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家有四样,不富也便旺

包容之心

一家人什么最重要?

不是锦衣玉食,也不是大富大贵。

而是家庭和睦,家人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家有四样,不富也便旺


俗话讲,牙齿和舌头也难免会闹别扭。

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磕磕碰碰。

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自然亲密无间,一团和气。

星云大师说:

“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

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


一家人相处应该和颜悦色,有难一起面对,有事一块商量,没必要争出对错强弱。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一家人只有齐心协力,生活才能越过越美好。

良好家风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要想培育出有出息的孩子,良好的家风必不可少。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

良好家风重在传承,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孩子也会勤学苦读;

一个好逸恶劳的家庭,孩子也会不求上进。

唐宋八大家,苏门三学士。

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而这得益于良好的家风。

苏洵在做了父亲后,以身作则,勤读诗书。

苏母则从小就教育苏轼和苏辙要孝慈仁爱,不贪外财。

千百年来,眉山苏氏后裔秉承“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世代相传,宗族兴旺。

一个人成功的源泉,在于家训端正;

一个家庭兴旺的根本,在于家风纯正。

勤俭美德

《增广贤文》中有言: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


自古以来,败家容易兴家难。

勤俭节约,再贫寒的家庭也能日渐兴盛;

铺张浪费,再多的家业也会被迅速败光。

奢侈是美味的毒药,使人在甜蜜中堕落;

勤俭是苦口的良药,使人在苦涩中成长。

《治家格言》中言道: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自己的日常生活必须勤俭节约,他人宴请也不必要流连忘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懂得珍惜,方得幸福。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

勤以致富,俭以养德。

勤劳决定了一个家庭能否兴盛,节俭决定了一个家庭能否长久。

孝悌之义

孝,是孝顺父母长辈;

悌,是团结兄弟姐妹。

时光易逝,青春不再,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

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

《劝孝歌》中讲: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行孝需尽早,常回家看看。

跟父母谈谈生活琐事,和长辈聊聊家长里短。

带父母出去旅游,满足他们的心愿,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较多,可能很多人缺乏兄弟姐妹相伴成长的经历。

但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讲,往往家里兄弟姐妹都有好几个,从小就在彼此照顾中长大。

家族兴盛的标志之一,就是人丁兴旺,逢年过节热热闹闹齐聚一堂。

有句话说,剪不断的是手足情,割不裂的是血脉线。

家庭和睦,在于兄弟姐妹能团结一致。

《诗经》中言道: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大意是:

夫妻双方志同道合,就好比琴瑟协奏,悠扬婉转。

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才能长久和和美美。

家庭成员之间凝聚在一起,互帮互爱才能兴旺发达。

一旦为了利益起冲突,闹得离心离德,那么这个家也就支离破碎了。

困惑迷茫时,家能让我们重拾信心;

疲惫不堪时,家能让我们重整旗鼓;

孤单落寞时,家能让我们倍感温馨。

我们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家人健康,家庭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