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國際上,阿里巴巴和華為公司哪個影響力更大?

ABC地理頻道


在國際上,阿里巴巴的影響力應該稍大,同時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也同樣比任正非更具有影響力,但這並不是說,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就沒有影響力。只是因為,阿里巴巴和華為兩家企業的性質不同、產品不同,商業模式更不同;兩家企業的創始人本身的個性、風格也是差異化明顯。於是,它們的影響力就會不一樣。



其實不需要說太多複雜的理由,只憑一點就足夠了。因為阿里巴巴是一家依託互聯網的國際電子商務大型平臺,可以幫助各國中小微企業實現“貨通天下”之夢想,這是實打實的經濟利益所在。因此,馬雲會受到全球多個國家的領導接見並重視,甚至他們大多專程去阿里巴巴的杭州總部考察,就是希望合作共贏,主要還是為本國經濟著想。

其實,早在2017年3月9日的阿里巴巴首屆技術大會上,馬雲就宣佈正在啟動一項代號為“NASA”的計劃,“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而這項計劃的最終目標卻是:未來20年將阿里巴巴打造成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企業盈利。


今年9月10日,就在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職,張勇接替後,就定下阿里新目標:未來服務全球化,服務範圍定在10億消費者以上,努力建造一個10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消費規模。

可以說,正是由於阿里巴巴的這一企業使命及願景規劃,讓全球不少國家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這個平臺上。尤其是那些希望藉助阿里平臺實現經濟增長、貿易突進的經濟體不願錯過順風車的機會。

相比之下,華為作為一家制造業的科技企業,並不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反倒是需要花不少的資金去部署通信網絡和搭建平臺。而且華為的影響更主要還是在雲、管、端、芯產業鏈方面,在海外市場並沒有對終端用戶造成多大的影響,即使是在國內,也是近些年才被熟知的,可能幾年前國內老百姓沒有幾個人知道華為公司。就算是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華為就是“賣手機”的,而根本不瞭解其他產品。足以說明華為的影響力與阿里巴巴因為各種不同導致結果不同。


總之,目前國內鄉下老太太可能會知道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淘寶、馬雲,但不一定聽說過華為,更不會知道任正非這個名字。在國際上就更是如此,馬雲到處演講,任正非過去低調低調再低調,連接受採訪都幾乎沒有。華為公司本身也是埋頭苦幹搞研發,比如說花了20多億美元讓自己的5G領先於全球。但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是互聯網應用的典範,應用最容易引起廣泛的影響力。而像華為那樣的搞基礎科研的不行了。此外,阿里巴巴是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在全球科技類企業排前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