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級致癌物",吃一公斤等於抽250根菸?很多人都愛吃

一到放假或者閒暇時,約上幾個朋友,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再配上一桌子的美食,可謂是最愜意的事情了。

在眾多的肉食食品中,魚肉,可是桌桌必備的“超級主角”,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富含多種營養物質。

但最近網上一個名為,“一公斤這種魚相當於250支香菸,預防胃癌,千萬要少吃”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引起眾多人的關注和重視。

而裡面提到的“這種魚”,就是很多人常吃的,燻魚。

吃燻魚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以後還能吃嗎?今天我們就好好地說一說。


燻魚致癌?

國家食藥總局發佈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中,“一類致癌物”中的編號69位就是鹹魚。

與鹹魚一樣,燻魚當中所含的苯並芘同樣是一種“一類致癌物”,它主要是由五個苯環組成的多環芳烴物質。既然是一類致癌物,那還能吃嗎?

無論是燻魚還是鹹魚,其實更多代表的是“醃製魚類食品”。雖然鹹魚被分在了“一類致癌物”(明確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多吃確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但任何毒性反應和致癌反應都應該考慮到“量”的概念,雖然有致癌風險,但並不代表著一點都不能吃。


1公斤燻魚=250根香菸?

一公斤燻魚真的相當於250根香菸?其實並沒有網傳視頻當中描述得那樣“嚇人”。

首先,對於“燻魚”來說,無論是直接煙燻還是油炸,在高溫烹調的情況下的確有可能會產生苯並芘這種致癌物質,但燻魚的煙燻程度(火候)和加工時間不同,並不能直接判定“一公斤燻魚相當於250根香菸”,火候和時間不同,其中所含的苯並芘劑量也大不相同。

並且,燻魚雖然不算是很健康的食物,但其中含有像蛋白質、維生素E、礦物質鋅元素等有益於健康的營養物質。

其次,香菸中不存在任何對身體有益的物質或者成分,更何況像多環芳烴、尼古丁、亞硝胺、揮發性酮類物質和醛類物質等20多種有害物質都存在其中,和本身含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燻魚根本沒有可比性,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

醫生介紹,任何有毒物質要達到致毒或者致癌,都應該達到一個有害物質的作用劑量,並不是吃了就一定會有毒致癌。所以,燻魚雖然含有一定量的苯並芘,但並不代表它就會致癌,和吸菸相比並不穩妥,還請大家客觀看待。


遠離!苯並芘的常見來源

實驗證明,長期吸入或食用含苯並芘較高的食物易誘發肺癌、肝癌、腸胃道癌症等。除了燻魚、鹹魚外,下面這些你也要當心。

1、高溫油炸食品

多次使用的高溫植物油、油炸過火、爆炒的食品都會產生苯並芘。焦煳的食品中其含量比普通食物的要增加10-20倍。

2、炒菜油煙

據測定,食油加熱到270攝氏度時產生的油煙中含有苯並芘等化合物。最錯誤的做法就是:鍋裡油冒煙了才放菜!炒完一道菜後,不刷鍋就接著炒!這兩種做法都容易產生苯並芘。

3、烤肉

燻烤所用的燃料木炭,本來就含有少量的苯並芘,在高溫下它們便有可能伴隨著煙霧侵入食品中。另一方面,被燻烤的魚或肉自身含有的糖和脂肪不完全燃燒也會產生苯並芘。

4、油墨

油墨中的炭黑含有幾種致癌性多環芳烴,尤其苯並芘的含量較高。有些食品包裝紙的油墨未乾時,會直接汙染食品。很多人喜歡用報紙包著草莓、大白菜等保鮮,這樣更容易接觸到苯並芘。

5、汽車尾氣

早晨不要到馬路上鍛鍊或散步,因為汽車尾氣中含有較多的苯並芘。

離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耍流氓!但燻烤醃製食物,確實存在不健康風險,對於嘴饞人士,建議每個月食用不超過2次哦!

這麼重要的事情快分享給大家吧!


本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