基數是2881元,自己交社保,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是18%,其中有8%打入個人賬戶中,有10%打入社會統籌賬戶中,每個月只有230.48元進入個人賬戶中,進入個人賬戶部分參與計算養老金待遇。

最後通過計算對比,同樣繳納一個月社保,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賬戶比自己交社保多打入170元。日積月累15年以後,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可能相差五六萬元。

根據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公式: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同樣是社保交15年,同一年辦理退休手續,企業退休職工每個月就能領取1200元養老金,自己交社保的靈活就業人員,每個月領取了800元養老金,以上就是為什造成的養老金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

劃重點:有很多企業為了省錢並不是按照職工實際繳費基數繳納社保,這樣職工退休後就領不到這1200元養老金。如果企業職工按最低繳費標準給職工繳納社保,也就領800元養老金,跟自己交社保,按60%檔交社保是一樣的。

其實說了這麼多,作為企業來講,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按時並且足額按職工實際繳費基數繳納社保,職工退休後才能有更好的保障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