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肺脏上有什么疾患,都可以通过大肠经来调理。它主治皮肤病,也管便利、腹泻等肠道疾病。

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旺,用刮痧和刺络的方法,最善祛除体内热毒。若平日常常敲打,可清洁血液通道,预防青春痘。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端,进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上走颈部,经颈部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图如下。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下面是《黄帝内经》的《灵枢·经脉》中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原文。阅读中医经典的意义不必赘述,最根本的目的则是带领大家打好入门中医的基础。


【原文】


《灵枢·经脉》:手阳明大肠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注释:


①起于大指次指之端:手阳明与手太阴合。手太阴从中焦至手大指次指之端,阴极即变为阳,如此阴极阳起,阳极阴起,起行手头至足,如环无端也。


②合谷两骨:指第1、第2掌骨。


③上入两筋之中:阳溪穴。我们平时竖起拇指称赞人的时候,腕关节出会有两条筋凸起来。这就是“两筋之中”。


④上肩:至肩端之肩髃穴。


⑤髃骨:髃,[yú],人体锁骨外侧端与肩胛骨肩峰形成的关节。


⑥柱骨之会上:“柱骨”指颈椎;柱骨之“会上”指大椎。


大肠经,属于手阳明脉,起点在大指和次指(也就是食指)的末端。有些经络,起点只有一个,而这条阳明经,起点却有两个,大指和次指。


另外,原文中提到了“从缺盆上颈”。我们现在说颈,就是指脖子了。但是古人是很明确的,脖子分为颈和项,颈就是颈,项就是项。颈是指我们脖子的前面,项就是指脖子后面。唐朝的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个项,就是指脖子后面,我们脖子往后仰,这就是曲项,这才能向天歌。


“手阳明大肠经”

在手阳明大肠经这一条路线上,一共二十个穴位。在这里,我们重点挑选几个常用到的穴位来讲。


1、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食指末节桡侧距爪甲角后1分许,是大肠经的起点,为井穴。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我们在讲少商穴是提到,“商”是五音之一,属金,这里指肺。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大肠经属阳,所以就把肺经起始的第一个穴位井穴命名为商阳穴。


这个穴位的临床应用,最常用的就是刺络,也就是用于发热的退热和咽喉疼痛,常配合肺经的少商穴使用。


商阳穴还有一个俗名——人体自有的“开塞露”。商阳穴需要指甲掐才有效果。它是治疗便秘的一个要穴,但是它不治疗气虚引起的便秘,即觉得肚子胀却拉不出来。


商阳穴治疗的便秘,是那种感觉大便已经到肛门,却拉不出来的那种,一掐这个穴就出来了,有点想开塞露的感觉。


2、合谷穴


合谷穴在第1/2掌骨之前,约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取名合谷穴,因为它在两骨头之间,就如在两山之间,所以叫谷;合谷穴取穴,也可以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指尖的指蹼缘上,两手这样相合,当拇指尖尽处就是这个穴位,顾取名合谷穴。


合谷是大肠经的原穴。之前我们讲了五输穴,井萦输经合。那么,其实这五输穴里面,还有一个原穴。阴经以输穴为原穴,阳经则独立设一个原穴。什么叫原穴?在《难经·六十六难》里说,原,是指我们生命的原气、原动力。这个原气留注于十二经络的地方,就是原穴;而五脏六腑的疾病,皆可以取相应的原穴治疗。所以,原穴是经络之气最活跃的地方,可以治疗相应经络及所属脏腑的疾病。因此,合谷穴,首先就可以治疗大肠的疾病,常见的就如小儿消化不良,掐合谷治疗食积不化。


《四总穴歌》中还有一句是说“面口合谷收”,面部及口相关的疾病,皆可以取合谷。合谷穴治疗牙痛是很管用的,而且是交叉治。如果您右侧牙痛,就揉左侧的合谷穴;左侧牙痛,就揉右侧的合谷穴。揉的时候,再配合一个压痛点——牙痛的时候,去捏贴近面颊的耳垂部分,会有一个地方很敏感,就是牙痛点。如果把合谷穴和牙痛点同时捏,马上会止痛,但是这个动作需要两个人操作,别人帮你按合谷穴,你自己按耳垂。


另外,有些敏感的人艾灸时,会自觉热感上传到面部。你下次艾灸的时候,可以体验一下,看能不能找到这种感觉。


3、曲池穴


接着我们先讲曲池,我们不按经络留注顺序讲,是因为先定位曲池,待会我们讲手三里才好讲定位。


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五行属土,定位方法是曲肘90°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曲,是因为该穴位位于关节之上,曲肘而得;池,是因为其治疗效果而名。该穴位最突出的效用,就是清热泻火,用于退热。


该穴位属五行属土,池中有水,水和土在一起,怎样?黏糊的一团。所以,用这个穴位,可以清大肠的湿热。对于那些大便黏腻,拉大便拉不干净的,大便粘便池的,尤其口气味道重的,我们可以按揉该穴位进行治疗。这时候就不宜使用艾灸技术,避免加重湿热。


曲池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治疗皮肤病,是皮肤科常用穴位。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而肺又主皮毛,所以该穴位可以治疗皮肤问题。而且我们常说,几天不大便,脸上就会长痘痘。所以,对于某些经常长痘痘的人,那么我们可以选用曲池,通大便以解毒,又可以清热泻火。


4、手三里


我们常说足三里,其实,手上也有三里穴,也在阳明经上。所以,我们首先有个印象就是,这个穴位像足三里一样,善于治疗胃肠道的疾病。


手三里定位在曲池下2寸。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手三里主要治肿痛,对头面肿、上身肿疗效最佳。不论是眼睛、鼻子,还是口腔,只要是头面肿,都是手三里的治疗范围。


肠胃功能不好,揉手三里穴同样管用。尤其是胃寒的人,揉手三里穴的效果比足三里更好。因为大肠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是可以补充气血给肠胃的,而胃寒就是胃中缺血,新鲜血液流不过去。血总是热的,如果让血液充沛流过去了,就不会胃寒胃疼了。


5、肩髃穴


我们把手外展平举,与我们肩膀成一直线时,在我们的肩峰前面有一个凹陷处,就是肩髃。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老爱光着膀子睡觉,岁数一大,就得肩周炎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寒气顺着肩髃穴进到肩膀里去了,在那一点点堆积下来。所以,平常一定要多揉搓或者点揉肩髃穴,以增强它的防风寒的功能。对于肩周炎,也可以艾灸肩髃穴治疗。对于局部瘀络明显的,皮肤表面有很浮浅的、颜色比较深的小静脉,我们可以刺络拔罐。


肩髃穴还可以改善头部缺血,也是预防卒中的一个要穴。


6、迎香穴


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的最后一个穴位。定位方法:在我们鼻孔下缘,外侧的鼻唇沟上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这个穴位在鼻子旁边,然后人是喜欢闻香味而讨厌臭味,所以叫迎香。这是从字面山的粗浅理解。


如果按照中医是思维理解,香气,是比较轻的,相当于清气。《内经》说清气是往上走的,属于天;浊气是往下走的,属于地。比如我们打屁,这屁就是人体的浊气,是往下走的;一旦浊气往上走,那就不对了,就会导致我们口臭等不好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氧气,鼻子呼吸的是大自然的氧气,天的清气,所以这穴位叫迎香,迎的其实是清气。


所以,迎香这个穴位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通鼻窍。我们感冒鼻塞、鼻炎鼻塞,都可以按揉这个穴位进行治疗。


“大肠经的经穴歌和主治表”

每条经脉的穴位很多,我们不可能逐一介绍。对于经络特别感兴趣的朋友,其他没有涉及到穴位可以自学。为了方便大家系统记忆大肠经的20个经穴和相应的主治,我们把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和腧穴主治提要表列一下,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学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共20穴)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liáo]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髃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主治提要表


手阳明大肠经:皮肤和肺的保护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